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塔双区高效脱硫技术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注意点一、目前烟气超低排放的形式2015年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东、中部地区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
对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励,改造投入以企业为主。
对于超低排放,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概念是指,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达到GB13223—2011标准中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尤其东部近城市重要地区要求排放烟尘要低于5mg/m3,这就对超低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也对我们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二、脱硫超低排放的新技术1、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可在一个吸收塔内同时实现脱硫效率99%以上,除尘效率90%以上,满足二氧化硫排放35mg/m3、烟尘5mg/m3的超净排放要求。
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是旋汇耦合装置、高效节能喷淋装置、管束式除尘装置三套系统优化结合的一体化设备,应用于湿法脱硫塔二氧化硫去除。
2、单塔双分区高效脱硫除尘技术。
使用一个吸收塔,浆液采用双分区浆液池设计,将浆液池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低PH值区和下层高PH值区),上层主要负责氧化,下层主要负责吸收,同时通过安装提效环、喷淋层加层、多孔分布器等措施明显提高脱硫效果,并在原烟道处设置喷雾除尘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除尘效果。
3、双托盘技术。
双托盘脱硫系统在原有单层托盘的基础上新增一层合金托盘,双托盘比单托盘多了一层液膜,气液相交换更为充分,从而起到脱硫增效的作用。
该技术在脱硫效率高于98%或煤种高含硫量时优势更为明显。
4、双塔双循环技术。
双塔双循环技术其实是将辅助罐体升级为吸收塔,利用双循环技术,同时设置喷淋层和除雾器,使双循环的脱硫和除尘效果进一步增强。
石灰石-石膏湿法单塔双循环脱硫技术在中山火电厂的应用

采 用 三级 除雾 器 ( 2层 屋 脊式 + l 层 管 式 除雾 器 ) 。 除 雾 安 装 存 吸
收塔 _ j 部. 用 以分离净娴气央带 的雾滴 。2 0 1 4年 以来 随荷 闻家环 保超低排放的要求 , 除雾器选择 _ 』 亡 为重要 , 主爱 考虑 以下 方而 : ( 1 ) 据吸收塔娴气 流速 的大小及 出口雾滴 ( 5 0 m g / N m3 2 0 m g / N m l : 基) 的性能要求 , 进行流场分析 , 根据分析结果决定该项 【 { 除雾器的设 计布置 , 比如采用 = i 级屋脊式除雾器还是一级管 + ■级屋脊式 除 雾器 。( 2 ) 尽 可能地增加除雾器的实际流通面积 , 从而提高除雾 的整体效 葺 墨 ,高效 除雾器要 求除雾器有效布置 牢达到 8 2 % 8 8 % 图 1 石灰石一 石膏湿法单塔双循 环脱硫工艺 【 普 通 除雾 器 设 汁有 效 布 置 牢 只有 7 0 %~ 8 0 %) 。【 3 ) 除 雾 豁 仿 置 的 本脱硫1 - 程采J } ] 单塔双循环— 艺 ,按 照 ~ 炉 一 塔+ 塔 外 浆池 角度结合炯气流场分析结果进行了优化 没计 ,这样更能有效地 设计, 设 置两级喷淋系统 , 一级 喷淋 设 2 层喷 淋层 ( 吸收塔 ) , 二级 除雾滴 , 保证 出口雾滴性能 。( 4 ) 合理设计叶片间距并进行差异化 喷淋设 3层喷淋层( 塔外浆池 ) 。 布置 。采用差异化布置是为‘ 将到达除雾器 的炯气更好的进行均 机组 B MC R丁况 :运行一级喷淋 2 层 十二级喷淋 3 层; 布, 这样 可提高雾器的整体效率 , 有效的杜绝 为烟气分布不均匀 机组 7 5 %B E C R工 况 : 运行一级喷淋 2 层 +二 级 喷淋 2 层; 而 引起 的除 雾 器 的失 效 现象 , 防 止石 膏 雨 现 象 的发 , 仨。 机组 4 0 %B E C R l l : : 运行一级喷淋 2层 +二级喷淋 1层 2脱 硫 工 艺 投 资 与 运 行 费 用 研 究 比 较 根 据机 组 燃 煤 娴 气 含 硫 变化 , 喷 淋 层 数投 运 建 议 如 下 : 2 . 1单塔 双 循 环 与 单 循 环 投 资 费用 比较 F G I )入 口娴 气 s 0 2 浓度 3 5 0 0 m CN m%4 4 0 0 m g / N m : ( 1 ) 吸收塔本体 : 双循环塔上部 比单循环塔高度增加 , m_ r 单 运 行一 级 喷 淋 2层 十二 级 喷 淋 3层 ; F G D人 口娴气 S 0 , 浓度 2 0 0 0 — 3 5 0 0 m ̄ N m : 循环要求的浆池液位较深 , 双循环需要增加 浆液收集器及 『 _ l 流管 运行一级喷淋 2层 +二级喷淋 2层 ; 管道 , 此塔本体造 价仍 较单循环 方案高。( 2 ) 塔外浆池 : 双循环 F GD人 口烟气 s 0 1 浓度 ~2 0 0 0 m g / N m : 运行~级喷淋 2层 T艺需要增加塔外浆池 、搅拌系统和氧化 空气管 网 、密度汁 、 p H 计、 旋流泵 、 旋流站 ; 南此 可见 , 单塔 双循环 艺较 单循环 一 艺投 +二级 喷淋 1 层。 石灰石一 石膏湿法单塔双循 环脱硫] 艺见网 1 。 本脱 硫工 艺实 资费 用 较 高 。 际上是相 当于烟气通过 了两次 S O 脱除过程 , 经过 了两级浆液循 2 . 2单 塔 双 循 环 与 单 循环 运行 费用 比较 ( 1 ) 电耗 : 双循环方案引起娴气侧阻力增加 , 进而电耗有所增 环, 两级循 环分 别设有独 立的循环 浆池 , 喷淋层 , 根 据不 同的功
