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步骤

合集下载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加抗D试剂1滴在玻片上, 再加1滴35—45%的被检 红细胞悬液,也可以是 悬浮于自身血浆中的红 细胞。
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 (单克隆抗体)
受检者35—45%的被检红细胞悬 液1滴,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 中的红细胞1滴。
试管法
Rh血型鉴定
加入1滴RhD(IgM)试剂
离心机
抗D
混匀后离心
观察结果
抗-A 抗-A 抗-A 抗-A
抗-B 抗-B 抗-B 抗-B
血型:A型 血型:B型 血型:AB型 血型:O型
ABO 血型 凝集 示意 图
试管法 加入1滴抗A
ABO正定型鉴定
加入1滴抗B


A
B 混匀后离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受检者血 2~5%红细胞悬液
离心机
观察结果
检查是否 抗

溶血 A
B
速度和时间选择以下 二种之一
3.临床诊断 1)白血病或某些其它造血系统恶性疾患导致ABO抗原减弱或漏检; 2)引起血浆蛋白紊乱的疾病(肝脏病、代谢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慢性消耗性 疾病)导致反定型试剂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 3)AIHA、淋巴瘤、SLE等疾病的自身抗体干扰ABO正、反定型;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呈钱串状, 干扰ABO正定型; 5)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类B,全凝集/多凝集, 病毒感染可能产生病理性冷凝集素干扰 ABO定型; 6)急性大失血,既可能干扰ABO正定型, 扩容治疗又可能干扰ABO反定型。
(二)实验技术原因 1.标本混淆 如采错被检者, 红细胞和血清非同一人,记录结果与标本编号不对应。 2.静脉输液处采样 ABO抗体被输液稀释, 干扰ABO反定型。 3.采样不规范 用凝血块洗下红细胞检定血型,其中混有凝集程度不一的红细胞;用 血浆做ABO反定型, 操作过程中纤维蛋白析出凝集试剂红细胞。 4.试剂质量问题或漏加试剂 定型试剂过期失效,未达标准,被污染。操作中未遵循 “先加血清后加细胞”的原则,大批量样本试验时漏加试剂血清或试剂红细胞。 5.实验操作不规范 被检红细胞未洗涤, 非特异性粘附血浆蛋白, 或被检红细胞悬液过 浓或过稀。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

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

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

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专用水平离心机 假阳性:镰型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白细胞过多 纤维蛋白原未完全去除 细菌污染,血浆蛋白异常 假阴性: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不适用于直接Coombs阳性的红细胞标本、酶处理的红细胞标本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可长时间保存 自动化程度高,实验过程标准化,ISO9000/CE认证 成本高
03
间接Coomb’s(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DAT)
DAT:检查红细胞是否致敏
IDAT:检测血清中不完全抗体
原理和方法 低离子强度盐溶液(low ionic strength salt solution, LISS):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增加抗原抗体结合 聚凝胺: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使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 重悬液(resuspension)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规则抗体和不规则抗体
规则抗体:ABO系统产生抗A、抗B是有规律的。
Landsteiner规律: A型-抗B,B型-抗A,O型-抗A,抗B
不规则抗体:除ABO 系统外,其他系统产生的抗体均不符合上述规律。
正常人血液中一般没有不规则抗体,又称为意外抗体(unexpected antibody)。
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血型(blood type)

输血科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2)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对临床疑难交叉配血受血者,主要是对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lHA)患者的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疑难交叉配血试验。

4.原理本规程中疑难交叉配血是指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或受血者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等情况下的交叉配血试验。

配血前需确定受血者的ABO血型或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选择ABO血型相容的红细胞或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5.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水浴震荡仪,普通显微镜等。

6.检测环境条件室温应控制在18-27°C,湿度应保持30%-70%°7.步骤与方法7.1交叉配血前受血者ABO血型鉴定不确定者执行《ABO疑难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确定ABO血型后,再选择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献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7.2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时7.2.1随机与库存血中多袋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

7.2.2我院库存血中无相合的血液时,应立即联系临床医生说明情况:①上述实际情况;②应送市血液中心进行“疑难配血”,会产生费用,存在配血不成功的可能:③详细告知家属,决定是否送市血液中心。

