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Ⅱ型锅炉方案简介
锅炉风烟系统热二次风联络风箱吹灰方案

锅炉风烟系统热二次风联络风箱吹灰方案一、情况概述Xx公司#3、4锅炉为上海锅炉厂超超临界压力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单炉膛塔式布置、平衡通风。
每台锅炉送、引、一次风机各配置2台,二次风经空预器加热后经左右侧大风箱经四角燃烧器进入炉膛,空预器左右侧二次风箱由一个联络风箱联通。
由于锅炉左右侧二次风箱压差小,联络风箱内流速低,二次风中携带的飞灰容易沉积在联络风道内。
2020年#3、4炉C级检修期间检查二次风联络风箱发现内部积灰很多,部分积灰深达1米。
为降低联络风道负载,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需在停炉期间通过单侧风箱进风,利用高速气流将联络风道内积灰带进炉膛,通过电除尘分离出来,同类型炉型的电厂通过该方式吹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公司制定本方案,通过定期吹扫,消除热二次联络风箱大量积灰的安全隐患。
二、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维护人员、当值值长、当值运行人员、日常维护单位负责人三、吹扫方法1.热二次联络风箱的吹扫主要安排在锅炉停运或预涂灰前进行,具体时间由检修维护专职和发电部专职商定后有运行人员具体实施。
2.通风前确认锅炉所有受热面管壁温度均降至100℃以内,风烟系统无检修工作或工作票已收回,具备通风条件。
3.通知热工强制风机启动或相关挡板开关的热工逻辑。
4.检修维护做好备用风机防倒转措施,捞渣机建立水封或布置围挡,具备启动条件时应启动捞渣机。
5.风烟系统启动前,确认火检冷却风机运行正常,风机油站和引风机冷却风机运行正常。
6.准备启动风机前确认除尘器具备通风条件,启动一台脱硝稀释风机,防止喷氨喷嘴堵塞。
7.风机具备启动条件后,启动一组送、引风机进行联络风箱吹扫,调整送、引风机动叶开度,维持炉膛负压-100Pa左右。
8.开启送风机出口联络挡板,关闭B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挡板,保持#2、3角小二次风门全开,逐渐关小#1、4角小二次风门直至全关,关小过程中注意监视送风机出口压力,控制风机出口压力在不超过2.0kPa,总风量逐步增加至2000~2500t/h,单台送风机出力不足时启动两台送风机。
百万千瓦等级高效超临界技术研究介绍[1]
![百万千瓦等级高效超临界技术研究介绍[1]](https://img.taocdn.com/s3/m/8565065e77232f60ddcca119.png)
哈锅百万千瓦等级高效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二○○二年九月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上世纪末,火力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已达到3亿千瓦。
我国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年产量达1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储煤量和产量在世界上仅属中等水平。
我国煤炭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用电负荷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发电用煤的长距离运输已成为铁路部门的沉重负担。
此外我国的火力发电平均煤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约80克/度,一次能源浪费十分惊人。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紧迫任务,提高发电机组的热效率已是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提高蒸汽初参数是提高机组热效率的主要途径。
据分析,将蒸汽参数从16.7MPa,538℃/538℃提高到24.2MPa,538℃/538℃,汽轮机热耗可降低约1.8%,如将初压提高到31.1MPa,热耗可再下降1%。
提高主汽温度对提高机组热效率的效果更明显,当主汽压力为24.2MPa时,主汽温度由538℃提高到566℃,热耗可下降0.9%,再热汽温由538℃提高到566℃,热耗可下降0.8%。
从而降低电厂运行成本,这将有利于缩短投资回收年限,并减少对环境污染,超临界机组的市场前景看好。
此外,“六五”期间我国引进了300MW、600MW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使我国的超临界锅炉开发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由亚临界参数向超临界参数过渡是火力发电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石洞口二厂(2×600MW),华能南京和营口(2×300MW),盘山和伊敏(2×500MW),绥中(2×800MW),后石(2×500MW)等超临界电站的相继建成,并取得良好的运行业绩,为超临界电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积累了经验。
我国大力推广和应用超临界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超临界机组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70年代哈锅设计制造了一台12t/h、24.6MPa/570℃的超临界试验直流锅炉,并投入运行,并完成了一系列试验。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

墙式反向双切圆燃烧超临界燃煤炉业绩
序号 1 2 3 4 5
电站名称 碧南#1 新地#2 原町#1 三隅#1 舞鹤#1
容量 700MW 1000MW 1000MW 1000MW 900MW
商业投运 10月1991 7月1995 7月1997 7月1998 4月2003