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还不允许象发术达国家那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在对二氧化硫的治理方面起步很晚,至今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内一些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大部分欧洲、美国、日本引进的技术,或者是试验性的,且设备处理的烟气量很小,还不成熟。
不过由于近几年国家环保要求的严格,脱硫工程是所有新建电厂必须的建设的。
因此我国开始逐步以国外的技术为基础研制适合自己国家的脱硫技术。
以下是国内在用的脱硫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些,由于资料有限只能列举其中的一些供读者阅读。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日本、德国、美国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硫装置约90%采用此工艺。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
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 。
注意:锅炉出来的烟气经过除尘之后温度还是很高,而进入脱硫系统,温度是不能太高,温度过高,则吸收塔内的石膏结晶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设备的腐蚀和磨蚀会非常严重。
一般在原烟气和净烟气之间加设GGH(气气换热器),一方面对原烟气进行降温,以利于后面处理。
一方面对净烟气进行升温,有利于排烟的抬升,减少烟囱雨的形成,也在直观上减少烟囱排烟的量。
而且如果净烟气不升温的话,SO3会形成酸露,对烟囱的腐蚀非常严重。
脱硫过程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不是需要太高的温度进行的。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双回路吸收塔脱硫技术特点及应用介绍

二、双塔双循环脱硫技术的原理
双塔双循环脱硫技术的原理是在主吸收塔前设置预 洗涤塔,其目的是为了初步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 度,使得进入主吸收塔的二氧化硫浓度有所降低。一 般来说,常规主吸收塔的设计脱硫效率为 95%‐96%,只要预洗涤塔保持50%~80%左右的脱 硫效率,即可达到保证两吸收塔总脱硫效率为 98%‐99%的要求。但双回路的吸收塔设置不仅仅 只是增加了一个串联塔。在系统运行中,两塔之间浆 液排放是单向的,由于浆液排放量并不大,认为两塔 石膏浆液相互独立,特性各不相同。于是这为同时从 气液双向提高脱硫效率创造了条件。
四、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运行
2、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经济运行。 在排放浓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开循泵
控制系统的压差
PH值的控制 尽可能减少石灰石的耗量
五、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改造优势
双塔的创新和优势体现在了对超高浓度的SO2 脱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单个吸收塔较 经济和安全的持续效率约为97%左右,即当 入口烟气SO2浓度超过7000mg/Nm3(干基 6%O2)时,单塔要保证出口SO2浓度低于 100mg/Nm3非常不经济而且稳定性不好。 采用双回路吸收塔后,总脱硫效率由两塔分 担,预洗涤塔的低脱硫效率很容易实现,而 后续主吸收塔的高PH值又大大提高了单塔的 脱硫效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单塔脱硫高 很多。
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设计 及运行控制
青岛华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目 录
一、概述 二、双塔双循环脱硫技术的原理 三、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设计 四、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运行 五、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改造优势 六、总结
氨法、石灰石法脱硫技术经济比较黄艳昆

氨法、石灰石法脱硫技术经济比较黄艳昆发布时间:2021-09-10T08:39:44.17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黄艳昆[导读] 燃煤电站所采用的脱硫工艺多种多样,如石灰石-石膏法、海水法、氨法等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1、说明燃煤电站所采用的脱硫工艺多种多样,如石灰石-石膏法、海水法、氨法等。
