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用得非氧化杀菌剂标准
QSNCC-J-05-2014-0009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

4.2.2.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硫代硫酸钠)=0.1mol/L。
4.2.3 仪器与设备
4.2.3.1棕色滴定管(酸式):50mL。
4.2.3.2滴瓶:10-30mL。
4.2.4 分析步骤
用滴瓶以减量法称量约7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预先加入3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用移液管加0.5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10mL,放置0.5小时,加入50mL碘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3mL,迅速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同时做空白。
表1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25万吨循环水工段25万吨脱盐水工段1外观浅黄绿色透明液体微蓝绿色透明液体见412活性物含量wt15见423ph735gbt225924密度20kgm3102010001040gbt225945水溶性完全与水混溶见434试验方法41外观取50ml60mlhedp缓释阻垢剂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100ml比色管中在日光或日光灯透射下直接目测
本标准起草单位: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质检计量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延庆、高克霞、裴艳红、韩艳。
本标准首次发布。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及脱盐水工段用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循环水及脱盐水工段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的验收检验。
4.2 活性物含量
4.2.1 方法概要
异噻唑膦酮衍生物与亚硫酸氢钠定量反应,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与碘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碘。
4.2.2 试剂和溶液
循环水题库(含答案)

填空题1.循环水得设计规模(40000m³)。
2.冷却塔得冷却能力为(5000m³)。
3.旁滤采用得就是(重力无阀)过滤器4套。
4.旁滤得处理量(1600m³)。
5.循环水进塔温度(43℃)。
6.出塔温度(33℃)。
7.循环水供水压力(0、5MPa)回水压力(0、2-0、25MPa)。
8.循环水PH控制在(8、2-9、2)。
9.循环水浊度控制在(≤20)NTU。
10.循环水余氯控制在(0、2-0、5)mg/l。
11.P4201A泵得额定流量(8600)m³/h,P4201A电机得功率(1600)KW/10KV。
12.循环水目前使用得非氧化性杀菌剂就是(异噻唑碄酮)。
13.P4202泵得流量(7300)m³/h,电机得功率(1400)KW/10KV。
14、水泵得主要参数包括(扬程) (流量) 转速(功率)、气蚀余量、效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气蚀余量。
14.水与空气得接触(面积) 越大,水得(蒸发) 散热效果越好。
15.我厂循环水泵属于(单级双吸)泵。
16.离心泵得工作靠泵得(内外压差) 不断地吸入液体。
17.按照通风形式,凉水塔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形式。
18.加(杀菌剂)得目得就是为了杀灭循环水中得菌藻与微生物粘泥。
19.碳钢在冷却水中得腐蚀就是一个(电化学 )过程。
20.冷却后得水温越(接近 )当地气温得温标温度,冷却塔得冷却效果越好。
21.水中(磷酸)就是造成金属化学腐蚀得主要原因。
22.收水器主要用来回收随自流带出得(雾状小水滴)。
23.冷却塔中填料得作用就是能增加水与空气得( 接触面积)。
25、离心泵得种类按泵轴方向分为(卧式泵)、(立式泵)。
26、循环水集水池起储存与(调节水量)得作用、27、用水冲洗电机,会引起电机(短路)事故。
28、循环水在循环水过程中水量得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与(渗漏损失)四部分。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循环水系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要求标准也变得愈发严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带您全面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概述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即是指在循环水系统中,使用非氧化杀菌剂来保证水质清洁、安全,从而达到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标准。
这一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 技术要求从技术要求角度来看,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2.1 技术原理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杀灭水中的细菌、藻类等微生物,防止水垢、腐蚀等问题,保障系统设备的长期运行。
要求标准中需要明确指出杀菌剂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2 使用方法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涉及剂量控制、投放方式、使用频率等方面,要求标准中应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杀菌剂的有效使用。
2.3 安全性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要求标准中对杀菌剂的安全性也需作出规定,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3. 个人观点对于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我个人认为,其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保障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确保循环水的清洁和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设备腐蚀、性能下降等问题,保障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原理、使用方法和安全性等方面,以确保技术的有效运用和安全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在文章内容的撰写和思路的展开中,我们注重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主题,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
文章内容使用序号标注,并多次提及指定的主题文字,从而体现了对深度和广度要求的考量。
至此,我们对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有了更为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GB50050-199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11)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指标异养菌 < 5×105 个/ml 2次/周真菌 < 10个/ml 1次/周硫酸盐还原菌 < 50个/ml 1次/月铁细菌 < 100 个/ml 1次/月2)冷却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铜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小于0.005 mm/a3)冷却循环水系统污垢热阻★敞开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2×10-4 ~ 4×10-4 m2hc/kcal★密封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1×10-4 m2hc/kcal4)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粘泥量<4 ml/m3 (生物过滤网法) 1次/天<1 ml/m3 (碘化钾法) 1次/天冷却水中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藻类。
在新鲜水中,细菌和藻类都较少。
但在循环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富集,水温的升高和光照,给细菌和藻类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经生产造成了大量的危害,因而对冷却水杀生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氧化性杀生剂1.1氯气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廉价、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
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长,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
另外,氯气在高pH(>8.5)的条件下杀菌活性差的缺点也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开发出氯的替代物,如ClO2、溴类杀生剂等。
1.2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特别适合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
国外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
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不宜运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用现场发生ClO2和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措施克服了这一难题。
循环冷却水基础知识

