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手抄报:廉洁小故事

合集下载

廉洁简短小故事

廉洁简短小故事

廉洁简短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位廉洁的老人。

老人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一直以廉洁自守的品行受到村民们的尊敬。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商人,他手里拿着一袋金子,声称要在村子里买下一块宝地。

村民们纷纷前去献媚,希望能够卖掉自己的土地赚取一笔财富。

老人看到这一幕,深感不安。

老人知道这块土地其实是村子里的灵魂所在,一旦被商人买下,村子的灵气就会消失殆尽。

于是,老人决定去找商人谈谈。

他对商人说,“这块土地对我们村子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你能够放弃购买,我们愿意用其他方式来补偿你。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笑着说,“你这个老头子,你以为我会听你的劝告吗?我只对金钱感兴趣,其他的一概不管。

”老人见商人执意如此,便再三劝说,但商人仍然不为所动。

老人回到村子,开始向村民们宣传土地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保护这块宝地。

村民们听了老人的话,也都表示支持。

于是,大家一起去找商人,希望商人能够改变主意。

商人见村民们团结一致,也开始动摇了。

最终,商人同意了村民们的请求,放弃了购买土地。

村民们纷纷对老人表示感谢,他们意识到,正是老人的廉洁品行和坚定信念,才让他们得以保住宝贵的土地。

从此以后,村民们更加珍惜土地,共同守护着这片宝地,让村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廉洁品行和坚定信念,可以影响整个集体,让大家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保护共同的利益。

廉洁并不只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像老人一样,保持廉洁,坚守信念,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愿我们都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廉洁的人,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美好。

经典廉洁小故事

经典廉洁小故事

经典廉洁小故事经典廉洁小故事:勤俭节约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勤俭节约的经典小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中,有一户非常贫困的家庭。

父亲每天辛勤劳作,以供养全家人。

然而,尽管家里生活艰辛,却总能看到他们全家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有一次,这户家庭的小女儿小芳拿到了一块糖果。

她看着那颗金黄色的糖果,心里痒痒的,想马上享用。

然而,她想起父母常说的“不能浪费”、“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于是她决定将糖果藏起来,等到特殊的时刻再享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芳的糖果一直没有动过。

她告诉自己,等到她过生日时,她就会吃掉那颗糖果。

然而,在她的生日即将到来的前一天,她的父母突然发现她藏在柜子里的那块糖果。

父母感到十分意外,他们问小芳为什么一直没有吃掉这块糖果。

小芳坚定地回答说:“我一直想学习父母的勤俭节约,因此决定等到特殊的时刻再享用这块糖果。

”父母感动地望着小芳,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艰辛努力并没有白费。

他们明白,自己的孩子懂得珍惜每一份资源,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灌输给她的价值观的体现。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勤俭节约并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将资源合理利用,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小芳的榜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开始改变。

关灯不用的时候要及时关闭,节约用水,减少浪费食物等。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一起为建设绿色低碳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廉洁手抄报:廉洁故事锦集

廉洁手抄报:廉洁故事锦集

廉洁手抄报:廉洁故事锦集廉洁手抄报:廉洁故事锦集廉洁手抄报:廉洁故事锦集现在国家对反腐倡廉非常重视,呼吁各个地方都要做好反腐倡廉的工作。

我们也呼应重点,讲几个廉洁的小故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以廉为宝春秋时,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杨震暮夜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于是杨震得号四知太守。

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是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 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廉洁简短小故事(15篇)

廉洁简短小故事(15篇)

廉洁简短小故事(15篇):历史东汉小故事白居易苏东坡子罕公仪休廉洁简短小故事(第一篇: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心得体会)廉洁简短小故事(第二篇: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去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洁简短小故事(第三篇: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洁简短小故事(第四篇:灭官烛看家书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

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

他猜想这必须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

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我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

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我出钱买的亮吗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景,他认为这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但正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廉洁简短小故事(第五篇:公仪休拒鱼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

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我俸禄买鱼吃,如果此刻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

廉洁小故事第1篇两袖清风的谦明朝名臣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小故事第2篇包拯拒礼为开廉洁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廉洁小故事第3篇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

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

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

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一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

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

此刻,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

廉洁文化的小故事

廉洁文化的小故事

廉洁文化的小故事《廉洁文化小故事集》篇①:《不贪心的小蚂蚁》在一个小小的蚂蚁王国里,有一只叫小黑的蚂蚁。

小黑非常勤劳,每天都跟着蚁群出去寻找食物。

有一天,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超级大的糖果。

这块糖果对于小蚂蚁们来说就像是一座小山。

大家都高兴极了,纷纷围上去,想办法把糖果搬回蚁窝。

小黑在搬运的过程中,数着糖果的碎片,发现多了一块。

其他蚂蚁没有注意到,小黑完全可以悄悄藏起来这一块给自己享用。

可是小黑想,如果我这样做了,就对不住一起辛苦劳作的伙伴们。

于是小黑主动和蚁后报告了多出来的一块糖果。

蚁后听了很欣慰,夸奖小黑说:“小黑,你是一个正直的小蚂蚁,虽然一块糖果很诱人,但你没有贪心,像你这样我们蚁群才会一直团结幸福。

”点评:小黑这只小蚂蚁在面对意外多出来的小利益时,能坚守本心,不贪心,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宝贝们也要学习小黑的正直无私,在生活中遇到小诱惑的时候,也要不心动,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呢。

