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台湾风情画》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单元作业设计(4页)

初中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单元作业设计(4页)

初中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单元作业设计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单元意在通过《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一澳门》、《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片段)六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一一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

第一,作者有大陆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李海鹰、郭文景;有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潘皇龙。

词作者还有著名诗人闻一多。

第二,这些作品的发表或首演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纪念。

例如《七子之歌》歌词是闻一多先生创作于1925年那个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辱的年代。

闻一多借组诗《七子之歌》抒发出对帝国主义列强强行霸占中国领士澳门、香港……的悲愤之情。

作曲家李海鹰在1997年澳门即将回月之际,为其中的《澳门》谱曲。

《东方之珠》、《御风万里》亦是为了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

第三,《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政革开放之后创作并演出的,均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

第四,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堪称精品。

例如《大海啊,故乡》巧妙地运用节拍变化、附点及切分节奏和旋律的起伏变化,描写海水碧荡漾,如游子心潮随波起伏,思念祖国之情。

单元学习目标:(一)能够理解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二)背唱《大海啊,故乡》,能用圆润、流畅、舒展的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

学唱《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三)欣赏及聆听《七子之歌一一澳门》和《东方之珠》,能够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

(四)欣赏与聆听《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片段。

结合复习并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的领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唱一唱
5、学习表情术语
1、初听音乐作品
2、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3、再听音乐,分辨乐器及主题,辨认民族乐器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小结对本单元内容的收获
及时复习巩固学过的歌曲
交流对音乐的印象
以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演唱民歌片段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巩固所学的知识
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七子之歌欣赏
(一)、台湾风情画
(二)、御风万里




1、师放录音
2、教师简介:此曲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
3、再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四个主题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分别属于哪一民族的?
结合实践与创作六,聆听作品
1、师生问好
2、随琴演唱歌曲
1、初步感知作品,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3、再次欣赏音乐,了解四个主题音乐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新课
三、实践与创作
四、课堂小结
1、师生问好
2、指导学生练习演唱《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
(一)、欣赏《台湾风情画》(第二乐章)
1、师放音乐
2、介绍作品的相关内容
3、再放音乐
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个音乐主题
大胖果、丢铜子、
天黑黑、杵歌
4、指导演唱
5、学习表情术语
(二)欣赏《御风万里》
音乐教案
课题
七子之歌欣赏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与聆听《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片段,结合复习并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歌,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的领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音乐欣赏台湾风情画

音乐欣赏台湾风情画

《御风万里》
• • • • • 从音乐中你听到了几个民族的民歌? 1、汉族陕北民歌 2、蒙古族民歌 3、藏族民歌 4、哈萨克族民歌
两首乐曲都使用了哪些乐器
• 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 • 木管乐器组 • 铜管乐器组 • 打击乐器组
音乐欣赏
台湾风情画 御风万里
音乐分析
• • • • 1、你从音乐中听到了几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四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2、每段主题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 童年的多彩世界,台湾神秘而又新奇的独 特风景。
《台湾风情画》作品背景
• 管弦乐曲《台湾风情画》充满浓郁的台湾 传统风情。其中,第二乐章的旋律采用台 湾童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 《天黑黑》、《杵歌》中的主体音调进行 人留下无 限的想象空间。

台湾风情画 教案

台湾风情画  教案
2、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
25165- 2 5 2 525 216565
《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旋律舒展。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
3、(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
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御风万里》是一首交响序曲(片段)。在音乐上采用了奇数拍与变节拍的形式进行艺术化创作,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学生心理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所认识,但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才能调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并与音乐之外其它学科知识有所联系。更好理解把握作品。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
课题
台湾风情画
御风万里
课型
唱歌
授课时间
设计者
钟声




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聆听两部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由哪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 双簧管 长笛 号
《嘎达梅林》
唱主题
6 3 3235 6 1 6 2321 6
2.335 1 6
4、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每个学一个动作)