第一章工业循循环冷却水处理知识总则为了贯彻国家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促进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资源化,有效控制和降低循环冷却水所产生的各种危害,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排污、达标排污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达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运行方针。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是许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科学,它涉及到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电化学、数学、微生物和工程学等领域,本手册为本单位(兰州华星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售后服务而制定,根据火力发电厂水质的监督和处理原理而编写,可提供化验员及即将从事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人员学习,本手册力求自己现有的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工作者的需求,廖误之处,敬请赐教。
目录一、循环冷却水系统各术语定义和符号 (4)1.术语 (4)2.符号 (8)二、循环冷却水处理指标控制及平衡关系 (10)1.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换热设备的控制条件 (10)2.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10)3循环冷却水计算平衡关系 (13)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及其控制 (16)1.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 (16)1.1水质 (16)1.2温度 (16)1.3流速 (17)1.4表面状态 (17)2.垢的形成机理 (17)3.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17)3.1螯合 (18)3.2低剂量效应 (18)3.3晶格畸变 (18)3.4分散作用 (18)4.腐蚀问题 (19)4.1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 (19)5.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22)6.微生物问题 (23)6.1冷却水中微生物的主要危害 (23)6.2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处理 (25)7.循环水运行条件 (26)7.1.浓缩倍数 (26)7.2 PH值 (27)一、循环冷却水系统各术语定义和符号1.术语1.1循环冷却水系统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ng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装置,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他有关设施组成。
循环水化洗预膜方案

陕西神木化工循环水系统化学清洗预膜方案一.前言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供气化、空分、合成、精馏等装置冷却用水,为了确保设备“长周期、安、稳、满”运行,对系统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是改善换热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主要处理过程:杀菌、粘泥剥离处理→水置换(一)→除锈除垢处理→水置换(二)→预膜处理(或保膜处理)→水置换(三)→正常运行。
二.化学清洗方案1.杀菌、粘泥剥离处理通过大剂量氧化性杀生剂(杀藻剂JH-714)和非氧化性杀生剂(粘泥剥离剂JH-718)交替使用,通过不同的杀生作用把输水管线、冷却塔中填料、水冷器中的菌藻和粘泥剥离杀死,并使其脱落。
配方:氧化性杀菌剂(杀藻剂JH-714) 80-100 mg/L非氧化性杀菌剂(粘泥剥离剂JH-718) 200 mg/L有机硅消泡剂(消泡剂JH-604) 30-50 mg/L(1)加JH-714,根据浊度情况控制加药量,约80-100mg/L,持续时间12-24h,做好各项水质分析。
加药后浊度升到最高点后进行大排大补,使浊度小于15NTU 后投加JH-718。
(2)投加JH-718时若空分装置运转可先投加80-100mg/L,再根据现场泡沫情况补加JH-712及10-30mg/L的JH-604;若空分装置已停,则可一次性冲击式投加200mg/L,根据现场泡末情况分次投加消泡剂10-30mg/L控制泡末。
(3)进行杀菌、粘泥剥离处理后,做好时间—浊度曲线来确定剥离最佳切换时间。
(4)剥离工作完成后,排尽池内、管道内积水,为清理水池、管道做好准备工作。
2.除锈处理通过有机酸对三氧化二铁等污垢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离子,通过置换排放出系统使水冷器表面恢复原有状态,为预膜及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配方:清洗剂JH-308 500-600mg/LPH 3.0–4.0时间 12–24h(1)确认循环水浊度小于15NTU,按保有水量一次性投加JH-308 300—400mg/L 循环1h后,开始分析PH、总铁、浊度、Ca2+。
循环水题库(含答案)

