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噪声预测.(DOC)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

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引言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然而,高速铁路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噪声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环境噪声的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环境噪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较快,产生的噪声也较大。

其次,高速铁路通常经过城市和居民区,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声污染。

此外,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如挖掘隧道、铺设轨道等工作也会产生噪声。

因此,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势在必行。

二、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的环境噪声评估方法1. 噪声源的识别与测量在进行环境噪声评估时,首先需要对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噪声源进行识别与测量。

这些噪声源包括列车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车体噪声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噪声等。

通过精确测量噪声源的声级和频谱特征,可以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2. 噪声传播模型的建立噪声传播模型是评估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噪声传播模型包括点源模型、线源模型和面源模型等。

通过建立合适的噪声传播模型,可以预测高速铁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范围和强度。

3. 噪声暴露评估噪声暴露评估是评估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周边居民区域的噪声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和测量,可以了解高速铁路建设对居民的噪声影响程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噪声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如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加等。

三、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评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数据获取的困难高速铁路建设方案环境噪声评估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持,但数据获取常常面临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无人机等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噪声源的复杂性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噪声源种类繁多,且具有复杂的传播特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噪声传播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我国铁路环境噪声预测及控制

我国铁路环境噪声预测及控制

我国铁路环境噪声预测及控制
辜小安
【期刊名称】《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年(卷),期】2001(028)001
【摘要】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铁路边界噪声变化历程,由20世纪80年代的Leq(昼,夜间)=70~77dB(A)到90年代的Leq(昼,夜间)=65~71dB(A).同时预测未来5年内随着铁路主要干线全面提速及列车流量加大,铁路边界噪声水平将提高1~2dB(A).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铁路噪声控制措施及效果后,笔者认为设置铁路声屏障,是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而控制铁路鸣笛噪声则是降低既有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有效采取上述措施后,我国未来几年内的铁路边界噪声可降低到标准限值Leq(昼,夜间)=70dB(A)以下.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辜小安
【作者单位】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1+6
【相关文献】
1.厦深铁路广东段环境边界噪声预测浅析 [J], 崔强;未林;袁晓龙;白芝兵;马西军;张翔宇
2.国内外铁路环境噪声预测模式综述 [J], 朱雷威;郭建强;孙召进;林君山
3.基于Matlab的铁路环境噪声预测软件设计 [J], 常亮
4.铁路环境噪声预测方法研究 [J], 伍向阳
5.基于Matlab的铁路环境噪声预测软件设计 [J], 常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节噪声预测讲课文档

第四节噪声预测讲课文档

2、噪声衰减计算式
已知靠近声源R0处,参 考声压级
➢(1.计算倍频带衰减
采用不同的噪声评价量,其噪声衰减计算采用不 同的公式。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倍频带衰减和A声级衰
减。
现场监测常用 63~8000Hz间8个倍频带,所取得 的倍频带数据以Loct表示。
第20页,共58页。
倍频程声压级(dB)
110
100
密集的林带对宽带噪声典型的衰减量是每10m衰减 1~2dB(A),密集的绿化林带对噪声的最大衰减量一般不超过 10dBA.。
注意:这里仅指绿化林高度可以形成声屏障情况下的声 衰减,一般要求绿化林高于声线1米以上。如果是草地、矮灌 木等绿地,则作为地面附加衰减考虑。
第37页,共58页。
倍频带噪声通过密叶传播时产生的衰减
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
1. 概述 2. 噪声衰减计算公式 3.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几何衰减) 4.遮挡物引起的噪声衰减 5.空气吸收衰减 6.附加衰减
第32页,共58页。
4、遮挡物引起的噪声衰减(分三类)
第一类是实体障碍物(亦称声屏障),因其传声损失LTL 一般>34dB,因此可以完全不考虑其透射声能,只需考虑 绕射(衍射)声能,其衰减量由绕射的声程差决定; 第二类是稀疏障碍物,透射声能不可忽略,衰减量极少,如树
各A声级叠加 -
-
-
84
79.2 -
-
总A计权
85.2
第24页,共58页。
LA(r) LwALA
➢(2.A声级近似计算
LA(r) LA0rLA
只能获取靠近声源RO处A声级
选取对A声级影响最大的
L AA d ivA at m A g rA ba A rmis倍c频50带0和计1算0,00一H般Z以