八年级上音乐考试试卷1

八年级上音乐考试试卷1

八年级上音乐考试试卷1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计16分)1、《云中的城堡》是音乐剧《猫》的选曲(×)2、《总有一天》是音乐剧《金沙》选曲(√)3、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是囊玛(√)4、《老鼠娶亲》是一首河北吹歌(×)5、《图画展览会》是一部交响乐曲(√)6、《黄鹤的故事》是一部管弦乐曲(×)7、《雨打芭蕉》是一首广东音乐(√)8、歌曲《云雀呀云雀》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错)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请把下面的歌曲与相对应的作词、作曲家连接起来。

《大海啊故乡》 -------------------------- 王立平《天路》 -------------------------- 印青《黄鹤的故事》 -------------------------- 施咏康《总有一天》 -------------------------- 三宝《御风万里》 -------------------------- 郭文景《七子之歌---澳门》 ---------------------- 闻一多2、把下面的作品与作出相应的连接起来。

《正月十五那一天》 ---------------------- 藏族民歌《图画展览会》 -------------------------- 交响音画《沃尔塔瓦河》 -------------------------- 交响诗《美丽的姑娘》 -------------------------- 哈萨克民歌四.欣赏(每题2分,共计14分)聆听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段中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是由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

2、从B段音乐中听到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四个民族的民歌的音乐旋律。

五、实践与创造(共计27分)一、模仿、创造。

(模仿旋律进行“同头换尾”)1=C 2/412 3︱ 54 3︱ 32 34 ︱5 -︱12 3︱54 3︱( ︱ )︱56 5︱ 43 2︱17 12 ︱3-︱︱︱︱︱。

台湾风情画

台湾风情画

天黑黑
丢丢铜仔
大胖呆
杵歌
小游戏: 听到相应的旋律迅速 坐到相应的凳子上!
——潘皇龙
A天黑黑
B丢丢铜仔
C大胖呆
D杵歌
天黑黑
要落雨 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 掘啊掘 掘啊掘 掘著一尾旋鰡鼓 依呀嘿都 真正趣味
阿公仔要煮盐 阿妈要煮淡 两个相打弄破鼎 依呀嘿都 啷当嗟当呛 哇哈哈 阿公仔要煮盐 阿妈要煮淡 阿公仔要煮盐 阿妈要煮淡 两个相打弄破鼎 弄破鼎 弄破鼎 依呀嘿都 啷当嗟当呛 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月亮啊...已经出来呦
美丽的月亮爬上那东边的山坡 我们趁此力良宵跳舞唱歌 朋友啊快来快来呦 皎洁的月亮已经照上了椰树 来呀大好夜色跳舞唱歌 那奴湾多依呀那呀喝依呀嘿 那奴湾多依呀那呀喝嗨呀嘿 喔依那奴湾多依呀那呀喝

(火车走到山洞里) 火车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山洞里的水滴下来) 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双脚走路到台北市) 丢仔伊都滴落来。 双脚踏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台北市。(看点电灯都写了红字) 看见电灯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人地生疏不知道去哪 丢仔伊都写红字。 里) 人地生疏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来搁去。(险些给摩托车撞个半 险给黑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 死) 丢仔伊都撞半死。 借问公园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对都去。(问别人公园怎么去) 问著客人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别人都说不知道) 丢仔伊都我不知。 (拖车载我过去 拖车走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拖我去。 (到了公园摸不到钱) 去到公园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 (拖车师傅不要生气) 丢仔伊都摸无钱。 拖车大哥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免生气。(明年还你有利息)

