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规范(4)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

教师仪容仪表礼仪规范要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一言一行的导师,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仪容仪表礼仪尤为重要。
学校为了规范教师的仪容仪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特制订教师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规范。
一、发型规范头发整洁,发型大方,不染发,不留奇异发型,男教师不留长发,不理光头(特殊原因除外),女教师不披头散发。
上课期间不裹围巾、戴帽子。
二、仪容规范男教师要经常修面剃须,不留长指甲。
女教师妆容以淡雅自然为宜,不化浓妆。
不涂抹艳丽的指甲油,不做美甲,不留长指甲。
不喷香水。
三、仪态规范,立姿挺拔,走姿从容,坐姿端庄。
抬头挺胸,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杜绝边看手机边走路。
四、着装规范穿戴要符合教师职业特色,提倡穿正装。
男教师不穿拖鞋、背心、短裤、半截裤。
女教师不穿超短裙、超短裤,夏天不穿薄、露、透的衣服,不穿奇装异服。
不佩戴首饰。
五、礼貌规范遇见同事、来宾、家长等,要微笑问好,使用尊敬的语气和手势,态度热情亲切。
礼貌回应学生的问好。
六、集会规范开会时遵守会议纪律,不无故中途离场。
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模式。
认真聆听,不交头接耳。
升旗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教师在三操两集合时不穿长款羽绒服,戴帽子、手套和围巾。
七、校园规范不扔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课堂规范: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坐着上课,上课着装要轻便,不穿风衣、大衣、羽绒服、棉服等笨重的衣服上课。
八、社会规范不搞黄、赌、毒,不酗酒,不沾染不良习气。
不攀比、不炫富,不把奢侈品带进校园。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为人师表,做社会公德的楷模。
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模版

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模版一、服装仪表规范教职工应穿戴整洁、干净的服装,不得过于暴露或过于庄重。
遵守学校的着装规定,不佩戴过多的饰品,不穿着奢华、张扬的衣物。
每天上岗前必须检查自己的服装是否整洁,确保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
二、言行举止规范1. 教职工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要友善、耐心地交流,不使用不文明、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
2. 在校园内,教职工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在公共区域吃零食或嚼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教职工要严守学校的规定,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迟到早退。
在上课期间,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开始上课,不迟到或早退。
4. 教职工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说脏话、不待人粗鲁,保持良好的教育风尚。
三、待人接物规范1. 教职工应以礼貌、友好的态度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交流。
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别人请教,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2. 面对学生的问题或困难,教职工要用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四、师生关系规范1. 教职工应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念,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待学生要公正、平等、宽容。
2. 教职工应建立密切的师生联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3. 教职工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鼓励学生发扬优良习惯和品质。
五、工作纪律规范1. 教职工要严守学校的工作纪律,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随意拖延或懒散浮躁。
2. 教职工应确保上课内容的高质量,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准确传递知识点,不敷衍了事或教学内容杂乱无章。
3. 教职工要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落实差生的辅导和提高计划。
六、安全意识规范1. 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工作,熟悉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
3. 教职工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4篇)

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职工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规范教职工的言行举止,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详情如下:一、敬业爱岗1. 教职工应当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职工应当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认真备课,不得随意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 教职工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学科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 教职工应当按时到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迟到早退。
二、严守纪律1. 教职工应当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不得擅自离岗或旷课。
2. 教职工应当遵守学校的工作时间,不得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3. 教职工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不得故意拖延或推卸责任。
4. 教职工应当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各项政策规定,不得违法违纪。
三、尊重学生1. 教职工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侮辱、嘲笑或歧视学生。
2. 教职工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
3. 教职工应当与学生平等对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四、严守职业道德1. 教职工应当维护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不得给予有关成绩或选拔的任何形式的特殊待遇。
2. 教职工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或接受贿赂。
3. 教职工应当尊重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不得恶意中伤或诽谤他人。
五、严禁违法违规行为1. 教职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 教职工应当尊重学校的财产,不得私自占用或挪用学校的财物。
3. 教职工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得搞恶作剧或进行虐待行为。
4. 教职工应当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不得散布谣言或传播不实信息。
以上所列仅为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的一部分,具体的行为规范还需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
