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选修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 第9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

高考化学 第9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李仕才第一节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考点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2.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 2的原理为CH 4+H 2O(g)――→高温催化剂CO +3H 2。

4.三大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nCH 2===CH 2――→引发剂2—CH 2,单体为CH 2===CH 2,链节为—CH 2—CH 2—,聚合度为n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 × ) 2.焦炭是煤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

( √ )3.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 √ )4.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 √ ) 5.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 × ) 6.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 ) 7.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 ×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 .石油产品都可发生聚合反应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解析: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A 项错误;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 项错误;水煤气是煤气化的产物,D 项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B .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A 项错误;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B 项错误;石油分馏不可能得到乙酸,D 项错误。

选修化学目录

选修化学目录

鲁科版高二化学高中化学选修一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1、关注空气质量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1、食物中的营养素2、平衡膳食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4、保健食品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1、电池探秘2、家用燃料的更新3、汽车燃料清洁化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1、关于衣料的学问2、走进宝石世界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4、金属制品的防护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1、装备一个小药箱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高中化学选修二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1、空气分离2、氨的工业合成3、氨氧化法制硝酸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2、氯碱生产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1、“设计”一座硫酸厂2、陶瓷的烧制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3、煤的综合利用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2、玉米的化学加工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3、化学·技术·可持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第二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1、共价键模型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3、离子键、配位键与4、分子间作用力与物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1、认识晶体2、金属晶体与离子晶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转发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化学反应的方向2、化学反应的限度3、化学反应的速率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水溶液2、弱电解质的电离3、沉淀溶解平衡4、离子反应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1、认识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烃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1、有机化学反应的类2、醇和酚3、醛和酮糖类4、羧酸氨基酸和蛋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3、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高中化学选修六主题一物质的分离1、盐的精制2、植物中某些成分的主题二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2、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主题三物质的检测1、物质组分的检验2、物质中某组分含量主题四物质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日用化2、实验室制备化工原。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鲁科版选修2)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鲁科版选修2)

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典型试题例析矿石资源和化石燃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关于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例1】关于化工厂的设计是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化工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需要考虑许多综合问题,所以设计一座化工厂是非常复杂,那么根据已学的知识试分析“设计”一座硫酸厂应在哪里选择厂址。

一座硫酸厂的转化器中将SO2和O2以体积比为1/2混合后,通入接触室发生反应2SO2 + O2≒2SO3(g)达平衡时,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3/15。

求SO2的转化率?又知工业上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上述的密度比稍小,试回答SO2接触氧化为SO3时不采取加压措施的原因。

【解析】化工厂厂址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应对这些因素全面综合地考虑,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硫酸厂厂址的选择,就应考虑以上的各种因素外,还应考虑到,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液体,不能像普通固体化工产品那样可以较多的贮存,需要随产随销.硫酸的运输成本较高,1t H2SO4的运价约为1t黄铁运价的三倍,这就决定了硫酸厂应靠近消费中心,比靠近原料产地更有利.工厂规模的大小,主要由硫酸的用量的多少来决定.此外,硫酸厂选址应避开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之比,且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得出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体积的反比。

设反应前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为1 L,O2应为2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的体积为x。

在工业上不加压,SO2的转化率就达80% 以上,已经很高,若再加压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对设备的要求要提高许多,故没有必要再加压。

【例2】砖瓦是用含铁元素等杂质的粘土隔绝空气烧制成的,当烧窑作业邻近结束时,若用淋洒水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砖块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因而砖成青色。

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

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

教学资料范本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复习巩固三十二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复习巩固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干馏和石油分馏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地沟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苯环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D、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②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③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⑤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⑥糖类、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⑦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A、除①③⑤外B、除②④外C、除①⑥⑦外D、除②④⑦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高效清洁燃料B、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C、石油中含有烷烃和环烷烃,因此由石油不可能获得芳香烃D、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设计:4.2.1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设计:4.2.1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第1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课程学习目标】1.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煤的干馏和干馏产品的应用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的基本原理。

3.了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基本原理。

4.以聚乙烯为例,掌握加聚反应的特点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程导学建议】学生比较熟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利用,对化石燃料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可能了解不多。

限于课程和知识基础,可简单介绍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有关煤综合利用的知识及石油化工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原理。

【知识体系梳理】一、从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获得基本化工原料1.煤的组成煤是由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氢、氧、、等元素。

2.煤的加工方法及产品(1)干馏定义: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产品:出炉煤气和焦炭,其中出炉煤气包括、粗氨水、粗苯、等。

(2)气化定义: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的过程。

主要反应: 。

(3)液化直接液化:煤与⑩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煤先转化为,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等。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可作为燃料,化工生产中可用于合成和生产等。

4.石油的组成和加工(1)组成:石油是由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加工①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②裂化:将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通过裂化,重油可转变为。

③裂解:就是深度裂化,通过裂解可得到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④重整: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

二、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 、和都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2.四个基本概念(1)加聚反应:利用加成反应,使小分子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单体: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称为单体,如聚乙烯的单体为。

(3)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如聚乙烯的链节为。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

