日本新干线铁路噪声现状及控制_辜小安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

第一作者:俞悟周,女,197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俞悟周1 王 晨2 毛东兴1 王佐民1 姜在秀1 万 雯2(1.上海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2.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70) 摘要 测量了车速达250km/h 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的噪声,分析了其时间、频谱及空间分布特性,并与普通客运列车比较。
结果表明,动车组列车噪声表现为较强的脉冲性,频谱较宽,为2500Hz 内的宽频噪声,200Hz 以下的低频成分很强;不同高度处最大声压级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基本类似,但不同高度处频谱不同。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噪声 噪声测量N oi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rail w ay high 2speed Yu W uz hou 1,W ang Chen 2,M ao Dong x ing 1,W ang Zuomin 1,J iang Zai x i u 1,W an Wen 2.(1.I nstitute of A coustics ,Tong j i Universit y ,S hanghai 200092;2.S hanghai Railw ay U rban Rail T rail T ransit Desi gn &Research I nstitute ,S hanghai 200070)Abstract : Noise levels of China railway high 2speed (CR H )operating at 250km/h were monitored and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at 12points located at 4distances (30,50,70and 90m )f rom the rail center and 3heights (0,3and 6m above the rail ).The CR H noise characteristics (time and f requency profil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of an ordinary train operating at 120km/h.The noise of CR H was impulsive with a wide f requency range up to 2500Hz.Below 200Hz ,noise of CR H was strong.The noise levels declined similarly with distance and height ;the noise of each height had its own f requency profile pattern.K eyw ords : high speed train ;China railway 2speed ;noise ;noise measurement 高速客运列车是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间客流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是中国今后铁路客运的发展方向。
高速铁路高架车站候车厅声学环境要求的研究

V o l . 3 3 N o . 4 �
�2 J � l 0 1 2� �
高 速 铁 路 高 架 车 站 候车 厅 声 学 环 境 要 求 的 研 究
辜小安1� 王 � 澜2
(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8 1� 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科研开发处 �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 要 �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高架车站候车 厅声学 环境现 场试验 数据 � 参考 国内外 相关标 准 � 通过技 术可行 性分析 � 提出我国高速铁路高架车站候车厅声学环 境要求 的 4 项 评价指 标 � 受高 速列车运 行噪声 影响的 小时等 � 列车通过暴露声级 ( � 候车厅内 5 ) 和扩声 系统语 言传输 效声级 ( LAeq� TEL ) 0 0H �混 响时间 ( T6 5 0 0H � 1 h) 0� � 每项评价指标又划分为 允许限值和鼓励限值 2 个等级 � 其中 � 允许限值建立 在现阶段技 术可控的 指数 ( STI P A ) 基础上 � 它对应于 LAe ) �2 �STI � 鼓 励限值旨在 保障旅客 1 h� 6 5d B�TEL �8 5d B�( T 6 0� 5 0 0H � . 5� P A � 0 . 4 5 q� 候车舒适性 � 并需通过加强候车厅声学设 计 �采 取噪声控制措施后方可达到 � 它对应于 LAeq� �TEL �8 6 0d B 0 1 h� ) �2 �STI d B�( T6 5 0 0H � . 0� 0 . 5 5� 0� P A �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 �高架车站 �候车厅 �声学要求 � 噪声 2 9 1 . 6 3�T B 5 3 3 . 2�� 文献标识码 �A� �� 中图分类号 � U �1 � � � � 0 . 3 9 6 9 . i � � n . 1 0 0 1 4 6 3 2 . 2 0 1 2 . 0 4 . 1 9 j -
