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合集下载

阳明心学第4课第一等事心得

阳明心学第4课第一等事心得

阳明心学第4课第一等事心得《阳明心学第4课第一等事心得》学习阳明心学第4课关于第一等事的内容,让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我慢慢发现,阳明先生所说的第一等事,不是那种功名利禄层面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被外界的标准所左右,认为有车有房、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就是人生极致的追求。

但就像我自己看到身边很多人,他们看似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每天却疲惫不堪且内心常常感到空虚。

这让我想明白,这种被世俗定义的所谓成功可能并非真正的第一等事。

特别有感触的是阳明先生能够在年少时就思考“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贤耳”。

对比我们现如今的教育环境和成长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被灌输的是要上名校,找好工作,却少有人问我们内心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我自己而言,曾经我也是这样,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听从家人建议选择了所谓热门而且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压根没有去想自己是否热爱这个领域。

可是在学习和就业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到迷茫。

现在回想起来,内心的空虚源于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第一等事。

那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等事呢?我觉得这需要深入的自我探索。

就像阳明先生在不断的修行与思考中形成心学一样。

我们也要静下心来,远离喧嚣和外在的诱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对了还有个体会,第一等事它不一定是一个伟大遥远的目标,也可能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

比如我看到一些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他们在奉献中找到了快乐和意义。

他们把帮助他人这件看似平凡的事变成了自己的第一等事。

那么对于我来说,未来的思路也许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尝试寻找那些能够让自己内心充实并且充满意义的事。

哪怕这件事很小,只要能让内心有所触动,不断接近真实的自己,我想那就是朝着第一等事努力的开始。

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有自我怀疑,会有外界干扰,但就如同阳明先生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学说一样,我也要不断坚守内心的本真,去探寻真正的第一等事,方才不负此生。

关于阳明心学的感悟

关于阳明心学的感悟

关于阳明心学的感悟1. 哎呀,说起阳明心学,那可真是一个让人脑袋瓜子嗡嗡的话题啊!咱们老祖宗王阳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那套心学理论可是让无数人拍案叫绝,也让不少人挠头苦恼。

2. 王阳明说"心即理",这话乍一听,我还以为他在说绕口令呢!后来我琢磨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原来啊,他是说咱们的心里头就有道理,不用到处去找。

这不就跟我妈说的"靠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吗?3. 再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可是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还想着,知道和做到不是两回事吗?结果王阳明老先生给我上了一课。

他说啊,知道和做到是一回事,你要是真知道了,就一定会去做。

这不就跟我爸说的"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个意思吗?4. 王阳明还说"致良知",这话听着怪吓人的。

我还以为是要去哪里请个"良知"回来呢!后来才明白,他是说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小天使,就是良知。

咱们得好好听这个小天使的话,做个好人。

这不就跟我奶奶说的"做人要有良心"一个道理吗?5. 阳明心学里还有个"四句教",听着跟说绕口令似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后来才明白,这不就是说咱们的心本来是纯洁的,但会有好坏的想法,要分辨好坏,然后做好事不做坏事吗?这不就跟我们老师说的"存好心,做好事"一个意思吗?6. 王阳明还说"万物一体",我听了直想笑。

我还以为他是想把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捏成一个大面团呢!后来才明白,他是说咱们人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连的,要学会关心他人,爱护自然。

这不就跟现在说的"地球村"概念差不多吗?7. 阳明心学里还有个"事上磨练"的说法,听着像是要去工地搬砖似的。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以明心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主张。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往往会对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决定用100天的时间来实践阳明心学的理念,并记录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内心修养。

阳明心学强调“诚实”和“善良”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因此我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在交往中,我学会了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不言而信。

其次,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品行修养。

阳明心学提倡“君子修身,以立天下”,这就要求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断自我反省和修正自己的不足。

我学会了谦虚谨慎,不自大,不傲慢,与人为善,并且努力追求道德的高尚。

此外,我还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智慧修养。

阳明心学认为,智慧是人与天地万物相连的纽带,只有具备了智慧,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因此,我开始阅读各种经典著作,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我也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并将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100天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阳明心学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阳明心学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浮躁的社会现象,培养内心的宁静和稳定。

我将继续
坚持阳明心学的实践,并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无中生有阳明心学读后感20字左右

无中生有阳明心学读后感20字左右

无中生有阳明心学读后感20字左右示例文章篇一:《无中生有阳明心学》读后感哎呀,读了《无中生有阳明心学》这本书,我可真是有好多好多话想说呢!阳明心学,听起来好像是那种很深奥、很遥远的东西,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闪亮,可好像怎么也够不着。

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哇,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像我们每天吃的米饭一样实在。

书里讲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致良知”。

良知是什么呢?我一开始想,良知是不是就是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后来我发现,可没那么简单。

良知就像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小指南针,它不仅仅能告诉我们善恶,还能引导我们怎么去做事情。

就好比我们在森林里迷路了,这个小指南针就会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

我记得书里有个小故事,说有个人捡到了别人丢失的财物,他的心里就有个声音在说,要把东西还给人家,这个声音就是良知在说话呀。

如果他不听这个声音,把东西据为己有,那他就违背了自己的良知。

我就想啊,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听到这个小声音呢?有时候在考试的时候,想偷偷看一眼别人的答案,心里就会有个声音说:“这样不对哦。

”这就是良知在提醒我们呢。

还有“知行合一”这个说法,我觉得也超级有趣。

我以前总是觉得,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我知道要好好学习,可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偷偷去玩。

