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数学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建立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印象。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2. 多媒体教学策略2.1 打破传统学习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只起到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入互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实践应用,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2 游戏化学习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个数学解谜游戏,学生需要通过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获得线索,并最终解开游戏谜题。

2.3 图像化呈现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过程往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和记忆。

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呈现,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直观的感知和理解。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使用图像、图表、动画等形式,将数学知识解释得更加形象具体。

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可以使用动画展示几何变换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变化。

2.4 多角度呈现数学知识可以有多种角度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呈现同一个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从几何形状的角度、平行关系的角度、面积的角度等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并通过多种图像展示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注意事项3.1 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容易让学生沉迷于其中而忽略了其他学习任务。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确保学生不会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同时保证其他学习任务的完成。

3.2 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应该与教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而不是完全取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引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避免内容过于繁杂,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需要注意时间控制,避免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互动教学除了多媒体课件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互动教学,包括数学动画、数学游戏、数学实验视频等。

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播放数学动画,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数学问题的变化和规律,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游戏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运用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实验视频展示数学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三、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个性化辅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较快、学习较好,有的学生则存在学习困难。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个性化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学教学视频、数学习题讲解、数学练习软件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融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串联成富有表现力的故事,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本文将从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掌握的策略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准备阶段1.宏观规划多媒体教学需要进行全面的宏观规划,包括学科基础知识的整合,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梳理以及教学单位的划分等。

此步骤的重点在于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性,确保教学的主次分明,以便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2.选题和准备教材选取合适的教材是多媒体教学成功的关键。

需要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有一定启示作用的习题,以便于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所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阶段3.多媒体元素的选取多媒体元素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主题内容、教学对象、课程时间等因素。

通常需要配合相关教学内容,选取图像、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力求生动形象,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音频、图像内容的制作对于课程的音频和图像,需要进行提前设计和制作。

制作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好音频和图像的融合,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式。

5.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配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元素加以整合,让多媒体元素能够起到协调辅助教学的作用。

同时需要注意配合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因时因地调整设计方案,以便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效果。

三、实施阶段6.整体效果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时刻注意整体效果的掌握。

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式,优化语言表述等策略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7.学生反馈的考量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主要体现在授课方式的改进、教学元素的优化以及教学单元的调整等方面。

8.提升教学品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优化教学品质同样重要。

老师需要在教学常规方面做好规划,比如教学的安排与准备工作、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以便于提升教学品质及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教育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正在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多媒体技术可以以更直观、生动和具体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策略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1.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2. 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交互性,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调整,并进行自主学习。

这种互动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更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3.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展示实际的案例和实例,使得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全面展示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

3.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的个性化,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调整。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现代教育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料和教学展示。

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
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提供直观的图像作为数学概念的展示。

通过将数学概念转换
成图像,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在教授平面几何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
体的方式展示图形的形状、大小、角度等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原理。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和例题。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和解
题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配合动画、模拟等技术手段,直观地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思路。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学习。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设备,与学生共同操作和探索数学问题。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互联网继续学习和讨论。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
能力和学习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学习跟踪和反馈,帮
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强学习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

多媒体可以呈现丰富多样的视觉图像和动态效果,使数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抽象概念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想象。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将抽象概念可视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来理解几何变换的规律。

多媒体可以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点击、操作等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互动。

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媒体互动题目,让学生通过操作电脑来解题,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同时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多媒体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等到学生的作业批改完成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进行教学反馈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实时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工具。

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拓展了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入手,分析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呈现在同一个媒体中,既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也丰富了信息的表达。

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展示图形和图像多媒体课件中可以通过绘制、导入图像、动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各种图形和图像,如函数图像、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等。

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图形和图像的内涵,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演示过程和步骤多媒体课件中不仅可以演示数学题的解答过程,还可以突出关键步骤,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还可以演示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方法。

3. 声音和动画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增加音效和动画,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和形象。

教师可以使用音效来强调重点或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利用动画效果来模拟物理过程和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更加有效?下面是几个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视觉效果,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避免“视觉干扰”,即不要过多地强调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内容的实质和重点。

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合理地安排课程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释和演示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设计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可以导入多种形式的资源,如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创造多样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学效果的提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学生们对于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已经产生了疲倦感。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学校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仍然比较零散和缺乏系统性,教育界对于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有必要对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果。

通过研究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可以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2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因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感到难以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研究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借助现代技术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研究多媒体教学策略,还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深入研究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了解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环境下数学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运用到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从迁移产生的关键——认知结构入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出4种教学策略:类比策略、数形结合策略、动静结合策略和分离合并策略。

这些策略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数学迁移。

关键词迁移;多媒体;数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30-04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ies transfer research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wu hua, he xiaodi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puts the transfer of cognitive structure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from the key of transfer—cognitive structure to start, us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sets forth four kind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alogy strategy, combination of number and shape strategy, dynamic and static combination strategy, sepa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strategy. these strategies can help students form a good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promote mathematical transfer.key words transfer; multimedia; mathematics teachingstrategies1 前言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否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情境,从学校课堂迁移到社会实践[1]。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迁移和应用知识。

学生的迁移往往不是自发的,要靠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2 认知结构与迁移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

而学习的实质是人们借助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同化、改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基础上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他指出:“过去的经验影响着新的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或者说对这种学习和保持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影响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

