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摘要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总共分为六卷,作者在第一卷首先论述了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以及他们各自的原则,接着在后五卷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分析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地域或气候的关系,法律与贸易、货币、人口的关系,法律与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

孟德斯鸠引用大量历史记载,大量经典事例,采用了比较分析法,为我们学习政治学打下很好的基础,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经典著作,同时还给我们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发人深思。

本文按照《论法的精神》的总体思路将本著作进行了概括,总共分为七个部分。

关键词:法律政体关系1 法律和政体的关系从最大限度的广义上说,法是源于客观事物性质的必然关系。

由此可以推断,一切存在物都有属于自身的法。

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而构成的,而这种物质运动是具有某种固定规律的,人同样受到规律的支配。

自然法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构成,在所有规律产生之前,便有了自然法,和平、觅食、爱慕、期望过社会生活是自然法的法条。

当人类处于社会中,国家间、个人间的战争开始发生,从而促使人们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法律,这就是人为法了,例如,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国际公法、政治法、针对全体公民的民法。

每一种形态的社会都有它的政治法。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政府将无法生存,一个民族所建立的政体,较好的状态就是:其政体的特殊支配权与该民族的支配权能够恰如其分地吻合。

而法律必须同业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及原则相吻合。

本书主要探讨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之间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①。

2 与三种政体相关的法律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在共和体制中,全体人民或者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前者称为民主政治,后者成为贵族政治。

在民主政治中,人民既是君主,又是臣民,人民的意志体现出来就是只有通过选举才能成为君王,所以,为建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规定投票选举的方式是民主政治中又一项基本法律;人民行使其选举权时,选举理应公开进行,这也应该被视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法律;还有一条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就是只有人民才能制定法律。

政治学经典著作

政治学经典著作

政治学经典著作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3、马基雅维利:《君主论》4、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5、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8、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9、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10、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11、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1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6、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8、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19、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20、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1、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23、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24、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25、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26、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27、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8、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2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0、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1、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3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沈阳出版社,199934、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5、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36、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37、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38、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39、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40、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41、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42、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3、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44、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45、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46、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7、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48、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9、列奥·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50、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51、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下),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52、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3、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4、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355、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56、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7、石元康:《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58、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三联书店2002年59、(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0、(美)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61、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2、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63、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65、马克思《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66、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希腊人和希腊文明》67、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政治学领域有许多经典著作,以下是部分推荐: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该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编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文库”。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

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

- 《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

中国政治思想学奠基之作,运用西方实证治学方法。

除上述著作外,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孟子>讲演录》《<老子>讲演录》、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中国》、余英时的《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等也是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1.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件和政治言论。

2. 《周礼》:又称《周官》,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对后世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3. 《春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4.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重要儒家经典之一。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集,包含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7. 《荀子》:是荀子的著作集,包含了荀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提出了“性恶论”等独特观点。

8.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包含了韩非的政治、法律、哲学等思想,提出了“法治”等观点。

9.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10.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著作,涵盖了自周威烈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人民出版社。

2、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张晋藩等:《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4、左言东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5、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6、杨鸿年等:《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8、王汉昌等:《中国政治制度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

9、罗辉映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李明晨编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12、林代昭等:《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重庆出版社,1988年。

13、史远芹等:《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14、孔庆泰等主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周发增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辞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8、彭勃等:《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19、肖永清主编:《中国法治史简编》(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

20、张晋藩:《中国法治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陈光中等:《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

22、王汉昌主编:《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

23、李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邓德龙编著:《中国历代官制》(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党校研究生学习计划政治学

党校研究生学习计划政治学

学习计划今年,当我看到省委党校的招生简章后,我想我应该去读、一定要去读,所以选择报考了甘肃省委党校政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经过紧张备考,7月份我成功被该专业录取,终于成了2013级甘肃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学一班的学员,真的很是激动。

参加工作已经6年多了,很少有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加上自己的平时工作时间也相对较长,身边的学习环境也不是十分理想的实际情况下,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尤其时常感到自身理论之匮乏,这三年的党校学习时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因此,根据政治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能更好、更快、合理、紧张的完成学习,特定此学习计划,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与工作,此计划经个人认真仔细考虑后提出的,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将严格的按照学习计划的内容与要求去执行,以达提高个人成绩的目的并顺利完成学业。

一、课程设置及学习时间本专业设置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及社会调查集中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

