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资料

合集下载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自由贸易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在这个过程中,北美地区也出现了一项重要的自由贸易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

一、历史背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它是三个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协定。

这个协定是以美国自由贸易协定(FTA)为基础建立的,旨在消除北美地区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

NAFTA对北美地区的经济、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协议内容NAFTA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确保三个国家间的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协议的作用是为在三个国家间开展贸易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主要内容如下:1. 关税和贸易壁垒的消除通过NAFTA,三个国家取消了多项商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在此基础上,贸易的自由化有一个更为广泛的覆盖面。

NAFTA取消了大多数商品的关税和配额限制,为三国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

2. 投资保护NAFTA不仅消除了贸易壁垒,还为三国的企业投资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保护。

该协定规定,企业在三个国家的投资活动都得到公平而无歧视的待遇。

在法律框架的支持下,这个法规帮助企业顺利地扩大投资活动。

3. 服务贸易开放NAFTA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服务贸易的开放。

它包括三个北美国家所涉及的多个服务领域。

协定取消了贸易障碍和具有重要贸易功能的法规。

通过此项公约的制定,三国的服务提供商获得了在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的准入市场的权利。

三、NAFTA的影响NAFTA的实施对北美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使得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活动变得更加顺畅。

三个国家间的贸易额增加了很多。

根据统计数据,1994年NAFTA正式生效后,三个国家的贸易额从当年的1.01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48万亿美元。

自贸障碍的消除使得跨境投资成为现实,并促进了生产的再组织和优化,推动了高附加值服务的开发。

NAFTA

NAFTA

北美贸易自由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并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自此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实体诞生(总人口3.6亿、年总产值6万亿美元)。

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点—南北合作、大国主导、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和战略的过渡性。

南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

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考虑到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

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战略的过渡性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电信服务协议
开放了电信市场,促进了 电信服务的跨境提供。
金融服务协议
开放了金融服务市场,促 进了金融服务的跨境提供 。
教育服务协议
促进了教育服务的跨境提 供,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 享。
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专利保护协议
规定了专利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专利的保 护。
商标保护协议
规定了商标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商标的保 护。
NAFTA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就可能的贸易协定 进行谈判。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加入谈判,并于1994年签署了协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意义
NAFTA的成立意义在于促进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通 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
NAFTA的成立还旨在通过加强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北 美地区的经济繁荣。
著作权保护协议
规定了著作权保护的标准 和程序,加强了对著作权 的保护。
04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挑 战与问题
经济竞争与不平等
竞争压力与市场准入
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但也带来了更激 烈的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这使得一些行业和企业在面对外部竞争时面临压 力,甚至可能遭受市场准入限制。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一些贸易协议可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生冲突,例如对某些环保法规的限制。
社会与文化差异
社会文化冲突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冲突。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或产 品存在抵触或误解,从而影响贸易关系。
北美自由贸易区
2023-11-07
contents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立经过】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northa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naFTa)。

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同时宣布,三国政府代表从同年6月开始就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展开谈判。

经过14个月的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宗旨】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务在缔约国间的流通;改善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各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机会;在各成员国境内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有效程序以确保协定的履行和争端的解决;建立机制,扩展和加强协定利益。

【协定总则】该协定的总则规定,除墨西哥的石油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美国的航空与无线电通讯外,取消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投资限制。

对白领工人的流动将予放宽,但移民仍将受到限制。

任何一成员国在6个月前通知其他成员国后,即可脱离该协定;协定还允许接纳附加成员国。

总则还规定各成员国政府的采购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开放,由于墨西哥为本国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该协定将对墨西哥产生主要影响。

此外,协定还规定由执行协定而产生的争执,将交付由独立仲裁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解决;如果大量进口损害一国国内的工业,将允许该国重新征收一定的关税。

在产业方面,该协定规定,美墨之间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其余6%的产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关税,将在15年后全部取消,进口配额在10年内消除。

