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教学大纲

透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602
透视学
一、学时与学分
学时:34学时学分:2学分
二、讲课对象和课程的性质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方向,专业选修课。
三、教学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轴测图画法,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
透视、曲线透视等
2.投影法的构成原因、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并使学生培养科学的观测方法和绘图
方法,以便在展开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精确合理的化解不好各种投影关系。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1.理论讲授:28学时2.课堂绘图:4学时3.实例分析: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课堂教学辅导结合,并针对相同阶段的课题,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和视图,分散传授绘画中常碰到的各种投影法。
六、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序1教学内容讲授透视的基本概念范围课时20教学
要求轴测图画法主要讲解透视图与多面正投影图和轴测投影图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平视
时的斜面透视,曲线透视各种透视法的原理、规律及作图法,使4学生能融会贯通,灵活
运用于室内效果图的绘制中。
2各种透视方法103透视学在室内效果图中的应用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投影原理与技法》,李蜀光.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考书:《投影基础教学》,吴金铭.王素兰.著.河南美术出版社.。
《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12100802课程名称:解剖与透视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先修课程(素描一、色彩一、艺术概论)后习课程(素描二、色彩二、风景写生)适用专业:美术学专业开课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及应用、基础透视的概念及应两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部分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测评占评价权重的4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 乔治•B•伯里曼.《伯里曼实用人体解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2] 黑尔 (Hale)科伊尔 (Coyle).《艺用解剖(向大师学绘画)》.中央美术出版社.2012.[3] 叶勇.《艺用人体解剖与透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4] 高宗英、许国庆.《世界明家素描》.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5] 沈兆荣.《人体造型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6] 陆仰豪.《绘画透视知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7] 萨拉·西蒙伯尔特.《艺用人体解剖》.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8] 伯恩·霍加斯.《动态素描·人体解剖》.2010.[9] 孙韬、叶南.《解构人体:艺术人体解剖》.2005.[10] [俄]尼古拉·尼基塔维奇·列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素描高级课程教学》.2009.[11] 张忆周.《绘画透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2] 胡亚强.《透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期刊:[1] 艺术教育.期刊.ISSN 11-1188/J.[2] 南京艺术学院校报(美术与设计).期刊.ISSN 1008-9675. CN32-1008/J.[3] 艺术科技.期刊.ISSN 1004-9436. CN33-1166/TN.2.网络资源:[1] /[2] /[3] [4] /a_457.html[5] /news.asp?Id=1622[6] /mini.php?kw=[7]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学时概论1.课前准备明确解剖透视的课程的属性,细化教学目标,对课程讲授进行精细化设计。
09《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美术系《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基础素描总学时数:68学时学分:4学分适合专业:美术学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1.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和透视规律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2.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景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绪论艺用人体解剖与透视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体结构和透视的,是美术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骨骼、肌肉的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人体解剖和透视知识。
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讲授和辅以各种形象教具写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加强与其他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透视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透视规律的,也是美术专业必修的技法理论。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利用模型、绘画作品、挂图等进行形象化教学,以加强学生对透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配合教学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并把它运用到绘画习作和创作中,以适应美术教学工作的需要。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透视图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透视学是人类对视觉空间不断探索的结果,随着绘画、建筑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成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是各高等美术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国外一些著名的环境规划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无一不具有熟练的快速表达能力。
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设计前沿城市,有这种倾向,甚至以此作为设计师与制图员的界定依据。
