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练习题及答案
氓练习题及答案

氓练习题及答案氓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国风”中的“卫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悲剧的诗歌。
以下是关于《氓》的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氓》是《诗经》中“国风”的哪一部分?答案:卫风2. 《氓》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答案:描写男女爱情悲剧3.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的“氓”指的是什么?答案:指代男子4.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的“匪”字在此处的意思是?答案:不是5.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字在此处的意思是?答案:请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氓》中的内容?A.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B.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D.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答案:C(出自《诗经·周南·桃夭》)2. “氓”在《氓》中代表了什么?A. 女子B. 男子C. 老人D. 孩子答案:B3. “抱布贸丝”中的“布”指的是什么?A. 布料B. 货币C. 布匹D. 丝绸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情景。
答案:男女主人公在市集上相遇,男子以抱布贸丝为由接近女子,两人相识并逐渐产生情感。
2. 《氓》中的女子在诗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答案:女子在诗中表现出了温柔、贤淑、善良、有主见等性格特点。
四、论述题1. 论述《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及其原因。
答案:《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主要源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双重影响。
女子虽然深爱男子,但最终因为男子的背叛和家庭的反对,导致两人的爱情走向悲剧。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对个人情感的束缚。
以上是《氓》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氓》同步训练(含答案)

《氓》同步训练一、古代诗歌阅读1.下列对《氓》(节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陈述多年为妇艰辛操劳却反受欺侮的生活。
一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
B.选文第一节后四句陈述了女子被弃返家后遭到了兄弟家人的嘲笑。
一个“悼”字,既写出了她当时所受精神压力之大,也可以窥见女子由此而产生的哀伤情怀。
C.第二节以“淇”和“隰”比兴,以淇水虽盛也有堤岸,湿地再大也有边界,暗示自己的痛苦无边,有力控诉男子的“始乱终弃”,表达了与男子的决绝之情。
D.从节选句式来看,诗歌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音韵和谐。
从其表现手法来看,以赋为主,兼用了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女子出嫁。
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蒹(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歌,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B.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其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C.本诗运用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
这种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歌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D.本诗以浪漫的婚姻生活为描述对象,以桃喻新娘,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总源头。
《诗经两首》之《氓》理解性默写30题附答案

《<诗经>两首》之《氓》理解性默写30题1.《诗经·卫风·氓》中,作者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氓》中,描写男子装出一幅忠厚老实的样子,借市场交易的机会接近女子的两句是:,。
3. 《氓》中,描写男子借交易蚕丝的机会,骗取爱情的两句是:,。
4. 《氓》中,描写女子坠入情网,陪同男子跋山涉水的句子是:,。
5. 《氓》中,“,”两句描写男子得寸进尺,刚谈恋爱就提出要结婚,还责怪女子拖延婚期。
女子就耐心解释,还帮他出谋划策,让他去找媒人。
6.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7. 《氓》中,描写女子面对男子的生气恼火,被迫约定婚期的两句是:,。
8. 上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氓》中,作者用“,”两句描写女子为了梦中情人,不顾生命危险,爬上毁坏倒塌的墙头,翘首以待意中人。
9. 《氓》中,作者用对比手法,写女子见到心上人前后行为的差异,表现她对恋人的深挚情爱的句子是:,;,。
10. 《氓》中,描写女子祈望男子卜卦顺利,以便尽快步入婚姻的殿堂的两句是:,。
1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在《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12. 《氓》中,描写女子坐着婚车,带着嫁妆出嫁的情景的句子是,。
13.《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14.《氓》中,作者以鸠多食桑葚易致醉,比喻女子迷恋爱情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15.《氓》中表现女子不再相信爱情,直接劝告同性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16. 女子的感情多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则往往朝三暮四。
男子沉溺其中,还可以自我解脱;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
《氓》中,作者表达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17. 《氓》中,作者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18. 《氓》中,描写女子自从出嫁以后,多年忍受贫苦煎熬的句子是:,。
《氓》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课外练习

《氓》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课外练习一、挖空练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理解式名句默写1.《诗经·卫风·氓》中“,”是女主人公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
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2.《诗经·卫风·氓》中以“,”两句斥责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3.(2018年高考江苏卷)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4.(2017年高考江苏卷)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诗经·卫风·氓》)5.(2017年高考浙江卷)女也不爽,,,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6.(2015年高考江苏卷)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三、课外练习:三、课外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
1《氓》检测训练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检测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氓》检测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yǎn)女也不爽(过失,差错。
)B.将子无怒(qiāng)以我贿迁(贿赂。
)C.淇水汤汤(tāng)体无咎言(怪罪。
)D.渐车帷裳(jiān)自我徂尔(到,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偭规矩而改错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进不入以离尤兮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匪来贸丝B.隰则有泮C.不可说也D.不思其反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三岁食贫A.夙兴夜寐B.其黄而陨C.籍吏民D.不能容于远近6.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蚩蚩:忠厚貌B.贸:换C.言:说D.悼:悲悼、悲伤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载笑载言载:动词词头,无义B.以我贿迁贿:财物C.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D.静言思之言:助词,无实义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二、小阅读-课内9.在《氓》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10.中国的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也有一些侧重叙事的诗作,如《氓》和《孔雀东南飞》。
这两首诗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
请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作的异同。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氓 Word版含答案.doc