铁路噪声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噪声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流 结构 变 化 则指 货 车 、 客车、 机 头 3者 之 间数 量 比率 关 系 的变 化 。在 一般 情 况下 , 站场类 ( 尤 其 是 编组
站) 总车 流量 和车 流结构 的 变化都 将影 响到 预测结 果 , 线路类 则 以总车 流量变化 影 响为 主 。在预 测 的时
收稿 E l 期 : 2 0 1 2 — 1 2 — 0 8
车 通过 的等效 时间 , 单位为 S ; L 地 为第 i 类列 车最 大垂 向指 向性方 向上 的噪声 辐射 源强 , 为 A声 级 或倍 频 声压 级 , 单位 为 d B ( A) 或d B; c 为第 i 类 列 车 的噪声 修 正项 , 可 为 A 声 级或倍 频 带声 压 级修 正项 , 单
摘要: 根 据 通 常 采 用 的铁 路 噪 声 验 收 监 测 方 法 和 预 测 模 式 , 从 影 响铁 路 噪声 预测 的 主要 因 素 , 如背 景噪声值 、 周 围环境的改变 、 列 车 运 行 时 的实 际 参 数 和 声 源 源 强 等 , 分 析 造 成 两 者 可 能 出 现 较 大 差 距 的原 因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出减少误差 、 提 高 预 测 精 度 的建 议 。 关键词 : 铁 路 噪声 ; 预测 ; 验 收监 测 ; 影 响 因 素
与 次数 与预测 时的平 均 值很难 一致 的情 况 , 这 样预 测与 监测结 果 就会 出现差 异 。
列 车通 过时 的等 效时 间 t 与列 车长 度 、 速度 、 车次 、 预 测点距 离 、 指 向性 等 参数 都 有关 , 同时 也是 影 响 预测 的最 主要 因素之一 。 在进 行模 式预 测 时 , 这些 参数通 常都 由设 计条 件确 定 。 事 实上 , 列车 长度 、 行 驶 速度都 会根 据需 要进行 调 整 , 这样 出现预 测条件 与监 测条件 不 一致 的情况 , 必然 导致 结果 偏差 。

铁路噪声预测.(DOC)

铁路噪声预测.(DOC)

铁路噪声预测.(DOC)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7.1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1.1 声环境现状调查本铁路专⽤线主要经过织⾦县茶店乡和⼋步镇农村地区,受⼭区地形起伏的限制,众多房屋依⼭⽽建,线路两侧分布有零散居民房,以1~3层砖混结构建筑物为主,主要受社会⽣活噪声影响。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铁路两侧200m范围内(不包含隧道)共有声敏感点3处,为零散居民点,⽆学校、医院等声敏感点。

具体敏感点分布及概况见表7.1-1 及图7.1-1、图7.1-2。

其的相对⾼差,以地⾯标⾼为±0.00m,“+”表⽰轨⾯⾼出敏感点地⾯,“-”表⽰轨⾯低于敏感点地⾯;3、“位置”是指敏感点位于线路⾥程增加⽅向的左侧、右侧或两侧。

7.1.2 现状监测与评价(1)执⾏的标准和规范声环境现状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

(2)测量实施⽅案①监测⽅案根据铁路沿线敏感点分布情况,本次评价共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见表7.1-2。

②监测仪器环境噪声现状监测采⽤LH105型声级计,所有参加测量的仪器由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每次测量前校准。

③测量时间、⽅法及测量值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环境噪声测量值和评价量。

声环境现状监测,根据敏感点情况,昼、夜选择正常⼯作时间(或正常活动)、正常休息时间代表性时段连续测量10min 等效连续A声级;受公路噪声影响地段,连续测量20min等效连续A声级,以两次监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代表评价点处昼、夜环境噪声现状等效声级。

