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船舶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2. 学生能掌握船舶的稳定性原理,解释船舶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关系;3. 学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船体形状、材料选择等;4.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船舶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制作材料,动手制作一个简化版的船舶结构模型,展示各部分结构;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设计并呈现一个船舶结构设计概念图,展现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船舶结构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工程及海洋事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科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组活动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船舶结构设计对于航海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4. 通过船舶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技术美和工程实践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船舶结构设计,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船舶概述:介绍船舶的定义、分类及用途,使学生了解船舶在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结构组成:详细讲解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组成3. 船舶稳定性原理:阐述船舶浮力、重力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原理4.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内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5.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探讨如何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船舶性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船舶概述,了解船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第2课时:船舶结构组成,学习船舶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3. 第3课时:船舶稳定性原理,掌握船舶稳定性的基本知识;4. 第4课时: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第5课时: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结构受力情况,探讨优化设计方法。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等关键概念;2. 学习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3. 掌握船舶设计流程和规范,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初步的船舶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能在设计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3.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船舶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科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船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但对船舶设计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船舶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的概念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讲解船舶的排水量、船体形状、船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2. 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介绍船舶的构造、主要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类型和选型原则;分析不同结构、材料和动力系统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与材料和第三章 船舶动力系统3.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规范进行船舶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4. 船舶设计软件应用:教授船舶设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CAD、CAE 等;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船舶设计实践。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3. 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稳定性、浮力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船舶初步设计的能力,如CAD、船舶设计软件等;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任务进行船舶设计;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船舶设计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3. 引导学生关注船舶行业的发展,认识到船舶设计在国民经济和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船舶设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船舶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讲解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船壳、船舱、甲板、舵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介绍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设计步骤;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3.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讲解船舶稳定性、浮力原理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4.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教授学生使用CAD、船舶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教材章节: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5.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船舶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6. 船舶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船舶初步设计项目;教材章节:第六章 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从基本概念到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相关知识。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终稿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终稿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终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船舶结构、浮力、稳性等关键概念。

2. 学生能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步骤,了解船体形状、尺寸对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了解我国船舶设计的发展历程,认识船舶设计在国民经济和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船舶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船舶方案,并进行简要的性能分析。

3.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船舶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船舶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船舶设计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贡献力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结构、浮力、稳性、阻力等概念,以及它们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2. 船舶设计步骤与方法: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步骤,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以及船体形状、尺寸对性能的影响。

3.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教授计算机软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如CAD、CAE等,提高设计效率。

4.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国内外经典船舶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船舶的设计特点。

5. 船舶设计创新与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团队合作,设计具有创意的船舶方案,并进行简要的性能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周: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

2. 第2周: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软件操作。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掌握船舶结构、船舶图纸的识别和解读。

3. 了解船舶生产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方法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的能力。

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船舶生产设计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船舶生产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船舶生产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船舶图纸识别与解读:涉及船体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电气系统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船舶材料与工艺:介绍船舶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加工工艺及对船舶性能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CAD软件应用: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等,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船舶生产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船舶生产设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船舶专业学的课程设计

船舶专业学的课程设计

船舶专业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船舶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能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船舶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公式。

3. 学生能了解船舶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及安全设备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船舶设计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船舶设计。

2. 学生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船舶三视图,并进行简要的尺寸标注。

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船舶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船舶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树立投身于我国船舶事业的理想。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船舶设计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遵循工程伦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船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船舶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将德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船舶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未来从事船舶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讲解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使学生了解船舶的整体构成。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 内容:船体结构、船用设备、船舶分类及特点2. 船舶设计原理: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推进等,使学生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知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设计基础- 内容:浮力原理、稳性计算、阻力与推进、船型设计3. 船舶动力系统与导航系统:讲解船舶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船舶的关键技术。