高速铁路声屏障应用现状

高速铁路声屏障应用现状摘要:通过在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利用声屏障材料吸收与反射声波,降低噪声。
对比与其他降噪措施,声屏障因具有制作简单、拆装方便、对周围建筑设施的影响较小、降噪效果明显等优点,成为高速铁路首选降噪措施。
本文就高铁铁路声屏障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插入损失1 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致使更多铁路贯穿于城市之中,造成城市噪声愈加突出。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正常生活,必须对噪声进行治理。
根据《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2016),铁路噪声污染防治设计应从降低声源强、阻隔传播途径和受声点防护等方面提出工程治理或综合防治措施。
其中,采用声屏障对高速铁路沿线的噪声敏感点进行保护,是解决高速铁路噪声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1-2]。
声屏障防治技术最基本出发点是阻断受声点至声源间的传播途径,进而达到降低铁路噪声影响的目的[3]。
本文拟从我国高速铁路声屏障常用结构形式进行介绍。
2 直立式声屏障直立式声屏障是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声屏障的最主要结构形式,包括插板式声屏障、整体式声屏障和砌体式声屏障等形式。
2.1 插板式声屏障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2009年版、2016年版及2018年版等均以插板式声屏障结构形式进行设计。
根据以上参考图插板式声屏障根据使用位置可分为路基插板式声屏障和桥梁插板式声屏障,根据使用材料可分为插板式金属声屏障和插板式非金属声屏障,根据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可分为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声屏障和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声屏障。
插板式声屏障是我国高速铁路常用形式,其中插板式金属声屏障是最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约占声屏障总数的90%以上[4],又以京沪高速铁路和合福高速铁路最为典型。
辜小安等[5]测试结果表明:对于设有0.7m高防护墙条件下,当高速列车以时速350km通过2.15m高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时,距离线路中心线25m与轨面等高位置处,插入损失值为5-8dB(A);在设有1m高防护墙条件下,同样位置处的插入损失值为3-7dB(A)。
国内外铁路噪声污染研究

80 年代开始制定铁路边界噪声和铁路环 境振动标准;
90年代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境噪声预测评价 需要, 开展对铁路运行噪声传播规律、 铁路 噪声预测模式、机车风笛特性及常速铁路噪 声振动体制措施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高速动车组降噪研究
以CRH冷却装置为例
国内外铁路噪声污染研究
铁道交通噪声
信
机
轮
号
车
轨
噪
噪
噪
声
声
声
(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 (2)噪声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噪声对人们正常生活产 生不良影响; (4)噪声还能影响视力; 此外,强噪声会损坏建筑 物、机器设备,危害科研和 国防建设等。强噪声还可能 导致自动化设备、高精度仪 表火灵等。
国外铁路噪声的研究
国外铁路噪声控制研究
德国、荷兰、法国、瑞典、英国钢铁公司和英国商安普 敦大学声与振动研究所联合.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花费 374万欧元,研究轮轨噪声的机制, 以及降低噪声的措施。
在法国,法国国管铁路(SNCF)己经使用 TWINS软件对低 噪声的基本概念进行定义,对于速度达到350km/h的高速运 输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且以此开发一些低噪声零件样品。在 欧美、日本,对于铁路噪声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并根据振动的传播及声音传播过程:车辆、轨道、结构物、 基础、地基、建筑物,以及运助列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等综 合因素, 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铁路嵘声的措施。
率特性集中在500--8000Hz范围内。距离铁路中心线25m,地面1.2m高处, 列车通过最大声级水平为75--76dB。新干线的噪声源强度见表1:
新干线采用的噪声控制措施
车辆措施 地面措施
高铁与环保

高速铁路与环保[引言]21世纪初,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序幕的展开,一方面由于列车的高速运行,给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执法力度的逐渐加大,给高速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防护要求。