对于加拿大,现有的与美国签定的协议全部适用,汽车工业10年后将取消关税,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间的全部关税。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墨西哥开始把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1986 年8月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并于1987年11月签订了 一项有关磋商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框架原则和程序的协议。在此基础 上,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了美墨贸易与投资协 定(也称“谅解”协议)。 同年9月,加拿大宣布将参与谈判,三国 于1991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首轮谈判,经过14个月的磋 商,终于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 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成立之初,它就拥有3.6亿消费者,其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 亿美元。可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它力图以 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来实现贸易、投资等方面 的全面自由化,进而带动整个北美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当时,许多 国际经贸界人士视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措施最大胆的自由贸易区。 尤其是对于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这一协定包含了各方 面的机遇和风险,对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南北区域性经济组织,美国在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倡导者,而且是该自由贸易区的主导国,它在贸易区的运行中占据 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 的 人口和90 % 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 % 的人口和8 % 的经济实 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 % 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美、加、 墨三国按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美国属于第一 个层次,加拿大属于第二个层次,二者均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墨西 哥则是第三个层次,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因此,无论从经济实力、 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相比,美国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自 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具有很强的制约力。北美自由贸易区给美国在双 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第三产业诸领域内提供控制和渗透加 拿大和墨西哥的机会,从而在贸易区对内外事务上拥有了绝对的发言 权。因而,从根本上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多地体现出了美国 的战略意图。但是,在另一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又给加拿大和墨西 哥提供了难得的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对于促进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 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国联合起来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大 为增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的贸易协定,于1994年8月12日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旨在创建一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经济大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协定规定了一系列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安排,包括规定不得对贸易商品进行非关税收费、不得对投资有歧视性待遇、促进三国之间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实施其他措施,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首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关税贸易自由化,该协定要求三国除了少数特定商品之外,要消除对其他商品的关税限制,从而实现三国间货物和服务的免税贸易。

三国各自要尊重和承认另外两国的商品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在全面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因其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而损害另外两国的利益。

另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要求三国实行对投资的平等对待原则。

就是说,所有三国的公民、公司和投资机构,在三国的任何投资领域,都要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得受到歧视性的对待,无论它们来自哪国。

此外,三国政府要允许企业实施跨国企业形式,消除对跨境投资有歧视性的限制,以及实施其他措施,以促进三国间投资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要求三国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说,各国政府要允许外国服务提供商在本国开展服务活动,并允许外国服务提供商在本国开展服务业务。

此外,三国政府也要接受互相承认的其他经济运行规则,并尽可能地消除经济活动中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的情况。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扩大,贸易总额以及三国之间的投资均显著增加。

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后果,尤其是美国制造业的离岸外包,导致美国就业人数减少。

同时,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不完全消除,贸易在部分领域受到限制。

至于今天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它取得了很多成就,有助于促进三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拉动了三国的贸易和投资,也有利于改变三国之间的贸易环境。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刘 年 兴
成员国: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制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 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 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 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三个会员 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 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 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 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而贸易区以外的 国家则仍然维持原关税及壁垒。
各国措施:
• 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 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 来实现其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 • 在权利方面,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货物可以互 相流通并减免关税,但对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则 仍然维持原关税及障碍 • 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电力、天然气,从墨西哥进口 石油;美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墨西哥, 利用墨西哥大量廉价劳动力,大大降低成本,增 强了美国产品综合竞争力
0
产生过程:
• 第一阶段:美加自由贸易
•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语言相通、边界接壤,开展 自由贸易有很好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两国没有能够象 西欧那样一直朝自由贸易的方向努力,全面的自由贸易直 到1988年才正式达成协议。
• 第二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
• 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一年之后,美国决定将这一自由 贸易区扩大到南部的墨西哥。在1990年6月美墨最高会晤 时,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这一建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消极影响:
• 对美国:支付边境环境的环境改善费用; 关税减少,加大负担;减少了美国工人的 就业机会(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 • 对加拿大:对加拿大外贸手指不利(进口 增长大于出口);协定过分保护投资者的 权利。 • 对墨西哥:墨西哥农业发展困难;生活贫 困加剧;环境污染恶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组员:任新姚义君叶蕾徐珊珊杨筱杜荣胡雷雷汪利翔蒋大勇杜飞邓立伟目录一·自由贸易区成立简介二·自由贸易区内容三·三国贸易成就与问题四·借鉴与启示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简介(徐珊珊叶蕾)北美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这个覆盖人口达到4.21亿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建立NAFTA的主张,但遭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对。