古代诗歌鉴赏:氓课后练习(1)1.对《卫风·氓》中语句的评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就带上财物嫁给你。
两句诗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好一个泼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兴”中有“比”,比喻什么?3.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死誓靡他。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侘傺(chà chì)方枘(nèi)溘死(kè)B.攘诟(gòu)芰荷(zhī)岌岌(jí jí)C.鸷鸟(zhì)方圜(huán)兰皋(gāo)D.谣诼(zhuó)罹难(jí)杂糅(róu)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诗经》写作手法中典型的“兴”。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比”的手法,将自己与男子的感情比做“汤汤”的淇水。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两句诗指责意味非常明显,表达了女子的愤怒之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卫风氓练习题及答案

卫风?氓》练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氓.( ) 蚩.蚩.( )愆.期() 将.子无怒() 桑葚.( ) 体无咎.言( ) 其水汤.汤( ) 靡.有朝矣( 乘彼垝.垣.( ) ( ) 尔卜.尔筮.( ) ( )犹可说.也() 渐.车帷裳.( )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着作之首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 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篇,大多为周代 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共 40篇。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 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米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尔卜尔筮(sh 1 )体无咎(ji U )言你用龟板、蓍(sh 1 )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尔,你。
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 卦象。
咎,灾祸;蓍,一种草。
B.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 01)匪.来贸丝( ) 载.笑载言( ) 于.嗟鸠兮( )) 士也罔.极( )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
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C•士之耽兮,犹可说(tu o)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说,通“脱”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4.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诗经·卫风·氓》阅读理解与理解性默写

《诗经·卫风·氓》阅读理解与理解性默写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诗经·卫风·氓》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诗经·卫风·氓》理解性默写《诗经•卫风•氓》理解性默写(一)⑴《卫风•氓》中借新鲜的桑叶来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的诗句是“,”。
⑵《卫风•氓》中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遥望男子的诗句是“,”。
⑶《卫风•氓》中写女子没有看到男子到来伤心不已的诗句是“,”。
⑷《卫风•氓》中写女子乘车回娘家的情景的诗句是“,”。
⑸《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⑹《卫风•氓》中写女子回娘家遭到弟兄们的嘲笑的诗句是“,”。
《诗经•卫风•氓》理解性默写(二)⑺《卫风•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的诗句是“,”。
⑻《卫风•氓》中写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诗句是“,”。
⑼《卫风•氓》中写女子和男子两人很顺利地结婚的诗句是“,”。
⑽《卫风•氓》中女子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是“,”。
⑾《卫风•氓》中写男子忠厚老实老实的诗句是“,”。
⑿《卫风•氓》中劝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诗经•卫风•氓》理解性默写答案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⑵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⑷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⑸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⑻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⑼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⑽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⑾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⑿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诗经·卫风·氓》阅读理解阅读《卫风·氓》最后两章,完成1~2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风氓练习题及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卫风氓》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氓.()蚩蚩
..( )()
..()匪.来贸丝()乘彼垝垣
愆.期()将.子无怒()载.笑载言()尔卜.尔筮.( ) ()
桑葚.()体无咎.言()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其水汤.汤()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裳.( ) ()
夙兴夜寐.()咥.其笑矣()隰.则有泮.()()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着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
“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
“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你用龟板、蓍(shī)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尔,你。
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卦象。
咎,灾祸;蓍,一种草。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ān)
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
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
C.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说,通“脱”。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4.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5.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
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
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6、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笑载言”中“载”字的含义和成语“载歌载舞”中“载”字的意思是一致的。
B、“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C、“及尔偕老”意为等你老了,与现在常讲的“白头偕老”不相同。
D、“信誓旦旦”即真诚恳切地发誓,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7、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
B、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两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8、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
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
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乐歌。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4分)
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
....,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
B.军民同仇敌忾
....,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
....地说:“我们的商店无假货。
”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
....,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
10、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非,不是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干脆
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
11、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4分)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又看到了你,我就有说有笑。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劝说了。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1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1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14.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1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1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8、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
①至于
..顿丘:古义 _______;今义 _______
②秋以为
..期:古义 _______ ;今义 _______
③泣涕.涟涟:古义 _______ ;今义 _______
④渐.车帷裳:古义 _______;今义 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D
3、B
4、D
5、A
6、C
7、D
14.(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15.纯真热情
16.男女是不平等的悔恨多于哀伤
17.清醒、刚烈
18.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用情不专;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坚强
19.①古义:到;今义:连词,提及另一事物②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③古义:眼泪;今义:鼻涕④古义:浸湿;今义: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