关键词:高铁环保发展【正文】高速铁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振动和低频音等以及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污染。
虽然我国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因高铁列车的封闭而可以得到缓解,但上述对环境的影响却因列车速度的提高而更加突出,在铁路沿线要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对环境影响就不能够忽视。
其重要性,我们从欧洲和日本高铁的建设可以看出。
一、噪声日本新干线沿线铁路噪声均控制在80 dB以内,法国高速铁路沿线噪声控制在75 dB以下,西德ICE城间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在当列车速度为200 km/h和300 km/h的情况下,旅客车厢中部的噪声级为63 dB和73 dB,车厢内转向架上方的噪声则分别是67 dB和72 dB。
目前我国列车噪声比较严重,160 km/h运行的准高速列车辐射噪声约在93~98 dB(30 m),车内噪声约在70~80 dB,随着车速的提高,我国高速列车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控制噪声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而且通过开展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应争取达到国外70年代的最好水平。
以250 km/h的目标速度而言,小于100dB,争取达到86 dB。
高速铁路噪声源大致可分以下几类:高速列车产生的轮轨噪声,列车受电弓和接触网导线摩擦产生的集电系统噪声,高速运行列车的空气动力噪声,基础建筑物受振动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来自动力源和车上设备的机械噪声。
高速铁路噪声的防治主要从声源控制、传播途径和受声点3方面着手。
改进车辆和轨道结构,降低列车运行噪声强度,应是首选考虑的途径。
传播途径隔声和受声点噪声控制是源控制的补充手段。
例如可采取以下措施:(1)接触网的低噪声设计日本的研究表明,集电系统的噪声仅次于轮轨噪声,占总噪声的27%左右,除了对受统采取低噪声、流线型设计等措施外,接触网的悬挂应使用复合悬链式结构。
高速铁路中有关噪声研究及治理措施

高速铁路中有关噪声研究及治理措施摘要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结合国外发展高速铁路的实践,论证了控制高速列车辐射噪声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中关于环境噪声的问题,提出高速列车噪声治理的一些措施,并指出了基于我国国情开展高速铁路噪声治理应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速铁路、环境噪声、降噪研究1、引言高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高速铁路由于具有速度高、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占地少和安全性好等诸多技术经济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噪声污染也急剧增加。
所以高速列车的噪声问题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中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早在1963年,英国人Wilson在其所提供的一篇报告中就提到了铁路噪声将是影响环境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从70年代开始,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很多噪声源及其传播规律,以及人对噪声的主观反应方面的数据。
到1974年为止,国外普通和高速列车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噪声水平。
在这以后的十年中各国特别是日本开展了高速(200km/h以上)列车的降噪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80年代几个主要国家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国外在噪声治理和降噪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环境噪声分析高速铁路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轨辐射、集电系统的高速接触摩擦、结构辐射及气动噪声。
在对声源的认识上,公认轮/轨噪声是第一位的,列车的横剖面噪声辐射呈偶极声源的特点。
目前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传播计算模式,建立的模式内容主要有:声源、地面吸收、障碍、风和温度梯度,以及植被影响等,要准确估计这几个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垂直列车前进方向的声场衰减在半车长内为3dB(每加倍距离),在半车长与车长之间为4dB,在车长以外为6dB。
当列车以250km/h左右的高速运行时,要测定辐射噪声沿列车的纵向分布是困难的,现在发展了麦克风阵测量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所测得的纵向分布特点。
由于轮/轨接触情况并非是完全理想的,因此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声。