7.2.3家属同意后,由医生填写“免疫学申请单”,并抽取血样EDTA抗凝血5-10ml,送输血科。

7.2.4输血科联系血液中心,并送血样。

7.3冷型自身抗体或冷型AIHA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执行7.2.2-7.2.4程序8.交叉配血结果判定主侧、次侧交叉配血均无溶血、无凝集,表示配血相合。

对于AlHA患者,已经排除同种抗体的存在,而所有交叉配血又都不相和时,可选择凝集强度弱于自身凝集的血液输注。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Rh遗传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上 ➢ 人类红细胞上的Rh抗原应有C、c、D、E、e 5种,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 ➢ 含D抗原的红细胞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为Rh阴性 ➢ Rh血型形成的天然抗体极少,主要是由Rh血型不合输血或通过妊娠所产生的免疫性抗体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交叉配血的结果判断: ➢ 同型血 主侧管与次侧管均无凝集反应,表示配血完全相合,可以输血;不论何
种原因导致主侧管有凝集时,则绝对不可输用。 ➢ 异型血 主侧管无凝集及溶血,而次侧管出现凝集,但凝集较弱,效价<1∶200,
可以试输少量(不超过200ml)该型血液。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反应,以高胆红素血症为其特征。 ➢ Rh阴性妇女曾孕育过Rh阳性的胎儿,当输入Rh阳性血液时也可发生溶血反应。 (2)新生儿Rh溶血病 母亲与胎儿的Rh血型不合,典型的病例为胎儿之父为Rh阳性(DD或Dd),母为Rh阴性 (dd),胎儿为Rh阳性(Dd)。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2.ABO血型的亚型 (1)A亚型 A1和A2 ➢ A1亚型: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 A2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除含抗B抗体外,尚可有少量的抗A1抗体 (2)AB型 A1B和A2B ➢ A1B:红细胞上具有A1、A和B抗原,血清中无任何抗体 ➢ A2B:红细胞上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虽多无任何抗体,但在约25%的A2B型人中含有抗

血型交叉配血

血型交叉配血

(三)ABO血型抗原-存在、结构、遗传、表达 1. 存在部位
完全抗原(如ABH抗原)血细胞、上皮细胞 半抗原(血型物质):体液、分泌液
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Blood type
血型物质
血型物质(blood-group substance)分泌性基因Se (FUT2)控制,存在于体液或分泌液中的可溶性 ABH抗原。 分泌型个体:体液、分泌液中含血型物质 非分泌型个体:体液或分泌液中不含血型物质
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Blood type
质量保证-分析前
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正定型 标准血清 试剂红细胞:混合红细胞、洗涤、3%-5%浓度 器材:清洁干燥、试剂有效性、水平离心机 标本:新鲜
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Blood type
质量保证-分析中
建立sop文件 标记:清楚 试剂、标本:比例、顺序(血清、抗体、细胞) 反应温度与时间:20~24 ℃,37 离心速度、时间: 结果观察:白色背景、震摇,特异性、凝集溶血
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CDE命名法
CDE三个基因位点 三对等位基因 6种抗原( Cc、Dd、 Ee)连锁遗传 8种基因组合 36种遗传型。
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C c D d E e
C c D d E e
Blood type
(三) Rh血型抗原
1、抗原及分布 共50种,常见Cc、D、Ee 含C、D、E抗原:Rh(+) 含cde抗原:Rh(-) 抗原强弱:D>E>C>c>e
判断
正向定型
抗A 抗B + + 抗A,B + + + +
反向定型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 + -

血型交叉配型_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交叉配型_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交叉配型_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医学界在输血治疗手段出现之初,曾发生过无数血的教训。1492年,首例输血由于使用的方法很原始,没有成功病人死亡;1667年法国国王御医Jean用羊血治疗精神病患者,偿试将动物血输给人导致死亡,这一严重事故使以后150多年没人再敢尝试输血治疗。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JameBlundell首次用人血输治患者,取得一定效果。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科学家KarlLandteiner发现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增加了人类对血型系统的认识。直到1907年,Hektoen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才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ReubenOttenberg完成了首例使用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输血实验,开启了现代输血医学的新纪元职称。