(一)公共必修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6学时)2、英语(古文研读)(64学时)3、党性教育(16学时)(二)专业基础课1、政治学原著选读(40学时)2、政治学专题研究(40学时)3、中外政治史专题研究(40学时)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三)专业方向课1、政治管理学(32学时)2、政府经济学(32学时)3、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40学时)4、领导科学与艺术(28学时)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32学时)(四)专业选修课1、地方政府学(32学时)2、民族政治学(32学时)3、政治社会学(32学时)4、政治文化学(20学时)5、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24学时)5.社会调查和集中实践环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选择时间进行,并写出调查报告,每年两次。

6.毕业论文,撰写研究时间一年。

二、学习计划安排(一)短期学习计划1、调整心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还是一名部队的工作人员。

中国政治方面的书籍

中国政治方面的书籍

中国政治方面的书籍中国政治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和有代表性的书籍,以供参考。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政治的历史、理论、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适合对中国政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中国近代史》(汪晖著)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经典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包括清朝末年的政治动荡、辛亥革命、各个时期的政治实践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中国政治的变革和发展。

2.《中国政治保守主义思潮研究》(曹业熙著)这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思潮,包括儒家保守主义、道家保守主义以及现代中国的保守主义思潮。

通过对保守主义的深入分析和评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的传统特点和现代政治文化的延续。

3.《中国政治制度史》(杨继绳著)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古代的封建制度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制度,涵盖了帝制、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国共内战等重要阶段。

通过对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4.《中国的政治发展演变与走向》(约翰·L·桑特、寇仲夫等合著)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政治的综合论述,既涉及理论分析,又包含具体案例和实证研究,以全面系统地呈现中国政治的发展演变和走向。

对中国政治的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思考。

5.《中国梦:习近平讲话与文献选编》(多位作者合编)这本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以来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政治方向的构想和规划。

6.《中国外交新策:政治统一与经济全球化》(王建民著)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以中国的政治统一和经济全球化为中心,深入分析了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挑战和推动全球合作。

通过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一、入门书1、国内一般教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用书),及罗斯金等的教材《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5、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6、刘军宁:《保守主义》7、俞可平:《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8、张静:《法团主义》9、徐迅:《民族主义》10、李强:《自由主义》1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13、中国《宪法》14、美国《宪法》15、《联合国人权宣言》16、《政治学方法论举隅》17、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二、提高性著作以政治学经典著作(商务馆的丛书)及其他专题研究著作为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列宁选集》3、《毛泽东选集》4、《邓小平文选》(二)国外政治学名著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马基雅弗利:《君主论》4、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5、阿特森纳、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7、布坎南:《民主财政论》8、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1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11、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12、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13、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1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1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19、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20、链鲍德威等:《公共部门经济学》21、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22、卢梭:《社会契约论》23、罗尔斯:《正义论》2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25、洛克:《政府论》26、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27、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28、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2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0、密尔:《代议制政府》31、密尔:《论自由》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33、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34、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36、萨托利:《民主新论》37、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39、韦伯:《经济与社会》4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4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43、赫尔德:《民主的模式》44、戴雪:《英宪精义》45、詹宁斯:《法与宪法》46、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47、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4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49、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三)中国政治研究著作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3、费孝通:《乡土中国》4、汤森等:《中国政治》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6、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8、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50年》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治过程》10、肖唐镖等:《村治中的宗族》11、肖唐镖等:《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12、肖唐镖等:《中国乡村报告——政府行为与乡村建设研究》13、宋玉波:《民主宪政比较研究》14、宋玉波:《比较政治制度》15、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16、严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17、胡水军:《法律的政治分析》三、外文原著1、政治学经典选读,北大西学影印丛书,2003.2、Burnard E. Brown, Comparative politic:notes and readings(比较政治学读本),北大出版社,2003.3、Larry Alexander,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宪政的哲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更多的外文原著将提供复印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杨建党
一、课程简介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是政治学原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先秦经典《论语》、《尚书》、《大学》、《孟子》、《商君书》、《韩非子》等,秦代以后经典《春秋繁露》《封建论》、《贞观政要》、《朱子语类》、《明夷待访录》等,近现代经典《康有为政论集》、《大同书》、《变法通义》、《建国方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重点研读若干代表性篇章,据此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德治政治、专制主义等,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思想,进而掌握阅读中国政治学原典的方法,培养与提高其对经典的兴趣。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study some classical works of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Pre-Qin Period, after the Qin Dynasty,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times. Students needs to read the book includ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hun Qiu Fan Lu, Kang Youwei's political commentar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hapt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long history of virtue , despotism, etc.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hinese Marxism, but also to master the way to rea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儒家与儒家经典
一、原儒、汉儒与宋儒
二、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三、现代化视域下的儒家文化
阅读书目:
《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篇
《宋史》:《朱熹传》篇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6页
第二章:《论语》
一、《论语》内容
二、《论语》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论语》:《学而》、《为政》、《里仁》、《泰伯》、《颜渊》、《宪问》、《尧曰》等篇
第三章:《尚书》
一、《尚书》内容
二、《尚书》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尚书》:《吕刑》、《洪范》、《汤誓》等篇
第四章:《孟子》
一、《孟子》内容
二《、孟子》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篇
《孟子》:《王制》、《礼制》、《性恶》、《公孙丑》、《梁惠王》等篇
第五章:法家与法家经典
一、先秦法家与后世法家传统
二、法家经典及其流布
三、现代化视域下的法家文化
阅读书目:
《史记》:《秦始皇本纪》、《老子韩非列传》等篇
武树臣等:《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8年版,第1-199