1985年,加拿大和美国首次联合提出建立NAFTA的主张,并开始就建立NAFTA进行谈判。

1989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的美加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1990年,美国和墨西哥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此后加拿大也加入谈判。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NAFTA。

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就业等问题达成了协定,作为NAFTA的补充。

1994年1月1日,NAFTA正式生效。

NAFTA at a GlanceNAFTA Partners Canada U.S. Mexico Combi nedPopulation (July 2008 est.) 33.3 million 304.1million106.7million444.1millionLanguages English andFrenchEnglish Spanish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8 (Current prices,US$) 1,501billion14,441billion1,087billion17.0trillionTrade with NAFTA Partners, 2008 (Currentprices, US$) 570.8billion919.9billion393.5billion946.1billion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mong NAFTA Countries, 2008 (US$) 240.0billion229.8billion156.0billion--- 1Jobs Created 1993-2008 (millions) 4.3 25.1 9.3 39.7 National Employment Level, 2008 (millions) 17.1 145.4 43.2 205.7二.由贸易区的内容(一)组织架构(1)自由贸易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貿易區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由於區域經濟體締約國間多以排除彼此間之關稅障礙 及非關稅障礙為目的而相互結合,各締約國間之多數 貨品遂因優惠關稅或零關稅而得以大量流通,對於非 締約國之貨品乃造成貿易排擠效應。美國是我國當時 最大之出口市場,且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始終偏 高,自從1994年1月1日起NAFTA正式實施之後,由 於北美三國間之進口關稅水準逐年降低,NAFTA便 逐漸對我國之進出口貿易與一些重要的出口產業產生 影響力,就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之經濟而言,已產生 相當程度之負面衝擊。NAFTA是對我國出口貿易造 成負面影響最大之區域經濟體。
台灣的因應對策
1.建立資料監視檔案: 對其達成的協議及美洲地區的政經、法規、貿易、投資及 金融等建立完整檔案,減少產品類型的困擾、及對當地統 計和研判上誤差。
2.善用國貿機構資源與輔助: 透過國家之間經貿合作關係,取得建立生產據點及產製財 務支援,就近鋪陳銷售途徑、取得成本優勢因子。
3.維持產品在國際競爭優勢: 國際競爭優勢所指的不單單是價格較競爭者便宜,產品品 質、設計、銷售服務、市場區隔等因素都會影響產品被接 受程度;因此關鍵在於產品本身有競爭力,較依附在某個 自由貿易區的大傘下還來得更重要。
其中,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墨國貨品輸 加拿大具有貨物流通之便利以及產品關稅等競爭優勢;此外, 因地緣優勢及勞工成本條件,近年來,美、加企業在墨西哥設 廠生產並大量回銷美國和加拿大趨勢漸增。此現象在汽車零件 工業、電子電器工業和機器設備工業特別顯著,影響所及,對 我貨產生若干排擠效應。
3.墨︰
NAFTA-貿易流量
國家 墨西哥 加拿大
美國
貿易流量
2000年時,墨西哥出口至美、加兩國商 品貿易額達1,540 億美元,是1993 年的 238﹪
加拿大出口至美、墨兩國商品貿易量成 長109﹪,由1993 年的1,120 億美元, 增為2000 年的2,350 億美元,貿易成長 高達109﹪
1993~2000年時,美國出口至加、墨兩 國貿易額,超過兩倍的出口成長率,高 於對其他國家同期52﹪的出口成長率。
貿易現況
1.美︰ 美國2008 年的總進口金額約2兆1,000億美元,較前一年增
