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环境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城际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城际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城际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国家、地方的环保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

建立环保体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健全环保管理制度。

1.7.1 生态环境1.7.1.1 绿化防治措施(1)路基地段路堤边坡坡度:0~8m,1:1.5,8~12m,1:1.75,并于8m 处设一级边坡平台,宽2.0m。

路堤边坡防护应根据路堤高度、填料性质等确定,一般采用如下防护:路堤高度小于等于3m时,边坡一般采用C25预制混凝土正六边形空心块内种爬地柏并撒草籽防护,空心块以下铺设0.2m厚种植土。

顶部和底部采用C25混凝土加固,混凝土骨架厚度为0.5m。

路堤高度大于3m时,一般采用C25混凝土拱型骨架防护(主骨架间距3.0m;支骨架间距3.0m),混凝土骨架厚度为0.5m,骨架内铺设混凝土空心块,内种爬地柏并撒草籽,空心块以下铺设0.2m厚种植土。

雄安新区内绿化要求高,路堤边坡采用生态绿色护坡防护,生态绿色护坡是集土木工程结构、绿化、环保、节能降耗于一体,由具备特殊功能及特定技术参数要求的组件构成。

组件主要包括:排水槽、生态草灌袋、排水联结扣及排水管等。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4m时,于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3.0m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每隔0.6m铺设一层TGSG30-30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2)桥梁地段桥梁地段绿化设计范围应包括桥下用地界内及适应绿化的桥台锥体边坡,并应考虑维修通道、救援通道、地方道路等设置要求,维修及救援通道范围内可植草。

桥下范围内种植耐阴草进行绿化,每侧防护栅栏以内种植2排灌木,穴距1m×1m,交错种植,每穴4株。

其它场地绿化设计应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绿色通道工程数量区间路基、桥梁沿线绿化工程数量见下表。

区间路基、桥梁沿线绿化工程数量表概算段落区间绿化数量区间路基绿化区间桥梁绿化藤本绿化绿化乔木藤本撒草籽灌木植物灌木植物(耐荫草)(紫穗槐)藤本植物(爬山虎)灌木(紫穗槐)小乔木(垂柳)大乔木(刺槐)藤本植物(爬山虎)棵棵棵棵棵m2棵16-省界至雄安站(含)-施工图16728 17432 478 478 1502 787746 826436 17-雄安动车所(含走行线)-施工图5960 7270 455 0 413 83951 68213 20-廊涿城际同步实施-施3747 1724 216 216 1612 101494 88795工图21-天津至新机场联络线34208 25233 同步实施-施工图22-津九联络线同步实施-117 12856 施工图23-京港台高铁同步实施-98100 56877 施工图24-石雄城际同步实施-施92173 68213 工图1.7.2 噪声环境全线共计有46处声环境敏感目标,正线敏感点共41处,其中学校、幼儿园3处,机关单位1处,居民住宅37处,动车走行线敏感点2个,动车运用所附近敏感点3处。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

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

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

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

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便道、及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

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

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

污水须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铁路工务生态环保措施

铁路工务生态环保措施

铁路工务生态环保措施铁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工务的生态环保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工务生态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铁路企业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通过环境管理手段有效防治铁路工程施工和运营的污染和环境破坏,提高铁路工程的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性。

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铁路工务采用生态保护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施工中,应采用环保建筑材料和先进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例如,土工格栅、植被覆盖、生物隔离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保护河流和地下水资源。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监测铁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监测是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必须采用科学、规范、有效的环境监测技术。

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可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从而保障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环境安全。

加强环境危机应急预案铁路工程施工和运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环境安全风险,环境危机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必须制定和实施。

预案应该明确环境危机事件的各种类型和等级,明确应急响应指挥机构和指挥程序,明确应急资源调配机制和预算财务管理机制,确保环境安全危机事件处理有条不紊、迅速、有效。

贯彻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法律法规是实现铁路工务生态环保的最基本保障。

铁路工程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加强企业自律管理,推进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

如有行为违反法规,应及时对其进行整改和处罚。

总之,铁路工务生态环保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多方面创新探索,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为铁路工程的生态环保建设注入新的生命力。

铁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13.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符合国家、原铁道部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

13.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建立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行的环保、水土保持体系,同当地环保部门协作,无条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见图13.2-1。

13.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⑴重视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是我们的国策要求,因此环保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施工中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禁止乱挖乱掘破坏当地的植被,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当地的自然环境。

1图13.2-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图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点:施工噪声、振动、污水、扬尘、施工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工程跨越的主要河流水体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等。

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13.3.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组织措施213.3.1.1.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项目经理部、分部、架子队分级管理、检查、监督各项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见图13.3.1-1。

13.3.1.2.人员配置项目经理部设置环境保护办公室,设主任1名,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收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负责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制定环保方案和措施,并检查和监督措施的落实;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环保、水保法规和相关知识,并经常进行宣传教育。

各分部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各架子队配备2名兼职环保监察员,负责协助环保工程师工作,并在施工中执行环保方案和措施,及时反馈环保信息,为环保方案和措施的调整提供资料。

13.3.1.3.实行环保水保工作责任制⑴分部经理对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负全责,其职责是: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环保措施是否有效、全面、是否存有隐患,进行宏观控制。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铁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铁路工程应在选择线路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应避免在生态敏感区、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建设,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应尽量减少对耕地、水源、森林等重要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其次,铁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爆破工程中,应合理控制爆破噪音和颗粒物扩散,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在土方工程中,应合理处理土方和石料库存,并采取防尘措施,减少土壤和空气污染。

