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疤痕、的经验方、偏方汇总(49方)
中药治疗疤痕、的经验方、偏方汇总(49方)

中药治疗疤痕、的经验方、偏方汇总(49方)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
(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
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中医美容古方修复疤痕

中医美容古方修复疤痕疤痕是皮肤受损后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起不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在中医美容中,有许多古方被广泛应用于疤痕修复,它们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一、祛瘀活血类古方1. 丹参酒洗剂:将适量的丹参研磨成细末,加入优质白酒中浸泡15天,经过滤后即可使用。
使用时,取适量洗剂涂抹于疤痕处,轻柔按摩片刻后用清水洗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促进疤痕处血液循环,加速瘢痕蛋白的自由浸润和排泄,从而改善疤痕的质地和颜色。
2. 三黄片:取黄柏、黄连、黄芩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加少量蜂蜜调成糊状。
用纱布蘸取糊状物,贴在疤痕处,每日更换数次。
这些黄色中药均具有消炎、抑菌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疤痕红肿,并促进皮肤再生。
二、滋养肌肤类古方1. 枸杞面膜:取适量的枸杞煮熟捣碎,加入适量蜂蜜和面粉调成糊状。
将面膜均匀敷于疤痕处,放置15-20分钟后用温水清洗。
枸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使疤痕逐渐平坦。
2. 玫瑰胶补水霜:将新鲜的玫瑰花瓣捣烂或使用市售的玫瑰精华油,加入适量芦荟胶搅拌均匀。
每天早晚洁肤后涂抹于疤痕处,稍加按摩至吸收即可。
玫瑰具有保湿和滋养肌肤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疤痕的干燥和粗糙问题。
三、推拿按摩类古方1. 疤痕推拿:每天使用温水清洁疤痕处后,将适量维生素E油涂抹于疤痕处,轻轻按摩数分钟。
然后用手指从疤痕中心向四周逐渐加大力度推动,直到感觉局部皮肤微痛为止。
这一推拿按摩方法能够促进瘢痕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改善疤痕组织的质地和颜色。
2. 盐渍按摩:取一小勺食盐,加入适量温水溶解,用棉花球蘸取温盐水涂抹在疤痕处,轻轻按摩2-3分钟。
盐渍按摩可起到去除疤痕角质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帮助疤痕更快地修复。
以上介绍的古方是中医美容中常用的修复疤痕的方法,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古方前请先咨询医生或中医美容师,确保没有对药物成分的过敏反应。
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他说,中医强调
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
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
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
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
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
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
六:瘢痕疙瘩
25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
坚。主治:疖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麻油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
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
天约3000克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2)药末,调和成膏。用厚纸摊
18、去除瘢痕。用鸡蛋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
19、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
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
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共捣成泥。
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
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
疤痕中药方

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
(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
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疤痕秘方--疤痕一抹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留下的疤痕,很影响美观,如果在重要部位对象可能都找不到。
本人有一治疗疤痕特效秘方,疗效极好,一直视为珍宝。
〖中医中药〗
乌梅30克五倍子25克威灵仙25 克蜈蚣3条莪术15克冰片5克。
〖制作方法〗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偏方主治〗
各种疤痕
〖偏方用法〗
取药粉适量,用白醋调成膏状涂抹于患处,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
〖方解〗
方中乌梅善于溶解一切皮肤赘生物,对于增生性疤痕十分合拍。
乌梅味酸,有收敛之性,外用可以收敛皮肤,又可以治疗浅表性疤痕。
此一味药同时可以治疗两种疤痕,可谓是一箭双雕!故用以为君药。
五倍子尤善收敛,专门针对浅表性疤痕。
威灵仙众所周知可以软化骨刺,殊不知其软化增生的疤痕也是一绝。
两味药各有专攻,加强君药的作用,如同皇帝的左膀右臂,故为臣药。
蜈蚣通络散结、莪术软坚化瘀,冰片渗透皮肤,此三味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修复,共为佐药。
醋,它的软化作用非同一般,另外醋味道是酸的,亦有收敛之性,另外醋还有美白皮肤的作用,故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疤痕可消,皮肤得健。
注:本方疗效奇特,制作简单,药材便宜,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适合普及,推广。
疤痕中药方