1.循环水的设计规模(40000m³)。
2.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5000m³)。
3.旁滤采用的是(重力无阀)过滤器4套。
4.旁滤的处理量(1600m³)。
5.循环水进塔温度(43℃)。
6.出塔温度(33℃)。
7.循环水供水压力(0.5MPa)回水压力(0.2-0.25MPa)。
8.循环水PH控制在(8.2-9.2)。
9.循环水浊度控制在(≤20)NTU。
10.循环水余氯控制在(0.2-0.5)mg/l。
11.P4201A泵的额定流量(8600)m³/h,P4201A电机的功率(1600)KW/10KV。
12.循环水目前使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是(异噻唑碄酮)。
13.P4202泵的流量(7300)m³/h,电机的功率(1400)KW/10KV。
14.水泵的主要参数包括(扬程) (流量) 转速(功率)、气蚀余量、效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和气蚀余量。
14.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越大,水的(蒸发) 散热效果越好。
15.我厂循环水泵属于(单级双吸)泵。
16.离心泵的工作靠泵的(内外压差) 不断地吸入液体。
17.按照通风形式,凉水塔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
18.加(杀菌剂)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循环水中的菌藻和微生物粘泥。
19.碳钢在冷却水中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20.冷却后的水温越(接近)当地气温的温标温度,冷却塔的冷却效果越好。
21.水中(磷酸)是造成金属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
22.收水器主要用来回收随自流带出的(雾状小水滴)。
23.冷却塔中填料的作用是能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5.离心泵的种类按泵轴方向分为(卧式泵)、(立式泵)。
26.循环水集水池起储存和(调节水量)的作用.27.用水冲洗电机,会引起电机(短路)事故。
28.循环水在循环水过程中水量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四部分。
29.在加氯过程中,氯被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和氨等消耗的部分称为耗氯量,剩余部分称为(余氯量)。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标准1. 引言循环水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资源,广泛用于冷却系统、锅炉供水、制药和化工过程中。
然而,由于长时间循环使用和外界污染的影响,循环水中常含有大量微生物,如细菌、藻类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水质恶化,还可能引发设备堵塞、腐蚀和生物膜形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应运而生。
2.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的作用与原理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杀菌剂,抑制和消灭循环水中的微生物。
它不同于传统的致氧剂杀菌技术,而是采用非氧化杀菌剂。
这些非氧化杀菌剂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和抑制细胞内酶活性等方式,实现对微生物的有效杀灭。
相比之下,使用非氧化杀菌剂技术可以避免产生氧化副产物,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的要求标准要使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发挥最佳效果,以下几个方面需符合一定的要求标准:3.1 杀菌效果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的核心是实现对微生物的有效杀灭。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非常重要。
杀菌剂应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和真菌等。
杀菌剂应具有持久的杀菌效果,以保证循环水在长时间内保持清洁和卫生。
3.2 安全性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必须保证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
杀菌剂应具有低毒性、低刺激性和低挥发性的特点,以避免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杀菌剂应易于分解,不会在环境中累积和造成二次污染。
3.3 稳定性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温度、pH 值和水质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杀菌效果。
杀菌剂不应受到循环水中的其他化学物质的干扰和抵抗,以确保其长期使用效果。
3.4 耐受性循环水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受性。
杀菌剂应能够适应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包括硬度、溶解氧和总溶解固体等指标。
杀菌剂还应耐受氧化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克服循环水中的其他化学物质对其杀菌效果的抑制或中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用得非氧化杀菌剂标准
循环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系统不断循环利用的水。
由于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需要使用杀菌剂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确保循环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而对于循环水中的杀菌剂,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其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杀菌剂的选择
在选择循环水中的杀菌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高效性:杀菌剂应具备高效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循环水中的各类微生物。
2.安全性:杀菌剂应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稳定性:杀菌剂在循环水中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杀菌效果,并且不易被其他化学物质影响或降解。
二、使用标准与规范
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和规范:
1.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行业标准:不同行业可能有各自的标准和规范,针对循环水杀菌剂的使用也会有相应的行业标准。
3.环境保护标准: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和限制。
三、安全性评估与监测
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毒理学评估:对杀菌剂的毒性进行评估,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方面的研究。
2.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杀菌剂对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措施。
3.监测与检测:建立循环水中杀菌剂的监测与检测体系,定期对循环水中的杀菌剂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使用操作规程
在循环水中使用杀菌剂时,应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量控制: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状况、水量和需求,确定适当的杀菌剂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使用。
2.使用方法:根据杀菌剂的特性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投加方法和时间,确保杀菌剂均匀分布和有效发挥作用。
3.监测与调整:定期对循环水的杀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杀菌剂的使用量和方式。
4.废弃物处理:对于使用过的杀菌剂和废水,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起来,循环水中杀菌剂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选择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的杀菌剂。
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确保杀菌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此外,制定使用操作规程,合理控制使用量和方法,并妥善处理废弃物,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