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析
混凝土楼地面施工步骤与技巧

混凝土楼地面施工步骤与技巧一、前期准备在开始混凝土楼地面施工前,我们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包括细致地检查施工区域的地面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地面平整处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以及相关施工工具等。
二、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确保混凝土楼地面质量的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尘土,以保障地面的附着力。
之后,对基层进行打底,这一步可以提高混凝土层的附着力和防水性能。
三、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进行。
即水、砂、石、水泥的比例要恰当,搅拌时间也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和工作性。
四、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需要遵从由低到高,由远到近的原则进行。
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充实和振动,避免出现空洞和蜂窝。
五、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可以防止混凝土水分过快蒸发,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六、表面处理最后,进行混凝土地面的表面处理。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打磨、涂刷防水涂料等操作,以提高地面的耐磨性和美观度。
技巧分享1. 混凝土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可以保证地面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选择混凝土时,应注意其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2.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3.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十分重要。
在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防止裂缝的产生。
4.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能提高混凝土地面的使用性能和美观度。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
以上就是混凝土楼地面施工的步骤和技巧,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重难点和技术要点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重难点和技术要点分析1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及难点每个工程的实施都有其一定的重点和难点,在我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施工技术上,我们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在劲性钢筋混凝土施工进程中,选择品质优良且合适的钢构件的吊装和安装尤为重要,钢构件的吊装和安装不仅能够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甚至能够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混凝土的钢材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劲性钢筋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中存在的主要难点是混凝土中的钢材布置太过密集,从而使钢筋和钢骨之间产生了位置冲突.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这是我们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更加是我們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2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2.1 设计模板及施工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刚度、强度存在于模板及其支架中,必须在可靠牢固的基础上对支架进行支设,必须要清理干净模板内部,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确定几何尺寸的偏差。
设计与选择模板的体系对混凝土的外观效果上会带来直接的影响,选择时需要对其刚度、可周转次数、强度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一旦施工一个剪力墙结构时,在对拉螺栓中缺少刚度,在浇筑完混凝土剪力墙后,膨胀的现象就会出现;同时,在对模板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柱、墙混凝土所有侧压力及对拉螺栓承担进行考虑,对侧向支撑杆件对混凝土侧压力的承载作用上不能够过多去考虑,由于侧向支撑的杆件通常较长。
在对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清理干净模板的内部,尤其是梁柱模板交接处和墙柱根部模板内易落入杂物,孔洞和夹渣会在拆除后出现。
在对混凝土浇筑前,木、竹制的模板要进行洒水来进行湿润,不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被木制混凝土所吸收,这样在振捣中对于排除气泡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模板的表面上就会吸附着气泡,形成麻面、气孔和蜂窝等。
2.2 钢筋施工技术各地区建筑工程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检查。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简介: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是一种预制、规模化生产,并在现场通过快速拼装完成施工的新型建筑技术。
它具有高度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等优势,因此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案例1.1 栗山町木屋项目栗山町木屋项目位于日本北海道栗山町,该住宅设计为采用木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楼板可以极大地提升施工速度,使整个住宅项目仅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
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的高强度确保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1.2 蛏子跳社区开发项目蛏子跳社区开发项目是中国南京市一个集商业、办公与住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
在该项目中,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楼板被广泛应用。
通过标准化生产,将构件制作与现场施工分离,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此外,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噪音污染。
二.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案例2.1 伦敦金丝雀码头R3大楼伦敦金丝雀码头R3大楼是英国首座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并进行BIM设计的商业办公楼。
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相结合,整个建筑仅用了14个月就竣工。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还可实现对建筑形态与内部空间的灵活调整,并优化建筑节能性能。
2.2 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扩建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扩建采用装配式混凝土预制墙板、梁柱等构件进行施工。
这种快速拼装方式使得航站楼扩建效率极高,且对飞机正常运行没有影响。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还能适应空间尺寸的变化和对建筑物安全性要求的提升。