二.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共36个学时,每周12个课时,共3周二、课程任务1、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2、掌握透视制图的基本方法(1)平行透视的基本方法(2)成角透视的基本方法(3)三点透视的基本方法(4)阴影透视3、完成3-5张制图作业,了解透视图的实际运用三、教学内容纲要1、了解透视学的基本知识(1)透视学产生及基本规律(2)透视作图的基本术语(3)透视图的形式类别2、透视图中的构图要素及要点(视点、视距、视域、视角)3、透视制图的基本方法(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的形成、特点.平行透视的基本画法(视线法、量点法、距点法).平行透视中圆形、斜形、鸟瞰图画法(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的形成、特点.成角透视的基本画法(视线法、量点法).成角透视中圆形、斜形、鸟瞰图画法.一点透视变两点透视的画法(3)三点透视.三点透视的形成、特点.建筑外观的三点透视法(仰视图、俯视图)(4)阴影透视.日光阴影透视画法.灯光阴影透视画法参考教材:《透视》韦自力广州美术出版社《透视学》缪鹏/林小燕岭南美术出版社《现代阴影透视学》黄红武高教出版社《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王福阳福建美术出版社《设计透视》赵慧宁广西美术出版社《设计透视效果图表现技法》王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设计透视/新世纪艺术设计专业教材》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设计透视图法》逢国圆江苏美术出版社成绩评定平时考勤20%平时考核占30% 考试作业占50%。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解剖与透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美术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4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解剖与透视》课程包括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透视学也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通过透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描绘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方法。
为今后美术作品中的场景描绘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艺用人体解剖学方面包括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人体的运动与形态三方面的内容。
在透视学方面包括了透视的基本概述、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注意到艺用人体解剖学与素描、油画等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
在进行课程讲授过程中牢牢把握“艺”用这个字。
2.注意到透视学在油画和国画专业学生的不同作用。
合理分配。
焦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内容的讲授比例安排。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到直观教具比如模型、图表、教学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
4.因本门课内容较多而学时有限,因此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学生自学部分采用教师辅导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效果图绘制相结合。
通过查阅相关透视图书籍、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透视学和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的了解,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美术技法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
六、课程教学内容《艺用人体解剖学》第一章概论(1学时)1.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涵义及研究内容。
解剖与透视学课程设计

解剖与透视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透视方法表现空间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解剖与透视学知识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的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人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解剖与透视学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人体健康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美术学科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剖与透视学知识,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对解剖与透视学知识了解不足。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知识:- 人体基本结构:骨骼、肌肉、器官等。
- 人体比例与动态:头部、五官、四肢的比例关系及动态表现。
- 人物肖像画创作:运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实践。
2. 透视学原理:- 透视基本概念: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 空间关系表现:运用透视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远近、大小关系。
- 景物画创作:运用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实践。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了解解剖与透视学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认识。
- 第二阶段:深入学习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实践,掌握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实践。
-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与展示,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4. 教材章节:- 解剖学部分:参照教材中关于人体结构、比例与动态的章节内容。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16年级《动画》专业《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P0*******适用专业:2016年级动画专业编制单位:影视系透视与解剖Perspective and anatomy课程编码:P0*******Course Code: P0*******课程名称:透视与解剖Course Name: Perspective and anatomy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Class Hour:32Credit:2课程承担单位:影视系制定人:龙凤制定日期:2016年7月30日审核人:郑则凌审核日期:2016年7月30日第一部分:课程简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从而了解其结构。
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人物与场景结构知识,认识理解人物和场景结构关系,以及人体动态的基本规律。
Course Descri(About 150 word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study the human skeleton, muscle, body surface shape and human body dynamics, so as to understand its structu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of characters and scen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 scene structure, and the basic laws of human dynamics.一、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二、课程目的:(一)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物体视觉形态与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1.人物、 阴影和反影透视的定义及特征;
11
阴影和反影及 人物透视
特征及规律; 2. 阴影和反影、人物正立
2.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的画法及步骤; 3. 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在绘画空间表达中的
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的画法 及绘画空间表现。
2
2
方体画法、步骤及在绘画空 应用及表现。
间表现中的应用及表现。
五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
