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护和自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知识: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自护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日常生活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危险境遇自救逃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学生齐读,设问:通过读汪国真的诗,有何感悟?导入新课,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任务一:日常生活自我保护播放视频公益广告《珍爱生命从我做起》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溺水是平日常见危害生命的现象,这段小视频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观看视频。
2、小组内自主感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3、老师点评并提示:关心自己的生命健康,爱护自己的身体;不断提高自救自护的本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二)探究任务二:危险境遇时自救逃生1、先展示图片,在出示案例2、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案例。
4、小组内自主感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5、老师点评并提示:危险境遇时自救逃生:(1)沉着冷静,切忌慌乱。
(2)迅速行动,自救自护。
(3)学会向他人和社会求助。
4、考考你(三)探究任务三: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51案例,探究分享:拉斯顿生存的勇气和自救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示?6、小组内自主感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7、老师点评并提示: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做守护生命的勇士。
三、收获平台四、当堂达标1、课件展示:。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家庭、学校、社会的案例资料,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体会今天的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幸福。
2、能力: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资料,能够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3、知识: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难点: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师:上课之初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生:幸福。
师:看到大家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笑脸,老师感到特别的欣慰。
然而,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的遭遇却让我们很痛心。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小视频,看完后告诉我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播放儿童受伤害事件频发的新闻报道)师: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那么国家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解救这些孩子们的呢?生:法律。
师:是的。
只有法律,才能从根本上解救和保护这些孩子;只有法律,才能唤回作案人丧尽了的天良。
在我国,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板书: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二、讲授新课师: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首先来请一名同学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师:明确了学习目标,开启了本节课的学习之旅,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自主学习探新知”,大家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学生3分钟自主学习)师:通过自主学习,我想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请某某同学来展示一下自主学习的成果。
(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师总结:通过自主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我国还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1.2.1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件呈现“高晓松醉驾入刑”案例,让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初步认识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2. 通过阅读“未成年人伤害案频发的背后”资料,能说出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 通过回顾“高晓松醉驾入刑”“未成年人伤害案频发”两个内容。
能说出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原因,能总结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4. 通过再现校园系列故事“餐厅里的风波、楼梯上的风波”,能说出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后的正确做法,进一步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还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5. 通过校园系列故事“校本课中的风波”,知道要珍惜、爱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还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6、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的活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难点】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评价设计】1.通过阅读“高晓松醉驾入刑”材料,借助“问题引领”“案情回顾”“调查链接”三个评价活动,能分析总结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2.通过阅读“未成年人伤害案频发的背后”材料,采用“众说纷纭”的评价活动,能说出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通过观察发生在我校的“餐厅里的风波”“楼梯上的风波”“校本课中的风波”等系列故事,通过描述性评语,总结出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的方法和途径。
4.通过“法律督我行”“生命健康须知“宣传栏活动,让学生懂得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教学方法】1、情景式教学:通过情景激发导入新课,创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2、体验式教学:通过再现身边故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题——《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教学设计课前导入:环节一:新闻直播室学生课前搜集最新发生的保护或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新闻,上课前制作幻灯品,并当堂发布新闻,用学过的法律知识评说新闻。
(山东现“周扒皮”拘禁外来务工者暴力逼迫拔萝卜——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教学过程:环节二:基础知识复习认真复习8、9两课(96页——119页),将图表整理完整。
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案老师讲评,巩固基础知识。
环节三: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生独立完成单项选择题,两个同学上黑板完成。
1. 大学生赵某因雇佣网友范某盗窃同学财物被告上法庭。
最终,赵某和范某因犯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这说明( )。
A.对于公民非法获得的财产,国家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B.国家只运用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C.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最普遍的方法D.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吴良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这一称号属于公民的( )。
A.名誉权B.荣誉权C.智力成果权D.财产权3. 以下行为中,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的有( )。
①某出版社出版了《少儿获奖美术作品选》,却拒付小作者的稿酬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专门生产盗版光盘③某青年从中学生身上先后劫走近2000元人民币④某官员收受贿赂50万美元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4. 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本班同学赵某,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陈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和孙某的( )。
A.荣誉权、隐私权B.隐私权、名誉权C.姓名权、名誉权D.姓名权、荣誉权5. 李某在苏宁电器买了一台海尔空调。
在这一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 )。
A.李某B.苏宁电器C.海尔企业D.消费者协会6. 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有()。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难点:司法保护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本框题重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维权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加深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
