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摘要:城市环境卫生既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又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目前基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环卫意识不足。
各个层面对于环卫的认识不够深刻,不但使自然环境更加恶化,还对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基层城市居民因为受传统生活习俗和城市发展空间的制约,大多分布在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同时大多存在村中城、城中村的城镇布局,传统的生活习俗并没有脱离农村那种较为落后的卫生观念和意识,致使城市环境卫生较差。
(2)《条例》落实不到位。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改善市容管理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法规,不仅规范了政府机关、普通居民的义务和行为。
还规范了各级依法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
具体的工作中,专业人员不专,不依法,不懂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职能部门、职能单位在管理和建设城市中的管理混乱,角色混乱,职责不明,任务不清,法规约束不到位,管理跟不上。
(3)环卫投入不足。
基层城市经济发展受较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面对的形势比较困难,更有一些位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慢,市场经济发育缓慢,体系不完善,没有大型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唱主角,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致使经济效益不高,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缺乏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环卫建设事业的发展,最终促成环卫工作不良循环的发展态势。
(4)环卫职工待遇不高,工作条件恶劣。
环卫职工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工资政策兑现难,不但让在一线工作的职工合法权益不能维护,还极大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同时环卫工人工作条件较为恶劣,长期接触大量汽车尾气、空气灰尘、各种垃圾,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还受到交通事故的严重威胁。
(5)环卫设施陈旧,服务手段落后。
基层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落后,垃圾收集主要还是靠垃圾桶、垃圾房。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城市垃圾分类管理不够规范,垃圾分类意识较低。
2.市容环境管理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强。
3.城市公共区域存在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乱象,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出行。
4.市政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路灯、井盖等维护不及时。
对策:
1.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完善市容环境管理法规,并增加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3.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增强公共意识,引导市民文明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维护城市形象。
4.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设施的耐用性和美观度,增强城市整体实力。
通过上述措施,可逐渐解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逐渐在城市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卫生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分析问题并采取对策。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对策前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上升,而人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对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卫生问题更是加以关注。
一、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规划不合理大部分中小城市在旧城改造后和新区建设时,环卫基础设施没有同时规划建设,造成选址难、建设难。
已经建成的设施既不配套,分布又不合理。
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利益驱动,原有的公厕改装成了门店,城区公共厕所少。
露天垃圾站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污水遍地,影响市容观瞻。
2、环卫投入不足基层城市的经济发展受较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面对的形势比较困难,更有一些位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慢,市场经济发育缓慢,体系不完善,没有大型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唱主角,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致使经济效益不高,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政府部门虽然主观上重视,可是财政压力较大,缺乏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环卫建设事业的发展,最终促成环卫工作不良循环的发展态势。
3、对城市卫生重视度不够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要想真正的落实,则必须法制化、市场化和明确社会管理的思想和观念,而各地的政府的工作重心都是针对于城市建设的大项目和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不够重视,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别说法制化与市场化了。
 4、各个职能部门配合不合理城市环境卫生保护措施的建设是离不开各个职能部门相互搭配的,比如对于一座垃圾消纳场来说,他的建设需要发政委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国土单位、环保部门、林业单位、财政部门、城管部门等办事处共同参与,如果这些部门不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良好的配合,就不能够进行协调统一的工作,就会使垃圾消纳场的建设工期不断的增长,所以说各个职能部门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容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处理问题在城市中,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致使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导致环境卫生问题。
2.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不善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公园、道路、广场等,但这些公共设施的管理存在着不到位、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3. 绿化管理不足城市绿化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些城市中,绿化的管理不足,导致公共绿地、绿化带的维护和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4. 环卫设施老化城市环卫设施的老化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下水道、道路清扫设备等,老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卫设施运行的效率。
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解决对策针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创造一个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1. 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对策针对垃圾处理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居民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行为,加大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投入和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2.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解决对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不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推行公共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良好运行。
3. 绿化管理提升针对绿化管理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注重绿化的规划和设计,提高绿化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推行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4. 环卫设施更新解决环卫设施老化问题,需要加大对环卫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更新老化环卫设施,提高环卫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环卫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2.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健全3.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不健全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5.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二、解决对策1.完善环卫基础设施2.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3.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4.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5.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正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当前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不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应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这包括增加垃圾箱、果皮箱等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垃圾转运站,提高清扫保洁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以及加强对环卫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卫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
其次,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对垃圾产生单位和个人进行收费,并加强对收费的监管,确保收费的透明和公正。
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我们应该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
这包括修订和完善现有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制定新的法规,以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严格的法规和执法,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我们应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
这包括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
最后,我们应该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引言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环境卫生问题尤为突出。
环境卫生治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任务之一,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综合分析当前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二、环境卫生治理现状1.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垃圾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和消费水平提高,致使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难度逐步加大。
目前,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存在不足,造成垃圾堆积、野蛮倾倒等问题。
2.城市公共厕所管理不善城市公共厕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管理不善、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其大量被废弃或关闭。
一些城市在公共厕所普及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和文化障碍。
3.饮用水污染问题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水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治理工作的难度仍然非常大。
三、环境卫生治理的挑战1.政策实施不力政策的执行是环境卫生治理的关键,但有些地方政策实施不到位,甚至缺乏惩罚措施,导致环境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社会医疗水平不高环境卫生治理还需要借助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但由于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攀升,许多人对环境卫生问题意识不足,导致环保意识不高,环保行动缺乏积极性。
