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近7年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物理(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全国卷考点统计表

物理(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全国卷考点统计表

T21:以立体空间为背景,考查点 电荷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4:考查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 类平抛运动
2018

T16:考查库仑力的合成
T21:考查匀强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5:考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 运动

T21:考查匀强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1: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 速及功能关系
第八章恒定电流

T14:绳子拉动静止木箱在粗糙水 平面运动,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 的关系

T19:给出v-t图像,求解功率、 电动机做功等
第八章动量
考纲展示
高考全国卷五年命题分析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
1.动量、动量定理、动量
2021□
1.从题型上看,对基本概念和规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口)
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 撞(口)
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 律
考纲展示
高考全国卷五年命题分析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பைடு நூலகம்
1.欧姆定律(口)
2.电阻定律(口)
3.电阻的串联、并联(口)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6.电功率、焦耳定律(口)
7.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 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 测微器)
8.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 安特性曲线
9.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14.电容器的电压、电 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口)
量异号电荷产生的电场
墨打印机、静电除尘、示波管、 加速器等进行命题考查.

T21:考查点电荷电场中的功能关 系
2019

T15:考查库仑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的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高考物理的考点非常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力学涉及到力、运动、质量、力的合成、动量、能量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工作、功、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 静电平衡、滑动摩擦力、弹性力、万有引力、摩擦力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25分左右。

2. 热学主要涉及到物体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过程、热转化、理想气体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温度、热量、热容、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 相变的热力学过程、物态方程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10分左右。

3. 光学涉及到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波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光的色散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反射率、透过率- 光的波动、波长、频率、波速、相干、干涉、衍射- 偏振、菲涅尔公式、杨氏实验、多普勒效应、光电效应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15分左右。

4. 电磁学主要涉及到电荷、电场、电势、电容、电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电场、电势、电势能、电力线、静电场- 电容、串并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流、电路、欧姆定律、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定理、洛仑兹力-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电磁场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20分左右。

5. 原子物理涉及到原子结构、原子核、辐射、物质波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原子的结构、质量数、原子序数、同位素、半衰期等- 光子、光谱、激光、波粒二象性、电子衍射、康普顿效应- 核反应、原子能、粒子加速器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5分左右。

以上是高考物理的主要考点,不过具体考点的分值分布也会根据不同年份略有不同。

总体来说,力学和电磁学的部分分值较高,占整个考试总分的比例可能超过60%,需要重点复习。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析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析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析(2007年~2013年)一、选择题(8题,共48分)二、实验题(2题,15分)三、计算题(2题、共32分)四、选修题(1题、2小题、共15分)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新课标理综卷)平稳创新引领课改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同时适度创新,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主题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到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对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引领、指导作用。

例如,第16题巧妙将功能关系和电容器相关知识联系,来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第19题给出了两辆汽车的位移图像,通过图像提供的运动信息探究物体的运动性质;第22、23题以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实验仪器为情景,考查仪器的使用规范、读数方法及误差分析,这些都是考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该题有助于扭转电学实验片面求深、求难,忽视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引导电学实验教学降低难度,回归到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上来。

选修部分第33、34、35题的考查一如既往的常规,且考查知识点基本较前两年无太大变化,是易得分点。

整个物理试题,题型模式基本没变,试题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明确了单选、多选题号,对考生来说难度降低、减少答题时间,是个可喜的进步。

第25题(压轴题)虽一改前几年总考“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及电场中运动”的惯例,变成了考“电磁感应”的问题,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不太适应,但不同试题在试卷中的地位犹如一场戏中的各个角色,每道题应该有它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评价一道试题,不仅应该从“题”的视角来剖析试题自身的特点,还需要站在“卷”的立场上,审视试题属性是否和试卷所赋予的使命相吻合,本题就是一道能全面体现它在“卷”中角色定位的好试题。

首先,本题体现了它作为主观题的特点,本题关于两小题的设计、以及每个小题的情境和设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一个多档次、有梯度的得分结构,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考点组合及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考点组合及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考点组合及解题技巧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题,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本文将对高考物理试卷中的考点组合及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物理试卷的考点组合1. 力学部分的考点组合: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试卷的重点内容。

在力学部分中,常见的考点组合包括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应用、平抛运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等。

