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定义、临床表现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望: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
20th Century Classic names UC CD
IBD1 IBD2 IBD3 IBD4
21th Century Names based on mechanisms
Target therapy to pathogenesis 针对不同层面的进一步研究包括细胞、动物模型和人 的临床研究。 随着更多的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出现,在不久的 将来本病将得到有效控制 From MT Abreu
UC临床表现-4
病情分期:

活动期 缓解期
UC临床表现-4
病变范围:

直肠炎、 直乙状结肠炎、 左半结肠炎、 广泛性或全结肠炎 或区域性结肠。
UC并发症

有中毒性巨结肠:急性结肠扩张,低钾、钡灌
肠、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制剂可诱发



出血 急性肠穿孔 肠梗阻; 癌变: 20年-7.2%, 30年-16.5%

生存质量 手术治疗:
约20%~3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UC的治疗(分期)

诱导缓解


5-氨基水杨酸(口 服,灌肠), 皮质激素(口服,静 脉,灌肠) 硫唑嘌呤,6-巯基 嘌呤,环孢素
维持缓解
5-氨基水杨酸 (口服,灌肠) 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
UC治疗药物
SASP和新型5-ASA剂型
UC鉴别诊断-血吸虫病:



有流行区疫水接触史 可有肝脾肿大,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临床表现 结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粘膜黄褐色颗粒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活检,活检粘膜压片或组 织病理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粪便检出血吸虫卵或孵化毛蚴阳性 抗血吸虫治疗好转。
肠结核(增殖型)
肠粘膜表面散在多发大小不等息肉样、桥状增生、结节
南京鼓楼医院 应用自体造血干 细胞移植 (HSCT) 治疗重症UC 8例, 取得疗效

粒细胞吸附疗法

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 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 的疗法。 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小时,5次为一疗程, 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

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醋酸纤维素的小珠, 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 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
UC解剖和病理础
1.直乙肠,可扩展至降 横,全结肠和末端回肠 2.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3.粘膜表浅性炎症,结 肠病变限于粘膜与粘膜 下层。
UC临床表现-4
临床分型

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 急性暴发型,少见,急性起病,病情严重,全身毒 血 症状明显。可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脓毒血 症等并发症。
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UC的最重要手段
直肠黏膜溃疡、外痔;
病理回报:(直肠黏膜活检)黏膜慢性炎症伴糜烂及 局灶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Masson染色显示:少量黏膜 肌;

有利于 UC的定性诊断,但对病因诊断价值不 大
鉴别诊断为主要问题!
Bacillary dysentry
Amoebiasis
Tuberculosis
粘膜水肿、充血、增厚,散在淤斑
粘膜高度水肿、充血、皱襞呈“假瘤征” 粘膜血管网消失,可见紫红色淤斑
UC的鉴别诊断-结肠癌

结肠癌:结肠镜和X线有助于鉴别,但 须注意两者并存的可能性 20年-7.2%, 30年-16.5%

克罗恩病
乙状结肠克隆氏病伴瘘管
回肠末端纵行溃疡,周围粘膜呈卵石征
UC与结肠CD的鉴别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液 粪便 结肠镜 X线钡剂灌肠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液



血常规:Hb,WBC 血沉:↑(血沉:33mm↑) CRP:↑ 血清白蛋白:↓ 血电解质:紊乱(血电解质(K+))、 凝血酶原时间↑
实验室检查-粪便

排除感染性结肠炎



便常规便Rt :OB(+),WBC6-8/HP,RBC1-2/HP,黏液便; 粪便病原学检查 常规致病菌培养(便培养:大肠埃希氏菌、宋氏志贺菌) 特殊细菌培养(空肠弯曲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耶尔森菌、真菌)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便阿米巴培养:阴性) 血吸虫

初发型指无既往史而首次发作; 各型可相互转化。
UC临床表现-4
临床严重程度

轻度:患者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 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粘液血便,体 温>37.5℃,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 (Hb)<l00g/L,血沉>30mm/h。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UC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 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 范围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病变可逆行 性向近端扩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 肠。 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
重度
静脉皮质类固醇激素 静脉环孢素 *音福利西(Infliximab)
UC局部治疗(分段)



氨基水杨酸类 灌肠剂 栓剂


氢化可的松类
灌肠剂 栓剂


灌肠泡沫剂
1995:IBD生物治疗新时代的到来
定向的 免疫抑制
VS
全身的 免疫抑制
IFX用于UC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364例活动性UC 第8周
Antibiotic associated colitis
UC的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排脓血样便, 粪便或内镜检查所取 得粘液脓血培养,可 分离出痢疾杆菌。 抗生素治疗有效
UC的鉴别诊断-阿米巴肠病




该病主要以近端结肠 为主 溃疡边缘为潜行性, 溃疡之间的粘膜多正 常 粪便中或活检可找到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或包囊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80 60 40 20 0 临床应答率 临床缓解率 粘膜愈合率
P<0.001
30周
60 40 20
临床应答率 临床缓解率 粘膜愈合率 停激素比例 P<0.01
0
IFX5mg/kg组 IFX10mg/kg组 安慰剂组
IFX5mg/kg组 IFX10mg/kg组 安慰剂组
Rutgeerts结论:对于中、重度UC患者,IFX可诱导缓解,维持临床应答 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并在维持缓解期时有助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
益生菌的研究




某些乳酸杆菌株可通过上调肠道IgA及抗炎细胞因子 IL-6,IL-10的分泌而发挥保护性免疫调节作用,被 用于慢性IBD患者的治疗 通过口服Nissle株大肠杆菌可预防CD与UC的复发 对于SASP及5-ASA过敏或不耐受者,用益生菌可使缓 解率维持在75% UC患者服用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收到与5-ASA相同的 维持效果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乳酸乳球菌能够分泌IL-10。将 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直接输送到大肠-小鼠 的炎症部位。
Natalizumab : α4整合素单抗
互补决定区 (CDRs)
CDR来自鼠类的抗体 人Ig4框架 阻止淋巴细胞进入肠腔
人Ig4框架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 IBD显示有效

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 医疗中心Oyama等的 一项研究显示, HSCT 是治疗顽固性CD安 全、有效的方法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552)
CD:

UC: 脓血便多见 病变连续 绝大多数受累
症状
病变分布
有腹泻但脓血便少
呈节段性
直肠受累
少见
末端回肠受累Leabharlann Baidu多见
少见
少见,中心性


肠腔狭窄
瘘管形成
多见,偏心性 多见
罕见
UC的治疗原则


尽早控制症状、维持缓解、预防复发、 防治并发症 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疾病的部位和范围(分段) 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分期,分级) 疾病的病程(分型) 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有无并发症

SASP 美沙拉嗪(mesalamine) 奥沙拉嗪(olsalazine) 巴柳氮(Balsalazide ) 5-ASA灌肠剂 5-ASA栓剂
UC的诱导缓解治疗(分级)
轻度
氨基水杨酸 局部应用(远端病变) 口服(病变广泛) 联合应用
中度
氨基水杨酸 皮质类固醇激素 局部应用(远端病变) 口服(病变广泛)
肠结核(溃疡型)
肠结核(混合型)
溃疡沿肠腔环形分布,形态不规则, 界限不分明,边缘隆起,底覆白苔
粘膜散在大小不等息肉样结节, 并见形态不规则溃疡,溃疡边缘 稍隆起,界限不清
伪膜性结肠炎
轻粘 微膜 隆散 起在 ,斑 剥片 去状 伪伪 膜膜 可, 见伪 底膜 部呈 有灰 出白 血色 ,
缺血性结肠炎(急性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