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3例,有效1例。
4(白芷、甲5当归、6桃仁12g,川芎12g30g,水蛭9g,所以值得推荐.,在心血管血药物,,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
主治:瘢痕疙瘩。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
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
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
出处:《胜金方》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2次,将210.于是中止痒法”;1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
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活血祛瘀消除瘢痕和疤痕

活血祛瘀消除瘢痕和疤痕活血祛瘀是一种中医理论,通过调理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达到消除瘢痕和疤痕的效果。
活血祛瘀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食疗、按摩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而有效的活血祛瘀方法。
一、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活血祛瘀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
1. 当归酒精浸泡:将适量的当归切成碎末,装入瓶中,加入适量白酒,浸泡10天后即可使用。
每天用浸泡的酒涂抹瘢痕或疤痕部位。
2. 黄芪益气颗粒:黄芪具有补气活血的功效,可促进瘢痕和疤痕的愈合。
每日饭后服用2次,每次3克。
3. 红花油:红花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感,加快瘢痕和疤痕的消除。
每天用红花油轻轻按摩瘢痕或疤痕部位。
二、食疗食疗是通过食物来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有利于消除瘢痕和疤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疗方法。
1. 青木瓜汁:青木瓜具有消肿止痛、润肤祛痘的功效,可以帮助消除瘢痕和疤痕。
将青木瓜切碎,榨取汁液,每日空腹饮用一杯。
2. 蜂蜜水: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滋润肌肤的作用,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瘢痕和疤痕。
3. 鸡蛋煮醋:将鸡蛋煮熟,剥壳后放入醋中浸泡24小时,每天食用一个鸡蛋。
醋能活血祛瘀,加快瘢痕和疤痕的消除。
三、按摩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活血祛瘀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瘢痕和疤痕的消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按摩方法。
1. 瘢痕按摩:用手指蘸取少量植物油或按摩油,轻轻按摩瘢痕处,每天按摩1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瘢痕。
2. 疤痕按摩:用手指蘸取适量维生素E油,温柔地按摩疤痕部位,每天按摩15分钟,可以加快疤痕的消除。
3. 推拿按摩:将手掌搓热,用轻柔的力道以画圆或上下推拿的方式按摩身体,每天按摩20分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疤痕和瘢痕。
总结:活血祛瘀是一种有效消除瘢痕和疤痕的方法,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食疗和按摩来实现。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当归酒精浸泡、黄芪益气颗粒和红花油等方法来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
中医药巧治术后瘢痕(医方荟萃)