日本新干线运营管理与服务质量研究

日本新干线运营管理与服务质量研究日本新干线作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高速铁路,其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日本新干线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研究,探讨其运营管理的特点和成功经验,以及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为其他高速铁路运营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日本新干线的运营管理特点1. 强调安全管理:日本新干线在运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安全管理,为保障乘客安全,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严格的列车检查制度、车辆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以及系统的风险控制等。
由于这些措施的严格执行,新干线在运营过程中极少发生事故,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
2. 精细化的运营计划:新干线运营时刻表的制定与调整非常精细,能够充分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情况,灵活调整列车班次和座位数,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服务。
3. 高度自动化的运营系统:新干线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运营。
这不仅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使整个运营过程更为安全和可靠。
二、日本新干线的服务质量管理1. 提供高品质的乘车体验:日本新干线通过提供洁净舒适的车厢环境、宽敞舒适的座椅以及便捷的设施和服务,为乘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乘车体验。
此外,列车上还设有儿童区、残疾人专用设施等,满足不同乘客的特殊需求。
2. 优质的服务人员:新干线的服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他们友善、耐心地对待乘客,随时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和帮助。
同时,他们还能够通过多语种服务,满足国际乘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行体验。
3. 各种便利的服务措施: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新干线引入了许多便利的服务措施。
例如,乘客可以提前通过互联网购票、选择座位,并使用电子票进行验证。
此外,列车上还设有自动售票机、自动扶梯等设施,为乘客提供便利的购票和乘车服务。
三、改进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1. 制定全面的服务标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新干线可以制定全面的服务标准,明确服务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并将其沟通给所有员工。
我国铁路噪声试验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

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也向高速化、重载化和密集化方向发展,由此引起的高频率铁路噪声会给乘客与铁路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人们对铁路出行的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对铁路噪声的标准要求,为此需制定相应的试验标准体系,定量和定性检测相关噪声限值[1-2]。
目前,各国正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满足自身铁路的噪声评价标准。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铁路噪声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我国铁路噪声试验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建议,并在铁路噪声和噪声地图基础上,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推动铁路噪声地图的发展。
1 铁路噪声标准概况1.1 我国现有标准随着我国铁路大面积提速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铁路噪声为主的环境噪声问题日益加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噪声评价标准,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十分必要。
目前,现有相关标准可划分为评价规范类、铁路沿线规定类、测量方法及限值规定类。