现针对常规的石灰石-石膏法与氨法脱硫技术与经济性方面进行对比。
2、依托项目及排放基准说明工程概况:项目建设规模为1×300t/h高温高压燃气锅炉,配套1台55MW直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机组日运行小时数按24小时,年运行小时数按8000小时计。
项目采用界区外经预处理的荒煤气作为燃气锅炉的燃料,根据荒煤气的组成,通过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采用SCR脱硝技术、布袋除尘及、氨法脱硫技术,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在:NOx 含量低于50mg/Nm3;SOx 含量低于35mg/Nm3;粉尘含量低于5mg/Nm3。
废水均为零排放;物料价格均取自技经专业提供的新疆哈密当地价格,部分无法提供的,取自网上查询及厂家提供信息。
依托国电龙源提供的湿法方案和江南环保的氨法方案对技术方案、设备材料费用及运行费用进行比选分析。
3、脱硫烟气参数(设计工况)进入脱硫系统的主要烟气条件如下:1)单塔处理烟气量325410Nm3/h(标况、干基、3%氧); 2)烟气SO2浓度:580 mg/Nm3(标况、干基、3%氧); 3)烟气含水率:15%(标态、湿基、实际氧);4)烟气含氧量:2.42%(标态、湿基,由已知烟气参数计算得出); 5)烟气温度:138℃;6)原烟气尘含量:≤10mg/Nm3(标态、干基、3%氧); 7)设计工况下,脱硫后出口净烟气SO2浓度:<35mg/Nm3(标态、干基、3%氧);脱硫效率:≥93.8%; 8)设计工况下,脱硫出口净烟气尘浓度:≤5mg/Nm3(标态、干基、3%氧,当入口尘含量≤10mg/Nm3时); 9)设计工况下,氨逃逸≤3mg/Nm3(标态、干基、3%氧),氨回收率≥99%; 10)脱硫塔本体阻力≤1500Pa4、技术对比4.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主要原理为:原烟气从吸收塔中下侧进入吸收塔,与喷淋层喷出的石灰石浆液逆向接触,进行化学反应,通过鼓入氧化空气,对落入吸收塔浆池的反应物再进行氧化反应,使吸收塔浆池内的亚硫酸钙充分转化为硫酸钙,得到脱硫副产品二水石膏。
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浅析

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浅析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观念不断提高,社会上每个人都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中国已经开始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业采取措施,这促使各个行业慢慢开始调整和转型,并应用一些环保技术来减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火力发电厂是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点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是一项相对环保的创新技术,可以帮助火电厂在火电厂应用中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火电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火电厂技术创新和提高.。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虽然脱硫技术目前在火力发电厂得到广泛应用,但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环保体系,并应用超低排放技术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和能源消耗,以促进三者之间的平衡.。
从目前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项技术,积极开发并从实际应用中进行深入研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效率.。
1火力发电厂所采用的超低排放技术1.1脱硫技术目前,火电厂采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单塔循环脱硫技术、双塔循环脱硫技术和单塔多喷雾脱硫技术.。
其中,单塔循环脱硫技术是在烟尘得到解决后,利用脱硫塔进行循环,预吸收后有效去除部分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并对浆液进行预循环,调节其pH和pH值,发挥脱硫效果.。
双塔循环脱硫技术的关键也是循环技术.。
将脱硫塔与安装在脱硫塔上的循环浆液罐用回流喷淋连接,浆液按管道输送.。
然而,双塔的循环技术必须严格执行脱硫设备的技术规定并进行改造,以节省一些资金.。
单塔多喷雾技术是为了增加喷雾密度,或增加喷雾层数,提高脱硫塔的液气比和相应的液气接触范围,从而促进脱硫能耗的增加,提高脱硫效率.。
1.2除尘技术在超低排放技术中,有多种除尘技术,包括电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和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器技术利用电场和电晕放电,促进烟气水解,促进粉尘带电,并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将粉尘和工业废气分离.。
