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 第一组

胺的酰基化反应
伯胺、仲胺易与酰氯或酸酐等酰基化剂作用生成酰 胺.酰胺是具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在强酸或强碱的水 溶液中加热易水解生成酰胺。因此,此反应在有机 合成上常用来保护氨基。(先把芳胺酰化,把氨基 保护起来,再进行其他反应,然后使酰胺水解再变 为胺)。
RNH 2 (A r) R2NH R'COCl or (R'CO) 2O R'COCl CH 3COCl RNHCOR' R2NCOR' NCOCH 3 CH 3
O 苯胺黑 O
卤代反应 苯胺很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但难控制在一元阶段。
NH2 + Br2(H2O)
磺化反应
NH2 H2SO4 NH3HSO4 H2O
NH2 Br Br
+ 3HBr
Br 2,4,6- 三溴苯胺(白 ), 可用于鉴别苯胺
NHSO 3H 180 ℃ NH2 NH3
SO3H
SO2O
硝化反应 芳伯胺直接硝化易被硝酸氧化,
(4)胍(CH5N3)可看做是脲分子中的氧原子被
亚氨基(=N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胍分子中除去一 个氢原子后的基团叫胍基(CH4N3),除去一个氨基后 的基团叫脒基(CH3N2)。
胍是一个有机强碱,其碱性与无机强碱相当,碱 性与氢氧化钠相近。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成碳酸盐。 胍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为氨和尿素,在 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一般制成其盐保存。 用途 胍一般以盐的形式使用,是有机合成(合成杂环化 合物)、药物、染料合成的中间体。
必须先把氨基保护起来(乙酰化或成盐),然 后再进行硝化。
NHCOCH 3 HNO 3
NH2
OH / H 2O NO 2 (主要产物)
一级胺类化合物 -回复

一级胺类化合物-回复什么是一级胺类化合物?一级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一个氨基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胺类化合物是由氨基(NH2)取代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得到的。
根据其氨基基团的位置和数量,胺类化合物可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一级胺类化合物的通式为R-NH2,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一级胺是胺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即在氨基基团中没有其他取代基团。
一级胺中的R可以是烷基、芳香基或烯烃基等。
一级胺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级胺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它们是一类强碱。
由于氨基基团具有孤对电子,一级胺类化合物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形成胺盐。
其次,一级胺类化合物具有碱性氮原子,可以与醛、酮等亲电性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亲胺化合物。
亲胺化合物在药物合成、农药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一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多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1. 雌胺试剂(Curtius试剂)法雌胺试剂是由氨基甲酸酯和酸中和而成的中间体,可以与醇酸发生酰氨化反应,得到酰氨化合物。
再用水解、还原等反应得到一级胺。
2. 氨解法氨解法是将酯、醯氯、酰胺等与氨气反应,经水解得到一级胺。
该方法适用于水解性能较好的底物,如酰氨基溴甲烷。
3. 亲电取代法亲电取代法是将卤代烷与氨气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类化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一级脂肪胺。
4. 亲核取代法亲核取代法是将亲电性化合物(如芳香酸酯、卤代醛等)与氨气或胺反应,生成一级胺。
一级胺类化合物的实验室制备方法1. Hofmann降解法Hofmann降解法是通过氨基甲酸酯与溴仿反应,生成一级胺类化合物。
该反应需要过量的氢氧化钠存在,反应产物为氨基酸盐。
2. 富司酸反应法富司酸反应法是通过氯丙酸与溴甲酰胺反应,生成胺类化合物。
该反应较为简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一级胺。
3. 雷诺氏反应法雷诺氏反应法是通过酮类化合物与亚硫酸氨反应,生成醚胺类化合物。
第十章胺类化合物

N CH3 H
CH2CH3
N CH3
N-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
第十章胺类化合物
2.复杂的胺
以烃为母体,氨基( - NH2 )或烃氨基( -
NHR、-NR2)作为取代基。
CH3CHCH2CH2CH2CH3
NH2
2-氨基己烷
5-甲基-2-氨基己烷
第十章胺类化合物
3.季铵类化合物的命名
与无机铵类化合物命名相类似。
二甲胺
(CH3) 2NH
三甲胺
(CH3) 3N
乙胺
C2H5NH2
二乙胺
(C2H5) 2NH
三乙胺
(C2H5)3N
苯胺
C6H5NH2
N-甲基苯胺 C6H5NHCH3 N,N-二甲基苯胺第十C章6胺H类5化N合物H(CH3)2
pKb值 9.24 3.34 3.27 4.19 3.36 3.05 3.25 9.40 9.60 9.62
四 物理性质
1. 状态: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是气体。 低级胺是液体,高级胺是固体。 芳胺是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2. 气味:有氨的刺激性气味及腥臭味。
3. 沸点:比相应的醇、酸低,并伯胺 〉仲胺 〉叔胺
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的沸点分别为49℃、35℃、3℃。
4. 水溶性:低级易溶于水,随烃基的增大,水溶解度 降低。
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铵”字 前
NH4Cl 氯化铵 NH4OH 氢氧化铵
季铵盐: CH2CH3N+(CH3)3Cl– 氯化三甲基乙铵
季铵碱: (CH3CH2)4N+OH-
氢氧化四乙铵
第十章胺类化合物
“氨”、“胺”、“铵”在《有机化学》中的 区别:
有机化学之胺类化合物-文档资料

