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合集下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思考:
这些画作反映了城市化发 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 你怎样认识城市化问题, 答:反映问题:工人生活困难,你居觉住得条城件市差化;过城程市中环我境们污 染严重;城市规模过大,交通不便应;该就注业意困哪难些,问城题市?贫怎民样增 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做? 认识:城市化进程是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或随着经济 的服古《发它斯收展的古 《塔容,负斯伦夫所塔敦走面里多夫的城影晚雷多街市 响上雷道化:念木》木道如圣刻刻经路环画画》是境必污然染趋、势人。口城膨市胀化、过交程通中拥要堵尽、量医克疗 改革等等问题。
3.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的代表: 法__国___和_德_国____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3)大众教育普及的发展: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情景导入
北京雾霾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既感受从未 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社会 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关系:
动脑思考: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
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为什么英国城市人口比最大? 说明什么问题?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大。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雾都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 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市民不仅机器生时活代被的享打受乱,健 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大 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的西风吹散烟雾才告气 终。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此次事件污染 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工业化 带来的 社会问
题
环境污染 ① 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贫富分化加剧 ② 工人运动兴起
随堂演练
1.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如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B ) A.大众教育推广 B.城市化加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贫富分化加剧
2.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中提及:工厂“使 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 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 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
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
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教育 表现
②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 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③ 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
影响
等教育。 ④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 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 曼
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彻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 斯
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 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 美
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 国 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 纽 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约
雾都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 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市民不仅机器生时活代被的享打受乱,健 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大 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的西风吹散烟雾才告气 终。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此次事件污染 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工业化 带来的 社会问
题
环境污染 ① 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贫富分化加剧 ② 工人运动兴起
随堂演练
1.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如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B ) A.大众教育推广 B.城市化加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贫富分化加剧
2.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中提及:工厂“使 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 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 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
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
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教育 表现
②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 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③ 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
影响
等教育。 ④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 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 曼
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彻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 斯
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 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 美
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 国 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 纽 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约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含作业)

课堂小结
的工 社业 会化 变国 化家 Nhomakorabea人口增长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劳动力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
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越来越多妇女走
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大众 教育
原因: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意义: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化: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 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的社会面 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有 益呢,还是有害呢?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英 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状1元成才8路 00万。19世纪20年 代,美国的人口状元成才约路 为1000万,到1914年,美 国的人口已超1亿。
等。”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A.当时英国的城市环境很差 B.当时英国经济发达 C.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好 D.英国的城市规划得很好
3. 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中描述了19 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
是( B )
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C.工厂林立,且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劳动力结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 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越来越 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大众教育: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
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 1.原因 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2.影响
⑴机器的广泛使用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流 向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工业化国 家的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积极)
⑵农村人流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广大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攫取。贫富分化 进一步加剧。
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三.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大众教育的推广五.城市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消极)
1.环境污染 2.社会矛盾尖锐 启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我 们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要做 到保护环境平衡发展。
⑴机器的广泛使用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流 向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工业化国 家的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积极)
⑵农村人流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广大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攫取。贫富分化 进一步加剧。
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三.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大众教育的推广五.城市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消极)
1.环境污染 2.社会矛盾尖锐 启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我 们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要做 到保护环境平衡发展。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伦敦
东京 悉尼
95.9
80 0.8
268.1
2
476.7
105 22.5
658.1
160 48.2
1、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 趋势有什么共性? 2、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1760年,英国5-10万人 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 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 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 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 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初步实现城市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 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纽约 6.4 1850年 69.1 1880年 191.2 1900年 343.7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探究一 : 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 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
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
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 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 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 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 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越来越多 的人涌向城市。在德国,1840年人 口有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 1910年则达48个。英国1901年的人 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 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美 国在1915年有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 业地区。
想一想,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使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降低。因 此,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的工厂,城市的人口就越来越多。
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C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
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
近年来,我国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 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出台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车 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 发展低碳经济等。
2.贫富分化加剧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工人阶级在恶劣环境
—— 沃尔特·惠特曼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化怎样的情感?