2.对化石燃料的类型作常识性的了解。

3.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合理选择化石燃料。

4.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类型;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教学难点:化石燃料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如何选择合适的化石燃料。

【授课教案】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视频播放: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汽车使用;天然气做饭。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用时事、生活常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生探讨自学知识提问:燃料的种类很多,哪些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量来源呢?展示:三大化石燃料教师介绍化石燃料学生回答自学提纲:1.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含有什么元素?2.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我们得到了什么?提问:如何证明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学生设计方案:用燃烧法,检验产物分别是水和二氧化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认识化石燃料价值,实证化石燃料成分,渗透元素观阅读自学【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获得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训练所学知识,引出下一知识点。

投影展示:石油的分馏过程问题:写出石油分馏的目的、原理、产物的用途?思考、讨论、回答体会混合物的应用方式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人类都有利吗?化石燃料的燃烧有何污染?怎样预防?学生观看图片,阅读课本,分析、讨认识到化学反应对人类的影响展示: 论。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的意识。

引导自学【活动天地】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 学生看书、总结回答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

阅读自学【过渡】石油和煤除了可以做燃料以外,还可以怎样利用?自学提纲:1.为什么要综合利用化石燃料?2.石油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3.煤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4.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是直接利用混合物吗?阅读分析、讨论交流体会通过综合利用这种化学工艺的创新,实现功效巨大增值,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和魅力,渗透资源观。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化石燃料的分类;3. 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4. 掌握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2. 化石燃料的分类;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

三、教学内容:1. 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遗体或遗骸在地质长期堆积、压缩和热解而形成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化石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使用等特点。

2. 化石燃料的分类- 煤:煤主要由植物遗体经过压缩而成,主要包括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 石油:石油是一种混合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原油、石蜡和油页岩等;-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便捷的燃料,主要是甲烷等气体混合体。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是生物遗体在地质长期压力、温度和化学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燃料的地质学意义在于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能源资源。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学生提问互动;2. 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方式辅助教学;3.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交流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煤矿、石油钻井等场景,引发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兴趣。

2. 探究:依次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分类、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利弊。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2. 完成一篇关于化石燃料的调查报告。

七、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2. 能力评价: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定义、分类和地质学意义的掌握程度;3. 思维评价: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宋斌【设计思想】《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化学与社会进展”主题下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表达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应当说,学生对煤、石油、自然气以及有关燃料方面的学问并不生疏,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亲自观看煤、自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而且在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已屡次接触过与化石燃料有关的内容,另外,还能经常从电视、播送、报刊等媒体中获得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和学问。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通过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动画模拟、视频播放、图片及图表呈现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忱;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阅读课本、沟通争辩等,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本节课教学的宗旨是既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又力求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化石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的形成以及化在石燃料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包括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燃料的选用和能源的开发;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包括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加工方式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应用等。

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学问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其中有关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悠久历史、化石燃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不同化石燃料的热值大小分别涉及到生物、历史、地理、物理等多学科学问,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污染物的产生、煤的干储、石油的分储以及化石燃料的精加工等则涉及了化学学科中不同方面的学问。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科普化和教学形式简洁化的倾向,要重视学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间以及化学学科内学问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要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生疏和争辩化石燃料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学问和方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的扩大化,既要避开脱离教学目标,补充、堆砌过多的学习材料,又要避开任凭拔高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作过深的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1.了解我国丰富的煤资源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知道使煤成为清洁能源的新技术。

(重点)3.了解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技术可以把煤转化成燃油。

掌握煤加工成燃油的方法。

(难点)4.知道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理解煤的综合利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重难点)使煤成为更洁净的能源1.(1)洗选技术目的:通过物理方法和表面化学方法将原煤中的可燃物和非可燃物(灰分)进行分离,使灰分和硫的含量降低。

(2)型煤技术目的:通过煤的成型加工,将粉煤变成块状型煤提高燃烧效率。

(3)水煤浆技术目的:将煤粉、水和少量化学添加剂,经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加工成水煤浆液体。

特点:燃烧时火焰中心温度低、燃烧效率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少。

2.煤的转化技术(1)煤的气化目的:在适宜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生产民用、工业用燃料气和合成气。

煤气的成分:CO和H2。

(2)煤的液化直接液化:把煤直接通过高压加氢制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得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化学催化合成转化为烃类化合物。

3.洁净煤发电技术(1)常规煤粉发电机组加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是在常规燃煤发电机组中增加烟气净化设备,通过烟气脱硫、去氮氧化物和除尘,达到降低SO2、NO x和烟尘排放的目的。

(2)流化床燃烧技术: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特点: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

1.降低煤的灰分和含硫量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减少燃煤时烟尘和SO 2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

把煤加工成燃油1.氢化法:经高温催化,加氢解聚反应,脱去硫、氮、氧等成分,形成固—液混合物。

2.气化—液化法:先将煤转化为H 2、CO 等气体,再催化为液态物质,主要反应有:n CO +2n H 2――→催化剂(CH 2)n +n H 2O2n CO +n H 2――→催化剂(CH 2)n +n CO 22.为什么煤可以转化为燃油?【提示】 煤和石油都是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本质区别是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不同,把煤加工成油,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汽油、柴油等燃油的过程。