采用事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注重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阅两部专门法律的相关内容,搜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事例,准备材料,制作课件。
2.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及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学生准备: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搜集我们受到保护的事例及侵犯我们合法权利的事例、图片。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可可小爱法制公益剧》老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为我们保驾护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法律与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有关吗?生:……老师:我国专门制定了两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你知道是哪两部吗?生:……老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材内容分析:“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这节课是山东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未成年人与成年公民一样,其生命健康受法律保护,从而明确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学情分析: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侵犯的行为屡有发生,但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与相关法律了解不够,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所以,学习与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掌握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十分必要。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2.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
(2)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1)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2)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教学难点: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设计理念:1.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反思自己已有的行为;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重指导学生践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查阅有关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及规定。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的案例、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观看《交通安全》警示视频。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教师引语:看了这段视频我们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要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生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对。
初中道德与法治_【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能力目标: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日常生活自我爱护、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教学难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体验。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珍爱生命的感悟名言。
(2)搜集一些自救小常识。
2.教师准备搜集各类险情及自救知识,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珍爱我们的生命日常生活自我爱护危险境遇自救逃生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我们的生命》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处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
有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还有难以预料的人为的危险。
而如今的孩子们却并没有防范的意识,甚至于他们的家长也很少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对于可能出现在身边的危险事故,孩子们自救的经验也不够足。
当危险发生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血的事例,很少有孩子能够从危险中摆脱出来。
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危险事故,因此知道自己身边可能发生哪些危险。
但由于缺乏一些常用知识和自救技能,当危险真正降临的到时候,孩子们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们心理素质普遍不高,对大人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不能自如地应对危险。
可见,孩子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日常生活自我爱护、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教学难点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应注意:教材上呈现的只是生活中危险情况中的一小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提示,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但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难点:司法保护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本框题重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维权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加深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
采用事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注重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阅两部专门法律的相关内容,搜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事例,准备材料,制作课件。
2.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及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学生准备: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搜集我们受到保护的事例及侵犯我们合法权利的事例、图片。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可可小爱法制公益剧》老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为我们保驾护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法律与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有关吗?生:……老师:我国专门制定了两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你知道是哪两部吗?生:……老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健康权利2.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知识: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教学重点】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难点】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好辅助教学准备。
2.学生查阅有关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及规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闻速递:通过播放小悦悦事件视频,通过这则新闻,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哪些观点呢?视频中小悦悦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生命健康权)肇事司机的下场会怎样呢?受到法律的严惩。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学生认读学习目标)二、[预习交流小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组长做好组织、协调和总结,让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每位同学同时做好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三、[师生互动精讲点拨](一)名词点击——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自主感悟。
