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咨询室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咨询室管理制度一、引言心理健康咨询室是一个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管理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心理健康咨询室的管理行为,确保咨询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咨询室的健康发展。
二、咨询室管理机构1. 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领导、专业主管人员和心理健康专家组成。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咨询室的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监督咨询室的工作运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 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咨询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
咨询室主任应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咨询室的工作。
3. 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核心力量,他们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技能。
咨询师应定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咨询室服务内容和范围1. 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职场心理咨询等。
咨询室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2. 咨询室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
咨询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保证咨询服务的有效性。
3. 在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咨询室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尊重客户的隐私权。
咨询室不得泄露客户的隐私信息,不得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的咨询内容。
四、咨询室管理规范1. 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工作时间应明确规定,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咨询服务。
咨询室应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咨询环境。
2. 咨询室的工作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咨询室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档案和记录存档制度,妥善保存客户的咨询记录。
3. 咨询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学校心理咨询室档案资料制度

学校心理咨询室档案资料制度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档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档案资料的内容与分类•档案资料的保管与使用•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档案资料管理的意义与作用•结语目录01档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搜集范围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家庭背景等。
学生个人信息心理咨询记录心理评估报告心理治疗记录包括咨询日期、咨询师、咨询内容、咨询效果等。
包括评估工具、评估结果、评估报告等。
包括治疗日期、治疗师、治疗内容、治疗效果等。
搜集纸质档案资料,包括学生提交的纸质文档和咨询记录表等。
纸质文档搜集电子档案资料,包括心理评估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和咨询录音录像等。
电子文档搜集方式整理将搜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保持资料的完整性。
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将资料分类,如心理问题类型、咨询师类型、学生年级等,方便查找和使用。
资料的整理与分类02档案资料的内容与分类心理咨询记录记录咨询的主题和相关背景信息。
咨询主题记录每次咨询的具体时间。
咨询时间记录参与咨询的咨询师的信息。
咨询师详细记录咨询过程中的对话和内容。
咨询内容说明进行心理评估的目的和原因。
评估目的记录使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和量表。
评估工具详细记录心理评估的结果和数据。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评估建议心理评估报告心理干预方案干预目标干预措施Array详细记录采取的干预措施和计划。
明确心理干预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干预进展干预评估跟踪记录干预的进展和效果。
根据干预效果对干预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
其他相关资料相关的研究资料记录与咨询、评估、干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
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资料。
相关的其他文件记录与咨询、评估、干预相关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03档案资料的保管与使用1保管方式23根据档案的性质和重要性,将档案进行分类并有序存放,方便查找和使用。
按规定分类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对档案进行命名,确保档案的唯一性和易读性。
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7篇)

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7篇)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7篇)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篇1一、热爱心理咨询事业,遵守国家各项法规,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热情、真诚、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
二、咨询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家长和需要心理帮助的教职工.除每周固定的咨询时间外,来访者可预约时间,如果预约了时间,请守约。
三、前来咨询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及社会规范,积极配合咨询员工作,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在室内大声喧哗;来访者须明确咨询目标,不得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等制度,并愿意在咨询员协助下达到目标。
四、接待来访学生时应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个人隐私和个性差异,严格执行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为学生保密。
不准将来访者的情况向他人透露,妥善保管好咨询室的档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咨询室。
五、在咨询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或来访者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范围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转给其它专家或有关机构处理,或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并将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六、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及时整理记录好来访人员的个案纪录,以备查阅。
七、咨询室人员要讲求团体合作精神,定期交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努力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八、咨询员应做好本室的安全工作,下班前要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查。
严禁在本室私接电源,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直接责任人承担,并追究相关责任。
九、咨询室的各种设施及书籍量表均属专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作他用,违者要追究责任。
十、咨询室人员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咨询室清洁干净,环境宜人。
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篇21、咨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心理咨询档案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记录,是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判断、评估和干预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咨询记录、评估报告、心理测试结果、治疗计划、咨询记录分析等。
第五条收集档案时,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得遗漏或篡改档案内容。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类型、时间顺序、来访者姓名等进行分类,便于查阅和管理。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七条心理咨询档案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第八条保管档案应使用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定的设施和设备,防止档案受到损坏、丢失或泄密。
第九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十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档案内容。
(二)档案仅限于心理咨询师、管理人员和依法授权的单位或个人查阅。
(三)查阅档案时,应做好登记,记录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信息。
第十一条心理咨询师在查阅档案时,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擅自复制、摘抄档案内容。
(二)查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不得擅自带离档案室。
(三)对查阅过程中了解到的来访者隐私,应予以保密。
第五章档案销毁第十二条心理咨询档案的销毁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来访者已死亡或自愿放弃心理咨询服务。
(二)档案已超过保存期限。
(三)依法被销毁的档案。
第十三条档案销毁前,应经心理咨询师、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审核批准。
第十四条档案销毁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内容不被泄露。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心理咨询机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0篇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0篇中学校心理询问室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询问室的宗旨是辅导同学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办法协助同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老师、家长服务。
其次条热爱当事人,用爱去感化当事人,协助当事人,用爱给当事人力气,让当事人相信,使当事人恢复自信和自知。
第三条本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领来访者以自助。
第四条对于求助电话和来访人员要仔细做好接待工作,并准时了解有关状况,妥当处理。
第五条:心理询问工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纳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第六条:在心理询问过程中,如发觉询问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平安的状况,心理询问工有责任立刻实行须要的措施,防止意外大事的发生。
第七条:心理询问工应注重保持心情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心情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第八条:心理询问工的工作原则在于指导来访者独自自强,从正面增进其成长。
第九条:对来访者仔细负责,询问结束后,需准时整理、完美询问记录卡。
第十条询问人员若不能当初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举行商定时光解决。
第十一条询问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询问状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第十二条询问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光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询问室工作常常化、规范化。
第十三条询问人员要爱惜室内公共物,离开时要关好门窗,准时上锁,走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第十四条热爱心理辅导工作,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询问室卫生由当日询问人员负责打扫,要求干净舒服。
中学校心理询问室管理制度篇21、询问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时光内按时到岗,保证心理询问室的工作平时化、规范化。
2、询问室卫生由询问人员负责打扫,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柔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3、心理询问师必需态度热烈、工作细致和仔细,本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领来访者自助。
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