评价规范类包括:(1)GB 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限值》;(2)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应用规范》;(3)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4)TB/T 2609—1994《铁道行业局部振动作业危害程度分级》;(5)TB 1809—1986《动车组噪声的评定》;(6)2013年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政策》;(7)GB/T 32383—2015《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8)DB31/T 470—200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建筑室内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9)GB 50517—2013《地下铁道设计规范》;(10)GB 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11)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2)《高速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铁运〔2008〕28号)等。
我国铁路噪声试验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 陈旭 巩延庆 贾晓沛摘 要:介绍国内外铁路噪声现有标准概况,论述我国铁路噪声研究现状和新标准建设,对我国现行铁路噪声标准体系和国外铁路噪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的噪声标准类型以制定符合国情的全类型车辆噪声试验标准体系和新建标准中应包括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0 年第 27 卷 3 期
的重量, 施工费用可减少 3% 。此外透明声屏 障及干涉型山型声屏障, 在保证相同降噪效 果的同时, 增加了车内旅客对外环境视野的 可透视性要求, 提高了舒适性; 并改善了因建 设声屏障对周围建筑物的日照影响。总之声 屏障结构的确定, 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噪声控制措施及效果
日本新干线噪声控制措施可概括为车辆 措施和地面措施两大类。针对不同噪声源的 具体措施见表 2[ 1, 2] 。 2. 1 车辆措施
日本新干线列车变化经历了 0 系( 1964 年) 、100 系( 1985 年) 、200 系( 1982 年) 、300 系( 1992 年) 、400 系( 1992 年) 、500 系( 1997 年) 、700 系( 1999 年) 等 7 大车系。各车型就 噪声特点而言, 0 系列车未充分考虑低噪声 列车设计, 目前随着车型设计的发展而逐步 被淘汰; 100 系列车在噪声振动方面的改进 是使得车辆轻型化; 200 系列车基本与 0 系 列车相 同, 但增设 了耐寒、耐风 雪能力; 300
表 4 日本新干线 主要声屏障材料及建设费用
声屏障材料
建设费用 重量 ( Ã / m) ( kg/ m)
2 m 高钢筋混凝土
40
800
2 m 高轻型混凝土发泡材料
500 200~250
1. 5 m 高透明 PC 、GR C 板
900~1000 200~300
0. 5~1 m 高耐候性聚丙稀干涉器 600
以后, 在新干线两侧加装了 2 m 高声屏障, 噪声降为 79. 5 dB( A) , 此时轮轨噪声已不是 主要噪声源, 受电弓噪声和车辆上部气动力 噪声成为主要噪声源; 1985 年开始, 重视对 钢轨定期研磨, 将 8 个受电弓双受电弓化, 噪 声降为 74 dB( A) ; 1986 年开始, 东海道新干 线车速由原来的 220 km / h 提高到 240 km / h, 噪声增至 77 dB( A) , 受电弓噪声和车辆上 部气动力噪声仍为主要噪声源; 1992 年加设 受电弓罩, 将空调系统移至车辆下部, 噪声又 降为 74 dB( A) , 此时气动力噪声成为主要噪
关键词: 日本; 新干线; 噪声; 现状; 控制 中图分类号: U260. 16 文献标识码: A
笔者于 2000 年 2 月, 参加了中国铁道部 赴日本铁路环境保护考察团, 就日本新干线 的环保问题进行了为期 14 天的技术考察, 本 文就新干线铁路环境噪声现状及控制内容加 以介绍。
1 新干线噪声现状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0 年第 27 卷 3 期
声源; 1997 年以后, 东海道新干线、东北上越 新干线、山阳新干线全面提速, 开始使用 500 系列车, 车速提高到 270~300 km/ h, 噪声增 至 76 dB( A ) ; 1999 年 700 系 列车在东京~ 博多段投入运营, 该列车具有低噪声受电弓 设计及车辆表面平滑化的降低噪声措施, 使 噪 声可降低至 75 dB( A ) , 达到噪音规 制法 L Amax ≤75 dB 要求。新干线噪声变化过程见 图 2, 目前空气动力噪声仍为新干线的主要 噪声源。
直立式 2 m 高上增加 1~1. 3 m 高 8~12 山形消声器
倒 L 型 2 m 高上增加直立 式 1m 高
8~12
倒 L 型 2 m 高上增加干涉器 近轨式声屏障 1 m 高 吸声式声屏障
8~12 降低轮轨噪声
8~12
注: 高架桥 线路, 7~ 9 m 高, 测 点距离 铁路中 心线 25 m, 地面 1. 2 m 高, 声屏障距线路外侧面 1~2 m。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0 年第 27 卷 3 期
147
文章 编号: 1003- 1197( 2000) 03- 0147- 06
日本新干线铁路噪声现状及控制