二 课程定位
《解剖与透视》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法理论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体骨骼、肌肉、形体的结构特点,造型规律,以及绘画的平面、空 间处理的透视办法。与本门课程中,了解人体造型艺术中的结构特征和造型规律,运用透视 原理构建绘画的空间、平面关系,并学会对绘画基本技法语言的同构对应解读,掌握绘画内 容和形式的对应关系。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解剖学、透视学理论知识及表现技能进行有关人 物结构的实践运用、平面空间构建等创作及美术教学活动。
三 课程目标
《解剖与透视》作为美术学专业基本技法理论课。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人体造型规律研 究和学习、掌握人体骨骼、肌肉形状结构以及表现技巧、技法课程。通过透视学基本理论及 透视方法,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阴影透视、人物透视等的透视规律及表现 方法。能学以致用,服务于现代艺术创作和教学的的实践环节,培养对人体美的审美眼光和 素养,并能适应美术教育工作的应用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角透视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透视状态, 使用此种状态的透视图易使画幅中的 景物富有变化和动感。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并运用成角透视的画法 和原理,理解成角透视所产生的透视氛围和效果。
第五章 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难度较大,也是写生中常见的一种透视图。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 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 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倾斜透视中 的消失原理,指导绘画写生。
(2)艺用人体解剖学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结构,旨在使学生 初步掌握人体的比例、 人体的造型及其运动规律以提高人体造型能力, 准确塑造 人物形象。艺用人体解剖学是美术学教育专业和绘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3、参考书目
《透视、色彩、构图、解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魏永利 《绘画透视知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陆仰豪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沈阳出版社 《人体造型基础》(沈兆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六章 曲线透视 生活中的线条还存在许多不规则的曲线。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直中 求曲,方中求圆的曲线画法原则。
第七章 阴影的透视
阴影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本章通过研究阴影形成的规律 及影子的形状,使学生掌握不同光源的情况下,阴影的透视消失变化。
第八章 反影的透视 画面中反影的运用,可以产生形象的重复,从而使主体形象与反影形象形成 呼应,增加视觉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3、结合学生的写生作业,分析其发生在透视上的错误,注意学以致用,并 适当安排创作构图的练习。
4、以科学的观点阐述人体结构,以运动的法则揭示造型变化的规律。
5、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讲授与习作相结合。
6、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绘画的眼光从为造型艺术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 人体结构及其规律性。
第九章 由平面图画透视图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图转换为立体效果图的具体方法,并做到融 会贯通。
B、解剖部分
第一讲 概论讲授要点
1、学习人体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人体特点
第二讲 头部
讲授要点
1、头部基本造型规律
2、头部骨骼、肌肉及五官结构
作业:
1、画头部骨骼正面、侧面或四分之三侧面图,注意头部骨点
《人体与绘画》(佐治•伯里曼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与生活》(佐治•伯里曼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家与人体解剖学》(约翰•拉依内斯著)
《人体动作速画法》(吴曼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文化艺 术出版社
4、教学学时
总学时:36学时,每周两课时。
5、考核
平时考核20%,期末考试80%
6、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绘画练习进行学习。
四、《透视解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 授课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总学时
1
概述(透视)
2
36
2
常用述语及基本原理
2
3
方物的平行透视
2
4
方物的成角透视
2
5
倾斜透视
4
6
曲线透视
4
7
阴影的透视
4
8
反影的透视
2
9
由平面图画透视图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概论讲授要点(解剖)
2
11
头部
2
12
躯干
2
13
上肢
2
14
下肢
2
15
人体运动
三、教学内容
A、透视部分
第一章 概述
本章着重介绍透视的含义,研究对象及其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透视 形成的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章 常用述语及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及形成原理, 通过对透视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 生掌握常用术语,直线分类及相关基础知识。
第三章 方物的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是最常见最简单的透视图,在写生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本 章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平行透视状态下物体的变化, 掌握并能理解平行透 视图所能产生的透视氛围和效果。
二、教学原则
1、透视是运用一种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揭示一般的视觉规律,有一定的 科学性。本课以课堂讲授为主, 利用录相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备, 重点让学生掌 握透视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写生绘画,把握远近物体的透视比例及空间关系。
2、教学内容安排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辅一定的作业练习,并注意因材 施教,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
小计
15
2、手部写生 第五讲下肢 讲授要点
1下肢形体造型规律
2、下肢骨骼、肌肉结构
3、足部构成
作业:
1下肢肌肉模型写生
2、膝部写生(注意肌肉穿插和骨点)
3、足部写生
第六讲人体运动
讲授要点
1人体各部形体概括和运动规律
2、人体运动中重心、节奏、平衡变化规律
3、运动中的人体透视变化 作业:
1人体运动速写
2、动态人体默写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2、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透视是由现代几何学、光学、心理学和绘画透视理论相结合形成的画 法理论,是美术院校绘画训练所必修的技法理论课程。 通过透视学课程教学, 使 学生掌握在平面上正确表现所见实物的立体形的方法, 掌握不同空间距离中形的 形成和变化, 用于指导绘画写生和想象作图时, 正确表现形体三度空间, 透视比 例及阴影,倒影等视觉形象。
2、头部肌肉模型写生
第三讲 躯干
讲授要点
1、躯干部形体造型规律
2、躯干部的骨骼、肌肉结构
3、男女躯干的差异
作业:
1躯干部骨骼写生
2躯干部肌肉模型写生(注意各部位肌肉穿插关系) 第四讲上肢
讲授要点
1上肢形体造型规律
2上肢骨骼、肌肉、关节结构
3、手的形态及结构 作业:
1肩或肘部写生(注意肌肉穿插和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