第六章:《韩非子》
一、韩非与《韩非子》内容
二、《韩非子》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韩非子》:《大体》、《定法》、《扬权》、《守道》、《有度》、《五蠹》、《六反》、《八经》等篇
第七章:汉初政治学典籍
一、黄老思想的知识传统
二、陆贾、贾谊、晁错等著作内容
三、汉初的政治学典籍意义
阅读书目:
《史记》:《曹相国世家》、《陈相国世家》等篇
《淮南子》:《无为》、《主术》、《修务训》等篇
《新语》:《辅政》、《道基》、《慎微》等篇
《新书》:《过秦论》、《大政》、《阶级》等篇
第八章:董仲舒的著述
一、董仲舒及其著述
二、《春秋繁露》内容
三、《春秋繁露》意义
阅读书目:
《史记》:《儒林列传》篇
《汉书》:《董仲舒传》篇
《春秋繁露》:《重政》、《天道》、《三代改制》、《为人者天》、《仁义法》等篇第九章:《贞观政要》
一、《贞观政要》内容
二、《贞观政要》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旧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
《新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
《贞观政要》:《政体》、《君道》、《择官》、《直谏》、《君臣鉴戒》等篇第十章:《封建论》
一、“封建”及其“封建”知识传统
二、《封建论》内容
三、《封建论》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6页《旧唐书》:《柳宗元传》篇
《柳河东集》:《封建论》篇
第十一章:《朱子语类》
一、朱熹及其著述
二、《朱子语类》内容
三、《朱子语类》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宋史》:《朱熹传》篇
《朱子语类》:卷一、十三、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等篇
第十二章:《大学》与《中庸》
一、朱熹与《大学》、《中庸》
二、《大学》、《中庸》的内容
三、《大学》、《中庸》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大学》:第一、九、十、十一章等篇
《中庸》:第一、六、九、二十章等篇
第十三章:《明夷待访录》
一、《明夷待访录》内容
二、《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清史稿》:《黄宗羲传》篇
《明夷待访录》:《置相》、《原君》、《原臣》、《取士》、《原法》等篇
第十四章:《日知录》
一、《日知录》内容
二、《日知录》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日知录》:《君》、《法制》、《胥吏》、《守令》、《名教》、《郡县论》等篇
第十五章:《大同书》
一、《大同书》内容
二、《大同书》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大同书》:甲部、丙部、辛部、壬部、庚部等篇
《日本变政考》,序、卷一、卷十一等篇
第十六章:《变法通议》
一、《变法通议》内容
二、《变法通议》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8页
第十七章:《建国方略》
一、《建国方略》内容
二、《建国方略》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书目: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744页《建国方略》,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8页
第十八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述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内容及其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及其意义
三《、论联合政府》内容及其意义
阅读书目:
《毛泽东选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等篇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研读原著为主,教师适当讲述经典环境背景与基本思想,将现实现象和问题导入课程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其求知欲从而使其主动学习和掌握并运用课程知识。

在实践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将原著思想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判断和研究政治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组织3次课堂讨论,每本原著选代表性章节研读。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
参考书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慕平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
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
4.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
5.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版
6.张觉校注:《商君书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
7.裴汝诚等译注:《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李伟译注:《明夷待访录》,岳麓书社2008年版
9.《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1.《孙中山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平时成绩占30%,采用课堂提问、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
试成绩占70%。

六、教学时数分配
(因教学时间有限,为保证教学效果,课堂以第一板块为主,二、三板块以学生课后自学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