④测点布设原则选择距铁路最近处布设监测点,在建筑物外1.0m处进⾏监测。

(3)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①监测结果: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1-3。

②评价⽅法采⽤直接对照法,将噪声监测结果(Leq值)直接与评价标准对照进⾏分析。

以等效连续声级Leq作为噪声评价量。

Leq值为声级的能量平均值,表⽰与该测量时段内测量的各个声级L i能量平均的⼀个稳定声级值。

③评价结果声环境评价结果见表7.1-3。

铁路噪声

铁路噪声

1、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特性分析与降噪研究——刘加利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很多在低速时被合理忽略的问题都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严重制约着列车速度的提高。

沈志云指出,普通列车的动态环境以机械、电气为主,而高速列车的动态环境以气动作用为主,由此带来的最大限制莫过于气动噪声。

马大炜也指出铁路高速化中的环保问题莫过于噪声的影响,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气动噪声逊色增大,在高速时将成为高速列车噪声的主要来源。

日本S2500系高速列车,设计速度和试验速度均超过350km/h,但受到噪声标准的限制,只能以300km/h的速度运行。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达430km/h,但受噪声标准的限制,在市区内只能以200km/h的速度运行。

气动噪声与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将急剧增大,过大的气动噪声将产生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铁路沿线人员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起铁路沿线有关设备和建筑物的疲劳破坏。

噪声超标已成为限制列车速度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列车噪声主要由牵引噪声、轮轨噪声和气动噪声组成。

它们与列车度度的关系如图。

三类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量与车速有关,在低速时, 牵引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量最大,占主导地位。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轮轨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量将超过牵引噪声,占主导地位。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气动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量将超过轮轨噪声,占主导地位。

由此将产生两个临界速度,称为声学转变速度。

当轮轨噪声得到很好的控制后,Vt1将变大,而Vt2将变小,也就是说在低速区域内,牵引噪声将在更高的车速下占主导地位,而在高速区域内,气动噪声将在更低的车速下占主导地位[12]。

高速列车的噪声主要包括轮轨噪声和气动噪声。

轮轨噪声包括轮滚动噪声,冲击噪声和曲线啸叫。

高速铁路的曲线半径非常大,而且钢轨采用的是无缝钢轨,因此高速铁路的轮轨噪声主要是轮轨滚动噪声。

轮轨滚动噪声是由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发车轮、钢轨和轨枕结构振动而产生的,在欧美国家,轮轨噪声早已引起了高度重视,目前在轮轨噪声预测,以及降噪方面的研究已经展开,随着轮轨噪声的有效控制,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气动噪声已经成为高速铁路噪声中重要的部分。

高速铁路中有关噪声研究及治理措施

高速铁路中有关噪声研究及治理措施

高速铁路中有关噪声研究及治理措施摘要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结合国外发展高速铁路的实践,论证了控制高速列车辐射噪声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中关于环境噪声的问题,提出高速列车噪声治理的一些措施,并指出了基于我国国情开展高速铁路噪声治理应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速铁路、环境噪声、降噪研究1、引言高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高速铁路由于具有速度高、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占地少和安全性好等诸多技术经济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噪声污染也急剧增加。

所以高速列车的噪声问题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中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早在1963年,英国人Wilson在其所提供的一篇报告中就提到了铁路噪声将是影响环境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从70年代开始,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很多噪声源及其传播规律,以及人对噪声的主观反应方面的数据。

到1974年为止,国外普通和高速列车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噪声水平。

在这以后的十年中各国特别是日本开展了高速(200km/h以上)列车的降噪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80年代几个主要国家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国外在噪声治理和降噪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环境噪声分析高速铁路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轨辐射、集电系统的高速接触摩擦、结构辐射及气动噪声。