三.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案例3.1 芝加哥基德韦尔艺术馆芝加哥基德韦尔艺术馆的新建筑部分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楼板。
这种施工方式使得项目周期大大缩短,同时保证了建筑物形态及结构的稳定。
此外,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无需临时支撑,在施工过程中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和交通流线的干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我国各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
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几乎无所不在,仍然时有出现,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处理、控制,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下面重点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裂缝的处理控制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绝大部分是采用泵送混凝土,避免了现场搅拌速度慢,跟不上的缺点。
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得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
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
分层浇筑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全面分层:在整个模板内,将结构分成若干个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浇筑区的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必须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由于全面分层浇筑,不需要进行分段,不需要支模分隔,而且一般情况下搅拌站的混凝土都能及时的跟上现成的浇筑,所以全面分层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最多的形式。
2.分段分层: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案。
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浇筑工作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便回头浇筑第二层,当第二层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但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3.斜面分层:采用斜面分层方案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发布时间:2022-06-07T02:10:49.33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4期作者:臧宇[导读] 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成为新型建筑的重要主体,其将提前预制混凝土结构进行综合组装,臧宇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4摘要: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成为新型建筑的重要主体,其将提前预制混凝土结构进行综合组装,并且在缩短工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综合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1 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凸显的优势1.1 缓解工程资源短缺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支柱型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建筑行业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随着住房总数的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源也在不断的增加,大量的开发设计已经导致了我国能源的紧缺,使用预制混凝土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电能紧缺的现状,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种能源的消耗。
举例来说,建筑施工过程中木材和钢铁是非常重要的,装饰材料消耗量非常大,但是如果选择预制构件的外墙壁板就能够有效替换钢材和木材,这样就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节约电力能源。
1.2 减少建设工期的优势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因为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其梁、板、柱、楼梯等主要受力构件,都是在工厂内提前完成批量化生产,并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完成生产以后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如果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节约建设时间,将节约出的时间,对于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品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环保节约优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施工周期较长,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对于施工技术水平各项指标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利用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建生产所剩余的材料,还能够将其应用到其他的工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 双 向对称 的结构很容易 出现周期比不满足高规 的要求甚至第一 周期 是扭 转周 期 , 但是规定水平力作用下 的位移 比非常小 。 如 果核 心筒 稍微偏置 , 扭转周期含一定 的平动分量 , 周 期比反而能满足规 范要 求, 这是相 当荒谬 的。
2结构计算 的一些经验
超限高层需要进行时程分析 , 天然波 的选择相 当令人 困扰 。 从 概念上 , 天然波应 当选择 同样频谱特征 的地震波 , 根据规范要求应 满足对应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不超过2 0 %( 满足这要求 , 底部剪 力也基本满足规范要 求) 。 然而通过谱分析计算就会发现 , 普通 的天 然波频谱 在高 周期分量 都远小 于规范反应谱 , 要满足规范 , 需要到 地震局购买吻合结构周期与场地 的天然波。 普通天然波的频谱在长 周期 的分量下降的比规范反应谱快 , 计 算得 出的 内力 也一般 比反应 谱法 计算的小 。 如果特别挑选高周期存在较大值 的天然波 , 则计算 结果在某些楼层 会比规范反应谱法计算的要大 。 在广东省 的实 际工 程中, 往往是采用2 条P KP M( 或E B A B S 、 MI D AS 等程序 ) 自带的天然 波和一条人工 波来进行计算 , 天然 波采用放大系数 以满足规范要 求, 应当是地震 的不确定性太大 , 就 没有象某些 省份 那样 强制要求 去地震局购买与结构周期吻合 的天然波 。 时程分析通常用于分析结 果的危险破坏 位置 , 设计 上还是应 当以反应谱法 的计 算结果为依 据。 相应的动力弹塑性 ( E P DA) 的分析结果也不 如弹塑性静力分析 ( P US HO VE R) 的结果可信 。 柱 的抗剪能力一般情况下取决于纵筋 , 应 当校核P KP M连层柱 的计算长度系数。 只要一边有梁 ( 剪力墙 ) 的情 况下 , 面外就算无支 承, 程序都会按楼层有支承而取默认 的计算长度 。 连层柱 由于 刚度 小, 剪力小 , 如果 按照计算结果配筋 , 会导致在大震时别的框架 出现 铰时不能有效抵抗侧向力 , 宜补 充框架梁按非连层柱计算剪力 , 然 后按柱的实际跨度来计算柱 端弯矩 , 当然这 比较偏于安全考虑 , 实 际上 剪力 弯矩可以略小 一些。 某些工程框支柱为三层 的连层柱 , 由 于外围有 框架 梁 , 程序柱 的计算跨度有误 , 导致 配筋 结果 不能满足 J GJ 3 - 2 0 1 0 ( 以下简称《 高规 》 ) 中第 1 0 . 2 . 1 7 条要 求。 P KP M在计算框架梁及 框支梁剪力时 , 按 高规》 6 . 2 . 5 计算 时, 梁的计算 跨度 是有 问题 的 , 是按梁段 的两节点来取的 , 而不是 按柱 节点 间距 取。 进行超限结构计算时 , 应 当选择合适 的性 能目标 。 一般 结构按 常规设计 , 规范认为是能满 足C 级性能 目标的 , 不需要特别验算 。 对 于复 杂高层及 复杂结构 , 就应 当按选定的性能 目标进行计算复核 。 如一 般情况A级高度 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性能 目标是等级 C, 但是其 中冗余度 小的悬臂 转换 构件 应当采用 等级B 的性能 目标。
