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技巧和方法。
而学习迁移是指将已经学会的知识、技能、概念等应用到新的、相关的情境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中,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下面通过讨论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的相关内容,来进一步了解如何有效学习和应用所学。
首先,学习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
比如,在学习概念和知识时,可以采用记忆策略,如制作思维导图、词汇卡片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习技能时,可以采用分解策略,将复杂的技能分解成具体的步骤,逐步掌握;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归纳策略,通过归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然后,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习迁移不仅能够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学习迁移,需要运用一些相关的策略。
首先,通过反思和总结的方式,提取出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思维模式,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通过类比和转化的方式,将已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寻找共性和相似之处;最后,通过实践和应用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促进学习迁移,还可以通过创建情境或者提供相关案例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和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时间和采取高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迁移,通过反思和总结,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具有如下特点: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2.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3.认知策略,包括复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有效利用不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尝试背诵与反复阅读相结合、过度学习。
5.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及时复习、复习形式多样化、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画线和批注。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6.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7.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常见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8.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元认知调控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它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有起止作用、变通作用和增效作用。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9.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第九章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表明了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能得以沟通,经验结构能得以整合。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或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4、图式:是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最初的图式来源遗传。
5、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
6、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7、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8、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2、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学习理论★1、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第15讲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第15讲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考点-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指⼀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学习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影响效果不同)(1)正迁移:助长性迁移——积极的作⽤(2)负迁移:抑制性转移——⼲扰、阻碍(3)零迁移:中性迁移——不存在直接影响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不同(1)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后继学习(2)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先前学习3.根据迁移的抽象与概括⽔平不同(1)⽔平迁移(横向迁移)同⼀抽象和概括⽔平的经验之间(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不同抽象和概括⽔平的经验之间上位迁移:⾃下⽽上的迁移下位迁移:⾃上⽽下的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1)普遍迁移(⼀般迁移、⾮特殊迁移)⼀般原理、⽅法、策略和态度(2)具体迁移(特殊迁移)①特殊、具体的经验直接迁移②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三、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1)原有经验的⽔平(2)原有经验的概括⽔平(3)原有经验的可利⽤性3.学习的定势4.学习态度与⽅法5.教师的指导四、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处理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法【真题演练】(2015年上半年真题)学⽣⼩辉由于会打⽻⽑球,很快学会了打⽹球,这种现象为()。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A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的⽽采⽤的规律、⽅法、技巧及其调控⽅式的综合。
⼆、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迈克尔等⼈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信息的⼀些⽅法和技术,即信息加⼯的策略。
(1)复述策略:是在⼯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在⼤脑中多次重复学习内容,以便将注意⼒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2. 动机类型 具有内因性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时积极主动,通常能尽力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试图接 受新任务和尝试新方法,并且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水平较高的起组织作用的策略。 而具有外因性动机的学生一般要在老师的要求和督促下才进行学习,教师提倡使用什 么方法 , 就倾向于采取什么方法 , 缺乏独立性和钻研精神 , 常常不能将所学的学习策略 进行迁移。
3.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在意义 理解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更高 水平、更精细加工的策略。 实际上,凡是把新知识与已 有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赋 予信息以新的含义的过程就 属于精细加工。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 时,元认知又负责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二)信息编码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 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 重复识记的策略。把有关的 内容结合在一起加以复述的 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记忆的 效果。
2.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精细加工提炼出 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形成知 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温斯 坦和梅耶提出了两种有效的组 织策略:列提纲和画地图。组 块化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 策略。
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时所主动使用的。 其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再次,学习策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 最后,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学习策略可分为: ① 选择性注意策略,如自我提问、做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等。 ② 工作记忆编码策略,如复述、摘录、将输入的信息组块化等。 ③ 新旧知识联系策略,如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把新知识纳人已有的知识结构等。 ④ 新知识内在联系策略,如分析学习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归类整理学习材料使之 系统化,或编写纲要等。 ⑤ 新知识长时记忆策略,如记忆术、双重编码和重复练习等。
《学习迁移》课件

相同要素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似性
详细描述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的学习 内容更容易产生迁移。
概括说
总结词
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
详细描述
概括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可以更好 地实现学习迁移。
THANKS
感谢观看
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挑战与机遇
语言障碍
0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取适当的翻译和解释措施。
文化差异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
全球化机遇
03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机会越来越多,有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 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 习迁移的效果。
在线学习与学习迁移
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迁 移的发展。
虚拟现实与学习迁移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学生的认知 结构可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03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性
目标任务与先前学习任务的相 似性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相似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将 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 新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材料的特点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习迁移有着重要影响。
很多迁移理论都在其理论假说中提及材料对迁移的重要作用,如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时,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容易产生正迁移。
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共同因素比较多,学习时也有正迁移。