在对声源的认识上,公认轮/轨噪声是第一位的,列车的横剖面噪声辐射呈偶极声源的特点。

目前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传播计算模式,建立的模式内容主要有:声源、地面吸收、障碍、风和温度梯度,以及植被影响等,要准确估计这几个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垂直列车前进方向的声场衰减在半车长内为3dB(每加倍距离),在半车长与车长之间为4dB,在车长以外为6dB。

当列车以250km/h左右的高速运行时,要测定辐射噪声沿列车的纵向分布是困难的,现在发展了麦克风阵测量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所测得的纵向分布特点。

由于轮/轨接触情况并非是完全理想的,因此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声。

铁路线路噪声调查及评价

铁路线路噪声调查及评价

铁路线路噪声调查及评价一、前言随着铁路“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我国铁路还将面临较大规模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铁路建设运营的噪声影响问题还将继续与铁路发展并存,因此将铁路线路噪声调查及评价纳入铁路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对进一步了解和全面掌握铁路噪声污染问题,定性定量描述铁路线路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二、铁路线路噪声源特点铁路线路噪声主要以轮轨噪声为主[1]。

轮轨噪声是由于轨道结构和轮对的振动经由空气传播而产生的,一般把它分为三类:即撞击声、滚动声与尖叫声。

撞击声是车轮经过钢轨接缝处或钢轨其它不连续部位(如辙叉)及表面呈波纹状钢轨时所产生的噪声;滚动声是由于车轮和钢轨接触表面粗糙所造成的;尖叫声是列车沿小半径曲线轨道运行时产生的强烈噪声。

轮轨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频率范围500~2000Hz。

三、噪声调查及评价要求1、现状声源调查调查区域的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等相关情况,有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设项目边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2、敏感目标调查调查铁路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分布等情况,并以图或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

3、现状噪声监测现状噪声监测应结合铁路工程特点,按照“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的原则,采用敏感点布点法。

选择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集中居民住宅布设监测断面,测点分别布设在铁路边界处;临路第一排房前;村内不同距离处。

四、噪声预测及评价要求1、预测方法根据(铁计〔2010〕44号)[3],铁路噪声预测公式:Leq =10lg[1/T niti100.1(Lp0,i+Ci)]式中:T——评价时间,s;ni——第i类列车列数,列;ti——第i类列车通过的等效时间,s;Lp0,i——第i类列车最大垂向指向性的噪声辐射源强,dBA;Ci——第i类列车的噪声修正项,d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7.1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1.1 声环境现状调查本铁路专用线主要经过织金县茶店乡和八步镇农村地区,受山区地形起伏的限制,众多房屋依山而建,线路两侧分布有零散居民房,以1~3层砖混结构建筑物为主,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铁路两侧200m范围内(不包含隧道)共有声敏感点3处,为零散居民点,无学校、医院等声敏感点。

具体敏感点分布及概况见表7.1-1 及图7.1-1、图7.1-2。

其的相对高差,以地面标高为±0.00m,“+”表示轨面高出敏感点地面,“-”表示轨面低于敏感点地面;3、“位置”是指敏感点位于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的左侧、右侧或两侧。

7.1.2 现状监测与评价(1)执行的标准和规范声环境现状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2)测量实施方案①监测方案根据铁路沿线敏感点分布情况,本次评价共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见表7.1-2。

②监测仪器环境噪声现状监测采用LH105型声级计,所有参加测量的仪器由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每次测量前校准。

③测量时间、方法及测量值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环境噪声测量值和评价量。

声环境现状监测,根据敏感点情况,昼、夜选择正常工作时间(或正常活动)、正常休息时间代表性时段连续测量10min 等效连续A声级;受公路噪声影响地段,连续测量20min等效连续A声级,以两次监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代表评价点处昼、夜环境噪声现状等效声级。

④测点布设原则选择距铁路最近处布设监测点,在建筑物外1.0m处进行监测。

(3)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①监测结果: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1-3。