输血前试验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其中交叉配血是关键[1]。交叉配血是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血型测定是否有误,以及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这一试验对于未进行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的患者尤为重要,红细胞血型抗体有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完全抗体为分子量较大的IgM抗体,可在盐水介质的交叉配血中与相应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不完全抗体指ABO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为分子量较小的IgG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虽然能够结合红细胞上的抗原,但不能使红细胞凝集,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致敏红细胞发生凝集。根据红细胞血型抗体的特性,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方法在不断产生,其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盐水交叉配血法 盐水法配血时,用生理盐水配制红细胞悬液,红细胞膜上由于唾液酸中的羧基离子而带负电,此负电荷形成的排斥力(Zeta电位)使单个红细胞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其与血清相配合时,血清中的大分子完全抗体,能在相应红细胞之间搭桥,使其发生凝集,通过观察凝集或溶血来判断配血结果。盐水法是交叉配血的必做项目,能简便快速的检测IgM型抗体,发现血型是否错误或判断是否发生溶血,但不能检出不完全IgG型抗体[2,3],不能有效的防止免疫性溶血性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因此单用盐水法配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及时报告程序范本.docx

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及时报告程序范本.docx

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符等情况的报告程序
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制定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符等情况的报告程序,输血科人员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如发生此类情况,应按照以下程序报告。

一、输血科人员在进行交叉配合实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完成配血实验,在多人值班时,应由另一人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签字发出血液。

二、对稀有血型的输血,输血科应立即通知用血临床科室,在血液无充足储备情况下,应暂停手术。

输血科人员应上报输血科主任,立刻与市中心血站取得联系,保证血液的供应,对紧急的稀有血型输血,输血科人员应立即上报输血科主任,输血科主任应立即与血站联系,确保急症抢救用血并上报医务科。

三、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情况,输血科人员应重新做不规则抗体及交叉配合实验并复查血型,必要时更换试剂,重做试验。

如仍然不相符,应上报输血科主任,输血科主任应上报医务科和主管院长。

上述工作制服规范了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情况的报告程序,输血科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步骤
一.血型鉴定
1.排管并标记患者红细胞悬液管、患者血浆管、患者ABO正定型试管、患者ABO反定型试
管、患者RhD定型试管。

2.标本准备分离患者的血浆,取一滴压积红细胞,三次洗涤,制备患者2%-5%红细胞悬液。

3.加样
ABO正定型:1滴(50ul)抗A、抗B试剂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ABO反定型:1滴(50ul)患者血清加1滴(50ul)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RhD定型:1滴(50ul)抗D血清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4. 结果判断
离心(2档):轻摇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记录ABO、RhD血型结果。

二.不规则抗体筛查(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
1.排管标记01、02、03及自身对照管
2.加样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患者血清2滴(100ul)及筛选细胞1滴(50ul)。

3.结果观察
离心(2档),观察结果
先看上清液有无溶血,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断并记录。

各试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轻轻混匀(参照试剂说明书)
各试管再分别加凝聚胺溶液2滴(100ul)混匀,离心
先观察上清液有无溶血
弃去上清液,留约,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凝者继续试验,否则查找原因并重复试验)
各试管分别加入重悬液2滴(100ul),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凝集是否在1min内消失
显微镜检查
三.交叉配血试验(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
1.标本准备
分离供血者血浆与红细胞
三次洗涤,制备供血者2%-5%红细胞悬液
2.排管标记
排管,主侧、次侧及自身对照管
3.加样
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备检血清2滴(100ul)及2%-5%备检红细胞悬液1滴(50ul)4. 结果观察
离心(2档),观察结果
先看上清液有无溶血
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断并记录
各试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轻轻混匀(参照试剂说明书)
各试管再分别加凝聚胺溶液2滴(100ul)混匀,离心
先观察上清液有无溶血
弃去上清液,留,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凝者继续试验,否则查找原因并重复试验)
各试管分别加入重悬液2滴(100ul),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凝集是否在1min内消失
肉眼观察阴性者,显微镜检查
记录交叉配血结果
A、B、O试验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1. 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紧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见表格)
红细胞悬液的配置
悬液浓度(%)压实红细胞(滴)盐水(滴)
2 1 (40)
5 1 (16)
10 1 (8)
20 1 (4)
2.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以上健康成人血液,按A、B、O 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