加10.7%,主要的進口夥伴,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成 員加拿大及墨西哥為主,兩國合占全美總進口量的26%;亞洲 方面主要的進口夥伴為中國大陸占16%(金額約3,377億美元)、 日本占6.6%、韓國2.2%、我國1.7%(金額約363億美元) 以及馬 來西亞1.4%等,亞洲國家總計占35%;歐洲國家總計占21.%, 以德、英、法、義大利、愛爾蘭為主要進口夥伴;南美則有委 內瑞拉;另外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非洲的奈及利亞都名列15 大進口國排名內。雖然自2008年第四季起,全球遭遇金融信貸 危機,美國首當其衝,但美國的進口商品和服務,全年仍然成 長10.7%。
北美貿易協定(NAFTA)
4960P108周嘉珆 4960P087蔡佳玲 4960P010梁瑜庭 4960P042朱誼芳 4960P113昂孟澐 4971P004林華柔
指導老師:鍾美芳
組織成員: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官方語言:英語、法語與西班牙語 旗幟:
組織簡介:
NAFTA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之簡稱,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所組成,三國於 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共識 ,宣佈成立一個橫跨北美洲的自由貿易區,於同年 12月17日由三國領袖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並 自1994年1月1日起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 區宣佈成立。
美國廠商因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優惠稅率,大 多數貨品均占有墨西哥市場50%之市場。近年來亞洲產品自美 國轉銷墨西哥市場已形成趨勢,且競爭產品介入市場極為迅速 ,從數據上來看,墨國與中國之貿易額呈現急速成長,依墨國 統計資料,2008年中國出口至墨國達347億5,450萬美元,較 2007年成長16.66%,故中國成為墨國第二大供應國,僅次於 美國。
目前我國產品在墨西哥以:螺絲螺帽、空白光碟片、PVC 平織布、鋼鐵品、塑膠品、蓄電池、機械及零件、機車零配件 、人造纖維紗、熱可塑性橡膠、戶外遊戲用物品及設備、積體 電路、家具零件、電路開關、化學品等較有競爭力,幾乎都是 墨國這些產品的主要供應國之一,但面對墨國此一價格優先之 市場,中國產品的低廉價格成了與我國產品競爭的商品和勞務在締約國 間的流通;改善自由貿易區內公平競爭的 環境;增加各成員國境內的投資機會;在 各成員國境內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創造有 效程序以確保協定的履行和爭端的解決; 建立機制,擴展和加強協定利益。
NAFTA-協定準則
該協定使自由貿易區內國家的貨物可以相互 流通並免除關稅,並規定三國須在15年內撤 除所有貿易障礙,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如 配額( quota)、進口許口證(import license)、 進 口 保 證 金 ( import deposit ) 、 外 匯 管 制 (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等。但對貿易區 以外的國家,則可以維持關稅及障礙。
2.加︰
2008年加國進口總額為4,064億2,800萬美元,前12大進 口來源國依序為美國(占加拿大進口總額之52.42%)、中國大陸 (9.84%)、墨西哥(4.13%)、日本(3.52%)、德國(2.93%)、英國 (2.90%)、阿爾及利亞(1.78%)、挪威(1.44%)、南韓(1.39%)、 法國(1.37%)、義大利(1.18%)及台灣(0.92%),我國目前為加 國第12大進口貿易夥伴。
與台灣的關係:
NAFTA 成立後區域內各國之間的關稅逐年降 低,因此,區域內的貿易逐漸增加,我國對 此區域的貿易在這段期間也持續增加,1994 年到1996 年我國對該區之年成長率為4.1%。 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各國貿易間貿易的日 趨成長,我國對美、加的出口有逐漸被墨西 哥取代的情形,此情況在NAFTA 的原產地規 定下,將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關稅逐年降低 而更嚴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