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 教学设计音乐

合集下载

雨花石小学音乐教案

雨花石小学音乐教案

雨花石小学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雨花石小学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学生一首经典儿歌《小星星》。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 引导学生做身体放松操,放松身心,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 唱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跺脚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2. 歌曲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并唱一段《小星星》的歌词,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基本节奏。

-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如小星星代表着希望和美好。

3. 歌曲学习:- 分段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逐渐掌握整首歌曲。

- 引导学生一起跟着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动感。

4. 歌曲表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进行动作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5. 合奏练习:-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手拍、小鼓等,进行合奏练习。

- 教授学生合奏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堂总结:-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鼓励并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歌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校内音乐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教案的撰写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上仅为一个示例教案。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2.如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2.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花石》,让学生静静地欣赏音乐,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了解音乐知识(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雨花石》的音乐知识:《雨花石》是一首古筝演奏曲目,演奏时音乐流畅优美,具有水乳交融的感觉。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合作学习(2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模仿演奏《雨花石》的主旋律部分。

教师提供一段《雨花石》的主旋律乐谱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

每个小组选择乐器,合作演奏。

每个小组演奏结束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展示和欣赏(10分钟)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演奏,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表演评价,欣赏演奏的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展示创造力。

5.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雨花石》的音乐特点,小组合作演奏的心得感悟。

六、教学反思1.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通过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3.通过欣赏和表演,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五年级音乐雨花石教案

五年级音乐雨花石教案

五年级音乐雨花石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音乐《雨花石》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雨花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合唱和伴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作品《雨花石》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钢琴或其他适合伴奏的乐器。

3. 学生合唱团的指挥棒。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雨花石》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雨花石》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欣赏:1.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2. 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合唱: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音乐段落的合唱。

2. 指导学生学习各自的合唱部分,强调节奏感和音准。

3. 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合唱练习,注意统一合唱的速度和力度。

伴奏:1. 选取适合的乐器伴奏《雨花石》。

2. 指导学生学习伴奏的基本技巧,如和弦的演奏和节奏的掌握。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与伴奏的配合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合唱与伴奏的关系。

创作: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创作歌词、编写简单的旋律或设计合唱动作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总结:1.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合唱曲目学习,拓展音乐视野。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音乐团体或参加音乐比赛,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古琴、二胡等乐器,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学习音乐作品《雨花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通过合唱和伴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案中包含了引入、欣赏、合唱、伴奏、创作和总结等环节,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雨花石》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雨花石》,引导学生理解友谊、互助、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借助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歌唱、节奏、合唱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雨花石》的词曲欣赏与分析。

2. 歌曲《雨花石》的合唱技巧与实践。

3. 歌曲《雨花石》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雨花石》的词曲欣赏、合唱技巧以及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合唱技巧的运用,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雨花石》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雨花石》,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3.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4. 合唱技巧教学:教授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并进行实践训练。

5. 歌曲演唱:分组或全班合唱《雨花石》,引导学生表达歌曲情感。

6. 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意义。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学习《雨花石》的收获,总结课堂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雨花石》的词曲欣赏和合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演唱、讨论等。

3. 学生对歌曲背后故事和意义的学习效果,如理解、感悟等。

4.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包括音乐技能、道德品质等。

六、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雨花石》歌曲音频。

2. 视频资料:《雨花石》歌曲MV或相关教学视频。

3. 图片资料:与《雨花石》相关的图片,如雨花石图片、歌曲背景图片等。

4. 教学PPT:制作歌曲《雨花石》的相关PPT,包括歌曲词曲、合唱技巧、背后的故事等内容。

5. 乐谱:准备《雨花石》的乐谱,供学生演唱使用。

小学音乐雨花石教案

小学音乐雨花石教案

小学音乐雨花石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音乐雨花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雨花石,了解其形成原理和特点,能够用音乐表
达对雨花石的情感和联想。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雨花石的特点和形成原理,通过音乐表达对雨花石的情感。