+
C H 3
+ N p h C H 2 5 C H = C H C H 2 2
p h C H C H = C H 2 2
芳香胺
N
H H
N原子在SP3与SP2杂化之间,为不等 性的sp3杂化。其弧对电子与大π键 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轭,C-N键 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 R N H + O H 3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放出游离胺。
R NH Cl + N a O H 3
R N H + C l+ H O 2 2
胺的碱性强弱
A、碱性强度: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C H N H 3 2
PKb
(C H )2 N H 3 3 .2 7 N H 2 1 3 .0
C H C H O C H C H C H C H ) N HC H C H C H C H O H 3 2 2 3 ( 3 2 2 3 2 2 2
o 3 4 . 5 C o 5 6 C o 1 1 7 C
4 炭原子数目相同,沸点 伯胺>仲胺>叔胺.
5 溶解度:低级胺(C6~C7)能溶于水,溶解度略大于相应 的醇。随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降低,高级胺不溶于水。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3 2 2 2 2 3 N H C H C H 2 3
3-(N-乙氨基)庚烷
ON H C H C C H C C H 3 2 3
3-甲基-2-(N-甲氨基)戊烷
O H N 2 C O C H 2 5
4-亚氨基-2-戊酮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有机化学之胺类化合物 共21页

HO H 2
HO H 2
C H 3
C、芳香胺的碱性比氨弱,不能用石蕊试纸检验,强弱与芳环上取代基的性 质有关。苯环上连供电子基时,碱性略有增强;连有吸电子基时,碱性则降
低。
C H 3
N H 2 >
N H 2> O 2 N
N H 2
2) 季铵盐与季铵碱 季铵碱碱性与苛性碱相当。
三级胺与卤代烷加热形成四级铵盐即季铵盐。
2反应中释放出的仲胺可继续,作为亲核试剂发生SN2反应, 直至生成季铵盐。
胺的碱性强弱 A、碱性强度: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CH3NH2 (CH3)2NH (CH3)3N
PKb 3.38
3.27
4.21
NH3 4.76
O2N
NH2 CH3
NH2
13.0
8.92
NH2 9.37
B、脂肪胺 •在气态时碱性: (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 (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原因:
3 4 .5 o C
5 6 o C
1 1 7 o C
4 炭原子数目相同,沸点 伯胺>仲胺>叔胺.
5 溶解度:低级胺(C6~C7)能溶于水,溶解度略大于相应 的醇。随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降低,高级胺不溶于水。
6芳胺: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有毒,致癌。
2. 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胺和氨相似,具有碱性,能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CH3
N+ ph C2H5 CH2=CHCH2
芳香胺
NH H
N原子在SP3与SP2杂化之间,为不等 性的sp3杂化。其弧对电子与大π键 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轭,C-N键 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有机化学之胺类化合物

注意: 1、重氮化反应是胺先溶于过量的酸,再滴加亚硝酸钠溶液 2、酸常用盐酸或硫酸,酸要过量,通常胺:盐酸=1:2.5 3、 低温,0-5℃ 4、亚硝酸的量一般不超过芳胺的量
芳香重氮盐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化合物,可发生多种反应. 1)被卤素或氰基取代(桑德迈尔Sandmeyer反应)
N NX
+ -
CuX HCl
-
X + N2 (X=Cl 、Br)
CuCN N NX KCN
+
CN + N2
2)被氢原子取代
N2+ClH3PO2 H2O + N2
次磷酸水溶液、乙醇或甲醛。
N2+HSO4CH3CH2OH + N2
3)被羟基取代 (重氮盐的水解)
N2+HSO4 H+ H2O OH + N2
2 脂肪仲胺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反应都得到N-亚硝基胺
•磺酰化:
磺酰基取代胺氮原子上氢的反应,反应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
钾溶液中进行。
磺酰基:(Ar)R O S O
磺酰化剂: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
SO2Cl 苯磺酰氯
CH 3
SO2Cl
对甲基苯磺酰氯 ( T sCl )
RNH2 +
SO2Cl
SO2NHR
兴斯堡(Hinsberg)反应 鉴别一级、二级、三级胺
NH 2 O
M nO2 H2SO4, 10 ℃
O 苯胺黑 O
7) 芳香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NH2基是较强的邻、对位定位基,使芳环的亲电取代 反应高度活化 1.卤代
NH2 Br2,H2O Br NH2 Br
(白色)
Br
反应定量完成,可以用于苯胺的定量分析 氨基被钝化后,可停留在一取代阶段
十一 含氮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