从煤中获得的化学产品1.煤的干馏: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质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干馏产品 产品⎩⎪⎪⎪⎨⎪⎪⎪⎧气态:焦炉煤气H 2、CH 4、C 2H 4、CO 等液态⎩⎪⎪⎨⎪⎪⎧粗氨水:最终产品形式为NH 42SO 4、NH 43PO 4或浓氨水煤焦油分馏⎩⎪⎨⎪⎧――→170 ℃以下苯、甲苯、二甲苯――→230 ℃以上酚类、萘――→230 ℃以上蒽等稠环芳烃――→残渣沥青固态——焦炭:用途高炉炼铁、制水煤气3.焦炉煤气能使溴水退色吗?【提示】焦炉煤气中含有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能使溴水退色。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的区别①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原理相同吗?【提示】不相同。

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

②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什么?【提示】见要点2。

③上述气体能使溴水退色的有哪些?【提示】裂解气、焦炉煤气。

1.分馏和干馏的比较比较项目加工对象加工目的变化的本质相似点分馏液体混合物分离各成分物理变化需加热干馏固体物质分解成各种不同成分化学变化2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来源地下矿藏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炼铁高炉排放碳与高温水蒸气反应主要成分甲烷短链烷烃乙烯、丙烯、丁二烯H2、CH4、C2H4、COCO、CO2、N2CO、H2A.图中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B.液体X的pH>7,液体Y是一种黑色黏稠状液体C .气体Z 易燃,可还原CuO ,也可使溴水退色D .试管A 中产生浓的白色的烟【解析】 本题考查煤的干馏知识。

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所以A 项正确;煤的干馏产物有粗氨水、煤焦油、焦炉煤气、焦炭等,粗氨水中含有NH 3·H 2O ,因此X 显弱碱性,pH>7,煤焦油的状态为黑色黏稠状液体,所以B 项正确;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铜,乙烯可使溴水退色,H 2、CH 4、C 2H 4、CO 都易燃,所以C 项正确;煤的干馏无白烟生成,D 项错误。

【答案】 D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解析】 石油裂解主要得到乙烯,A 错误;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 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反应为C +H 2O(g)=====高温CO +H 2,D 错误。

【答案】 C煤的转化技术①煤的转化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提示】 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

②煤转化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

③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中都涉及的反应是什么? 【提示】 C +H 2O(g)=====高温CO +H 2。

1.煤的气化技术煤气化⎩⎪⎪⎨⎪⎪⎧ ――→碳在空气中燃烧低热值气⎩⎪⎨⎪⎧成分:CO 、H 2、相当量的N 2特点和用途:热值较低,用作冶金、 机械工业的燃料气――→碳在氧气中燃烧中热值气⎩⎪⎨⎪⎧成分:CO 、H 2、少量CH4特点和用途:热值较高,可短距离输送。

用于居民用煤气,也可以用于合成氨、制甲醇等CO +3H 2CH 4+H 2O ――→催化剂高热值气合成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特点用途:热值很高,可远距离输送2.煤间接液化典型流程利用合成气(H 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②改变合成气中CO 与H 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④从合成气出发生产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D .③④⑤【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由于汽油是各种含5~11个碳原子的混合烃,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故合成汽油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产物中有水生成,故①、⑤不正确。

【答案】 B2.下列技术中发生反应:C +H 2O(g)=====高温CO +H 2的是( ) 【导学号:28920049】 A .煤的洗选技术 B .型煤技术 C .水煤浆技术D .煤的转化技术【解析】 煤的转化技术是把煤进行气化或液化,均发生:C +H 2O(g)=====高温CO +H 2的反应。

【答案】 D1.有关煤利用的各项技术的2个核心: 提高燃烧效率、防止排放污染物。

2.煤综合利用的5种技术:洗选、型煤、水煤浆、煤转化、煤发电。

3.煤加工成燃油的2种方法: 氢化法、气化—液化法。

4.煤干馏的4种产品: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 .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以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解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除主要含有C元素外,还含有H、O、S、N等元素,但不含碳单质和简单的有机物,因此A项错误。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答案】 A2.煤在干馏时得到的气态产物是( )A.天然气B.水煤气C.焦炉气D.高炉煤气【解析】煤干馏时得到的气体是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

【答案】 C3.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解析】从燃料电池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

甲醇、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使用均产生CO2,而氢气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反应产物为H2O,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28920050】A.煤油是石油加工所得的主要产品之一,对煤的加工不能得到煤油B.利用“氢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利用“气化—液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用煤生成的燃油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2)n,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解析】将煤进行低温(约500~600 ℃)干馏所得到的煤焦油,再进行分馏,分馏产品中有煤油。

利用“气化—液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可大概表示为:首先把煤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燃油。

在该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

(CH2)n是燃油的组成成分,属于烃,通常呈液态,液态烃是小分子化合物而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5.(1)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的含量。

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

(2)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答案】(1)硫(或S) 浮动(2)催化剂氢气(或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