中医药巧治术后瘢痕(医方荟萃)
手术后瘢痕疙瘩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胸、腹部手术后,如果采取中药丸内服及中药膏外涂的方法治疗,可使手术后瘢痕疙瘩减轻乃至消失。
药物制作:①破血软坚丸: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穿山甲、赤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连翘、金银花、苏木、皂角刺、浙贝、生牡蛎、枳壳、夏枯草各等份,全部研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10克重。
②瘢痕平复膏:先取白花蛇舌草、皂角、生南星、当归、三棱、金银花、伸筋草、蒲公英、红花、白芷、连翘、威灵仙各15克,用2公斤陈醋煎沸30分钟,去渣取液,将蜂蜜250克放入其中,同时将蜈蚣5条、乳香、没药、五倍子各30克,冰片15克共研成细粉后放入药液内搅匀,再用小火煎熬成药膏,稀稠适宜,瓶装备用。
治疗方法:内服破血软坚丸,每次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敷瘢痕平复膏,隔日1次,敷前先用温水洗净局部皮肤,尔后外涂药膏,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20天为一个疗程,可用1~2个疗程。
治疗其间,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经过治疗后,手术瘢痕疙瘩基本平复消失者占50%以上,有效率可达80%。
按照中医学解释,手术后瘢痕疙瘩是因皮损处瘀血凝滞、余毒未尽,复受外邪侵入,致使温热搏结、气血瘀积而成。
所以治疗上采取破血消瘀、软坚散结、清洁余毒的方法,而破血软坚丸和瘢痕平复膏就是根据这些理论组方而成的,内服与外敷同用,相得益彰,从而使瘀滞散、余毒祛、症结消,瘢痕疙瘩得以平复。
(安武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疤痕、的经验方、偏方汇总(49方)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
(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
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
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
主治:瘢痕疙瘩。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
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
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
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10.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 舅舅是皮肤科的老中医,因为一个同学长疤痕疙瘩,求治多方无效。
想到了用中医方法祛疤,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
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
他说,中医强调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
1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
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1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1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
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
(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
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 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1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
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
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15.应氏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
16.张氏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
17.杨氏用五倍子50g、五灵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没药各5g,蜈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砜(消炎止痛,利尿,镇静)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外涂创面后加压包扎,总有效率为96.6%。
该法以中西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较强穿透力,从而促进瘢痕消退。
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18.胥氏用灭瘢膏作超声耦合剂,以超声透入法治疗瘢痕增生,(药用腊月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条,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将羊脂熬油去渣,后将药投入,文火煎至质枯,滤净,自然凝结备用)。
此方法先以热效应使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较大的延展性,再经超声的机械振荡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使药物充分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19.张氏认为本病乃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乌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条,苦参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药加水泡10小时后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浓缩收膏成糊状,冷却后加粉外用。
20.毛氏用积雪苷外涂、内服治疗瘢痕。
2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疗瘢痕,同时将瘢痕辨证分为三型: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加减用药,共治疗440例,总有效率92.27%。
22.赵氏以消瘢散(丹参、五倍子、苦参、昆布、海藻各30g,威灵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用于?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莪术各20g)敷贴瘢痕局部,配以热烘疗法,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23.黎氏等应用烧烫灵(白芷、紫草、冰片、旱莲草、大小蓟、茜草、明矾等组成)对大鼠深Ⅱ度、Ⅲ度烧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结果显示烧烫灵组动物上皮修复良好,愈合完全。
赵氏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了12例深度烧伤疮面,愈合后疮面肉眼所见均为软质平整光滑的上皮覆盖或软中带硬的平整疤痕。
光镜、电镜显示:表皮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细一致,排列整齐。
运用中药提取成分进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见报道.24.丹芎瘢痕涂膜:[成份] 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参、乳香(制)、没药(制)、冰片、甘草。
[性状] 本品为浅红棕色至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气特异。
25.手术后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26 .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
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坚。
主治:疖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麻油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天约3000克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2)药末,调和成膏。
用厚纸摊成大、中、小三号,厚薄不同的膏药,用时烘烊贴患处。
27.六物灭瘢膏【来源】《外台秘要》【组成】衣中白鱼、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各等份。
【功效】灭瘢。
【制备】上药研如粉,以乳汁调和,贮瓶备用。
【用法】涂于面上患处,每日3次。
【说明】本方专用于治疗瘢痕疙瘩。
方中衣中白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陆川本草》谓之可“破积,解毒,治疮疖”;《本经别录》记载其能“涂疮灭瘢”;《千金方》中则以衣中白鱼及鹰屎白二味和蜜治疗瘢痕凸出,可见这些药物在古时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药。
除此之外,本方还选取了长于灭瘢痕、消症瘕的鸡屎白,利水泄热,祛风解毒以增药效;并配以芍药养血活血,润肤红颜;白蔹清热解毒,消肿生肌。
诸药以乳汁调和则有滋润营养之效。
28.小品灭瘢方【来源】《刘涓子鬼造方》【组成】鸡屎白30克,辛夷1.2克,白附子0.6克,细辛0.4克。
【功效】灭瘢。
【制备】上药酒浸一夜,以羊脂50毫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
【用法】伤瘢以甘草洗后涂之。
【说明】本方以鸡屎白为主药,其味苦咸凉,可利水泄热,祛风解毒,软坚去积,是古方中常用的灭瘢除痕药;配以辛夷辛温芳香,解肌散表,上窜头目,善治头面目鼻之病,《药性论》中谓其“能治面生黑疱。
面脂用,主光华”。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辛夷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白附子、细辛辛散温通,可引药上行头面,畅达经络。
四药共举可祛散风热,消肿散结而灭除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