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应当认真遵守这些规范,做到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尊重学生、严守职业道德、禁止违法违规行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一、日常行为规范:1、上班时间使用普通话交流2、上班时间穿工作服,不留长指甲、不披散头发、不穿高跟鞋、不穿拖鞋。
3、上班时间将手机存放在门岗室,携带手机入园扣。
4、上班时间不看非业务书、不写教案,不做私事、不串岗、不接打电话、不发短信、不上网、不发微信、不吃零食、不聚众闲聊、非规定时间不到办公室打文件等。
二、仪容仪表:1、面部不化妆或只化淡妆。
2、长发要用发绳系好,不可随意胡乱挽起。
刘海最长不要遮住眼睛,头发要梳理顺滑,不烫蓬乱的短发,染发仅限于深褐色和黑色。
3、工作时间穿着工作服和工作鞋,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4、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
除结婚戒指外,不佩戴戒指、手镯、摇摆式耳坠和过长的项饰。
5、注意个人形象,保持个人服装和仪表的卫生。
三、语言表达:1、运用礼貌词语: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2、说话声不高,语不俗,声音甜润柔和。
3、语言规范,上班时间使用普通话交流。
四、行为举止:1、为人师表,谈吐文雅礼貌,行为举止稳重得体,符合教师身份。
拒绝喧闹、爆粗口、传是非。
2、举止端正,不两手抱肩、不翘腿、不叉腰、不背手、不插兜。
3、不在别人身后急速超行;不在面对面交谈的人中穿行;不在教学活动区以跑代走,不拖地行走。
4、上班时间不吃零食,不吃幼儿点心;不吃、不拿、不用幼儿物品,不在幼儿床上睡觉。
5、在走廊内或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行走,在狭窄的地方遇到孩子或其他人要热情问候并礼让对方。
6、与人前后进出门应拉开门让走在后边的人先行,进门时对面与人相遇应拉开门让对方先行。
7、吃饭时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并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使用筷子姿势正确,不剩饭,不挑食,不当着幼儿的面评论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
吃饭时不发出不雅的声音,不在菜盘里挑来捡去等。
)五、人际关系:1、与同事建立友好、互助、互敬的合作关系;与家长建立友善、平等的共育关系。
2、对人不冷漠,同事遇到麻烦时,主动伸出援手。
遇到意见冲突时,主动沟通,不固执己见,积极换位思考,倾听对方意见。
新老师仪态管理制度

新老师仪态管理制度一、前言作为一名教师,仪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仪态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修养,更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规范和提升新老师的仪态管理水平,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仪态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套适用于新老师的仪态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仪态管理制度1.穿着规范(1)服装要求新老师在上班时间内,必须着正装或行政服装,不能穿着休闲服装或过于暴露的衣服。
男老师要注意领带的颜色和挂带的长度,女老师要注意裙子的长度和颜色的搭配。
(2)发型规范新老师的发型要整洁、不宜过于张扬。
男老师要保持头发修剪整齐,女老师要避免过于复杂的发型,尽量保持自然。
(3)化妆要求化妆要淡雅,尽量避免浓妆艳抹,不宜擦抹过多的口红或眼影,让自己看起来干净清爽。
2.仪表举止(1)言行规范新老师在校内要注意言行举止,不随意使用粗话或梗概语,不随意批评同事或学生。
保持礼貌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同事和学生都要真诚友善。
(2)站姿坐姿新老师在讲课或开会时要保持站姿和坐姿,不要游移不定或跷二郎腿。
站姿要端正,坐姿要端坐,展现出自信和专业。
(3)微笑待人微笑是最好的仪表,新老师在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要保持微笑,展现出亲和力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用微笑面对,传递积极的能量。
3.仪态管理(1)培训与指导学校要为新老师提供仪态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仪态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改进建议。
同时还要对新老师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确保他们的仪态能够持续提升。
(2)激励与表扬学校要及时发现新老师在仪态管理方面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激励可以是一份表扬信或一个小奖励,表扬可以是在教师会议上公开表扬,鼓励新老师在仪态管理上保持良好状态。
(3)自我规范新老师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仪态管理制度,自我规范自己的仪态举止。
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仪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一、仪容仪表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教育仪容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该整洁干净,穿着得体,发型整齐,不宜过于花哨,不宜过于保守;不得佩戴过多饰品,不得吸烟、喝酒;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教师教育仪表方面的规定。
学校可以规定教师穿着规范的服装,如西服、衬衣、裙子等;可以要求教师统一佩戴校徽或校徽章;可以限制教师染发、化妆等行为;还可以规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得有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五、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仪容仪表是敏感的,他们会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如果教师的仪容仪表不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六、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可以促进教师的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七、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教育仪容仪表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因此,对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进行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八、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实施难点。
教师的仪容仪表涉及到个人形象和自由意愿,有时可能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冲突。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时,需要保持科学公正,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个体差异。
九、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可行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举办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十、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师礼仪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礼仪行为规范(一)精神面貌1.创设愉快、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2.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二)职业修养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事之间的关系。
(三)仪容仪表原则:自然和谐、秀外慧中1.着装:规范、整洁、素雅、大方(1)服装——按要求规范,着工作服,便于活动,工作服干净整洁,无污垢与皱褶。
不穿吊带背心、无袖背心、低腰裤、过长或过短裙子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忌露忌透忌紧忌异忌乱)(2)鞋子——上班时不穿拖鞋、大头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高筒鞋子,以平跟、运动鞋为主。
(3)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或项链,室内不戴帽子。
