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衰老
本章主要内容: 一、种子的发育 二、果实的发育与成熟 三、植物的休眠 四、衰老与脱落
第一节 种子和果实的成熟生理
一、种子生长和成熟的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的发育
合子 胚珠
胚 种子
子 房 果实 初生胚乳核 胚乳
胚从小长大
种子的成熟
营养物质在种子中的积累与贮藏
(一)主要有机物质的变化
丙二醛对蛋白质的交联作用。
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能与蛋白 质等生物大分子产生交联反应。
由丙二醛引发的这种交联反应既可在蛋白质分子内 进行,也可在蛋白质分子间进行。丙二醛与两个蛋 白质分子交联形成的物质叫脂褐素(LPF)。
分子内交联:
NH2 O=CH-CH2-CH=O + P
NH2
分子间交联:
2.各种物质的转化
甜味增加:淀粉转变为糖(蔗糖、果糖、葡萄糖); 酸味减少:有机酸合成被抑制:转变为糖;与K等离子中和; 涩味消失:单宁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或凝结成不溶性物质; 香味产生:产生酯类、酸、醇、醛等物质 果实由硬变软:不溶性原果胶水解为可溶性果胶、果胶酸等;
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
色泽变艳: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显现,花青素合成;
第五节 衰老与脱落
一、植物衰老的概念及类型及意义
(一)植物衰老的概念
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理功能衰退,最后 导致自然死亡的一系列老化过程. 基本特征:生活力的下降。
在生理上的表现: 促进衰老与成熟的激素增多;抑制衰老、促进生长的 激素减少;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加强,物质外运。
在外观上的表现: 叶片褪绿,器官脱落,最后死亡。
生物自由基
非含氧自由基:如CH3 . 无机氧自由基,如超氧自由基

植物生理学-10-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植物生理学-10-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第二节芽的休眠和萌发第十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maturation & senescence )第三节种子发育和成熟生理第四节果实生长和成熟生理第五节植物的衰老第六节植物器官的脱落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一、种子的休眠休眠是指植物生长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而这些特性或多或少地被遗传固定下来,成为植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

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强迫休眠:种子已具有发芽的能力,但因得不到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的现象。

深休眠或生理休眠:种子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供给合适的发芽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通常所讲的种子休眠为种子深休眠。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1)种皮限制,如苜蓿种皮不透水、椴树种皮不透气、苋菜种皮太坚硬(机械、化学)(2)种子未完成后熟,属生理后熟型(种胚发育完全,但生理上未完成后熟。

如苹果、桃、梨等(低温层积处理)(3)胚未完全发育,属形态后熟型,如珙桐、银杏等(低温层积处理、GA处理);(4)抑制物质的存在,如ABA、HCN、有机酸、生物碱等(去除抑制物质、GA处理)种子休眠的延长:可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如B9或PP333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过程(1) 吸胀(2) 萌动(3) 发芽生长吸水吸胀吸水缓慢吸水2、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1)种子休眠(2)种子新陈度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从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新陈度是指种子贮藏期间的衰老程度,可以用种子发芽力或生活力来判断。

(3)种子的饱满度种子的大小常与其发芽力呈正相关。

种子的发芽力的检测方法:TTC法(利用组织还原力);红墨水法(利用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荧光物质法(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3、影响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种子萌发的适宜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喜光种子需光(莴苣、烟草),喜暗种子需暗(番茄、瓜类)。