观察感悟: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总结:人最宝贵的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失去,其他权利也失去意义。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二)感悟法律保护1.小悦悦事件中肇事司机的受到严惩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法律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明确规定?学生总结: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法律链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4.讨论: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2).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5.反思: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呢?学生发言,师总结: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三)体验法律保护1.续写:小丽被打伤后的结局。
爸爸:一定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妈妈:等把伤养好之后,狠狠地打他一顿!小丽:算了吧,人家势力大,我们惹不起!教师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师给予及时的点拨。
质疑再探,深化理解:如果学生有新问题提出,师生继续探究。
2.热点链接,温州少女欺凌事件。
学生发言,师总结: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选择不同,结果不同。
)一要及时、如实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四)践行法律保护1.小组分组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并请你说说有什么好的做法。
(家庭、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夏天点蚊香离蚊帐太近,引起火灾,冬天取暧门窗关的太严实,引起煤气中毒.学社会生活中:上学放学路上,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并排骑车,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2.拓展延伸,热点分析。
这些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校生活中:热水烫伤,爬高擦玻璃,乱摸电器,大同学敲诈小同学钱财等等。
3.考考你。
你独自在家,如果有陌生人前来敲门,你应该___________。
放学回家后的路上,遇到抢劫,你应该___________。
晚修期间,陌生人有急事来教室找你到校外商量,你应该_________。
4.教你一招。
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生发言)5.想一想:同学之间有过过度嬉闹现象吗?有没有因不当嬉闹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有没有因为方式不当而造成的伤害?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
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四、[巩固训练拓展延伸]1.热点链接:上周哈尔滨市一所学校发生一起惨剧。
一名初中女生,上课铃响,急急忙忙往座位上跑,中间一个男生把脚伸过去故意绊她一下,本来就是个玩笑。
这个女孩子直接一头撞在桌上,等救护车赶来的时候,人就不行了。
女孩子的家长到学校哭得昏天黑地。
男孩子家里也赔不起。
现在全班的学生在做心理辅导。
一定要教育小孩子,千万不要故意绊人,不要抽板凳,这玩笑开不得……带来只有悲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做侵犯和伤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嬉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教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
2.(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受教育权C、生命健康权D、劳动权(2)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 )A、只是成年人父母的职责B、只是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C、只是成年人父母和学校的职责D、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同学决定以“校园安全,警钟长鸣”为主题办一期墙报,现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
五、[课堂小结达标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马上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质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
党和政府不惜任何代价救灾体现了对公民()的尊重。
A 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 人身自由权 D名誉权2.某中学六年级学生小雷在放学回家途中,经常被一些不法青年搜身和殴打。
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组织同学伺机将不法青年打伤或打残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③及时向学校反映或报警④忍一下算了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③ D①②③④3.课间,小明和小勇追逐打闹,小明不慎将小勇推倒在地,碰破鼻子。
小勇恼羞成怒,不由分说狠狠地给小明一拳,将小明的眼睛打成重伤,烙下了残疾。
这警示我们()①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②要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宽容他人③要增强自控能力,避免造成伤害④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二、分析说明4.据报道,富士康设在深圳龙华的工厂内,接连发生数十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自杀原因各不相同,但数十名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凋谢,所有人都为之遗憾和惋惜。
(1)自杀员工没有珍惜自己的什么权利?(2)我们应如何认识这项权利?5.2009年8月2日,广西桂林市资源县邓某将深陷网络的儿子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以消除其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
然而,儿子在被送进不到10个小时,因不服从管理,被辅导员老师体罚殴打,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5月南宁市中级法院依法对参与殴打的4名辅导员判处3年到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1)这些辅导员老师侵犯了该少年的什么权利?(2)这些辅导员老师受到法律严惩说明了什么?(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这些权利?六、[教师寄语情感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人一生中可以享有很多权利,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命健康权;保护生命健康权,要靠法律也要靠我们自己;还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我们以法律的名义宣誓:用生命健康报父母养育之恩,用生命健康送亲朋关爱真情.用生命健康圆自己青春梦想,用生命健康把中华民族振兴!《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学情分析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侵犯的行为屡有发生,但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了解不足,不能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本领十分必要。
但是八年级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还比较欠缺,针对初中学生法律意识不强且易冲动,时常发生运用错误的方式维护自己生命健康合法权益的现象,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保护。
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中的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以正面的引导,促使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举例,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悟到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理解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受到特殊保护。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效果分析主要经验和典型的教学策略:一、优化教学目标,落实学习任务。
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本节在目标确定上,都没有照搬“教参”,而是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深入挖掘,精心设计。
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教师们钻研教材立足一个“细”字;挖掘教材立足一个“深”字;备写教案立足一个“精”字;设计师生活动立足一个“实”字;教法选择立足一个“活”字,使教学目标有重点,有层次,有启发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优化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氛围。
优化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
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普遍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自觉贯彻“民主原则”、“激励原则”,创设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优化教学结构,体现主导作用。
优化教学结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独立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培养创造性思维,实实在在让学生读、想、听、问、议、讲、做、写,强化学生学的活动、淡化教师教的活动,强化语言训练、淡化内容分析,突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路。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优化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科学、合理、灵活的教法不进能使教学省时高效,还能使学生兴趣倍增,乐学不倦,创造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