台湾风情画

台湾风情画
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 感兴趣。
民歌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 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的民族传统歌曲。民歌 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 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各地 区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台湾风情画》
— 第二乐章
欣赏《台湾风情画第二乐章》
思考:你听到了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画面?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充满了浓郁的台湾传统 风情。第二乐章的旋律采用了台湾童谣和民歌的主 题音调进行创作,音乐童趣鲜明。
音乐诙谐幽默,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的丰富表现 力,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作品主要围绕四个 主题音乐发展而成,多首民歌在交错变化中得以发 展,使人置身于童年的多彩世界中,通过儿童的视 角欣赏着台湾神秘、新奇的独特风情,又仿佛是对 童年、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完整欣赏,边听边辨乐曲中出现的四首民歌主题并用手势表示。
琵琶、英国管、大管、低音号、木鱼 长笛、单簧管、双簧管 曲调健康明朗,轻松愉快。
有舞蹈性的台湾民歌,童趣盎然 长笛、小号 大管、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通常以口 头形式流传,带浓郁地方特色,诙谐幽默, 音节和谐,形式简短。
潘皇龙(1945—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院长
• 作品在国际上无数次获得大 奖
• 西方乐评称他的音乐“富于 创意,兼具震撼力”。
• 运用现代作曲技巧谱写中国 哲学思想,融会了传统与创 新。
) • 主要代表作:《五行生克八
重奏》、《台湾风情画》等。
欣赏《台湾风情画》第二乐章的四个音乐主题 对比四首台湾童谣、民歌片段
说说民歌与音乐创作曲的渊源

3台湾风情画、御风万里

3台湾风情画、御风万里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教学课题《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课型: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聆听两部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难点对比听两部音乐作品,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可采用分组律动体验作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分析、对比欣赏、讨论、实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应香港特区之约,由作曲家郭景文于他作。

于1997年香港回归首席演。

作品大气,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创作手法写成。

我们即将听是整个作品b段。

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民族民歌穿插在一起。

对作品形成初步认识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25 16 5- 2 5 2 5 25 21 6 56 5 《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

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

旋律舒展。

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二((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由哪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嘎达梅林》唱主题 6 3 3 23 5 6 1 6 2 32 1 6 2. 33 5 1 6(三)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四)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五)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阒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丢丢铜仔是一首台湾汉族 童谣,又称“宜兰调”, 是流传于台湾宜兰县的民 歌曲调。描写的是老式火 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 情景。 乐曲形式为小二段式,简 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 意味。唱词仅上、下两句。 整首民歌行腔简洁单纯, 每字一腔,正是童谣的基 本特征。
民间劳动歌的一种,也称舂[chōng]米歌,流 行于黎族、高山族、景颇族等地区。妇女数 人手持木杵,围绕石臼,边舂米边唱歌。曲 调结构短小,节奏规整,音域不宽。
弦乐组: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贝斯)
铜管乐: 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 木管乐: 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 国管,大管(巴松管),萨克斯。 弹拨乐: 竖琴
打击乐: 定音鼓,三角铁,木琴,钢片 琴响板,沙锤,小军鼓,钹,锣,木鱼, 铃,摇鼓,编钟,渔鼔 。
童谣,应该是由一代 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 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 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 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 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
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 懂;二是有趣、好玩, 孩子们感兴趣。
潘皇龙 作曲家,1945年出生于台湾 南投县埔里镇。1982年回国。 曾任台北艺术大学学生事务 长;并膺选为音乐学院首任 院长。 潘皇龙曾获德国尤根庞 德作曲奖、台湾吴三连先生 文艺奖、台湾文艺奖。作品 由国内外著名乐团,诸如柏 林爱乐管弦乐团、法国蓬皮 杜文化中心现代音乐室内乐 团、英国阿笛悌弦乐四重奏 团等于国际陛音乐节演出。
音乐欣赏
台湾风情画
音乐分析
1、你从音乐中听到了几段风格 不同的音乐? 四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2、每段主题音乐,让你联想到 什么画面?
童年的多彩世界,台湾神秘而又 新奇的独特风景曲《台湾风情画》充满 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其中,第二 乐章的旋律采用台湾童谣和民歌 《大胖呆》、《丢丢铜仔》、《天 黑黑》、《杵歌》中的主体音调进 行创作,音乐童趣鲜明、诙谐幽默, 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的丰富的表现力, 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