种子的化学成分影响到种子的吸水量:蛋白质种子、淀粉质种子、脂肪质种子的吸水量依次降低。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圣才出品】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圣才出品】
12.植物的休眠器官有( )。 A.花,果实 B.果实,种子 C.种子,芽 D.花,种子 【答案】C 【解析】休眠有多种形式,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以休 眠芽过冬;而多种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根系、鳞茎、球茎、块根、块茎等度 过不良环境。种子、茎(包括鳞茎、块茎)、块根上的芽都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因此答案选 C。
第 11 章 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淀粉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 )。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高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考查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淀粉种子以贮藏淀粉为主,在发育过程中, 由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因此答案选 B。
2.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 RNA 含量( )。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衰老促进编码核酸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核酸的降解,RNA 总量迅速下降。 因此答案选 A。
15.参与阻止种子发生胎萌现象的主要物质是( )。 A.IAA B.GA C.ABA D.乙烯 【答案】C 【解析】ABA 是诱导种子休眠和抑制萌发的重要物质,GA 对打破芽休眠最有效, ABA/GA 比值高,诱导休眠。因此答案选 C。
7 / 47
16.人工用湿润沙土将种子分层堆埋在室外,经低温预冷处理,其作用是使植物种子 ( )。
5.直接诱导芽休眠的环境因子为( )。 A.光周期 B.养分
2 / 47
C.光强 D.水分 【答案】A 【解析】诱导芽休眠的环境因子有光周期、低温等。因此答案选 A。
6.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先积累的贮藏物质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甘油 【答案】A 【解析】种子的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胚乳的主要功能是积累贮藏物质,为 胚的发育提供营养。不论是淀粉类种子还是油料种子,首先累积的是碳水化合物,然后再转 为脂肪或蛋白质。因此答案选 A。

11 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

11  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

三、 休眠的生理生化变化(自学) 形态结构上:生长停止,芽鳞形成,但花芽 继续分化。 生理生化上: 1 .呼吸:整个休眠期,呼吸速率是倒置的单峰 曲线。认为芽鳞形成限制了芽对氧气的利用 是休眠的原因之一;缺氧达到一定程度时, 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醇、乙醛等又能打破休眠。 即: 缺氧程度低,促进休眠; 严重缺氧,利于解除休眠。
2.物质代谢失衡 特点:多种物质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3.细胞膜结构异常 4.细胞器异常甚至解体
5.呼吸失常 ⑴速率失常,先升后降或失去稳态,或出现类似 呼吸高峰的特征; ⑵呼吸商变化,呼吸基质由糖转变为氨基酸; ⑶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P/O比下降,产生ATP减 少。 6.光合速率下降 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下降,叶 绿体外膜消失,类囊体膜解体。 7.植株抗逆性整体下降。
3.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 细胞壁和所有细胞器都可以产生自由基。 叶绿体:NADP+不足时,以O2为电子受体,产 O2ˉ· , 激发态叶绿素将能量传给分子氧,形成 1 O2。 线粒体:O2还原成H2O时,单电子还原产生 O2ˉ·和OH· 、H2O2和活性氧。
ˉ 在 发生歧化反应时也会生成1O 和H O O2 · 2 2 2
4.光照影响休眠的机理: 与内源激素合成有关。 冬眠植物:短日照→ABA合成→GA/ABA↓ →休 眠 长日照→GA合成→ GA/ABA ↑ →解除休眠 夏休眠的机理不详
(二)温度与休眠 1.休眠期的低温需要量:植物在冬眠期对低温有质 和量的要求。 质:0~7.2 ℃为有效低温。 量:完成冬眠所需要的最低低温时数。 北方植物>南方植物 不能满足植物休眠的低温需要量,延长休眠。 在0~7.2 ℃范围内,较低温度可以减少低温时数。
整体衰老---竹子开花
3.衰老的意义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四)抑制物质的存在
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香豆素、 ABA等),以防止种子的萌发。
生长抑制剂抑制种子萌发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避开恶劣环 境、防止早萌等。)
充足水量冲洗掉生长抑制剂才能发芽。(沙漠里的滨藜属植 物和番茄)
GA处理番茄导致早萌,ABA可 以抑制该现象发生
沙漠里的滨藜属植物
“沙藏”/层积处理: 有些种子必须用湿沙 将种子分层堆积在低 温(5℃)的地方1-3 个月,经过后熟才能 萌发。
后熟期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内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合成作用加强,呼吸 减弱,酸度降低
经过后熟作用后,种皮透性增加,呼吸增强,有机物开始水解。
(三)胚未完全发育
新采收珙桐种子层积1-2年才发芽。
外施乙烯利使棉铃打霜以前开花,以降低霜降带来的损失
三、肉质果实成熟色香味变化
柠檬酸
苹果酸
酒石酸
异柠檬酸
柠檬醛
乙酸戊酯
四、果实成熟时植物激素的变化
果实成熟过程中,五大类植物激素有规律地参与反应。
第三节 植物休眠的生理
种子休眠:成熟种子或器官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
一、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一)种皮限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蛋白质的合成:
I. 总氮变化不大,非蛋白质态氮不断下降,蛋白质氮的含量不 断增加。
II.蛋白质由非蛋白氮化物转变而来,因此成熟种子的RNA含量 增加,以合成丰富的蛋白质。
3.脂肪的形成:
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增加而糖类减少。脂肪 是由糖类转化而来的。
油脂形成有两个特点:
总之,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类转化为不溶性糖类, 非蛋白质氮转变为蛋白质,而脂肪则是由糖类转化而来的。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六十、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六十一、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六十二、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六十三、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佚名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3、外界条件对脱落的影响
3.1温度:过高过低促进脱落 3.2O2:高浓度或低浓度都促进脱落 3.3水分:干旱、水淹促进脱落 3.4光照:强光或长日照抑制脱落,
弱光或短日照促进脱落
3.3矿质营养:缺N、Zn、B、Ca等,导致脱落。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延长休眠:0.4%萘乙酸甲酯粉剂(用干泥土混制) 处理,可安全储藏6个月,此法也可以用于洋葱、 大蒜鳞茎等。
四、植物衰老生理:
1、衰老生理变化
1.1蛋白质变化:蛋白质含量下降(合成减弱,分 解加快)。
1.2核酸变化:叶片衰老时,RNA含量下降,DNA 也下降,但是DNA下降相对较慢。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章节题库-植物生理学-第11章 植物的休眠、成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章节题库-植物生理学-第11章 植物的休眠、成

