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犯任何分年二龄:的感R染BC型、毒贫素血型和临床症状重
在RBC内繁殖周期短
是否发病:食物被污染程度、进食量多少、人体抵抗力强弱
因发病后吐泻症状明显,细菌毒素大多迅速排出,故病程短
间日疟
卵形疟
侵犯年幼的RBC
贫血和临床症状轻
三日疟
侵犯衰老的RBC
发病机制
疟原虫生活史的两个特点:
分二类:感染型、毒素型 繁殖周期中产生巨大量 的子代是否发病:食物被污染程度、进疟 存食原 在量虫 ,多能 并少够 在、在 自人宿 然体主界抵体持抗内续力较传强播长弱期 抗原的多样性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感染人体的疟原虫分四种: 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蜡样芽孢杆菌
恶性疟原虫
病原学
疟原虫生活史包括两个阶段:
人体内
无性繁殖期
按蚊体内 有性繁殖期
病原学
雌性按蚊叮人吸血时: 感染性子孢子随按蚊的唾液人体血液循环 肝细胞
核分裂(从裂殖子发育为成熟裂殖体)
裂殖体成熟 放出大量裂殖子
临床表现-凶险发作
恶性疟:
– 短期内大量血红蛋白尿、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 – 脑型虐是其严重的临床类型。
临床表现-凶险发作
脑型疟:
– 是恶性疟的严重临床类型,亦偶见于间日疟。 – 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发热,有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病因与受染的红细胞堵塞微血管、低血糖、 细胞因子有关。
临床表现-再燃与发作
再燃:是由血液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的,因此, 四种疟疾都有再燃的可能。多见于病愈后的1~4 周,可多次出现。
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 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多见于病愈后 的3~6个月。
诊断
临床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 脾大。
学时
概述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 性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 血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繁殖 红细 胞成批破裂 发病
临床特点: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 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及卵型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 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病原学
典型发作:突发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时间 持续20~60min。随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 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但神志清楚。发热持续 2~6h。随后开始大汗,体温骤降持续时间为30min~1h ,进入间歇期。 间日疟和卵形疟间歇期为48h,三日疟为72h,恶性疟 为36~48h。 反复发作可出现贫血和脾大。
鉴别诊断
与发热疾病鉴别: 败血症、伤寒、钩非端细螺菌性旋食物体中病毒:、生肾物性综、合化学征性 出血 热、恙虫病、胆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脑型疟: 霍乱:明显的脱水、酸中毒及周围循环衰竭 乙脑、中毒性菌痢及散发病毒性脑炎鉴别。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急方性法细:菌病性痢原疾学:的全确身定感。染中毒
症状较重பைடு நூலகம்
预后
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死亡率很低 恶性疟死亡率高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生物性、化学性
霍乱:明显的脱水、酸中毒及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细菌性痢疾:全身感染中毒 症状较重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雌性按蚊叮咬人体 少数为输血或母婴传播(先天性疟疾或经胎盘传 播疟疾)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 我国最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 我国平原地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 我国山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微小按蚊 我国丘陵地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嗜人按蚊
实验室检查:疟原虫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凡曾在有蚊季节去过疟疾流行区,或有蚊虫叮咬、或近 期有输血史的人。
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间歇 发作周期有一定的规律性,每次发作都经过寒战、高热 、继之大汗热退的过程。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时出现神 志不清、抽搐和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液的厚、薄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 寻找疟原虫,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厚涂片提高检出率 ,薄涂片区分种类)
疟疾 (malaria)
目录1 目录2 目录3 目录4 目录5 目录6
教学大纲 引言 授课内容 小结 复习题 参考书籍、文献或网站
疟疾教学大纲
要求
内容
掌握
1. 病原学 2. 临床表现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
1.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2. 实验室检查 3. 治疗
了解
1. 流行病学 2. 预后 3. 预防
血液循环
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
一部分侵入红细胞,裂体增殖(无性繁殖期) 临床发作
病原学
红细胞内裂殖子环状体(早期)、晚期滋养体各阶段 裂殖体 红细胞破裂 释出 裂殖子及代谢产物 继续侵犯其 他未被感染的红细胞 继续无性增殖。 几代增殖后 部分原虫裂殖子 发育 配子体按蚊叮人 随血液 蚊胃 配子 雌雄配子结合 合子 动合子按蚊肠壁 囊合子 成熟后 孢子囊(囊合子内含许多子孢子母 细胞,发育后具有感染力的子孢子主动逸出,穿 过体腔移行于按蚊的唾液腺,伺机侵入人体,继 续无性繁殖周期。)
因发病吐泻症状明显,细菌毒素大多迅速排出,故病程短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热)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引 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 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 衰竭。
亦可由抗疟药物伯氨喹诱发
临床表现
平均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13~15天,三日疟24~30 天,恶性疟7~12天。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 – 各型疟原虫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 反复多次感染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寄生虫病致死率的首位
– 热带>亚热带>温带 –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热带恶性疟流行(最严重) – 季节多以夏秋季较多
发病机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
恶性疟
病原学
蚊体内: 有性繁殖
人体内: 无性繁殖
病原学
间日疟及卵形疟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 繁殖速度上是多态的 :
速发型子孢子:12~20天发育为成熟裂殖体 迟发型子孢子:6~11月发育为成熟裂殖体 这些子孢子是不同质的。因此在肝细胞内发 育繁殖,也不是完全同步。迟发型子孢子(休眠 子)是间日疟与卵形疟复发的根源。三日疟和恶 性疟无迟发型,故无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