静电除尘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脱硫塔技术方案

机砖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行业概况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大气、水污染更为突出。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又分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业污染,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所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工业部门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以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我国烧结砖瓦行业主要的焙烧方式是燃煤性质的(无论外燃还是内燃)焙烧过程,因此,烧结砖瓦行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氟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物、氯氧化物等的总体数量巨大。
这可从每年行业内用的煤矸石、劣质煤、高硫煤、含硫或氟的页岩及其他工业废渣的数量上推算出来。
这些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在一些局部地区严重地影响着生态环境。
对人类、动物及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极大。
为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1992年以来就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令、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整顿,重点对水、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新的规定。
国家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并依据上述两项法令,自1997年就颁布实施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2013年国家又专门颁布《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而且这一标准是强制性的标准,在该标准中对烧结砖瓦工业窑炉专列为一个类别,对其排放的有害气体污染物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
例如对烧结砖瓦窑炉而言,新建或改扩建的窑炉: 一类地区内禁止排放任何烟尘及SO2、HF、HCI、NO等有害污染物质。
二类地区: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50mg/Nm2,烟气黑度为1(林格曼级);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300 mg/Nm3;氟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60 mg/m。
三类地区: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400 mg/nm3;烟气黑度为1(林格曼级);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0 mg/Nm2;氟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5 mg/Nm2。
关于脱硫系统单塔与双塔、单塔双循环的的对比选择与建议

关于脱硫系统单塔与双塔的的对比选择与建议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7~98%左右。
若燃煤的硫份(收到基)范围为1.5-2.0%,则根据1%收到基硫分,脱硫入口硫含量为2200mg/m3测算,以出口二氧化硫为35 mg/m3为基准,对硫份(收到基)范围为1.5-2.0%时,对应脱硫效率为99%~99.2%。
脱硫效率超过99%之后,需要对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提效改进,采用传统单塔是不能满足本工程要求的。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可提高脱硫效率的技术,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主要有单塔双循环技术(国电龙源)、串塔或双塔双循环、单塔双区(上海龙净)、U型液柱塔(重庆远达环保)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
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火电工程典型推荐技术组合方案(2014 年试行版)》中对脱硫工艺选择的规定如下:1)方案一,FGD 工艺,每台炉设置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不设GGH,不设旁路烟道,采用单塔单循环,FGD 监控用DCS与机组DCS 一体化。