燃料 煤 煤 煤 煤 煤
注 反向双切园 反向双切园 反向双切园 反向双切园 反向双切园
站
松
原
浦
町
电
电
站
站
广
碧
野
南
电
电
站
站
神户制钢电站
1、MHI垂直管圈水冷壁超临界
与超超临界锅炉可靠性
1991~2000
三隅
原町
新地
松浦
可靠性
定义:可靠性=(年日历小时数-强迫停炉小时数)/年日历小时数
三隅电站燃煤1000MW锅炉
主蒸汽压力 MPa
蒸汽温度 ℃
蒸发量 (t/h)
燃料
25.4
604/602
Weak (With Recirculation)
MHI公司PM燃烧器和MACT业绩
三隅#11000MW垂直水冷壁超超临界锅炉排放量 燃煤:澳大利亚Hunter Valley烟煤 负荷:1000MW
项目 NOx(锅炉出口) NOx(SCR出口) 飞灰中未燃尽炭 SOx(脱硫装置出口) 飞灰浓度(烟囱入口)
——MHI先进的燃烧技术——
Low NOx Principle -1-
CO2
氧化
NOx CO H2O
l=1.15
(O2=2.8%) AA N2 氧化
l~1.0 (O2~0.3%)
OFA
超临界CFB锅炉选型专题报告汇总

目录1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1)1.1哈锅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述 (1)1.2哈锅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1)1.3自主开发350MW超临界CFB锅炉方案 (2)1.4哈锅350MW等级超临界CFB业绩表 (9)2 上海锅炉厂有公司 (9)2.1上锅循环流化床发展历程 (9)2.2上锅350MW超临界CFB锅炉技术特点 (11)2.3上锅350MW等级超临界CFB业绩表 (17)3 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17)3.1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介绍 (17)3.2东方锅炉35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技术特点 (17)3.3超临界CFB锅炉业绩 (22)【内容摘要】经咨询,国内三大动力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均具有生产制造350MW超临界CFB锅炉的能力,并均具有订货业绩。
其中,哈锅350MW 等级超临界CFB为13个项目,上锅350MW等级超临界CFB业绩为10个项目,东方锅炉350MW超临界等级CFB锅炉业绩为22个项目。
1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1.1 哈锅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述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锅)以设计制造50MW~1000MW火力发电锅炉为主导产品,并设计制造锅炉和汽轮机辅机、电站阀门、石化容器、核电设备、工业锅炉以及军工等产品。
也是国内较早开发、研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企业之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公司采取如下几种不同方式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积极开发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
●与国外拥有成熟技术的锅炉设计制造商(美国PPC、ALSTOM公司、奥地利AE公司)合作;●引进ALSTOM(原德国EVT)公司220t/h-410t/h级(包括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引进美国燃烧动力公司(CPC)的细粒子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国内研究流化床燃烧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ALSTOM公司200~350MW 等级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华能热工研究院联合开发国产100MW、200MW和33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自主研发国产135MW、150MW、200MW、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自主研发350MW、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介绍-哈锅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设计特点
锅 炉 纵 剖 图
锅 炉 水 平 图
Control and steam temperature matching: 汽温的控制和匹配
Operation of Once-through Boilers separator 直流锅炉的运行 • Positionisofselected to system
The brief schematic diagram of furnace portion including furnace intermediate header is shown below.
Furnace Intermediate Header Design Basis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mediate Header
MHI Business Confidential
Preface
The basic concept of Furnace Intermediate Header Design Procedure is described. This is applied to furnace intermediate header for ultra-supercritical sliding pressure operation coal firing one-through (USC) boiler.