关于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关于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4T14:49:59.40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下第6期作者:尹亚忠[导读]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等都得到改变与提升尹亚忠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120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等都得到改变与提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新材料、新技术都得以应用,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成熟和提升。
目前人们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对于清水混凝土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合理、高效的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满足其施工要求,本文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成为建筑发展的有效保障,各种新技术等也被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
清水混凝土拆模后无多余装饰,以本身颜色为结构件外观的混凝土结构,外观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因此行业上也称其为具有装饰效果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市政桥梁领域。
它是目前正在发展中的一项新技术,对房建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工程实际施工中,需要明确该项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等,对于清水混凝土施工工作有着全面的了解,避免其他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影响。
1.工程概况湖州龙之梦轩峰岛墅精品酒店位于湖州太湖龙之梦乐园内,为该项目其中一个单体项目,由26栋独栋别墅组成。
总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共分四种户型,层数分别为1层、2层、3层。
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原设计无要求,经甲方更改后,外墙柱设计为清水混凝土,后期不做任何装饰,只在完成面涂刷一层透明保护剂。
2.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及制作运输2.1原料选用清水砼的配料比较复杂,项目部高度重视,考虑到材料的性质、使用方法等因素,明确清水砼的使用方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c20混凝土施工方案

C20混凝土施工方案1. 引言C2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各类建筑工程中。
本文档旨在介绍C20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施工过程的步骤和要点等内容,以确保C20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C20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施工区域和工期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施工的区域范围,并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2.2.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C20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2.3.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等。
2.4. 设计混凝土施工工艺根据施工区域和工艺要求,设计C20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方式、坍落度控制、振捣方法等。
2.5.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设备、浇筑工具等。
3.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根据2.3节的要求,确定C20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C20混凝土的配合比示例如下:•水灰比:0.55•骨料用量:1000kg•水泥用量:300kg•砂浆体积:0.43m³•砂浆配合物总质量:1194.46kg •砂浆含水率:6%•砂浆绝对干密度:2386kg/m³•水泥用量:138kg•减水剂用量:1.0%4. 施工工序和要点C20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和要点如下:4.1. 模板安装和确立施工控制点在进行C20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安装好施工模板,并确立施工控制点,用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水平和垂直度。
4.2.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工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骨料、砂浆和适量的水投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然后使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浇筑点。
4.3. 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预先安装好的模板中,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并排除气泡和孔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析摘要:房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方法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是保证房屋建设可靠性与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082-01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房屋建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对于房屋质量、居住环境以及在使用功能上的追求都无形之中让房屋建设不得不面临着其在施工手段、设计方案以至于材料运输等多个环节作出一定的改变。
在其中,房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方法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是保证房屋建设可靠性与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1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技术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相关的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向相关的设计部门和设计单位提出,地下室外墙以及房屋建筑工程的主楼基础底板都应该不再采用28 d的标养强度值,而是采用60 d的标养强度值。
这样能够大大的降低单方混凝土的使用量,在最大限度范围内有效的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度,尽量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
以上所提到的防裂缝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作为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本身需要按照实际配比需要对混凝土混合比实施二次验算,如果工程收缩应力不小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