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心理询问室管理规则制度精选篇1一、热爱心理询问事业,遵守国家各项规矩,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烈、诚挚、敬重、关怀和理解来访者。
二、询问对象为我校在校同学、家长和需要心理协助的教职工.除每周固定的询问时光外,来访者可预约时光,假如预约了时光,请守约。
三、前来询问的人员必需遵守国家法律及社会规范,乐观协作询问员工作,保持室内干净、宁静,不在室内大声喧哗;来访者须明确询问任务,不得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等制度,并情愿在询问员帮助下达到任务。
四、接待来访同学时应关注和敬重同学的个人意愿、个人隐私和共性差异,严格落实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为同学保密。
不准未来访者的状况向他人透露,妥当保管好询问室的档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询问室。
五、在询问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协助来访者或来访者问题已超出心理询问中心的服务范围时,应准时终止询问关系,转给另外专家或有关机构处理,或发觉来访者心情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损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刻实行适当的措施举行干预,并将状况准时报告有关部门。
六、询问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询问状况归档,准时整理记录好来访人员的个案纪录,以备查阅。
七、询问室人员要讲求团体合作精神,定期沟通,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努力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八、询问员应做好本室的平安工作,下班前要举行常规性的平安检查。
严禁在本室私接电源,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直接责任人担当,并追究相关责任。
九、询问室的各种设施及书籍量表均属专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作他用,违者要追究责任。
十、询问室人员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询问室清洁整洁,环境宜人。
心理询问室管理规则制度精选篇21、询问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导事业,热爱同学,热爱小学心理询问专业工作;认识并仔细遵守国家《教导法》、《未成年人庇护法》、《妇女儿童权益庇护法》等有关法律、规矩,恪守心理询问工和教导工的道德规范。
浅谈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

浅谈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疫情后社会生活压力骤增,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显现,心理咨询门诊量大幅度提升[1]。
心理咨询档案因具备全面、专业、数字化、保密性等特点,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对心理专业的发展有历史性意义。
本文就建立心理咨询档案的意义、心理咨询档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对心理咨询档案进行管理进行了阐述,阐述如下。
一、建立心理咨询档案的意义1.有利于心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向医院心理咨询科求助的来访者,一般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较为严重,一般需要六到八次的疗程。
若是涉及到人格问题、原生家庭等问题,更需要多年的长程治疗。
而在此情况下,心理咨询档案可以记录着来访者从预约到回访等各个阶段的咨询记录[2-3]。
建设心理咨询档案,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全面、细致地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尽快发现心理问题的关键,还有助于来访者达到内省,以配合心理咨询疗程的推进。
2.有助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在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将心理咨询档案中的个人关键信息抹除,将较为常见的例如青少年厌学、网络依赖、考试焦虑、环境适应不良等问题,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心理咨询师积累分析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心理督导。
而档案当中呈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交由科研人员重点研究,以促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3.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通过将心理咨询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整合出心理问题多发人群、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类型、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等结论,交由媒体进行呼吁、传播,有助于引发社会关注,解决所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二、心理咨询档案包含了什么内容1.个人背景信息心理咨询档案记录了来访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等个人信息,还会记录来访者的问题类型、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偏好等诸多信息。
但这些个人信息收集并非在来访者第一次咨询时,便可完全记录的,而是在心理咨询中不断磨合,不断补充的。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小学心理询问室管理制度【篇1】总则一、基本原则1、进展—成长原则2、引发—自助原则3、鼓舞—支持原则4、_—守信原则5、重大打算延期的原则二、服务宗旨以增加服务对象的心理素养为目的,以普及心理健康学问,协助服务对象解除心理困扰,增加心理适应本事,努力开发个人潜能,增进服务对象全面成长为宗旨,组织开展面对小学内儿童青少年为主体的心理健康等相关活动。
三、服务范围1、对小学内同学为主体的服务对象的普通心理困扰,进展性心理问题,以及关于潜能开发、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问题,举行团体和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商。
对于有心理疾病或需长程心理辅导的服务对象,在督导评估和征得家长同意后,应准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2. 为小学内同学的心理保健提供条件,对小学内相关工作人员举行心理健康培训,以讲座和团体辅导等形式,结合小学服务主旨开展各类有益活动。
3. 在家长工作方面,向家长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导。
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服务对象的家长,举行相应的辅导咨商,以协助服务对象尽快走出心理逆境。
姚王学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保密制度1、心理辅导工作员应严格遵从_原则,严格管理包括询问辅导时的笔录、测验资料、信函、音像资料等在内的信息资料。
除征得服务对象家长或本人同意,其他任何人员和部门不得要求查阅、调用相关信息资料。
2、心理询问室的心理辅导工作员不行将个案记录档案带出询问室。
3、心理询问辅导员在因专业需要举行案例研究或举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引用案例时均需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辨认出服务对象有关信息的资料。
获得服务对象书面许可的状况下除外。
4、在对督导或相关部门举行工作汇报时,能够将汇总、统计后的信息上报,但不能透露能够确定到个人详细身份的相关信息。
5、_例外:询问工作中若发觉服务对象有危害自身或危及他人平安的状况时,必需实行须要措施以防止意外大事的发生,须要时应通知家长或相关人员并上报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