在水利工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洪和水质保护措施,以避免洪水和污水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并采取合理的噪音、振动和扬尘控制措施,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第三,铁路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对铁路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特别是对于气体和噪音等污染源,应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降噪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此外,铁路工程还应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种植草坪、绿化带和湿地等植被恢复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生态环境,避免水体污染。

另外,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避免对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最后,铁路工程还应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向公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众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总之,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多样性,改善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同时,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争取和谐的铁路运营环境。

只有全面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人民。

铁路建设环保方案及措施

铁路建设环保方案及措施

铁路建设环保方案及措施
铁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环保方案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设选址
选择适当的铁路建设选址是环保的重要一环。

要优先选择对生
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

应通过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确保建设
选址不会对珍稀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严重破坏。

2. 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周边环境。

比如,减
少噪音和粉尘排放,避免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

同时,在进行爆
破作业时,应采取措施确保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民居造成危害。

3. 废弃物处理
铁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废
旧设备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经过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可以采取回收再利用、安全填埋等方式进行废弃物处理。

4. 节能减排
铁路运输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来说,更节能环保。

在铁路建设中,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列车的能效。

此外,也要选择
使用环保型材料和设备,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5. 生态修复
在铁路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这包括恢复绿化、种植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措施,以帮助恢复建设前的自然环境。

同时,建立监测系统,对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长期跟踪
和评估。

铁路建设的环保方案和措施需要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提高铁路建设的效益和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和绿色交通的目标。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 前期环境评估:在铁路工程启动之前,进行综合的环境评估,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地进行调查和评估。


估结果将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

2. 建设阶段的环境管理:在铁路工程建设期间,需要采取一系
列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噪音控制、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和废物管
理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的环境事故和灾害。

3. 绿色设计和技术应用:在铁路线路、桥梁和车辆设计中,应
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例如,使用
减振设施减少噪音污染,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节约水资源。

4. 生态修复和栖息地保护:铁路工程可能破坏或改变生态系统
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因此,在工程完成后,应进行生态修复和
栖息地保护工作,以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

5. 环境监测和评估: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环境问题。

监测内容包括大气质量、噪音水平、土壤和水资源质量等。

6. 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在铁路工程中,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监督。

以上是铁路工程环境保护的一些常见措施。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

通过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确保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一)生态环境保护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1、土方调配质量移挖作填,为节约用地,集中取土尽量利用低产田或荒地。

取土场尽量结合地方规划,或复垦或作为鱼塘等,取土场地做好排水设计,避免形成地面径流,造成水土流失。

2、路基施工做到随挖随填随夯实,不留松土面。

3、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染生活水源。

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5、对于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或其它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6、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7、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准排放。

8、在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9、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复耕或恢复原有植被。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在施工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2、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3、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5、在封锁区间清筛道床,更换Ⅰ级道碴施工时,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6、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时,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

7、在进行硫磺锚固作业时,采用清洁燃料熬制锚固料。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1、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运到指定地点。

2、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此外工地厕所应派专人进行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3、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对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进行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为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原铁道部、铁总关于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要求,建立环境保护分级控制体系。

1工点环保等级划分
按照环保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项目环保控制划分为二级。

Ⅰ级控制工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噪声污染等影响的工点,特别是工程地点位于地方饮用水源集水范围以内。

Ⅱ级控制工点:除一级控制工点以外的工点。

2分级控制落实
(1)Ⅰ级工程管理小组由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小组成员由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设计、施工、监理负责人组成。

(2)Ⅱ级工程管理小组由指挥部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小组成员由有关专业工程师,设计、施工、监理主管人员组成。

3控制检查
各级工程管理小组要组织小组成员对所管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工作。

重点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4分类控制措施
(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①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规划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在核准的用地界和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②临时工程设施(如预制厂、砼拌和站、生活与生产房屋、构件加工厂等)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

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③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并不得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

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④临时工程设施修建尽量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或负地形。

(2)废水、废碴处理措施
①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

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

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在施工时,对天然形成的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

②跨越敏感水体的桥墩施工,应采用钢围堰护筒钻孔桩,水中钻孔桩施工时配备足够的泥浆船,存放运出泥浆。

陆上钻孔桩施工时按施工设计设置泥浆沉淀池。

沉淀后的泥浆排放于指定位置,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滩涂和附近农田。

大型集中施工营地应布设在江河岸规定距离以外,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粪便及生活垃圾等集中处理,不得沿河倾倒。

③混凝土工厂砂石料存放场设沉淀池,处理清洗骨料和冲洗机械车辆产生的废水,达标后排放。

④废碴主要包括隧道弃碴、冲洗拌合站及沉淀池中的废碴,处理方案为:集中弃往指定的弃碴场。

(3)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①拌和站、工程材料存放场地、施工便道和生产、生活区道路硬化处理,施工过程中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和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

②在运输易飞扬的散料时,装料适中并用蓬布覆盖。

储料场松散易飞扬的材料用彩条布遮盖。

避免运输、装卸过程中和刮风时扬尘。

③隧道施工中加强通风排烟,洞内有害气体和粉尘含量不超标,确保作业环境良好。

在爆破作业中,采用喷水降尘,保证作业面粉尘含量不超标,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④经常清洗工程车辆轮和车厢。

(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①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构件预制等场地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

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
形成噪音叠加。

②在靠近村庄和居住区较近的地方,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墙,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③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空压机房),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尽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