2. 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面带微笑,充满活力,淡妆上岗,不可浓妆艳抹。
(1)头发——刘海不挡眼,上班不披发,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头发(如:红、蓝、金黄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面部——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四)行为举止原则:自然规范、亲切优雅1.体态:端正、大方、自然。
(1)坐姿——端正、文雅、自如;(腰背挺直,肩膀打开,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二处,两腿并拢,不躺靠在椅背上或趴在桌面上。
)(2)站姿——挺拔、轻松、自然;(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3)走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4) 蹲姿——下蹲时上身直,屁股不撅起,一腿高一腿低,缓起身,慢站好;(5)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6)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忌双手抱胸前、靠墙、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规范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规范第一节:引言教师是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的仪容仪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形象和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教育教学仪容规范十分重要。
第二节:端正的态度和形象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态度和形象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待人亲切有礼,充满自信和正能量。
此外,他们的着装应该整洁得体,有清晰的辨识度。
第三节:整洁的外表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整洁的外表对传递良好的形象和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包括整齐的衣着、整洁的发型和清洁的皮肤。
为了传达专业性,教师应避免过于华丽或夸张的服饰。
第四节:合适的服装教师的服装选择应注意遵守学校所规定的着装制度。
保持简约、大方的原则,避免夸张的服饰和过于暴露的款式。
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剪裁,确保服装整洁、合身,并且能够彰显自己的职业形象。
第五节:恰当的妆容和发型教师在上课时应保持简约的妆容和发型。
女教师可以淡妆为主,不要过于浓重;男教师应保持整洁的发型,不要过长过乱。
教师的妆容和发型应注重自然、大方,以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
第六节:卫生习惯和个人修养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个人修养,注重自身形象的维护。
他们应保持身体清洁,并注重口腔卫生。
此外,教师应言行得体,遵守公共秩序,展现良好的个人修养。
第七节:手势和语言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手势和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应注意手势的规范和语言的准确性,避免使用随意或不恰当的手势。
同时,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并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第八节:声音和发音教师的声音和发音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使自己的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发音应准确无误,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语音模型,并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第九节: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应具备系统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要求_教师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
规范(4)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修养篇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
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
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
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
价值。
〈二〉幼儿园教师精神面貌篇
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幼儿教师形象的灵魂。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
3.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心态——自尊自信的;品质——真诚正直的;性格——活泼开朗的;心胸——豁达宽容的。
〈三〉幼儿园教师仪容仪表篇
1.着装:幼儿教师上班时适宜选择“流行中略带保守”的服装,而不宜穿着太时髦或太暴露的服装(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低胸装)。
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下装长度不可太短;配以舒适、多样式的鞋子;上班时间不赤脚或穿拖鞋或跻拉着鞋,带班或幼儿午睡时不穿有响声的高跟鞋。
〈四〉幼儿园教师行为举止篇
教师良好的举止将给每位经过您身边的人们带去优雅和气度。
1.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
细则:
⑴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
⑵走姿稳健轻快,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
⑶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
⑷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忌双手抱胸前、靠墙、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2.良好行为
⑴办公——保持安静、集中精力、抓紧时间、认真书写、分析思考;讨论问题应轻言轻语。
⑵接待家长——起身迎送、微笑问候、点头示意;询问了解、提供帮助、反映问题。
⑶带班教学
坐姿——面对幼儿端坐,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或左手搭右手放膝盖上。
(忌:坐幼儿桌子,翘二朗腿,腿伸得很长妨碍行走)
班务行动——轻声缓步,不影响幼儿的学习休息。
幼儿午睡时不聊天、不打电话。
(忌:始终握着茶杯、入园离园时坐着接待幼儿,扔书本)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予评价、鼓励欣赏。
⑷日常办公
遵守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病)请假,带班不离岗,不因私随意换班。
升旗仪式——立正、表情庄重、不说话、行注目礼。
(忌:身体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手背后或抱胸、交头接耳、嬉笑逗闹等)
对待工作——积极完成,忌消极怠工、拖拉推诿、等靠依赖、胡乱应付等。
学习开会——准时到会、专心聆听、认真做笔记、真诚交流、手机静音、适时鼓掌。
(忌:讲闲话、发短信、乱丢纸张、拍桌摔物、随意进出、结束时椅不还原等)
环境卫生——有序停放车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扔垃圾、不随便张贴等。
(忌:挑选食物,乱扔剩饭菜,高声谈论)
⑸接待领导佳宾或来访者
接待领导佳宾,在大门予以热情的欢迎,主动握手问好,在客人的前侧引导进入接待室,请坐,沏茶。
介绍贵宾,按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主先客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方职位高者开始。
客人临走,相送至园门外,(客先伸手)握手再见,并表示对其到访的感谢和再次的欢迎。
值班人员对来访者主动问好,询问来访原因,提供帮助和联系,礼貌的请来访者登记。
〈五〉幼儿园教师语言沟通篇
1.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2.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
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