2. 难点:如何用音乐表达对雨花石的情感和联想,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

三、教学准备:
1. 雨花石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有关雨花石的资料
3. 音乐欣赏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与雨花石相关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雨
花石所带来的情感和联想。

2. 学习:介绍雨花石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让学生观看雨花石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雨花石给他们带来的感觉和联想。

3. 音乐创作: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与雨花石相关的音乐素材,然后让他
们用乐器或声音模仿雨花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表达对雨花石的情感和联想。

4. 表演与欣赏:让每组学生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雨花石,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自然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听赏)雨花石(童声合唱)-接力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雨花石(童声合唱)-接力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雨花石(童声合唱)-接力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作为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师,要有一颗爱音乐的心,不断地探求音乐教育的新方法,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介绍的是六年级音乐下册童声合唱曲目——《雨花石》,给出完整的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课程背景《雨花石》是一首优美的童声合唱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珍珠,具有极高的音乐教育价值。

本曲曲调流畅明快,旋律优美动听,歌曲情感真挚,词句简洁生动,广大学生深受喜爱,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曲目之一。

此教案适用于六年级下学期的音乐课,预计耗时3节课,应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音乐、认知音乐,建立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美育情感,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和素养。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通过本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音乐特色和表现方式;•通过歌曲的推广和放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优美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教学准备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颇为重要。

教师需事先准备唱片或者在线播放的音频文件,并准备好相关教具(如课件、PPT等),做好课堂讲义的准备。

2.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聆听与童声合唱有关的知识和音乐文化,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什么是童声合唱?童声合唱有哪些特点?童声合唱有哪些经典歌曲?3.教学过程•第一节课:音乐鉴赏在第一节课中,老师要先给学生播放《雨花石》这首童声合唱曲目,让学生认真聆听,并仔细阅读歌词。

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曲目的基本信息和音乐特色,帮助学生建立对曲目的一些初步认识。

学生在听完后可以谈谈自己的听后感,对曲目的理解和感受。

接着,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鉴赏曲目,从旋律、节奏、歌唱技巧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以便增进学生对于曲目的理解和感悟。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音乐教案】《雨花石》绘声绘色教学目标:1. 通过亲自演唱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曲目。

2. 了解《雨花石》的曲调特点以及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材准备:1. 《雨花石》的音乐录音。

2. 乐器:二胡、古筝、笛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雨花石”这首曲目(5分钟)老师播放《雨花石》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聆听这首曲目。

随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曲目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它的曲调和节奏有什么特点?Step 2:介绍《雨花石》(10分钟)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雨花石》这首曲目的背景和意境,包括歌曲的主题、来源以及演唱的风格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雨花石》的视觉材料,例如雨花石的图片、自然风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目。

Step 3:学习曲目的主旋律(15分钟)老师教授《雨花石》的主旋律,并让学生跟着录音学唱,并逐句解析歌词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发音、语调和表情的准确性。

学生可以根据录音进行跟唱练习。

Step 4:乐器伴奏练习(20分钟)老师分发乐器(如二胡、古筝、笛子等)给学生,教授《雨花石》的乐器伴奏部分,并分成小组练习,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技巧,同时与主唱的歌曲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Step 5:集体演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一遍《雨花石》,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分享对彼此表演的看法和体会。

老师也可以点评孩子们的演唱和乐器演奏,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6:课堂总结和展示(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师生反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强调《雨花石》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和表现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Step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搜索、欣赏和分析一首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并写一份简短的感想和评价。

扩展活动:1. 青花瓷制作: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制作中国传统青花瓷,培养他们的手工艺术和创造能力。

音乐雨花石教案

音乐雨花石教案

音乐雨花石教案引言:音乐是一门充满魔力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传达情感和交流思想。

在教育中,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表达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活动,名为音乐雨花石。

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活动背景和目标音乐雨花石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自然元素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标是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技巧、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学生还能够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二、活动准备1. 音乐选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旋律或者一段节奏活泼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工具准备:确定需要的乐器和材料。

