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教版科学生物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浙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各自担负不同的生物功能。

二、细胞的分裂与增殖1.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2. 有丝分裂使得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复制加倍后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3. 减数分裂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

4.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有丝分裂期、G1期、S期、G2期和M期。

三、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复制。

2.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基因频率在种群中逐渐增加。

四、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基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

2.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五、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4. 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涉及多种信号分子和受体,调节代谢活动。

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生长包括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等过程。

2. 植物的发育包括萌发、开花、结果等阶段。

3.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七、动物的行为与调节1. 动物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2.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进行信息处理。

3. 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调节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状态。

八、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理解课程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物种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和意义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子构造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原子和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声与光
- 声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声光信号在通讯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单元:机械能与能量转换
- 功、机械能和能量的概念
-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 能量的守恒定律
-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第六单元:生物的组成与发展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
- 进化与生物发展
- 遗传与遗传工程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同学们认真复并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提高科学研究效果。

>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自行核实教材内容。

生物浙教版知识点总结

生物浙教版知识点总结

生物浙教版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是细胞的“工厂”,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浙教版的生物教材还介绍了细胞的分裂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内容。

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性连锁遗传等内容,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包括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等内容。

光合作用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生命活动,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产物包括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呼吸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生命活动,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了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呼吸是生物利用有机物质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内分泌是生物的一个重要调节方式,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了内分泌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内分泌是机体内部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的作用包括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调节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是地球上生物的宝贵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浙教版生物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及其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概括第一章孟德尔定律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 4)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 5)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6)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 7)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 8)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9)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 10)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11)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 12)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 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 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 DD Dd dd3 :1 1 :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浙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5.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二、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特有)。

2. 细胞的功能:物质交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

3.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和RNA。

4.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

5.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型决定生物的性状。

三、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资源的丰富。

2. 生物的分类单位:种、属、科、目、纲、门、界。

3.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物种的变异与自然选择。

4. 化石记录:生物进化的历史证据。

5. 人类起源与进化:从古猿到现代人的演化过程。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4. 植物的生长周期: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株。

5. 植物的适应性: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

五、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2.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卵生、胎生、哺乳。

3. 动物的行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4. 动物的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和行为适应。

5. 人类对动物的影响:栖息地破坏、物种保护。

六、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疾病与免疫:病原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3. 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压力应对。

4. 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个人卫生。

5. 预防传染病:疫苗接种、公共卫生措施。

七、生态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的类型: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2.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知识点

高中生物浙科版知识点

高中生物浙科版知识点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

以下是高中生物浙科版的主要知识点概述: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3. 遗传与进化:- 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

-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 遗传的孟德尔定律和现代遗传学。

- 物种的进化过程及其机制。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 人体生理:- 人体主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6.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7. 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共生等。

-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8. 环境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9. 实验技能:- 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如显微镜的使用、细胞观察、DNA提取等。

10. 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202X年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202X年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202X年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和形态特征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 细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4. 细胞的生物膜:结构和功能5. 细胞的生物能量:ATP的合成和利用第二章细胞膜的功能与传递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膜的通透性:渗透性和选择性渗透性3. 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膜的运输过程: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5. 膜通道的特点和功能第三章酶与代谢1. 酶的结构和功能2. 酶的特性:酶的活性、酶的底物特异性和酶的pH值与温度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3. 酶促反应的速率方程4. 酶促反应的调节:环境因素和激素的调节5. 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章动物的生命活动1. 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2. 组织器官与体液3. 动物的呼吸和运动4. 动物的感觉和神经调节5.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五章植物的生命活动1. 植物的营养和物质的运输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3. 植物的繁殖和适应环境4. 植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5. 植物的分类和进化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演化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分类2. 生物进化和演化理论3.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4. 物种的形成和灭绝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第七章遗传与遗传变异1.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类型和作用2. 遗传的模式:孟德尔定律、合子的形成和遗传度的计算3. 核酸修复和基因突变4.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5.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第八章生态系统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4. 生态与环境的关系5.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第九章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 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DNA技术和细胞技术2. 生物工程的原理和应用3. 生物制药和农业生物技术4. 生物工程与社会发展5. 生物工程与伦理、法律和安全这是一个大致的概览,这本书将详细介绍每个知识点,包括相关的实例和实验。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概括第一章孟德尔定律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4)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5)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表现型(7)基因型(8)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9)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10)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11)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12)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8七年级上 第二章 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 1、观察蜗牛:蜗牛的结构:蜗牛有壳、触觉、眼点、口、足等结构。蜗牛的足会分泌粘液且粘液是银白色的,所以蜗牛爬行时会留下银白色的痕迹。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2、通过考察蜗牛的感觉器官发现: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四种感觉。3、蜗牛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反应,这是动物的一种应激性。4、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 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 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⑥生物都有应激性 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5、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①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先要仔细的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它具有哪些特征,然后根据它的特征进行分类。②动物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也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等、也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根据体温分为恒温和变温等。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 变 两栖类: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 脊椎动物 爬行类: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温 鸟类: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恒 哺乳类: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 温①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无四肢,变温动物。 ②两栖类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有四肢。 卵③爬行类的特征: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 生④鸟类的特征: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体温恒定。 单细胞 原生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 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蛰、海葵、珊瑚等 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绦虫、牛绦虫等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圆形蠕虫、蛔虫、钩虫等 多细胞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等 节肢动物:蝗虫、蜻蜓、蜘蛛、苍蝇、蜈蚣等 棘皮动物:海星、海参、海胆 软体动物:河蚌、哈、乌贼、鲍鱼、章鱼、蜗牛等第三节:常见的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有种子的植物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松类、衫类、杏类、柏类、苏铁等 蕨类:有根、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蕨、胎生狗脊等 无种子的植物 苔藓类:无根,有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葫芦藓,地钱等 藻类:无根、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海带、紫菜、水绵等2、生物的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1、细胞的发现史:①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并将他们进行分类。②1590年荷兰人詹森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③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发现了细胞-------主要看到的是细胞壁2 / 8