那么就应该通过其他的途径和其他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值、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缩小混凝土内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以最终达到改善约束或者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目的。
最终把混凝土的应力值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比控制及原材料选用
第一,作为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对原材料的控制和材料配比的控制。
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有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
对于一般的普通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选用2~3家搅拌站共同对其进行供应,当然,这些混凝土供应商一定要在工程实施之前统一外加剂厂家、统一配合比、统一入模混凝土温度以及统一水泥厂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它们所提供的混凝土质量上的一致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其离散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关系要控制在0.4~0.5这个范围之间,砂率则需要控制在40%左右。
第二,保证混凝土的所有使用材料要符合现在行业标准的规定,同时,在施工中,相关的监理人员要要根据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对其进行抽检,以能够保证房屋的质量标准。
第三,混凝土在选择上,重要的是选择水泥,总的来说,应该选择的品种是那些低水化热标准的水泥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水泥自身的热量。
第四,在材料的选择上来说,应该选用5~25碎石连续级配的粗骨料,这样含泥量的指标就会小于1%,细骨料应该将指标控制在2.5左右,只有这样含泥量才能小于2%。
第五,对于混凝土所需的外掺剂应该首选缓凝型减水剂,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大大地减少在搅拌过程中所需要的用水量以及水泥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工艺,以达到减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以缓解或降低水泥水化热峰值。
除此以外,还能够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矿渣粉混合材料和粉煤灰材料,达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作用,最终起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升峰值的目的。
第六,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将现场混凝土的坍落比例有效的控制在12~16 cm范围内。
第七,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都在12 h左右。
第八,关于混凝土的搅拌。
在统一的原材料以及统一的配比技术要求下,要严格的对混凝土的搅拌程序进行控制,因为顺序的先后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好坏。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方法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一定要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选
择。
比如某工程的主楼核心筒厚度为6.45 m,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按照这样的数值要求,制定分层浇筑和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
如果采用分层施工方法,那么就需要按照房屋建筑标准相关规定,将6.45 m的底板分为两次对其进行浇注,其中分别为3.00 m 和3.45 m。
而在浇注顺序上,应该首先选择浇注底板下半部分,3.00 m厚度的那一部分,然后再浇注3.45 m的那一部分。
对于一次性浇注则不能对其进行分层,而是要尽可能的一次性从南向北的方向推进。
根据上述的案例,可以发现,房屋建筑浇注底板是十分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从控制混凝土的水热化方面出发,同时兼顾将主楼钢柱埋于基本底板之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安装和连接。
在这个时候必然要考虑的是钢柱在安装时候的质量问题,我们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分层次浇注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理论上的想法,真正的实施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共同审批之下才能够将其实施。
4 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浇注
4.1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注准备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进行浇注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好好准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机械设备以及现场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当发生坍落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
进行维护。
除此以外,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完成工作技术的衔接以及施工交底工作。
当混凝土施工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根据气温的反映对预埋管线以及模板、钢筋、施工缝等等逐一进行检查,对后浇留置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工作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科学等等都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浇注标准符合规定。
4.2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
在混凝土进行浇注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那些大型的浇注,必然要采用分层浇注的方式完成,而要保证其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离析现象,以便保证其施工的连续性,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这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控制的,一般来说,当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就需要对其进行立即浇注。
第二要保证对混凝土的浇注厚度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振捣密实度、第三,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注过程中,要保证其浇注做到协调一致、从部分到整体的推进,最大限度的减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临界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以防止出现“冷缝”的局面。
第四,在对建筑进行浇注的过程中,不能让浇注温度低于临界值,也尽可能的不让浇注温度超过28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建筑物表面龟裂情况的发生。
5 结语
作为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考虑到工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j].山西建筑,2010(2):223.
[2] 朱新华.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6):91.
[3] 李东.寒冷第五混凝土施工中冻结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