7.植物本身生理活动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竞争、源库不协调等可引起叶片、花、 果实发44
圣才电子书

C.生理脱落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D.非自然脱落
【答案】C
【解析】植物器官衰老的结局最终是脱落,但某一特定器官脱落了并不代表整株植物
4.休眠可由植物自身发育进程控制和外界环境条件控制所引起,后者称为( )。 A.深休眠 B.生理休眠 C.强迫休眠 D.内因性休眠 【答案】C 【解析】休眠有两种类型:由于种子自身内在的生理原因造成的休眠,称为生理休眠 或深休眠。由不利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干旱等造成的休眠,生长被迫处于极其缓慢或短暂 静止状态,这种休眠称强迫休眠。
11.叶片衰老时,离层细胞代谢增强,( )的活性增加。 A.淀粉酶、纤维素酶
5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B.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C.核酸酶、纤维素酶
D.蛋白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答案】B
【解析】叶片、花、果实等离开母体发生脱落的部位为离区,在离区中有几层细胞具
14.禾谷类种子与豆类种子相比,萌发时吸水( )。 A.更多 B.更少 C.一样 D.无规律 【答案】B 【解析】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 水较多;而禾谷类种子如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
分生能力,排列整齐,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丰富,此细胞层为离层。器官衰老时,离层细胞
代谢强,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强,使离层变得松软,在外力
作用下器官就会发生脱落。
12.植物的休眠器官有( )。 A.花,果实 B.果实,种子 C.种子,芽 D.花,种子 【答案】C 【解析】休眠有多种形式,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以 休眠芽过冬;而多种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根系、鳞茎、球茎、块根、块茎 等度过不良环境。

生理-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生理-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生理-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种子:●种子是作物的延存器官,一般情况下,种子在成熟后即进入休眠状态,必须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种子才能萌发。