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或虽有共同因素,但要求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反应时,则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绪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强调情境在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学习迁移,学校环境下的真实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内容.其中心问题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在校外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此外,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如情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呈现的方式与空间位置、两种情境的类似情况等。
心理学—学习迁移、策略

学习迁移、策略学习迁移概念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分类正迁移即"助长性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即“抑制性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零迁移两种学习不发生影响正向迁移先—后逆向迁移后—先水平迁移平移,苹果—香蕉垂直迁移自上而下蔬菜—土豆自下而上土豆—蔬菜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原理、原则、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态度的运用具体迁移特殊迁移,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适应性迁移入乡随俗重组性迁移元素不变,重新组合,eat—ate性方向内内内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沃尔夫最早,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概括化理论贾德水下击靶实验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觅食实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产生式理论安德森学习迁移影响因素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注意定势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学习材料的特点智力和能力教师的指导学习策略的水平促进学习迁移方法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教授学生迁移策略,提高学生迁移意识学习策略概念是指学习者为了调高学习效率或者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特征主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过程有效性所有能够提高效果效率的都是学习策略过程性有关学习过程程序性由规则、技能构成种类认知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策略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利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及时、分散、过度学习;有意无意识记等……精加工策略理解,将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P410)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策略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列提纲符号纲要法采用图解的方式体现知识结构,即作关系图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调控的测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碎片时间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调节自然环境:光线等……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努力管理策略学习求助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运用学习求助并不是自身能力的缺陷,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元认知: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中首次提出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心理认知情境材料,智能指导策略水平改编内方评价,教授迁移策略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笔记
麦克沃特(1992)认为做笔记有 以下步骤:
(1)在笔记的每页左边或右边留 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白;
(2)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 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也可以写 一些问题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
(1)讲慢一点; (2)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 (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 让学
• 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教师预测学生能 学会多少。
5、联系实际生活
• 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只适用于人为的情 境,知识的可利用性较低——惰性知识
• 在学习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知道如何及何 时使用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知识的 可利用性。
学习中的PQ4R法
• 预习(preview) • 提问(question) • 阅读(read) • 反思(reflect) • 背诵(recite) • 复习(review)
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组织策略:列提纲、图示法
(一)复述策略
➢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 息,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
➢ 常见的复述策略:复习、过度学习、 划线等
复习
✓ 及时复习 ✓ 分散与集中复习 ✓ 排除干扰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首位和近位效应 ✓ 多种感官参与 ✓ 复习形式多样化 ✓ 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 ✓ 实施——在实践中学习
谐音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同 时通过联想与相关信息发生意义连接,以提高 记忆效果。
• ponderous
• [发音] “胖得要死” • [词义]笨重的
另一些好玩的例子
• frugal [发音]“腐乳就够了” [词义]节俭的
• sentimental: [发音]“三屉馒头” [词义]伤感的,多愁善感
第八章 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策略——为做好某事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 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效学习的规则、 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
学习策略≠具体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 方法或技能,有较强的情境性。 学习策略的实质在于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控 制,它不仅包含具体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对学习 的调控。
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到何种程度最佳? 20% ? 50% ? 100%?
• 圈出不知道的词
• 标明定义
• 标明例子
划
• 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线
• 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标加重号 • 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 给自己作注释
• 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 画箭头表明关系
• 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 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 精细加工,以揭示其深层含义的策略。
1、记忆术
• 位置记忆法 • 谐音联想法 • 缩简和口诀法 • 形象联想法
பைடு நூலகம்
•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希腊诗人西蒙尼迪斯被 人从宴会厅中唤出。恰好当他走出大厅时, 大厅的屋顶塌陷了,宾客被严重砸伤以至 于他们的家人都无法辨认他们。西蒙尼迪 斯通过回忆每个宾客所坐的位置,成功地 帮助亲属们找到了他们幸存的家人。由此 创造了最早的记忆术之一——位置法。
生参考; (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
提纲
5R笔记法
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 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这种方法是记 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 记录 Record
– 简化 Reduce
– 背诵 Recite
– 反省 Reflect
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 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 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 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 练习
使用位置记忆法记忆以下十个词:隐身人、 美女、毛驴、阿凡提、白蛇、金箍棒、白 雪公主、猪八戒、灰太狼、杨修
图示法
利用组织策略理解英语中的长句
的(吃了三屉馒头了,该减肥了,愁啊) • obstinate
[发音] “偶不听你的”[词义]固执的 • spouse
[发音]“死抱死”--死都抱在一起[词义]夫妇、 配偶 • ……
缩减与口诀法——缩减就是将实际材料的每条内容 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 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练习起来。有时还可以 将材料缩减成口诀。
– 复习 Review
3、提问
• 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 努力寻求答案。
• Who、what、Where、How
4、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 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 果发现,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 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 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 些。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 策略
认知 策略
元认 知策
略
资源 管理 策略
复述
精细 加工
组织
计划
监视
调节
时间 管理
学习 环境 管理
努力 管理
寻求 他人 支持
二 .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 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复述策略:重复、抄写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充分利
• 练习 使用口诀法记忆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秦两汉成,蜀魏吴 争晋南北,隋唐五宋元明清。
形象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视觉想象, 将其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进行记忆。
• 练习 请尽快记住以下单词:地毯、纸张、瓶子、
床、鱼、椅子、窗户、电话、香烟、钉子、 汽车、砖、鞋、话筒、钢笔、盘子、电视 机、炸面包片、计算机、咖啡壶
(三)组织策略
• 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间、新旧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的策略。
• 包括列提纲、 图示法等
列提纲
《桂林山水》一文的提纲
(一)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
1、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2、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三)再次总述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 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