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口琴等,也可以使用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小枝等。

3. 教师指导材料:准备教师指导材料,包括活动的步骤和指导。

这些材料应该清晰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跟随。

三、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向学生介绍音乐雨花石活动的目的和背景。

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或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音乐探索: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可以播放一段音乐或由学生自己演奏乐器,让他们自由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3. 自然元素结合:将自然元素引入音乐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小枝等,并鼓励他们使用这些材料创作音乐。

4. 音乐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创作一段音乐。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自然材料作为乐器,并使用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创作音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并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5. 音乐表演:让每个小组在全班面前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在表演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调整乐器,确保每个乐器的发声效果良好。

6. 讨论和反思:在活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音乐创作过程和表演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电子白板制作节奏型加以联系
1、学生聆听歌曲《雨花石》,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的速度?
3、老师过渡语:雨花石的精神很伟大,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老师,老师也想用歌声抒发
内心的感动!学生思考歌曲中最深情,最感人的那一句
2、再次聆听。边听边思考:在这颗雨花石身上有种怎样的精神。
3、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中的连断区分,并能准确演唱前倚音、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
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较为良好的欣赏习惯,能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体验出音乐情绪的变化,能主动参与综合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将音乐基本技能训练融于轻松、自然之中,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去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过渡语:雨花石的
神很伟大,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老师,老师也想用歌声抒发
内心的感动!学生思考歌曲中最深情,最感人的那一句

利用电子白板插入演示动画
五.巩固复习
歌唱指导
播放《雨花石》歌曲学习,学生跟唱。
分小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
利用幻灯片展示美丽的雨花石
课堂小结
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雨花石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出发!
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
二、发声练习
二、节奏练习
三、教唱歌曲
1.介绍基础拍子
2. 引导学生情趣
师: 孩子们,请看大屏幕,用我们刚才的发声方法跟着老师轻声地哼唱这两句旋律。 1=bB 2/461756—呜16753—呜
35632—啊
73566—啊
节奏学习
师:然后用“呜”发声,把这口气有控制地吐出来。注意“呜”的口型是圆圆的。看老师做一次……你们来试试,预备,起……”发声,注意“啊”口型,跟老师做一做,把你的小拳头当成一个香甜的苹果,咬上一口,保持咬苹果的口型发“啊,”师的手势再来一次……很好。
《雨花石》
——教学作品教学设计
学校
葫芦岛市连山小学
设计者
刘龙
学科(版本)
人教版音乐
章节
第三单元3课
学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五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理解并学习雨花石的奉献精神。
2、运用听、动相结合的方法,灵活采用自学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记忆歌曲旋律,体验歌曲表现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2/4 X X XX XXOX X X--(指出休止符的地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1.引导学生唱谱子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旋律演唱的足够准确
2.按照节奏唱谱子
孩子们,革命先烈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化作一颗颗雨花石,雨花石相互碰撞出来这条节奏,(出示节奏课件)你会吗?请拿出你们的手,学老师打打这条节奏。
利用电子白板制作节奏及旋律

课件出示:美丽的雨花石
课件出示:雨花石PPT
葫芦岛市连山小学
刘龙
二O一六年五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及处理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新课导入
1.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雨花台。
2.再通过介绍雨花台来讲述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教师示范 弹唱《雨花石》
随音乐《雨花石》介绍雨花台的由来,播放图片,引出歌曲雨花石
使学生正确理解《雨花石》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历史含义,以及发扬革命先烈们的奉献精神。
师:雨花石虽小,在它的身上却折射出一种伟大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师生学习歌曲
(1)学生跟着钢琴,用“噜”完整地模唱歌曲的旋律。可以放慢速度,在模唱的过
程中熟悉歌曲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律。(2)分别对比乐句之间的不同之处,并用“噜”演唱
使用点删除,找出歌曲所唱到的场景。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了解不同的场景要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