船舶课程讲解教案设计模板

船舶课程讲解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船舶设计原理授课对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船舶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 学会船舶主尺度确定的方法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一、船舶设计概述1. 船舶设计的定义及重要性2.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3. 船舶设计的流程二、船舶的主要要素1. 船舶的排水量2. 船舶的主要尺度3. 船型系数三、船舶主尺度确定1. 船舶主尺度确定的方法2. 船舶主尺度确定的步骤3. 船舶主尺度确定实例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船舶设计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什么是船舶设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二、船舶设计概述1. 讲解船舶设计的定义及重要性。

2. 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船舶设计的流程。

三、船舶的主要要素1. 介绍船舶的排水量,讲解其计算方法。

2. 讲解船舶的主要尺度,包括船长、船宽、船深等。

3. 介绍船型系数,讲解其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课时:一、船舶主尺度确定1. 讲解船舶主尺度确定的方法,包括比例法、类比法、经验法等。

2. 讲解船舶主尺度确定的步骤,包括确定船舶的用途、航区、船型、航速、续航力、自持力等参数。

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船舶主尺度确定的过程。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实际案例,确定船舶主尺度。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船舶设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纪律性、积极性等给予评价。

备注:1. 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船舶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船舶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船舶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船舶专业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船舶设计与制造二、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船舶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船舶结构设计、船舶系统设计、船舶制造工艺等方面内容。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船舶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的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船舶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船舶结构设计:包括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疲劳和断裂分析等内容;2.船舶系统设计:包括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设计、通信系统设计等内容;3.船舶制造工艺:包括船舶结构制造工艺、舾装制造工艺、涂装工艺等内容;4.船舶质量控制:包括船舶质量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船舶质量认证等内容。

五、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系统介绍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习实训等形式,进行船舶设计与制造技能的实际操作;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2.实践操作:包括实验室实践成绩、实习实训成绩等;3.项目评估:对团队合作项目进行评估;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全部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教材:主要教材选用船舶设计与制造相关的教材;2.实验室:配备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实验设备和软件;3.实习学习基地:提供实习实训的工业基地或船舶制造企业。

八、课程亮点:1.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4.实习学习基地:提供实习实训的工业基地或船舶制造企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翟敏
学号 20102814137
班级船舶1001
指导教师胡丽芬
日期 2012-12-25
成绩
一 邦容曲线计算及绘制
1.要求
计算以下各站处的横剖面面积及面积矩曲线,并绘出邦戎曲线图。

0站,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 注:假设甲板为平甲板
已知 船 型:油船 主尺度:船长89.00m, 型宽14.60m, 型深7.00m, 设计吃水 5.50m 型值表见附录1(提供电子版资料)
2.计算(采用梯形法计算)
横剖面面积
'220d A ydz d y s
i δ=≈∑⎰ 式中:
()'''012012i n n y y y y y y y =++++-+∑
…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 ()()111022n
i i i i oy
i i i y y z z M z z z ++++⎡⎤-⎛⎫=-+⎢⎥ ⎪⎝⎭⎣⎦∑ 式中 )ny y'(ny ...y y'y Σ'k n n i i i +⨯-++⨯+⨯=0002110
3.列表.画图
横剖面面积As
横剖面面积As对基线Oy轴的静矩Moy
1
2
3
4
5
6
7
8
9
1
邦戎曲线
二 静水力曲线计算与绘制
1.要求
计算各吃水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线面面积Aw
⑵漂心纵向坐标Xf
⑶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⑷水线面系数
⑸排水体积V
⑹排水量W(附体系数取1.006)
⑺浮心纵向坐标
⑻浮心垂向坐标
⑼横稳心垂向坐标
⑽纵稳心垂向坐标
⑾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⑿方形系数
计算以下各吃水:1m, 2m , 3m, 4m, 5m, 6m
2.计算
(1)水线面面积
计算原理 20222l
n l i l Aw ydx yi n ε-=⎡⎤==-⎢⎥⎣⎦∑⎰
其中
()012n y y ε=+
(2)漂心纵向坐标 2'2'22L L i i
oy F L w i L xydx k y M x L A y ydz δ--=
=≈⎰∑∑⎰(3)每厘米吃水吨数
(ω=1.025tf/m)
(4)水线面系数
LB
Aw
Cwp =
(5)排水体积
20022L d d L w A dz ydxdz -∇=
=⎰⎰⎰ (6)排水量 k k ωω∆=∇=∇
ω=1.025tf/m K=1.006
(7)浮心纵向坐标 00i
i d F w yOz
B d w x A dz
M x A dz ==∇⎰⎰
100w
A TPC ω=
(8)浮心垂向坐标
00
i i d W xOy B d w zA dz M z A dz =
=∇⎰⎰ (9)横稳心垂向坐标 M B
z MK MB BK MB z ==+=+
(10)纵稳心垂向坐标 ML L L L B
z M K M B BK M B z ==+=+222222L L w F
L w F LF L x ydx A x I A x I M B ---===∇∇∇