•
• •
•
1000MW等级超超临界锅炉主要特点
• • • 采用内螺纹管改进型垂直水冷壁,加装了中间混合集箱及两级分配器, 进一步减少了水冷壁偏差,并将节流管圈装于水冷壁下联箱外面的水冷 壁管上以便于调试、简化结构。 采用低NOx的改进型PM主燃烧器,分级燃烧技术。 采用墙式布置且原燃烧方式。同时A-A的偏转角度可现场调节。以获得 均匀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和热负荷分配,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场和水冷 壁出口工质温度的偏差。 采用较大的炉膛截面和容积,较低的炉膛断面热负荷、容积热负荷和炉 膛出口烟温;因采用双切圆使燃烧器数目成倍增加,降低了单只燃烧器 热功率,这些均对防止结焦有利。 过热汽温调温方式为煤水比加三级喷水,再热汽为烟气挡板调温、燃烧 器摆动并装有事故紧急喷水。 过热器采用四级布置,再热器为二级布置。为了降低超超临界锅炉因主 汽/再热汽温提高到605℃/ 603℃所导致的高温级管子的烟侧高温腐蚀 和内壁蒸汽氧化问题,采用了经过长期运行考验的25Cr20Ni奥氏体钢。 采用带有再循环泵的启动低负荷系统,能回收启动阶段的工质和热量并 增加了运行的灵活性。
关于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与Ⅱ型锅炉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置结构 , 炉膛 中水平位置受热面 的布局在包墙 过热器竖 向的双排炯管 道 中.但是 1 0 0 0 MW 超超 临界 Ⅱ 型锅炉 中立式 的受热面是布置在锅 炉炉膛上方和出 口的位置上 锅炉炉膛 出口的位置是呈现 9 O 。 旋转到 后竖井 中,在锅炉炉膛 中的烟气是右下至上 的方 向通过受热面的 . 然 而后竖井 当中的烟气是 由上至下的方向通过受热面的 1 0 0 0 MW 超超f 临界 Ⅱ 型锅炉技术主要 的优点是 : 1 0 0 0 MW 超超临 界 n 型锅 炉的高度比较低 ,安装简单 .尾部的烟气是 向下方向流动 的, 这样 的流动方 式有助于吹灰并且可 以增加受热面 的空间 以及为检 修 带 来 了一 定 的 方便 性 1 0 0 0 M W 超超临界 n型锅炉技术 的缺点 :这形 式的锅 炉 占用的 面积 比较大 : 由于烟气进行两次 9 0 o 的转 弯. 造成在锅炉尾部 的位置处 的受热面 中温度产生一定 的温差 : 水冷壁 尤其是在锅炉 中回路相当复 杂, 主要的水力和热力之 间偏差要大于 1 0 0 0 MW 超超临界塔式锅炉 、 3 . 2再热器温度调节和燃烧器布置方式不 同 某发电厂中使 用的 1 0 0 0 M W 超超 临界 n型锅炉给你个有 四十八 只燃烧器 , 并且布置在前墙和后墙上 . 形成两个反方 向双切 圆的形式 . 以得到沿锅炉炉膛水平断面中具有较为均匀的空气 动力 每一层安装 八 只燃烧器 , 在前墙上安装四只和后墙上安装 四只 反方 向双切圆燃 烧 的方式不仅具有 四角季进行单切 圆燃烧 的优点之外 . 还具有合理有 效 的降低气流中残 留的旋转 。 主要的缺点是进行煤粉管道布局 比较复 杂。 3 . 3水冷壁 主要选用 的材料和设计 的形式不同 主要的优点是 : 采用高质量的设计 . 在进 口处不需要安装节流圈 . 水冷壁 中的螺旋 管圈的流量分配 、 传热分 配以及介质 出口处的温度选 择 的范 围比较广 . 内部螺纹管可以保证质量 的流速并具备一定 的控制 度和 安全性 : 水 冷壁锅炉炉膛 周围热量的偏差 比较小 . 对燃 烧的方式 和煤种 的变化具有较小的面敢赌 ,不需要采用节 流孔圈和内部螺旋 管。
第五章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

第五章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根据锅炉蒸发系统中汽水混合物流动工作原理进行分类,锅炉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三种。
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下降管中水与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形成的压力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锅水循环泵压头和汽水密度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强制循环锅炉;若工质一次性通过各受热面,此种锅炉为直流锅炉。
直流锅炉是由许多管子并联,然后再用联箱连接串联而成。
它可以适用于任何压力,通常用在工质压力≥16MPa的情况,且是超临界参数锅炉唯一可采用的炉型。
1.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直流锅炉依靠给水泵的压头将锅炉给水—次通过预热、蒸发、过热各受热面而变成过热蒸汽。
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如图5-1所示。
图5-1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由于工质的流动不是依靠汽水密度差来推动,而是通过给水泵压头来实现,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蒸发量D等于给水量G,故可认为直流锅炉的循环倍率K=G/D=1。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在水的加热受热面和蒸发受热面间,及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受热面间无固定的分界点,在工况变化时,各受热面长度会发生变化。
沿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示于图5-2:图5-2 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图5-2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阻力,工质的压力沿受热面长度不断降低;工质的焓值沿受热面长度不断增加;工质温度在预热段不断上升,而在蒸发段由于压力不断下降,工质温度不断降低,在过热段工质温度不断上升。