●休眠分类●生理休眠(内因性休眠)●由植物自身发育进程控制引起的休眠称为生理休眠,也叫做内因性休眠●强迫休眠(外因性休眠)●由外界环境条件控制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也叫做外因性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的限制●种子胚未发育完全●种子需生理后熟●有些种子的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它们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在胚内部发生一些生理生化变化才能萌发,通常称之为后熟过程。

经过后熟作用后种皮透性增加,呼吸增强,有机物开始水解。

●抑制物质的存在等。

需一定雨水的冲刷才能萌发●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1)机械破损。

●适用于有坚硬种皮的种子,常用此法促进萌发,如摩擦切破种皮或去除种皮。

●(2)温度处理。

●低温条件能打破休眠,这被称为低温预冷,例如层积法(人工用湿润沙土将种子分层堆埋在室外,经低温预冷处理。

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的过程中ABA降低、GA升高)●(3)化学处理。

●用硫酸处理种子,可增加种皮的透气性,促进萌发,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常用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GA,6-BA,IAA等。

●(4)物理处理。

●利用x射线、超声波、高低频电流、电磁场等处理也可解除种子的休眠。

●(5)清水冲洗。

●含有萌发抑制物的种子如番茄、辣椒、茄子、西瓜等,播种前用流水反复冲洗,能促进萌发。

●(6)光照处理。

●光为许多种子打破休眠所必需,去种皮后的种胚易于萌发。

需光种子在光照处理后才能萌发。

●种子休眠调节●多种植物激素的动态平衡在休眠的诱导、维持和解除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之间存在关系。