认知结构在迁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关键,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应具有正确的观念、层次分明的网络结构和问题解决的策略等[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设计各种有效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稳定、层次分明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知识在问题间产生迁移,促进学生学习借助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接受性,给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框架,使之形成结构清晰的整体系统。

还能在一系列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数学的不变的规律,发现数学问题的本源和精髓,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都为促进数学迁移提供了保障。

3 多媒体环境下促进迁移的数学教学策略3.1 类比策略(analogy strategy)所谓类比策略,指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在某些方面的属性、关系、形态等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联想猜测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这种相似的可能性,也就是把关键属性的信息从一个(或一类)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新结论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而且要准确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关键属性,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新知识的增长点。

数学教学中,运用此策略可从方法、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入手。

例如,类比数列极限(),探索函数()的极限。

观察数列式与函数式结构上的相似,猜测它们图象上也相似,运用几何画板构造其图象,如图1、图2所示。

通过图象类比,数列极限图象和函数极限图象形态相似。

图象通常是辅助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借助图象的相似性,类比数列极限,把它的其他相关性质迁移到函数极限中,得到函数极限的简单性质(表1)。

类比策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简化构图的繁琐程序,使抽象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熟悉化,增强了认知结构的可变性和系统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促进新知与旧知类比迁移,提高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数形结合策略(combination of number and shape strategy)“数”和“形”是主要研究的对象,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数”和“形”的相互迁移、相互转化,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广泛应用。

所谓数形结合策略,指以“数”或“形”的关键属性作为转化的突破口,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实现“数”向“形”或“形”向“数”的迁移,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的方法。

例如,在探索圆的内摆线参数方程时,学生对圆的内摆线没有很完整的认知结构,教师可用几何画板构造圆的内摆线的形成过程,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即由“形”迁移到“数”,为问题解决做好铺垫。

1)“形”的形成。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圆的内摆线的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借助多媒体快速构建出完整的圆的内摆线形成的图形,即“拱形”。

还可以通过对“”的交替选择,控制圆的滚动和停留,做好由“形”迁移到“数”的准备。

2)由“形”到“数”。

选取初始时刻解决问题,寻找几何图形中“变中不变”的数量关系。

设圆心角∠poq=θ,则∣ot∣=arcpt=r θ,圆心坐标为c(rθ,r),设p(x,y),则从图4中可知:因此,圆的内摆线参数方程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形结合”策略教学中,优化了作图过程,利于探究图形运动过程中几何性质“变中不变”的数量关系,使几何问题解决算法化,变化的图形关系变成不变的数量关系。

也为教师在“形中教”、学生在“数中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形”与“数”之间的迁移转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3 动静结合策略(dynamic and static combination strategy)动静结合策略就是把数学中孤立的动态或静态的问题进行相互转化结合,形成动中有静或静中寓动的形式,通过以动求静或以静制动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不仅能从动态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也可从静态中发现问题的变化形态,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够在动态和静态的多元情境中实现迁移。

例如,圆锥曲线就是用不同位置的平面截圆锥所得到的截线,包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4种(图5)。

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完整的认知结构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静结合特性,通过对动和静的控制,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多元情境。

1)化“静”为“动”。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图形,点击“”按钮,对截面的运动进行控制。

截面的不断变化,可以形成4种圆锥曲线的轨迹,便于从整体发现圆锥曲线的“动态”形成过程中变化中不变的几何性质,可从宏观上为“动”到“静”的迁移做好铺垫。

2)化“动”为“静”。

在截面的运动状态中,分别点击“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按钮,截面的运动就会停止,就会出现图6中静止状态下的4种截线,即圆锥曲线。

通过观察静止状态的轴线和截面的位置,可以总结出表2所示简单结论。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数学问题通过“化静为动”和“化动为静”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抽象、变化的问题有直观立体认识,也能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认知结构。

多媒体技术与“动静结合策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地促进知识间的迁移转化。

3.4 分离合并策略(sepa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strategy)分离合并策略就是将问题或是分割分解,转化成一些较小的且易于解决的问题,后叠加或合并;或是通过寓分于合,通过以合求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分合并用,能够有效使问题在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得以解决,有助于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迁移。

例如,在探究球体的体积(图7)时,就可以利用“分割——求近似值——求精确值”的推导过程。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动态化、直观化、立体化展示问题的“分离”与“合并”,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1)分割。

用一组等距的平面去分割半球,分割的小圆片近似于圆柱形状,其体积也近似于圆柱的体积,用几何画板将其从半球中分割出来,如图8所示。

设圆柱的高为,由图可知:2)求和(合并)。

几何画板的迭代功能可以分割出无数个小圆片似的小圆柱,当距离很小时,很多小圆片的体积之和正好是球的体积。

将它们的体积“合并”(图9)有:3)化为准确和。

由于运用了多媒体,其“分割”出的小圆片能够足够多,这样就可以将它们的和化为准确和。

当,,所以半球:由此可得出半径是r的球的体积: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数学中一些复杂的问题“分割”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能够实现“分割”的足够多、足够细,完成人工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再将它们“合并”。

二者之间的迁移转化,为新问题的解决提供最好理论支撑。

“分合并用”与多媒体的融合简化了教学流程,理清知识体系,促进旧知向新知的迁移。

上述几种策略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一起,为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学中可分开使用,也可几种策略结合在一起使用。

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揭示数学问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对促进数学迁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徐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1-5.[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3]何小亚.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2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