2、细胞的结构特点: ①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②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⑴细胞膜的作用:主要起保护和控制细胞和外界物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作用。⑵细胞核的作用:含有遗传物质。⑶细胞质的作用: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它是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⑷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⑸叶绿体的作用: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场所。⑹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细胞液。③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即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①人体和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的复杂结构是受精卵不断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形成的。 ②细胞的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后这些染色体会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③细胞的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小,它们能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的长大,这个过程叫细胞的生长。④细胞的分化: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子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⑤说明:细胞的分裂对于单胞生物来讲能够产生新的个体,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能使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多。细胞的生长对于生物来讲,能使细胞不断长,细胞的分化产生的各种细胞最终会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说明: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所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体是由多个细胞构成,叫多细胞生物,而有些生物,个体微小只有一个细胞所构成,叫单细胞生物,这样的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都在这个细胞内完成。单细胞生物很多,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蓝藻等①衣藻的结构:有鞭毛、眼点(红色)、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杯状)液泡等。衣藻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的异同点:比较洋葱表皮细胞衣藻眼点无有鞭毛无有区别伸缩泡无有相同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比较衣藻和草履虫比较衣藻草履虫

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无细胞壁、叶绿体区别特殊结构有眼点、鞭毛有纤毛、事物泡、口沟

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 ;能自由的运动;个体微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第六节、细菌和真菌①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很小,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细菌既无叶绿体也无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②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鞭毛等结构,没有细胞核,因此它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③细菌的种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④真菌: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依靠现存的有机物生活,但细胞内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球菌3 / 8

细菌 杆菌 无细胞核---原核细胞------原核生物---细菌类微生物 螺旋菌 细胞 霉菌 有细胞核---真核细胞-----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真菌 酵母菌 食用菌⑤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需要营养物质、水分、空气、合适的温度。⑥食物的保存办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巴斯消毒法)、腌制法等动植物的组织 ①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胞群。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植物的基本组织 营养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保护组织植物的叶 叶肉:在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组织(器官) 叶脉:输送由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营养物质---输导组织 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表皮:主要起保护身体和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由上皮组织构成皮肤的结构:真皮:里面有血管、立毛肌、热敏和冷敏小体等---神经、结缔、肌肉组织构成 (器官) 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冲撞击,储存能量。第七节、生物的结构层次①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根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茎 营养器官 消化器官 消化腺叶 呼吸器官:鼻、气管、支器官肺等植物的器官 花 动物的器官 循环器官:心脏和血管果实 生殖器官 泌尿器官等种②系统:由许多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功能,这些器官的总和叫系统。即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所组成的。③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④说明:构成人的八大系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协同工作的,它们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工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9、生物的层次(由低到高的层次) 动物: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生物体 植物: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说明: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10、显微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推动了微观领域研究的发展。11、生物的适应性: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行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2、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他相关的其他生物,大多数生物的灭绝原因都是因为丧失了其栖息地造成的,乱砍乱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质,都会使生物生存环境恶化,造成生物的

组织结构特点分布主要功能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官管腔内表面主要有保护功能,有些还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人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能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脑、脊髓和神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