(11)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100100L L GM BM MTC L L ∆∆=≈

-=∇-=∇
=⎰-2
22222L L F W F W L LF L x A ydx x x A I I BM
(12)方形系数 B C LBd ∇=
3.所得值如下表,图如下
三.装载稳性计算
要求:计算载况:满载出港
(重量W=5519.52t,重心Xg=-0.85m, Zg=5.02m) 计算内容:浮态及初稳性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稳性校核
(注:自由液面修正及进水角暂不考虑)
已知:受风面积=360m^2
受风面积形心距水线高=3.65m
稳性插值曲线
航区:近海
1.计算浮态和稳性
已知重量W=5519.52t,则排水量为5519.52t.。

利用静水力曲线图,如下
主要尺度:船长L(m) 89.000
型宽B(m) 14.600
型深D(m) 7.000
吃水d(m) 5.500
可求出浮态和稳性,如下表:
项目单位符号及公式满载出港排水量t Δ5519.52 平均吃水m d 4.976 重心纵向坐标m Xg -0.85 浮心纵向坐标m Xb 3.21 重心竖向坐标m Zg 5.02 纵稳心距基线高m Zml 238.23
纵向初稳心高m 233.21 每厘米纵倾力矩t·m 144.63
漂心纵向坐标m Xf -2.21 纵倾力臂m Xg-Xb -4.06
纵倾力矩 t·m
-22409.25
纵倾值 m
-1.55 首吃水增量 m
-0.81
尾吃水增量 m
0.74
首吃水 m
4.16 尾吃水 m dd d d A +=
5.71 横稳心距基线高
m
Zm
5.95
初稳心高m 0.93
2.(1)静稳性曲线
由已给出的稳性横截曲线图,可求得Ls 与V 的关系,由公式 φ
sin G s z l l -=
可计算各倾角下的复原力臂l ,并绘制该排水量下的静稳性曲线
()
φf l =。

(2)动稳性曲线
动稳性曲线是静稳性曲线的积分曲线,由公式

=
φ
φ
ld l d
可求得
()
φf l d =的关系,绘制动稳性曲线。

(3)列表及绘图
3.稳性校核
a.稳性衡准数K 是对船舶稳性的重要基本要求之一。

规则规定:船舶在所核算的各种装载情况下的稳性,应符合
1≥=
f
q l l K
(1)风倾力臂f l (m)可按下式求得
∆=
9810Z
pA l f f
求得 00419.0=f
l m
(2)最小倾覆力臂q l 是根据静稳性曲线或动稳性曲线以及横摇角0φ来确定的。

3
2
4
1028.15C C C C =φ 式中:4.3.2.1C C C C 为系数。

经过计算可得 1
013.068.0235.043
21====C C C C
确定 ο
96.250=φ
通过动稳性曲线可确定 q l
1928
.0=q
l
求出 1>K ,符合要求
b.初稳性高和静稳性曲线
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初稳性高和静稳性曲线满足下列要求: (1)初稳性高为0.93m 大于0.15m 。

(2)横倾角ο30=φ时的复原力臂为0.592m 大于0.2m 。

(3)船舶最大复原力臂所对应的横倾角为ο
5.41大于ο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