ABA含量增加,IAA和GA含量降低。

ABA是诱导种子休眠和抑制萌发的重要物质。

ABA/GA比值高,诱导休眠●日照长度是诱导植物体进入休眠的主要环境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
大豆 黄瓜
10~12
6 ~8 15~18
25~32
25~30 31~37
38~40
39~40 38~40
3.氧气
种子萌发需要通过有氧呼吸来保障能量和物质的供应,因此在种子 萌发时,需要足够的氧气。 一般作物种子在氧浓度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当氧浓度在5%以 下时,很多作物种子不能萌发。 含脂量高的种子 , 宜浅播。若播后遇雨,还要及时松土排水,改善 土壤的通气条件,否则会引起烂种。
2.种子休眠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脱落酸能促进多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和种子休眠。
• 植物的休眠或生长,是由脱落酸和赤霉素调节 的。在光敏色素作用下,长日照形成赤霉素, 短日照形成脱落酸
• 穗发芽:可在成熟时喷施B9,延缓种子萌发。
3.种子休眠的解除及萌发
(1)机械破损
适用于有坚硬种皮的种子。可用沙子与种子摩擦、划伤 种皮或者去除种皮等方法来促进萌发。如紫云英种子加沙和 石子各1倍进行摇擦处理,能有效促使萌发。
(8)其他方法 用X射线、超声波、高低频电流、
电磁场等处理,也有破除种子休眠的作用。
4.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水分
一般淀粉和油料种子吸水达风干重的30%~70%即可发芽, 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吸水量要超过干重时才能发芽。
几种作物种子萌发时最低吸水量占风干重的百分率
作物种类 水稻 小麦 玉米 吸水率(%) 35 60 40 作物种类 棉花 豌豆 大豆 吸水率(%) 60 186 120
喜暗(或嫌光)种子 在有光条件下萌发不好,
光线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光的波长有关。这一现象与光敏 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吸收了红光或远红光后,分子结构上就发 生可逆变化,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
2009年考研题
• 请设计实验证明光敏素参与需光种子的萌发的调
控 ,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 , 预测并分析实
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特点
发肓初期贮藏组织 含水量高,呼吸作用旺 盛。随着有机物质合成 与积累,组织含水量降 低,呼吸速率下降。
图12-10 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和呼吸 速率的变化
A.生长曲线 B.呼吸速率变化曲线 C.含水量变化曲 线 D.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曲线
4.影响种子成熟的外界因素
从合子的不均等分裂开始的植物胚胎发育过程是一个有序 的基因表达过程,在胚胎发育的特定阶段和特定部位,特 定的基因在细胞核内有选择地转录,使特异的 mRNA 水平 发生改变,从而合成特异的蛋白质或酶,最终导致胚成熟 和种子的形成。 胚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已从拟南芥中鉴定和分离 出一些调控胚发育的基因LEC2、FACKE、GNOM等。 胚乳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基因主要有FIS和BETL基因。 LEA基因
(2)有机酸减少
果实的酸味出于有机酸的积累。有机酸的产生可 来自碳代谢、三羧酸循环、氨基酸脱氨等代谢途径, 贮存的主要部位是液泡。 有机酸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合成被抑制;部分酸 转变成糖;部分被用于呼吸消耗;部分与 K+ 、 Ca2+ 等阳离子结合生成盐。
(3)果实软化
主要原因是细胞壁物质的降解。变化最显著的是果胶物
1.光照。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也影 响蛋白质和含油量; 2.温度。对种子的成熟及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大,温度过高 呼吸消耗大,子粒不饱满;过低,种子瘦小。昼夜温差 3.空气相对湿度。阴雨天多,空气相对湿度高,会延迟种 子成熟; 4.土壤含水量。干旱会破坏作物体内水分平衡,严重影响 灌浆,土壤水分过多,由于缺氧使根系受伤,种子不能正 常成熟。 5.矿质营养。适当施氮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P、K,有 利于脂肪合成。
(2)清水漂洗
西瓜、甜瓜、番茄、辣椒和茄子等种子外壳含有萌发抑 制物,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反复漂洗,流水更佳,让 抑制物渗透出来,能够提高发芽率。
(3)层积。 用层积处理(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 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 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GA和CTK的含量增加。 (4)温水处理 棉花、小麦、黄瓜等经日晒和用35~40℃温水处理,可促 进萌发。油松、沙棘种子用 70℃水浸种 24h,可增加透性,促 进萌发。 (5)化学处理 棉花、皂荚、合欢、漆树、国槐等种子均可用浓硫酸处理 (2min~2 h后立即用水漂清)来增加种皮透性。
4.光照
温、氧条件满足了就能够萌发,多数农作物的种子, 如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中光种子的特性与 人类长期选择有关。 则不能发芽或发芽不好,如莴苣、紫苏、胡萝卜、 桦木以及多种杂草种子。 在黑暗中反而发芽更好,如葱、韭菜、苋菜、番茄、 茄子、南瓜等。
中光种子 萌发不受有无光照的影响,只要水、