R NH + R" X
R
R" RN
R'
+ R"' X
R N+ H2XR' R"
R N+HX-
R'
R-NH2
-HX
R-NH2
-HX
R" R N+R'"X-
R'
R NH R'
R" RN
R'
如何合成一级胺?
O C
O + NH3 C O
O C
NH C O
KOH C2H5OH
O
C N-K+
C
O
BrCH2CH2CH3 DMF
N
H 107o
H
H
➢ 简单手性胺无旋光性, 易发生对映体的互相转变
N
C2H5
H
CH3
快
H C2H5
N
CH3
E = 25.104kJ/mol
➢ 环状手性胺或手性季铵化合物具有旋光性
CH3
N
CH3
H2C CH2 CH2 N
N
CH3
H2C H2C CH2 N
CH3
CH3
+
N C2H5
= CH2 CHCH2 C6H5
O
OH O
CH2N(CH3)2 O
OH O
用苯及不超过三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C6H5CH2 OCOCH3 C
C6H5 CHCH2N(CH3)2
CH3
C6H5CH2 OH C
C6H5 CHCH2N(CH3)2
CH3
CH2MgCl
胺类化合物

以下是收到的一系列相关的线性,脂肪族胺类化合物,以及他们相对应的分子式,结构式,熔沸点,CAS号等。有些物质的熔沸点可以查到,有的通过CAS,阿拉丁试剂,阿尔法试剂都不能够搜索到。具体如下:
物性
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熔点
/℃
沸点
/℃
CAS号
戊二胺
C5H14N2
9
178-180
462-94-2
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
C9H22N2
-80
232
25513-64-8
1,8-二氨基辛烷
C8H20N2
52-54
225-226
373-44-4
壬二胺
C9H22N2
33
180-185
646-24-2
三甲基六甲撑二胺
C9H22N2
158.3
323
51884-36-7
1,3-双二氨甲基环己烷
C8H18N2
142.24
244
2579-20-6
C6H14N2
2-15
188-192
694-83-7
顺式1,4-环己二胺
C6H14N2
114.19
194.4
15827-56-2
2,4,6-三氨甲基环己烷
C9H21N3
74421-59-3
甲基环己烷二胺
C7H16N2
13897-55-7
2-甲基-1,3-环己二胺
C7H16N2
13897-55-7
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
1,4-双二氨甲基环己烷
C8H18N2
144.25
240-245
2549-93-1
1,3-双二氨已基环己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1.胺的定义
2.胺的分类和命名
3.胺的物理性质
4.胺的化学性质
1.胺的定义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
2.胺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个数不同可分为:
伯胺:氨分子一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仲胺:氨分子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叔胺:氨分子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位:
脂肪胺和芳香胺
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
一元胺.二元胺等
3.胺的物理性质
脂肪族胺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是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低级胺溶于水,高级胺是液体,不溶于水。
低级胺的气味与氨相似,有的还有鱼腥味,高级胺几乎没有气味。
芳香族胺是无色液体或固体,他们都具有特殊的臭味和毒性,长期
吸入苯胺蒸气会使人中毒。
苯胺易渗入皮肤,被吸收以致中毒。
伯胺和仲胺由于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它们的沸点比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要高。
叔胺由于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与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相近。
4.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胺与氨相似它们都具有碱性。
这是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质子结合,形成带正电荷铵离子的缘故
(2)氧化
芳胺尤其是伯芳胺极易氧化。
苯胺在放置时就能因空气氧化而颜色变深,由无色透明液体逐渐变为黄色.浅棕色以至红棕色。
苯胺的氧化反应很复杂,氧化产物中不仅有亚硝基苯.硝基苯.偶氮苯.氢化偶氮苯等存在,而且还有由这些化合物彼此之间进一步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不仅是氨基发生了变化,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也容易被氧化为羟基,而这些羟基胺又可进一步氧化为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3)烷基化
胺和氨一样可与卤代烃或醇等烷基化试剂作用,
氨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
脂肪族或芳香族伯胺与卤烷作用,发生烷基化反应而生成仲胺.叔胺和季胺盐。
(4)酰基化
伯胺或仲胺与酰基化事迹发生酰基化反应,氨基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而生成N-烷基酰胺。
由于叔胺的氮原子上没有被取代的氢原子,所以它不起酰基化反应。
芳胺也容易与酸酐作用,生成芳胺的酰基衍生物。
(5)芳环上的取代反映
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在邻.对位上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卤化苯胺在水溶液中与卤素反应很快,溴化生成2,4,6-三溴苯胺。
氯化生成2,4,6-三氯苯胺。
2,4,6-三溴苯胺的碱性很弱,在水溶液中不能与HBr生成盐,因而生成白色沉淀。
这个反应常被用来检验苯胺的存在。
磺化苯胺与浓硫酸混合,可生成苯胺硫酸盐。
苯胺硫酸盐在180到190摄氏度烘培。
即得对氨基苯磺酸。
(6)季胺盐和季胺碱
叔胺与卤烷作用生成季胺盐。
季胺盐是结晶固
体。
具有盐的性质,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季胺盐在加热时分解。
生成叔胺和卤烷。
具有长碳链的季胺盐可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