②评价方法采用直接对照法,将噪声监测结果(Leq值)直接与评价标准对照进行分析。

以等效连续声级Leq作为噪声评价量。

Leq值为声级的能量平均值,表示与该测量时段内测量的各个声级L i能量平均的一个稳定声级值。

③评价结果声环境评价结果见表7.1-3。

表7.1-3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单位dB 序号监测时间L Max标准值达标情况N1 昼间48.4 60 达标夜间40.9 50 达标N2 昼间46.3 60 达标夜间38.7 50 达标N3 昼间47.9 60 达标夜间38.7 50 达标N4 昼间45.7 60 达标夜间39.4 50 达标目前织毕铁路正在建设过程中,铁路沿线测点噪声源主要是社会生活噪声(监测期间,织毕铁路未施工),各测点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43.7~49.1dB、36.1~40.9 dB,各测点昼夜间等效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7.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7.2.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1)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调机等,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

根据以往大量的监测数据,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3.4-2。

(2)本段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拆除征地范围内既有建筑,主要为沿线居民建筑;同时修筑新的铁路建筑。

在拆除和新建构筑物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施工噪声,有关建筑施工噪声源强见表3.4-3。

(3)大型临时施工设施是不可忽视的噪声源,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将向外辐射噪声,以敲击碰撞等间歇性噪声为主,兼有吊车、混凝土搅拌机、内动机具等设备噪声。

(4)隧道施工过程中,将产生爆破噪声、风机噪声等,其中隧道施工初期爆破噪声影响较大,在进行隧道内施工时,主要为风机噪声影响。

爆破噪声属于脉冲噪声,为瞬时性强声源,源强可达110~130dB(A),据类比调查,施工过程中的爆破瞬间,距爆破点600m处的噪声值约60dB(A),爆破噪声影响范围可达1.5km。

隧道施工通风机噪声为机械噪声,根据厂家提供资料,直径不同的风机噪声有所差异,但在距离风机10m处基本小于78dB(A)。

7.2.2 施工期声环境敏感点在工程施工期,位于主体工程施工工点附近的居民区等将受施工噪声影响,工程施工期应关注的敏感点见表7.1-1。

7.2.3 施工机械距施工场界的控制距离施工场所使用的机械与敏感点之间应尽可能满足一定的控制距离,满足施工场界等效声级限值的要求。

各施工阶段的设备作业时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施工机械操作运转时有一定的工作间距,因此噪声源强为点声源,噪声衰减公式如下:L P(r) = L P(r0) - 20lg(r/r0)式中:L P(r)-距声源为r 处的声级,dB(A);L P(r0)-距声源为r0处的声级,dB(A)。

施工机械距施工场界的控制距离应根据多种机械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本次评价昼间分别按8、10、12h,夜间分别按1、2、3h,施工机械分别为1、2、3 台,通过公式计算出施工机械噪声控制距离,见表7.2-1。

7.2.4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声源大小,另一方面还与周围敏感点的分布及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施工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在敏感点附近比较突出;而在空旷的地区,由于施工场点周围敏感点分布较少,因而实际影响较小。

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是桥梁、站场及路基施工,主要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压路机等。

土石方调配、材料运输作业由于干扰源的流动性强,受其影响的人数较多,但这种影响多限于昼间,且具有不连续性,一般能被民众接受。

施工常用施工机械按单台作业8小时的噪声一般在200m处可以衰减到55dB(A)以下,且由于区域内植被覆盖较好,对噪声衰减作用明显,由此估算施工噪声影响范围约200m。

由于铁路沿线敏感点距施工区的距离约150~200m,昼间施工对其影响较小,而夜间施工影响相对较大。

7.2.5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护措施及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本工程在施工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标准;在开工之五日前向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本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在声环境敏感建筑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作业的,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将批准的夜间作业公告附近居民、学校。

除此之外,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和建议:(1)混合料拌合场、制梁场等场地和噪声较大的机械如打桩机等应尽量布置在偏僻处,并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难以选择合理地点的,应采取封闭隔噪措施,并对机械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程。