2.直流锅炉的特点2.1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直流锅炉无汽包,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且各受热面之间无固定界限。
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蒸发受热面和汽水系统上。
直流锅炉的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及燃烧器等与自然循环锅炉相似。
2.2直流锅炉适用于压力等级较高的锅炉根据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任何压力的锅炉在理论上都可采用直流锅炉。
亚临界与超临界参数锅炉

在技术方面不需要作突破的条件下,机组采用31MPa/ 566 ℃~593℃/566℃~593 ℃蒸汽参数、二次再热、 容量700~800MW为最佳;并重新开发了蒸汽参数为 31MPa/593℃/593℃/593℃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 组。
但是,由于当时美国电力工业大力发展高效的燃气蒸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水冷壁不安全的应对措施现象基本原因主要措施水动力不稳定性多值性管内工质物性参数的急遽变化强制流动特性减少蒸发受热面入口欠焓提高蒸发受热面的压力蒸发受热面入口处装节流圈提高蒸发受热面中工质的质量流速脉动工质比容的急遽变化强制流动特性炉内热负荷变动水冷壁入口处装节流圈提高蒸发受热面中工质的质量流速均匀炉内热负荷热偏差蒸发受热面受热不均蒸发受热面内工质质量流量不均蒸发受热面结构不均均匀炉内温度场工质在受热面中进行混合蒸发受热面入口处装节流圈提高蒸发受热面中工质的质量流速传热恶化类膜态沸腾工质的物性参数的急遽变化蒸发受热面热负荷不均炉内热负荷过高水冷壁中下部分采用内螺纹管提高蒸发受热面中工质的质量流速均匀炉内热负荷1
欧洲 Future Ⅰ
33.5 MPa,610℃/630℃
欧洲 Future Ⅱ
40.0 MPa,700℃/720℃
44 47 >45 >50 52-55
1997 1998 1999 2005 2015
超临界定义:
➢工程热力学将水的临界状态点的参数定义为:压力为 22.115MPa, 374.15C。当水的状态参数达到临界点时,在 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二相区存在。 与较低参数的状态不同,这时水的传热和流动特性等也 会存在显著的变化。
效率比常规超临界机组高4%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型锅炉方案简介高子瑜徐雪元丘加友张建文王正光熊小华姚丹花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200245)
摘要:本文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锅炉方案进行了简单介绍。
对锅炉的主要技术规范,总体设计,受压件设计,燃烧系统设计,空气预热器等
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百万千瓦∏型锅炉超超临界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提供1000MW超超临界压力∏型直流锅炉采用从ALSTOM 公司引进的技术,总体方案是在该公司已有的具有良好运行业绩的800~1000MW 等级超临界锅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锅炉的系统、性能设计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与技术支持方ALSTOM公司联合进行。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认为锅炉设计时主要考虑采用成熟先进的超临界锅炉技术,以确保机组的可用率和获得高的经济性;炉膛尺寸及燃烧设备的选用保证炉膛不结渣、高的燃烧效率、低负荷稳燃、降低NOx排放、防止低温受热面飞灰沾污和磨损、防止炉内受热面的腐蚀和锅内高温蒸汽氧化等。
1主要技术规范
本方案锅炉为1000MW等级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垂直管圈直流炉、一次再热、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烟气挡板和燃烧器摆动调温、平衡通风、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
1.1锅炉设计容量和参数
1.2设计条件
煤种为国内典型烟煤或典型神华煤。
锅炉运行条件及模式: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锅炉按变压运行方式设计,可采用定—滑—定的方式,变压运行的范围按30%~90%BMCR;定压运行的范围按0~30%BMCR和90%~100%BMCR。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炉配6台磨煤机,煤粉细度为R90=18%~20%。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B-MCR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启动用电动调速给水泵。
根据锅炉启动旁路设置情况,推荐的电动给水泵容量为40%B-MCR。
1.3锅炉性能保证值
1) 最大连续蒸发量(MCR):2953t/h;
2)在BRL工况下,锅炉保证热效率不小于 93.5 %(按低位发热量);
3)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在BMCR工况下,投产第一年内不高于6 %,运行1年后不高于 8 %。
一次风漏风率不高于35 %;
4)锅炉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不大于30%B-MCR;
5)烟、风压降实际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0%;
6)锅炉出口NOx的排放浓度:SCR不投运,不超过350mg/Nm3(O2=6% 干基);;