但是阳明先生说,知和行是一体的。

知道了就一定要去做,要是不去做,那就不算真的知道。

这就好比我知道跑步对身体好,可我就是不去跑,那我能说我真的知道跑步的好处吗?肯定不能呀。

我跟我的小伙伴讨论这个事儿的时候,小伙伴说:“哎呀,我觉得这个好难做到啊。

”我就跟他说:“可不是嘛,但是如果我们都像王阳明先生说的那样,努力去做,那我们肯定会变得更棒的。

”我在想啊,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大家都忙忙碌碌的,有时候都忘记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

就像我爸爸妈妈,每天忙着工作,有时候都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良知呢。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1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

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

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

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

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

阳明心学心得分享

阳明心学心得分享

阳明心学心得分享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起源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强调人的良知和内心的正直。

阳明心学强调立德立言,注重修身养性,求真理实践,是一种融合哲学、伦理和实践的综合性思想体系。

在当今社会,阳明心学的价值和意义依然深远,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阳明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世界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和命运的基石。

在阳明心学看来,人的内心存在着永恒不变的良知,可以指引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种良知是人性的天赋品质,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通过发掘和培养良知,人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出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阳明心学提倡“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统一起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在传统教育中,强调“知”,注重传授知识和理论,但往往忽略了实际操作和体验。

而阳明心学则主张“行”,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之中。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道德准则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阳明心学的理念中,修身养性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

修身养性不仅是指外在的仪表和礼仪,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和修养。

阳明心学认为,要想实现内外统一,首先要有清净的内心和正直的品性。

只有建立起纯洁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做到道德与行为的统一。

阳明心学主张要从内心开始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才能对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使每个人都具有良知,应当通过努力实践来使之发挥作用。

致良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才能使良知得以充分发挥,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原则。

阳明心学认为,要做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就要不断地勤奋修身,坚持不懈地追求道德的境界和人格的完善。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示例文章篇一:《<阳明心学>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厉害的书,叫《阳明心学》。

哎呀呀,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一开始,我其实不太懂什么是心学,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好玩的?可是当我真正读进去,才发现这里面藏着好多宝贝!王阳明先生说,要励志!这就好比我们在跑步比赛的时候,得先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我要跑第一名!没有这个志向,那不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嘛?我就问自己,我的志向是什么呢?是当科学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还是当画家,画出美丽的世界?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激动得不行,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再说勤学,这可太重要啦!就像盖房子,没有一砖一瓦的积累,怎么能建成高楼大厦呢?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有的一学习就叫苦连天,可我觉得,学习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每解开一道难题,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开心!“我难道不比他们更厉害吗?”还有改过,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呀?但是能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那才是真正的勇敢!有一次,我因为粗心做错了一道数学题,本来还想蒙混过关,可后来想想,这样怎么能进步呢?于是我认认真真地改了过来,还告诉自己下次可不能再犯啦!这难道不是成长吗?最后是泽善,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次活动,去养老院看望爷爷奶奶们。

我们给他们唱歌、跳舞,陪他们聊天,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不就是在泽善嘛!读了《阳明心学》,我感觉自己就像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好多的门。

我跟小伙伴们分享我的感受,他们有的眼睛发亮,说也要去读一读;有的却不以为然,觉得这有啥呀!我就着急地说:“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这可真是好东西!”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爸爸说:“孩子,能从书中学到这些道理,很棒!”妈妈笑着说:“好好努力,按照这个做,你会更优秀的!”我想说,《阳明心学》真的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我要励志,要有大大的梦想;我要勤学,不断充实自己;我要改过,让自己变得更好;我更要泽善,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王阳明心学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1.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关注内心,这就好比你有一把能打开内心宝藏的钥匙,你不去找它,怎么能发现宝藏呢?就像我之前总是忙忙碌碌,却忘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直到我开始静下心来,才明白内心的力量有多强大。

2. 心即理呀,这不就是说我们的内心才是真理的源头嘛!想想看,你是不是有时候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事,然后就感觉很别扭呢?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还好后来我明白了要跟着心走。

3. 致良知,多重要啊!这不就是让我们保持那份善良和真诚嘛。

就好像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有一次我面对一个选择,良知告诉我要做正确的事,我庆幸自己听从了它。

4. 格物致知,不就是要我们通过对事物的研究来获得知识嘛。

这就好像是探索一个神秘的世界,每一个发现都让人惊喜不已!我曾经为了搞懂一个问题,不断地去探究,最后真的收获满满。

5. 知行合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这不就是要我们知道了就要去行动嘛。

好比你知道锻炼对身体好,可你不去做,有啥用呢?我之前就老是光想不做,现在我努力去实践。

6. 王阳明心学让我们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定,这不就是给我们内心穿上了铠甲嘛!有次我遇到很大的困难,差点就放弃了,还好想起了心学的教诲,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7. 要时刻省察自己的内心啊,这就像给自己的内心做个大扫除。

你想想,如果心里堆满了垃圾,能舒服吗?我会经常反思自己,让内心保持干净。

8.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多直白呀!我们要多做好事,去掉坏的念头。

就好像在花园里除掉杂草,让花朵茁壮成长。

我看到别人做坏事就会想,这可不符合心学呀。

9. 王阳明心学让我们明白心态决定一切,这就像给我们的生活加上了魔法滤镜。

有一回我心情不好,看啥都不顺眼,后来调整心态,一切都不一样了。

10. 我们要真正领悟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才能让它为我们所用啊!就像拥有一件绝世珍宝,得会用才行。

我现在就在努力让心学融入我的生活,让我变得更好。

我觉得王阳明心学真的是博大精深,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找到内心的力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

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

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

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
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

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

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

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

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

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