2)可根据煤质含硫量高低、环保排放限值要求,选择单塔或双塔方案;煤质含硫量小于1.3%,单塔脱硫效率在98%以内,能满足排放标准的,采用单塔单循环方案;煤质含硫量大于1.3%,单塔脱硫效率大于98%以上,仍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可选用单塔双循环或双塔双循环等高效脱硫技术。
在我厂拟计划采用燃煤的硫份(收到基)范围为2.0%的情况下,达标排放情况下(二氧化硫为20 mg/m3),脱硫效率不低于99.64%。
U形塔技术预期脱硫效率与双塔双循环方案相当。
该方案存在投资高、运行费用相对较高、运行业绩较少等问题,同时由于液柱塔喷射液柱由所有循环泵母管供给,循环泵母管故障或单台泵故障均会造成环保指标超标,可靠性较低。
单塔双区技术与普通吸收塔区别仅在于对普通吸收塔浆池进行了不可靠的分区(提高浆池高度,布置射流泵),使之形成非纯粹的氧化区和吸收区,理论上脱硫效率较单塔有所提高,但较双循环系统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项目名称
备 注 循环泵设计5台,运行4 台;
1
张家港沙洲电 厂(2x630MW)
2
大唐清苑电厂 (2x300MW)
河北沙河电厂 (2x600MW) 华电可门电厂 一期 (1x600MW)
6326
98.42
4628
27
99.4
循环泵设计5台,运行4 台;
循环泵设计5台,运行3 台
3
5306
95
3697.4
单塔湿法高效脱硫技术的新标杆
——大唐马头电厂脱硫增效改造设计与研究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何永胜
一、前言
一、前言
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煤电节能减
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东部十一省市煤电在
役机组脱硫将执行35 mg/Nm3 标准,脱硫效率高于99%甚至99.5%。面对高效 率的要求,目前业内通常认为必须采用串联塔或者“塔+罐”的准串联塔等技术 路线,但该路线较复杂、占地大、投资高,增加运行费用和能耗。
收塔直径的增加会直接导致造价升高、占地加大,此外机械除雾器厂家要求的空
塔流速也有一定范围,不宜过低。 本工程是在原有吸收塔的基础上,进行利旧改造,经计算空塔流速为
3.86m/s,基本满足高效脱硫的流速要求。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5. 塔内流场分布 塔内流场均匀性指标由速度离散偏差Cv值来表示,常规Cv值达到0.3即可接受,但高效 脱硫时,应使得塔内流场Cv值为≯0.2。本工程流场均布采取如下措施: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1. 浆液循环总量 吸收塔内SO2的去除率主要是由吸收塔内循环浆液量(L)同烟气流量(G)的比
值、浆液的pH值和原烟气中SO2的浓度决定的。
hSO2 = (1-r-K).100 (%) K = V * f1 *.Lf2 * Gact-f3.*pHf4. * CSO2-f5 式中可以看出,由于正常运行中V、G、pH和CSO2均为常量,因此浆液循环量是 影响脱硫效率的最重要参数,是实现高脱硫效率的基础。 本工程需达到99%的高效脱硫,经循环量计算后,共需设置5层喷淋层,循环总量 达到34250m3/h,系统安全余量在60%左右,明显高于常规40%的水平,这是高脱硫 效率的直接保证与前提。
同类湿法脱硫项目中处于明显的领先水平
SO2入口 4556.4mg/Nm3 ,出口 10.46mg/Nm3,脱硫效率99.78%(三台循环泵)
五、项目运行后情况简述
大唐河北马头电厂9#机组脱硫改造项目
SO2入口 5020mg/Nm3 ,出口 12.1mg/Nm3,脱硫效率99.76%(BMCR工况)
由于循环泵投运数量的降低,因此马头项目 不仅满足排放要求,还明显降低设计能耗,实现 了真正意义的“节能环保”!马头项目环保测试 期间的实际运行参数截屏如下,由西安热工研 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的系统性能测试及报告将在十 二月中旬最终完成并提交。
五、项目运行后情况简述
大唐河北马头电厂9#机组脱硫改造项目
业主:大唐马头热电分公司 机组:1×300MW 烟气量:1134640Nm3/h(标湿实际氧) 入口SO2浓度:4925mg/Nm3(标干6%O2 ) 设计脱硫效率:99% 出口SO2浓度:≤50mg/Nm3(标干6%O2 ) 单塔双区技术最新应用案例
二、马头电厂项目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项目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项目概况 大唐马头热电公司9# 300MW亚临界供热机组于2010年建设石灰石-石 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采用典型空塔喷淋技术。原脱硫烟气系统采用增引合 一方式,无GGH。 SO2吸收系统采用变径喷淋空塔,D11.5/13.5m×H32.8m,浆池容积 1611m3,设置4台侧进式搅拌器、2台罗茨式氧化风机(流量9815Nm3/h, 压力90kPa)、设置4层喷淋层及4台循环泵(流量5520m3/h)、两级屋脊 式除雾器(菱形布置)。此外与10#机组脱硫装置共用制浆、脱水及工艺水 等系统。 由于原设计的出口SO2浓度为不超过200mg/Nm3,无法满足现有环保标 准的要求,因此马头电厂决定对原有的脱硫系统进行增容提效改造。 设计保证值: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燃煤硫分按 2.0%考虑,对应脱硫入口SO2浓度4925mg/Nm3(标干,6%O2),要求脱 硫效率≮99%。