篇②:《勇敢的小兔子妮妮》森林里住着一只小兔子妮妮。

妮妮平时有点胆小,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躲起来。

有一次,森林里来了一只大野猪到处拱地,它把小兔子们的洞穴都快弄塌了。

妮妮瞧见了很害怕,但看到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都惊恐的眼神,妮妮鼓起了勇气。

她想,我不能总是这么胆小,现在我要保护我的家。

于是妮妮冲上前去,发出很大的声响,还在野猪面前来回跳动,想要吸引野猪的注意力。

野猪一开始被妮妮突然的行为弄懵了,然后就开始去追妮妮。

妮妮把野猪引到了猎人设置的陷阱区,野猪掉进去了。

小兔子们欢呼起来,妮妮成为了英雄。

从那以后,妮妮变得勇敢多了。

点评:妮妮本来是个胆小的小兔子,但是为了保护家人,却能勇敢地面对强大的敌人。

小朋友们啊,就应该像妮妮这样,不要一直被害怕占据内心,当家人和朋友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你也会变得强大起来呢。

篇③:《团结的小猴子们》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小猴子。

这群小猴子中有一只很调皮的小猴子叫淘淘。

有一天,猴群发现一棵树上长满了熟透的香蕉。

廉洁小故事200字到300

廉洁小故事200字到300

《廉洁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几个廉洁的小故事。

有一个叫包拯的叔叔,他是个很厉害的官员。

包拯当官的时候,特别公正,不接受别人送的礼物。

有一次,一个有钱人犯了错,想送很多金银财宝给包拯,让包拯不要惩罚他。

可是包拯一点都不动心,他说:“我是为了公平做事,才当这个官的,不是为了收你们的东西。

”最后,那个有钱人还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包拯叔叔的行为就是廉洁,他只做对的事,不被钱财诱惑。

还有一个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叫李爷爷的村长。

村里要修一条路,有个建筑队的老板想让李爷爷把工程给他们做,偷偷给李爷爷送了很多好吃的和钱。

李爷爷马上拒绝了,他说:“这路是为大家修的,我得选最好最实惠的队伍,不能因为你给我东西就选你。

”最后,路修得又好又便宜,大家都很开心。

李爷爷就是廉洁的榜样,他心里只想着为大家做好事。

小朋友们,廉洁就是不贪心,只做正确的事,我们也要像包拯叔叔和李爷爷学习哟。

《廉洁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廉洁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王叔叔的老师,他教的班级里有个同学考试没考好,同学的家长就想送王叔叔礼物,让王叔叔给孩子改个好分数。

王叔叔严肃地说:“分数要靠自己努力考,我不能因为收了礼物就改分数,这对其他同学不公平。

”王叔叔坚守了原则,没有被礼物打动。

还有一个故事呢。

在一个公司里,有个叫张阿姨的会计。

有一次,公司的钱少了一些,原来是一个同事想偷偷多拿点钱回家。

张阿姨发现后,马上告诉了老板,她说:“这是公司的钱,谁也不能随便拿。

”张阿姨保护了公司的财产,她的行为也是廉洁的表现。

小朋友们,廉洁是一种很宝贵的品质,我们要记住哦。

《廉洁小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几个廉洁的小故事。

有个叫刘叔叔的警察,他抓了一个小偷。

小偷的家人想给刘叔叔送钱,让刘叔叔放了小偷。

刘叔叔生气地说:“我当警察是为了抓坏人,保护大家的安全,不是为了钱放坏人走的。

”刘叔叔真是个正直的警察。

再给你们讲一个。

在一个学校里,负责采购文具的陈老师,每次都认真挑选质量好又不贵的文具,从来不会因为商家给回扣就买贵的或者不好的文具。

廉洁自律的小故事

廉洁自律的小故事

廉洁自律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学习,每天都认真听课,积极完成作业。

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因为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品行端正。

有一天,小明在学校的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他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很多现金和一些重要的证件。

小明知道这是别人的财物,他立刻决定把钱包交给学校的办公室。

当小明把钱包交给办公室的老师时,老师非常感动和赞赏他的正直和善良。

老师决定给小明一个奖励,但小明坚决拒绝了。

他说:“老师,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我不需要奖励。


小明的正直和廉洁自律的行为很快传遍了学校。

其他同学也受到了他的影响,纷纷效仿他的行为。

学校里的同学们都变得更加诚实守信,不再偷东西或作弊。

小明的家人也为他感到骄傲。

他们知道,廉洁自律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他们鼓励小明继续保持这种优秀的品质,并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小明从小就明白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他知道,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也明白,只有通过自律和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廉洁自律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只有坚守道德底线,做到廉洁自律,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洁手抄报:廉洁小故事
廉洁手抄报:廉洁小故事廉洁手抄报:廉洁小故事伟人勤俭榜样
建立我们新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

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像毛泽东主席一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也是个生活勤俭节约的人。

在重庆的八年中,他的工作比大家忙,睡得少,但生活却和大家一样,照例是三钱油,五钱盐。

有些时间特别忙碌,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同志们担心他的健康,吃饭时给他加了个炒榨菜,而周恩来同志却语重心长地说:八路军在前线打敌人,吃的还是窝窝头,我们在后方,没有理由更多享受。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光荣传统的化身!
苏轼勤俭持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

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杨震拒贿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

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

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

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
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三月望饷鲤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

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

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

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

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

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共2页,当前第1页1廉洁手抄报:廉洁小故事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