3.环保领域人才短缺环保工作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技能,需要一支机构完善、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然而,面对环境卫生治理这一庞大的工程,现有的环保人才仍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四、环境卫生治理的对策1.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在环境卫生治理领域,政策法规是确保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提高其可行性。
2.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让广大民众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以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国家可组织、依托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意识教育。
城市环境卫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城市环境卫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城市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文明程度是由城市的历史决定的。
城市规模不同,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
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经过几年的监察管理实践和认真分析,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按照烟台市的经验和做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
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
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海岸线、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
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大街街道融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问题思考及对策

大街街道融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问题思考及对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街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和商业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活动的不断增加,大街街道环境卫生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大街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街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1. 垃圾乱堆乱放。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多商户和市民随意丢弃垃圾,导致大街街道垃圾满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
2. 地面清洁不及时。
由于城市道路的频繁使用,垃圾、沙土、油渍等在地面上很容易形成污染,而清洁力度和频率不足会导致环境卫生问题。
3. 缺乏绿化。
大街街道绿化较少,缺乏绿色植物的衬托和点缀,使得大街街道显得单调乏味,也难以调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
4. 管理缺位。
对于大街街道环境卫生的管理部门不够精细,管理措施不够严格,对于环境卫生问题处理不及时,导致问题积压、滋生。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 缺乏公民意识。
部分市民和商户对于城市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强烈,乱丢垃圾、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比比皆是。
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当前城市环境卫生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不法行为无法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
三、对策提出1. 提高公民意识。
加强对市民和商户的环境卫生意识宣传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相关法规和规定。
2. 加强管理力度。
加大大街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对于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处罚的力度和频率。
3.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城市环境卫生监督机制,加强对大街街道环境卫生问题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大投入,增加清洁力度。
增加大街街道环境卫生专项资金投入,提高地面清洁力度和频率,保持大街街道的干净整洁。
5. 加强绿化建设。
加大对大街街道绿化的投入,提高城市绿色植物的覆盖率,使得大街街道环境更加美观、清新。
结语:为了保持城市的整体环境卫生,大街街道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指以居住生活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条件,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市民居住和生存的质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的高低。
因此,抓住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有利时机,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卫生质量,这是建设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文明城市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和提高
地球环境哺育了人类,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由于人类过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类居住环境急速恶化,地球环境受到莫大的威胁。
人口的过度集中,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倾向,过分的人造环境造成土地失水性严重,热岛现象衍生。
节能设计不重视,空调使用失控,能源浪费严重,城市气温普遍上升。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功能区,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
居住条件的恶化,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正在蔓延。
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
要改变现状,让城市功能朝着人居健康的目标发展是我们今天的历史责任。
1 城市环境卫生现状
1.1 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较差、死角多
一是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人口密度大、流量多的地方,水果皮、饮料瓶、宣传单、烟头、痰迹等污物随处可见,即便有环卫工人进行清扫保洁,但保持情况非常不好。
二是公厕卫生质量参差不齐。
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的公厕卫生状况相对较好,但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厕却经常脏乱不堪,气味刺鼻。
三是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
1.2 早市、夜市卫生情况差,成为污染环境卫生的重灾区
每当市场散去,菜叶、果皮、塑料袋、包装箱等垃圾到处都是,整个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一片狼藉,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卫生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给他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因基建施工、修路筑桥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虽然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垃圾处理问题做出过很多规定,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因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
1.4 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长期滞留;主要路段和背街小巷乱摆、乱设摊点现象较多,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情况尤为突出;
因乱倒污水、乱倒垃圾以及未能及时清理残雪等原因而形成的卫生死角,成为老鼠、苍蝇、蚊虫等滋生和繁衍的温床。
2 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难以适应人口增长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与城市规模的扩大相适应。
其中,卫生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例如公厕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便溺现象;由于垃圾箱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因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造成垃圾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等,都是因环卫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建设。
2.2 市容管理水平不高,亟待改善
首先,对市容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其次,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用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决策和实施城市管理工作。
再次,监管不严格、不到位,没有实行严管。
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形成长效管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经常没人管;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没有受到处罚;很多“脏乱差”
现象经常发生在下班后或晚上,而我们的巡查监管却未能打破常规,没有实行全天候监管。
2.3 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最高荣誉,而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就直接反映出整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水平。
可以说,在公共文明习惯养成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环境卫生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思想上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从行动上把这项工作落实下来,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3.2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否则就会回潮、反弹。
为了确保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并长期保持下去,必须大胆积极探索,建立一整套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将管理项目细化,并把管理标准作为“硬指标”纳入各地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中,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以取得实实在在
的管理效果。
二是要按照全面高水平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将有关工作标准与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使保洁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三是加强日常检查,提高暗查、明查、数字城管等检查频率,强化监管手段。
3.3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与坏,因此,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公用设施,都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政府要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组织人力、筹措财力,从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入手,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当中。
市、区两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建设资金除政府投资外,还可以采取贷款、引资、受益者集资和其他方式筹措。
4 结语
居住环境是每个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
几乎每个人都本能地向往一个风景宜人的居住环境,在过去,山清水秀、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指标。
居住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
然而,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也一直在增加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
居住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
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家治.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5(1).
[2]秦国民,田代年.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4).
[3]柴洪文.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导报,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