五、项目运行后情况简述
五、项目运行后情况简述
本项目是采用龙净环保专有的以“单塔双区”为核心技术的高效脱硫除尘系统的最 新投运的项目之一,改造前后吸收塔外形图如图所示。改造后的马头电厂脱硫装置表 现出优异的脱硫性能,该项目投运以来仅需投运3台循环泵,在接近设计值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就可稳定达到99.3%以上至99.83%,在同类湿法脱硫项目中处于明显的领先水 平,成为单塔湿法高效脱硫的新标杆和重大突破。
一、前言
近一年多来,龙净环保推出了以“单塔双区”为核心技术的高效脱硫除尘系统技术路 线,即仅采用一个吸收塔实现大于99.3%,甚至高于99.5%的脱硫效率。 该技术路线具有系统简单、投资低、占地少、能耗低等明显技术优势,实现了“节 能减排”而非“耗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以“单塔双区”为核心技术的高效脱硫除尘系统,已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现以大 唐河北马头热电9# 300MW脱硫增效改造项目为案例,阐述设计技术方案。
二、项目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2.2 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系统塔内浆液无分区效果; (2)浆液循环总量不足,不满足高效脱硫要求; (3)喷淋层与喷嘴选型配置不当; (4)无措施防止烟气“短路”; (5)塔内流场不佳。
三、项目增效改造技术方案
三、项目增效改造技术方案
按照新标准、新目标要求,在充分分析、计算与研究本项目存在问题基 础上,业主方决定采用龙净环保专有的以“单塔双区”为核心技术的高效 脱硫除尘系统对本工程进行脱硫增效改造,以保证高脱硫效率。主要改造 方案如下: 3.1 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1)脱硫入口烟气量1134640 Nm3/h(标况,湿基,实际氧量); (2)脱硫入口烟气温度133℃; (3)脱硫入口SO2浓度4925mg/Nm3(标干,6%O2); (4)脱硫效率≥99%; (5)吸收区直径11.5m,空塔流速为3.86m/s; (6)吸收塔浆池容积为2389m3,浆池直径为13.5m,浆池正常液位高度为 16.7m;
提效环 提效环立面布置 喷淋层上方提效环 喷淋层下方提效环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4. 烟气空塔流速 在吸收塔的设计中,吸收塔直径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参数,将直接影响烟气在 吸收塔内的流速,即空塔流速。在其他条件如烟气量、烟气温度、和烟气成分和 吸收塔内喷淋层布置均不变的条件下,烟气中的SO2吸收时间与空塔流速成反比 ,即吸收塔直径越大,空塔流速越低,SO2吸收时间越长,脱硫效果越好,但吸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6 除雾器与氧化风机的改造 6.1原有两级屋脊式除雾器拆除; 6.2吸收塔抬高1.5m,重新安装两级屋脊式+一级管式除雾器,保证脱硫塔出口烟气 液滴含量不大于50 mg/Nm3。 6.3原有氧化风机无法满足脱硫增效改造的需要,为提升能力并节能降噪,龙净环 保改用2台大流量离心式氧化风机。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2. 浆液喷淋层区强化措施
(1)喷淋层层数采用5层,每层喷淋覆 盖率>250%,通过多层覆盖效果,保证 烟气在塔内横截面上得到充分的洗涤。
四、高效脱硫其他六大保证措施
(2)降低喷嘴流量,增加喷嘴密度,提高覆盖率 (3)提高喷嘴背压,降低浆液喷淋粒径 (4)喷嘴布置疏密有致 (5)喷嘴型式的选取
50.5
98.6
424Βιβλιοθήκη 598.62700
32
98.82
七、结论
七、结论
通过马头电厂脱硫改造等高效脱 硫实践证明:采用龙净环保专有的以 “单塔双区”为核心技术的高效脱硫除 尘系统,运行稳定,技术成熟可靠, 经济性能好,完全可以实现99.3%以 上的高脱硫效率。 根据实际项目的验证,即使在入口 SO2浓度为5000mg/Nm3的情况下, 采用“单塔双区”技术,出口SO2浓度 可稳定在35mg/Nm3以下。
六、其他单塔双区高效脱硫项目
六、其他单塔双区高效脱硫项目
目前,该“单塔双区”高效脱硫技术已在沙洲、清苑、可门等 20多个项目上得到成功应用。
设计入口 设计脱 实际入口 实际出口 实际脱 SO2浓度 硫效率 SO2浓度 SO2浓度 硫效率 mg/Nm3 % mg/Nm3 mg/Nm3 % 2850 98.3 2453 16 99.3
强酸性,氧 化结晶 弱酸性,吸 收
三、项目增效改造技术方案
吸收剂消耗+SO2溶解 pH:7-8→4.9-5.5 低值区 pH=4.9-5.5
氧化空气
分区关键 防止下部浆液向上返混
石膏排放 高值区 pH=5.1-6.3 射流浆液抽取 循环浆液抽取
射流浆液注入 吸收剂(pH=7-8)
高效塔双区工作原理
最后,祝各位: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三、项目增效改造技术方案
龙净“单塔双区”高效脱硫技术特点
优于单塔串联塔或“塔+罐”系统 ①全烟气均采用高pH值浆液进行脱硫吸收
②所有石膏结晶均在同一塔低pH值区进行
③无需设置塔外罐(塔)及其配套设施,可节 省电耗约230KW· h/h(1x300MW机组); ④无需设置塔外罐(塔),节约占地面积 1x300MW机组,可节约占地面积500m2以上; ⑤系统简单,检修方便,运行维护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