辜小安 (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要: 日本新干 线新型 列车噪 声源以 车辆下 部 噪声和 受电 弓噪声 为主, 其 频率特 性集 中在 500 ~ 8 000 Hz 范 围 内。距离 铁 路中 心 线 25 m、地 面 1. 2 m 高 处, 列 车 通过 最 大声 级 水平 为 75~76 dB ( A ) 。新干线采用的噪声控 制措施主要为: 新建线路 全线 97% 区段设置声屏 障, 新型 列车采用 双受电弓 并流 线型化, 加设受 电弓罩, 车 辆表面平 滑化, 定期 研磨钢轨等。文中结合我国铁路噪声 现状及管理方 式, 提出加 强我国高 速铁路 噪声控 制研究、开发、管 理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1. 1 噪声源强 新干线噪声源主要由受电弓噪声、车辆
上部气动力噪声、车辆下部噪声、构筑物结构 体噪声 4 大部分组成。其各主要噪声源的位
收稿日期: 2000-08-04 作 者简介: 辜 小安( 1963- ) , 女, 江苏江 阴人, 铁 道 部劳动卫 生研究所 副研究员, 工 学士, 长期 从事噪声 振 动专业的研究工作。
3 声屏障措施
目前日本新干线总长 2200 km, 以最新 及最老 2 条新干线声屏障工程应用为例: 1997 年开业的北陆新干线约 97% 的区段设 置声 屏障, 1964 年 开业的 东海道 新干线 约 60% 的区段设置声屏障, 可见声屏障设施在 日本新干线已广为应用, 成为降低环境噪声 的主要措施之一。以下仅就新干线实际采用 的主要声屏障形式、材料、效果、造价加以总 结。 3. 1 声屏障形式及效果
置被经验地确定为: 受电弓噪声源高度位于 与接触网联接点处, 车辆上部气动力噪声源 位于车辆上部端点处, 车辆下部噪声位于轮 轨接触点的轨面上处, 构筑物结构体噪声位 于桥梁底部中心线处[ 1] 。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 在轮轨噪声源分析中认为: 与欧洲铁路轮轨 噪声源特性不同的是, 新干线钢轨振动产生 的噪声能量高于车辆产生的噪声能量, 即轮 轨噪声源中以钢轨的声能量为主, 因此在声 源位置确定时, 将轮轨噪声源确定在轨面上, 而不似欧洲国家将其确定在距轨面以上 0. 4 ~0. 5 m 高的位置上。新干线各部分的噪声 源强见表 1[ 1, 2] 。即当 300 系列车以速度低于 240 km/ h 运行时, 车辆上部气动力噪声和车 辆下部噪声为主要噪声源, 约占总噪声能量 的 80% 以 上; 当 500 系列 车运 行速 度达 到 300 km/ h 时, 车辆下部噪声与受电弓噪声共 同成为主要噪声源, 各占 35% 左右。
14 8
表 1 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各种噪 声源强度 LpA/ dB
列车运行速度 T/ ( km ·h- 1)
噪声源
230~240
L max ¹ 比例/ %
受电弓噪声
67~69 15
车辆上部气动力噪声 72~75 50ຫໍສະໝຸດ 车辆下部噪声 70~72 30
构筑物结构体噪声 62~66 5
总声级
75~78 100
149
受电部分组成的翼形受电弓, 模仿猫头鹰翅 膀的形状, 在支柱上设置了小型凸起结构, 采 用有源减震 支承的高速无 摇枕转向架; 700 系列车采用自然的空气流动的气流整流车头 形状, 实现车组和底板下侧平滑化改善空气 动力特性降低车外噪声和隧道微气压波, 采 用新开发的单臂式受电弓及受电弓罩降低噪 声, 实现车辆的轻型化降低振动等。
图 1 新干线噪声频谱特性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0 年第 27 卷 3 期
系列车实现了彻底的轻量化和低重心化, 减 少受电弓数量, 将原来新干线列车的流线型 车头改为斜鼻型; 400 系列车对车头部分进 一步改进, 将车钩设在车头罩内, 当车辆进行 分离和连接时, 车头罩自动开启和关闭; 500 系采用长鼻型车头, 呈飞机机头形状, 减少了 空气阻力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车身采用铝合 金焊接结构, 顶部采用由椭圆形支柱和翼形
日本新干线声屏障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 凝土板、透明 PC、GRC 板、耐候性聚丙稀材 料、新研制开发的轻型混凝土发泡材料及纤 维吸声材料。其建设费用约在 40~1000Ã / m 间。见表 4。开发新型声屏障材料及形状, 虽 然其造价较高, 但可减轻单位面积重量, 降低 总体建设费用, 如日本新干线每节省 1 t / m
噪声源 受电弓噪声
表 2 日本新干线噪声防治措施及效果
具体措施 双受电弓 列车编组的受电弓位置最佳化 受电弓罩形状的最佳化 低噪声受电弓, 低噪声绝缘子罩, 低噪声绝缘子
降噪效果 L pA/ dB 4~5
车辆上部 气动力噪声
车辆表面平滑化( 将空调装 置从车顶移动 到台板下, 将特高 压接头式电缆设 置 到车辆内, 车蓬结构的低噪声化, 缩小车窗及车门的高低差, 通风孔结构 的低噪 声化, 尖端形状的低噪声化, 车身制造中的接缝、高低差、螺栓头等的平滑化)
1~1. 3 m 高山型消声器
600
4 建议
4. 1 日本新干线早期的环境噪声问题, 走过 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为此日本铁 路部门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该经验教训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0 年第 27 卷 3 期
270~300
L maxº 比例/ %
70
35
67
15
70
35
67
15
75
100
注: 测点距离铁路中 心线 25 m, 高于地面 1. 2 m, 高架 结构 7~9 m, 整体吸声道床结 构, 2 m 高声屏障, 采用受电 弓罩, ¹ 为 300 系列车 所测数 据, º 为 500 系列 车所 测数 据。
车辆下部噪声
构筑物结 构体噪声
轮轨噪声: 采用磨轨车 定期打磨钢轨, 维 持正常的车轮接 触面, 焊接长钢 轨, 设 置声屏障 齿轮噪声: 齿轮装置的低噪声化( 加工精度、小模数化) , 设置声屏障; 车辆下部气动力噪声: 转向架周围的低噪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