7)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的实际汽、水侧压降数值不超过设计值;
8)滑压运行在35%~100%B-MCR范围过热蒸汽能维持其额定汽温;在50%~100% B-MCR时再热蒸汽能维持额定汽温;
1.4锅炉特点
1)采用垂直管水冷壁的设计;
2)采用较大的炉膛断面和容积,较低的炉膛断面热负荷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3)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的燃烧方式;
∙整个炉膛作为二个大燃烧器组织燃烧,对于每个燃烧器的风量和粉量控制简单;
∙单炉膛双切圆的布置方式,对单个切圆而言相当于锅炉容量减小一半,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有所下降。
同时保留了单切圆燃烧的所有优点,如高燃烧效率;低NOx排放;烟气的尖峰热流及平均温度较低;炉膛吸热曲线的分布特征与燃料层的投运层数无关等;
∙采用双切圆燃烧方式可获得均匀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和热负荷分配,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
4)采用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 TM);
LNCFS是一种经过考验的成熟技术,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200台的新建和改造锅炉的成功运行业绩,总的装机容量大于62,000MW,LNCFS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着重考虑提高锅炉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能力和燃烧效率,另外LNCFS在防止炉内结渣、高温腐蚀和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效果。
5)采用带有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能有效回收启动阶段的工质和热量,并增加了运行的灵活性;
6)过热器采用煤水比加两级六点喷水,再热器采用档板调节、燃烧器摆动、低负荷过量空气系数调节和在进口装设事故紧急喷水;
7)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材料选取留有大的裕度;
为了降低超超临界锅炉因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汽温的提高所导致的高温段管子烟气侧高温腐蚀和管内高温氧化,采用大量的高档次奥氏体钢管HR3C和SUPER304。
1.5锅炉整体布置
锅炉为1000MW等级燃煤汽轮发电机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垂直管圈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烟气挡板和燃烧器
摆动调温、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Π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
锅炉总体布置见图1。
炉膛宽度35496mm,炉膛深度14859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8850mm,炉顶管中心标高为74592mm。
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4只汽水分离器,每个分离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2根外径为Φ273.1mm和6根外径为Φ219.1mm的管接头,其进出口分别与炉顶过热器和水冷壁相连接。
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饱和水则通过每个分离器筒身下方1根连接管道进入下方1只贮水箱中,贮水箱上设有水位控制。
贮水箱下方1根疏水管道引至一个三通,一路疏水至再循环系统,另一路接至大气扩容器中。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水冷壁采用一次上升垂直管布置方案。
炉膛上部布置有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依次布置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尾部烟道的前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尾部烟道的后烟道布置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锅炉燃烧系统按配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
48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和中部,在炉膛中呈双切圆方式燃烧。
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喷水来控制。
再热器汽温采用烟气挡板、燃烧器摆动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调节,再热器进口连接管道上设置事故喷水。
尾部烟道下方设置两台转子直径16400mm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炉底排渣系统可采用机械出渣方式或水力出渣方式。
锅炉运行层标高暂定为17.0m。
锅炉设有膨胀中心及零位保证系统,炉顶采用大罩壳热密封,炉顶管采用全金属密封,炉墙为轻型结构带梯型金属外护板,屋顶为轻型金属屋盖。
图1锅炉总体布置图
1)锅炉总体设计简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锅炉的总体设计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