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件】公共政策学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 课件169页PPT

公共政策学  课件169页PPT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and law science
Policy science and economics
Policy science and sociology
Polic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2)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 统一。
(3)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的学 科。
(4)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As a subject serving human activity, it integrates practice and theory.
公共政策科学与政治学
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与法律科学
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政策科学与社会学
政策科学与哲学
(1) the latest studied sphere which is comprehensive and subjects-across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
2、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背景
首先,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国内和国际问题,公共 政策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愈加凸现。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产生的交叉科
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和综合性科学极大地推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最后,思想库或智囊团的成熟也是促进公共政策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公共政策学的性质

第2章 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2章 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一)平等与效率的第一次碰撞——平均主义
所谓平均主义,是指要求人人均等地享有社会物质财富的心理欲求、思想主张、 理论原则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新中国建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 时期的平均主义可以说是泛滥成灾,支持这种平均主义的实践工具当归政府的政 策,而政策的价值取向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公平与效率是公共政策价值中的最基本价值,效率原则 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一项原则,它要求行政主体在公共政 策行为的过程中,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以尽可能 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最大的“功效”。基于政府 是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系统,事关国家 的兴衰,加上政府管理具有最大的涵盖面,效率就成为 当代社会公共行政中公共政策运行自身的要求。
二、公共政策价值类型
研究公共政策价值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制定和实施公共 的实践中,坚持明确的价值取向。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来看, 公共政策价值可分为三类:
1.管理价值 2.文明价值 3.理性价值
三、公共政策价值的意义
1.有助于合理确定公共政策目标 2.有助于规范公共政策价值导向 3.有助于协调公共政策利益关系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候就要兼顾到多数人利益,实行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 2.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3.坚持“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的原则 ; 4.坚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第四节 中国公共政策的价值
一、价值追求的变化历程
二、民主与科学的冲突
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来实 现决策的科学化。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扬民主,让 民众尽可能多地参与决策过程,保障决策过程中智 力来源的畅通和多元化。
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要尊重 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哪怕是离经叛道的意见和建议, 都能够得以表达的权利。

公共政策概述PPT课件

公共政策概述PPT课件

政策
孕育
消失之后
政策托起生命,与人生相伴,甚至超越了生命周期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公共政策学
第4页/共125页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政策与组织
筹备 善后
成立
政策
终止
运营 变更
第5页/共125页
人类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整依赖于政策
民族…
组织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13页/共125页
(二)理论层面
• 1、外国学者 • 2、国内学者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14页/共125页
1、外国学者
• (1) 职能论:威尔逊和伊斯顿 • (2)过程论:拉斯维尔和安德森 • (3)系统论:弗里德里奇、沙波斯基、艾.斯顿 • (4)戴伊:为或不为 • 总结:共同点
第45页/共125页
(2)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 强制性——强制性之必需——利益倾向性与价值分配(分配型与限制型政策都需强制性) • 合法性——合法性含义——强制性 • 政策必须集合法性与强制性于一体,否则效果必然不佳。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46页/共125页
强制性
• 强制性——强制性之必需——利益倾向性与价值分配
第50页/共125页
案例
• 维权之艰难,拆迁之尴尬。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51页/共125页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52页/共125页
理念
• 强制性与合法性一体,合法性是基础,强制性是保证。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5.2选择政策目标的分析方法1.价值分析(1)澄清价值概念,明确你所追求的价值的具体含义。

(如“公平”)(2)区分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弄清你所希望的价值(主观)是不是真正合乎需要的价值(客观)。

(合目的性问题)如“虚荣”与“荣誉”。

(3)分析价值内部的冲突,如“自由”,其中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别与冲突,“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区别与冲突……(4)分析不同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此种价值是增进还是削弱其他价值的实现。

权衡不同价值之间的得失。

如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涉及多重目标的冲突问题)(5)评价各个价值的紧迫性和终极性。

(轻重缓急问题)(6)明确价值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看其符合谁的利益要求,违背谁的利益要求,以及它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

◆价值分析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利害分析。

它主要回答的是:政策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应该追求的?该价值目标对其他价值目标有何影响?不同价值目标之间的优先性关系如何?政策目标是否具有价值合理性?等等。

2.政治可行性分析(1)分析政策目标对社会中各种政治势力的利害影响,以及与它们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的相容性,预则它们的可能反映,尤其要预测政策受益者和政策受损者的可能反映。

(2)分析社会中各种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其中主要看:政治势力的组织程度、人数、经济实力、思想影响力、政治影响力等。

同时注意偏好强度对政治力量的影响。

(3)分析各种政治力量围绕政策目标相互作用的各种可能后果,权衡政府和社会承担破坏性后果的能力。

(4)分析政策制定者、各个权力机关和官僚集团的价值偏好及其与政策目标的利害关系,考察他们支持或反对该政策目标的可能性和强度。

(5)分析政治制度因素对政策目标确立的影响和可行性。

如政教合一。

◆政治可行性分析主要回答的是:支持和反对该目标的政治力量是那些?强度有多大?该目标能否得到足够的支持?3.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手段可行性分析)(1)分析政府有多大财力或愿意用多大财力满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资金。

第5章 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5章 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二、 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
实际上,我们认为,一项政策议程的建立,一般 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的产生。 (2)公众议程。 (3)政府议程的形成 (4)政策认定议程。
第三节 政策制定的模式
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是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工作 者在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中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 政治生活、思考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社会效果,预测 未来的发展,不断总结出来的各种模式。
策制定主体拓展。 3.集权与适度分权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权。
三、公共问题对政策的压力
(一) 公共问题的发展,使其向政策问题转化成 为必然。
(二)公共问题的控制与解决,为政策制定施压。
第二节 政策议程
一、政策议程的概述
政策议程通常指某些已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 问题被证实提起正是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 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 的政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判断标准、政策目标、政 策方式、政策界限等是讨论的重点问题。其本质是政策问题 提上政策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六、 博弈决策
博弈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 这种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 在相反的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 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博弈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演绎的政策制定模式,它并不描述 人们实际上如何进行决策,而是解释理性的人在竞争状态下 会怎样去考虑决策。一般而言,在竞争的环境中,自己的选 择往往要依赖于对手的选择。
二、“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政策制定坚持了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了“摸着石子过 河”的政策制定模式。具体表现在一下三点: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组织统治的基本工具; 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1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1

偶然失效
耗损失效 时间
• SMITH 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政策制定过程
执行机构
目标群体Biblioteka 政策理想化的政策 环境因素 反馈
紧张 处理 建制
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
1. 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2. 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投入工作量 绩效 效率 充分性 公平性 适当性 执行力 社会发展总目标
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系统: 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 具有一定 结构和功能, 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 体. 系统方法: 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 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 就是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
1. 系统的基本属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3.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1.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 信息系统 ▪ 智囊系统 ▪ 决断系统 ▪ 监控系统
2.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 ▪个人决策模式与集体决策模式 ▪历史上出现过的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
第一章 导

1.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依 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 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 准则。
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 (2) 超前 性 (3) 层次性 (4) 多样性 (5) 合法性
3.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 导向功能 (2) 调控 功能 (3) 分配功能
规发 范呆 化的
的 叮 叮 当 当 的 的

公共政策学课件(全部内容)【精品管理课件】

公共政策学课件(全部内容)【精品管理课件】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二、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二)按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三)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四)这门学科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首先对这门学科的前两个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加以界定。

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一要素。

那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1.本质与属性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构成与结构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 政策群和政策链(3) 政策一般(二) 政策系统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三)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三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