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工业化的不满。 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赞美。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 工厂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
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英国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 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 空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 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 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 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教育方面的变化: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化:城市建设和发展
社会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
小试牛刀
1.右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
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
原因是(D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人涌入新的工业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 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有害的: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工业 化国 家的 社会 变化
人口增长 人口方面变化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 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 发展。
三、城市化
பைடு நூலகம்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 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 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 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快速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
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A)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 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 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 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 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 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 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 毁织袜机。
教育方面的变化: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化:城市建设和发展
社会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
小试牛刀
1.右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
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
原因是(D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人涌入新的工业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 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有害的: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工业 化国 家的 社会 变化
人口增长 人口方面变化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 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 发展。
三、城市化
பைடு நூலகம்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 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 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 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快速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
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A)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 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 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 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 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 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 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 毁织袜机。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历史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社会进步:①人口增长。②劳动力结构: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降低,专门从 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比例上升,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③妇女走出家庭,成为 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④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⑤城市化。 (2)社会问题:①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②贫富分化加剧:使社会 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3.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
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低到
33%。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B.工业经济的需要
C.人权意识的增长
D.科学事业的进步
4.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B.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 D.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材料一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 (单位:万人)
时间 180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1)材料一中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后,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材料二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 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5.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 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 C )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社会进步:①人口增长。②劳动力结构: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降低,专门从 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比例上升,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③妇女走出家庭,成为 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④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⑤城市化。 (2)社会问题:①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②贫富分化加剧:使社会 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3.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
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低到
33%。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B.工业经济的需要
C.人权意识的增长
D.科学事业的进步
4.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B.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 D.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材料一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 (单位:万人)
时间 180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1)材料一中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后,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材料二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 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5.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 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众教育的推广 时间:19世纪中期以后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最早的国家:德国、法国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
表现:中等教育---1802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1870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10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 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 沃尔特·惠特曼
社会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 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 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 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 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 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 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 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 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
思考:
这些画作反映了城市化 发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
在你怎样认识城市化
答:反映问题:工人生活困难,问居题住,条你件觉差得;城城市市化环过境程污 染严重;城市规模过大,交通不便中;我就们业应困该难注,意城哪市些贫问民题增? 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怎样做?
村人口统计表》,为什么英国城市人口比最大?说明 什么问题?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大。
100 80
中国 60 40
英国 20
城市人口比重(%)
(1)英国1最85早0 完1成95工0 业19革70命,19推80动城19市90化进20程00。(年) 1.英特国点城:市起化步起早步, 水早平的高原。因是什么?相比中国有何特点? (2.2我)国2城0世市纪化8进0年程代在。哪一改时革期开后放进政程策加的快实?施其,原社因会是经什济么的? 全面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发展。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工业革命带来了 环境污染的问题 ;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问 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 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
认识:城市化进程是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或随着经济 的服古《发 它收斯展的古 《容塔,负伦斯所夫敦塔走面里多的夫城影晚雷街多市响上道雷化:念木》木道如圣刻刻经路环画画》是境必污然染趋 、势人。口城膨市胀化、过交程通中拥要堵尽、量医克疗 改革等等问题。
工
人口增长
业 人口方面变化: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化 国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家 教育方面的变化:推广大众化教育
的
有 益 的 变 化
社 城市化:城市建设和发展
会 变
社会矛盾激化
有 害
化 社会问题:
的
环境污染
变 化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表达了诗人对城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城市化对经济结构: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人类由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答:原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 供有利条件。
有利:弥补劳动力不足, 提高城市竞争力, 活跃市场, 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多元文化交流。。。。
不利:上加图大表教示育的压城力市、流住动房人压口力数、量交变通化压原力因是加什重么了?环境 负担, 加对重该了市社产会生治积安极压影力响。有。哪。些?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思考:
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 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 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 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 敛形成。
2016年调查报 告,美国前10% 的富有家庭拥 有51万亿美元 财富,约占美 国家庭总财富 的四分之三。
工人运动兴起: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
C 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 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 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
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A)
作用: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 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含义: 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 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 史过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农 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思考: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
2.社会结构变化
表现:(1)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 巨大变化。
(2)农业人口减少,专门从事工业和商 业人口增加。
今日的美国,公共汽车驾驶员的数量甚至比农民人数还 要多,美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的1%,但却养 活了3亿美国人,粮食多得吃不了,干脆出口,还成了 全球谷物出口大国。科技的进步引发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革命,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4.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D )
①环境污染 ③交通发达 A.①②③ C.①③④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④生产力水平高 B.②③④ D.①②
市化的不满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表达了诗人对城 市工业化的赞美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D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 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 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 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
问题:
(1)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2)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
合作探究
改善: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 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 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 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 公共交通工具。
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与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监测图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 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 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 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 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 ⒈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⒉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⒊政局稳定。
马尔萨斯人口论:
(1)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 认为人口会有无限增长的趋势,直至到食物 供应的极限为止。 (2)可以用某种其它方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
计划生育
(3)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女子地位提高。
英国女挣来的工资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丈夫拿出 去喝酒,赌博,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抱怨……
女权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是指一个主 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 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 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什么?
城市化出现了哪些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如何认识工业化和城市化?
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超过了城市资源 和环境承受能力,出现了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城市无序扩张等现象。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关系:
工业革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资技术基础和其 他必须的条件,推动了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与 工业革命密切联系、并行发展。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北京雾霾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既感受从 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 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了人口
的迅速增长。
表现: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 1800万;19世纪20年代到1914年,美国 人口从1000万增加到约1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