需光种子 在有光条件下萌发良好,在黑暗中
2.种子发育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 和矿质等,它们分别贮藏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器中。
表12-4 种子中贮藏物质的种类和场所
贮藏物质名称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蛋白质(谷蛋白、球蛋白等) 脂类(主要为甘油三脂) 主要贮藏组织 胚乳或子叶 子叶、盾片 子叶、盾片、糊粉层 细胞器或颗粒名称 淀粉体 蛋白体 圆球体
3、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1)种子的发育及基因表达
多数种子的发育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图12-9 种子发育过程示意图
1.胚胎发生期
细胞分裂为主 胚不具发芽能力
2.种子形成期
以细胞扩大生长为主,积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等贮藏物质 胚已具备发芽能力(胎萌)
3.成熟休止期
贮藏物质的积累逐渐停止,脱水休眠 LEA 蛋 白 —— 胚 胎 发 育 晚 期 丰 富 蛋 白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
验结果。(实验题10分)
2010年考研题
• 在萌发的初期,油料种子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 量的变化为( )
A.脂肪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B.脂肪和可溶性糖均降低
C.脂肪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D.脂肪和可溶性糖均升高
5.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染色的是活种子. • 红墨水染色法;染色的是死种子 • 溴射香草酚蓝法 (BTB);( 蓝 → 黄 ) 放出 CO2 使介质 pH值改变,变色的是活种子. • 纸上荧光法;---适合十字花科植物的种子.有荧光圈 的是死种子.
(2)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 原料:氨基酸和酰胺
发育初期,与胚分化有关的蛋白质 首先被合成; 中期,主要合成与贮藏物质积累有 关的蛋白质; 种子发育后期,合成的蛋白质与种 子休眠和抗脱水性有关 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品质密切相 关,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其营养 价值高,然而水稻胚乳中蛋白质的 含量却与米的食味呈负相关,蛋白 质含量高的大米,其食味较差。
3.种皮(果皮)的限制
坚厚的种皮、果皮,或上附有致密的蜡质和角质。由于 种壳的机械压制或由于种 ( 果)皮不透水、不透气阻碍胚的生
长而呈现休眠,如莲子、椰子、苜蓿、紫云英等。
4.抑制物的存在
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如具挥发性的氰氢酸 (HCN) 、氨
(NH3)、芥子油;醛类化合物中的柠檬醛、肉桂醛;酚类化合 物中的水杨酸、没食子酸;生物碱中的咖啡碱、古柯碱;不 饱和羧酸中的花楸酸以及脱落酸等。
(二)芽的休眠和萌发
时停顿的现象。
1.芽的休眠和萌发过程
植物生活史中芽生长暂
2.芽的休眠和萌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日照长度 诱发和控制芽休眠最重要的因素。对多年生植物而言, 通常长日照促进生长和芽的萌发,短日照引起伸长生长的 停止以及休眠芽的形成。反应受红光促进,远红光抑制 (光敏色素)。 2.温度 低温是诱导休眠的重要因子
(4)矿质的积累
运进种子的磷、钾、钙、镁 等矿质元素主要集中积累在 子叶 ( 双子叶植物 ) 或糊粉层 与盾片(单子叶植物)中。 磷主要是以植酸(肌醇六磷酸 )的形式存在。
植酸会与钙、镁等结合形成 非丁(phytin,肌醇六磷酸钙 镁盐,或植酸钙镁盐)。
图版Ⅰ 水稻糊粉层细胞的超微结构 1.花后10d扫描电镜照片;2. 花后15d扫 描电镜照片;3. 糊粉层细胞透射电镜照 片,花后8d;4. 糊粉粒透射电镜照片(3 局部放大)A. 糊粉层;ag.糊粉粒;n.细 胞核;NE.珠心;s.圆球体;SA.亚糊粉 层;p.淀粉质体;
油菜
48
蚕豆
157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时,吸水快,萌发也快。 早春早稻浸种要3~4d,夏天,晚稻浸种1d就吸足水分。
2.温度
种子萌发有温度三基点。
虽然在最适温时萌发最快,但由于消耗较多,幼苗长得瘦 弱。一般适宜播种期以土温稍高于最低温为宜。 表10-2 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
作物种类 大、小麦类 玉米、高梁 水稻 最低温度(℃) 3 ~5 8~10 10~12 最适温度(℃) 20~28 32~35 30~37 最高温度(℃) 30~40 40~45 40~42
(一)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1.种子休眠的原因
1.胚未成熟
银杏种子成熟后从树上掉 下时还未受精,等到外果皮腐 烂,吸水、氧气进入后,种子 里的生殖细胞分裂,释放出精 子后才受精。兰花、人参、冬 青、当归、白蜡树等。
人参 当归
2.种子未完成后熟
后熟作用 成熟种子离开母 体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 化变化后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而具 备发芽的能力。 莎草种子的后熟期长达 7年。 油菜在田间已完成后熟作 用。粳稻、玉米、高粱的后熟也 较短,籼稻基本上无后熟期。 小麦后熟期稍长些,少则5 d(白皮),多则35~55 d(红皮)。
图10-12 稻颖果中不同种类 蛋白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 含量变化
(3)脂类的合成与积累
原料:磷酸甘油和脂酰CoA
油料种子: 先积累可溶性糖和淀粉 碳水化合物→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