(2)在线路穿越茶店乡路段应优化施工方案,采用低噪施工方法。

对于噪声影响较大的爆破施工,施工单位应尽量控制爆破装药量,控制爆破噪声污染。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

噪声声级高的施工机械(例如打桩机)在夜间(22:00~次日6:00)应停止施工。

(4)进行现场管理和监督,尤其是靠近居民区等的施工现场。

临时便道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

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避免交通堵塞。

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

(5)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将建筑施工环境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招投标时,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7.3 铁路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7.3.1 预测方法(1)预测方法采用铁计函[2010]44号文件规定的模式法进行预测,预测量为昼、夜间等效连续A 声级。

(2)模式预测法的基本计算式①铁路噪声预测等效声级L Aeq,p 的基本预测计算式如式(7.3-1)所示:()()⎥⎦⎤⎢⎣⎡⎪⎭⎫ ⎝⎛+=++∑∑1010lg 10,,,0,,,01.0,1.0,,1C LC LT i f if p i t ft p iif ieq ii p Aeq t t n L (式7.3-1)式中,T —规定的评价时间,单位为 s ;n i —T 时间内通过的第 i 类列车列数; t eq,i —第 i 类列车通过的等效时间,单位为 s ;L p0,t,i —第 i 类列车最大垂向指向性方向上的噪声辐射源强,单位为dB ;C t,i —第 i 类列车的噪声修正项,单位为dB ; T f,i ——固定声源的作用时间,单位为s ; L p0,f,i —固定声源的噪声辐射源强,单位为dB ; C f,i —固定声源的噪声修正项,单位为dB 。

②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模式:[]bAeq pAeq L L g Aeq L ,,1.01.0,1010lg 10+= (式7.3-2)式中:L Aeq,p ——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铁路噪声预测值,dB(A);L Aeq,b ——预测点的环境噪声背景值,dB(A)。

(3)模式参数的确定 ①列车噪声源强根据铁技[201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本次评价噪声源强见表7.3-1。

路;对于桥梁线路的源强值,在表7.3-1基础上增加 3dBA ;参考点位置: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 25m ,轨面以上 3.5m 处。

②等效时间列车运行噪声的作用时间采用列车通过的等效时间t eq ,i ,按式(7.3-3)计算。

⎪⎪⎭⎫ ⎝⎛+=l v l t iii i eq d 8.01, (式7.3-3)式中,l i —第i 类列车的列车长度,单位为m ;v i —第i 类列车的列车运行速度,单位为m/s ; d —预测点到线路的距离,单位为m 。

③列车噪声修正值计算列车运行噪声的修正项C t,i 按式(7.3-4)计算。

C t,i = C t,v,i + C t,θ+ C t,t +C t,d,i +C t,a,i +C t,g,i +C t,b,i +C t,h,i (7.3-4)式中:C t ,vi —列车运行噪声速度修正,单位为dB ;C t ,θ—列车运行噪声垂向指向性修正,dB ; C t,t —线路和轨道结构对噪声影响的修正,dB ; C t,d,i —列车运行噪声几何发散损失,dB ; C t,a,i —列车运行噪声的大气吸收,dB ;C t,g,i —列车运行噪声地面效应引起的声衰减,dB ; C t,b,i —列车运行噪声屏障声绕射衰减,dB ; C t,h,i —列车运行噪声建筑群引起的衰减,dB 。

A.列车运行噪声速度修正 C t,v,i :列车运行噪声速度修正项C t,v,i 按式(7.3-5)计算。

,,lg30v vC i v t = (式7.3-5) 式中:v —预测速度,km/h ;v 0—参考速度,km/h 。

预测时的列车运行计算速度,应尽量接近预测点对应区段正式运营时的列车通过速度,不应按最高设计列车运行速度计算。

本次评价,预测计算速度按设计最高速度的90%确定。

B.列车运行噪声垂向指向性修正C t,θ列车运行噪声辐射垂向指向性修正量C t,θ可按式(7.3-6)和式(7.3-7)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