这些考点经常以多种形式进行组合,涉及到质点运动、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2. 热学部分的考点组合:热学是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在热学部分中,常见的考点组合包括热传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这些考点主要涉及到热力学基本概念、热传导与传导定律、气体的基本性质等。

3. 电学部分的考点组合:电学是高考物理试卷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电学部分中,常见的考点组合包括电路分析、电流电压关系、电阻与电导、安培定律等。

这些考点主要涉及到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与电流关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等。

4. 光学部分的考点组合:光学是高考物理试卷中较为综合的一部分。

在光学部分中,常见的考点组合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等。

这些考点主要涉及到光的基本特性、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等。

二、解题技巧1. 熟悉基本理论知识:在备考过程中,要熟悉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个章节的重点考点和公式。

只有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试题。

2. 善于分析题意: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题意,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有些题目可能需要进行推理和分析,而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因此需要学生们善于思考和分析。

3. 多做例题和真题: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学生们应该多做一些例题和真题。

通过做题的过程,可以巩固知识点,熟悉考点组合,并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4. 注重实际应用: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的联系。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及解析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及解析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及解析高考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其中一些考点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理解和掌握这些高频考点对于取得优异的物理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高频考点及其解析。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常客。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F=ma 则定量地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解题时,要明确受力情况,求出合力,进而得出加速度,再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实际考题中,常常会结合具体的情境,如物体在粗糙平面上的运动、连接体问题等,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运动中的具体表现。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例如,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但机械能总量不变。

解决机械能守恒问题,关键是要确定系统内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然后根据初末状态的机械能相等来列式求解。

三、电场电场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高考中经常出现相关考点。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定义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F 与电荷量 q 的比值。

电场线用于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常见的电场有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等;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距离点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解题时,要善于利用电场线和电场强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四、电路电路部分包括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重要内容。

高一物理高考考点解析

高一物理高考考点解析

高一物理高考考点解析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1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2、3、5)。

(历年考试分值:10年课标全国卷T24,14分;09年全国卷I T23,10分)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v-t图像的应用(4)。

(10年广东高考T34,18分;10年重庆高考T22,19分;10年全国卷I T24,15分)学习重点:1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径、速度和速率、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3. v-t图像的应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x-t图像、v-t图像的应用。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2、3、4)。

(10年天津高考T,6分;10年山东高考T16,4分;10年全国卷I T24,15分;10年安徽高考T22,14分;10年广东高考T17,6分;09年山东高考T17,4分;09年江苏高考T13,15分)2.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5、6)。

(10年全国卷II T22,5分;09年天津高考T9,18分)学习重点:1.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x-t图像、v-t图像的应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推论。

4.追及和相遇问题。

5.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

6.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第三章相互作用考点:1.弹力、弹性形变和胡克定律,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2)。

(10年浙江高考T21,20分;10年福建高考T19,18分)2.重力和摩擦力(1、3)。

(10年课标全国卷T18,6分;10年山东高考T22,4分;09年山东高考T22,4分)3.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4、5)。

(10年江苏高考T3,3分;10年山东高考T17,4分;10年广东高考T13,4分;09年江苏高考T2,5分;10年天津高考T9,18分;09年山东高考T23,12分)学习重点:1.弹力的大小、方向和有无的判断。

2007-2013七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物理)分类全解全析 考点2相互作用 Word版含解析

2007-2013七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物理)分类全解全析 考点2相互作用 Word版含解析

考点2 相互作用1 .(2007·新课标全国卷·T 15)(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B.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解析】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同样的规律,则A 不正确;物体在转弯时,做的是曲线运动,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一定有外力,则B 正确;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此引力充当向心力,并不是受到地球的向心力,则C 不正确;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并没有下滑力,则D 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B 。

【答案】:B2.(2010·新课标全国卷·T18)(6分)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1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2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F 1 和F 2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B.2-12 D.231- 【解析】本题以推、拉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命题,考查力的分解和物体的平衡条件。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μ2【答案】:B3.(2010·新课标全国卷·T15)(6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121F F l l --B.2121F F l l ++C.2121F F l l +-D.2121F F l l -+【解析】本题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出题,体现新课改探究思想,根据受力平衡确定弹力大小,考查考生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1、考点分值情况分析:(1)力学部分:09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10年,必考力学部分42分,占物理总分的38.2%。

11年必考力学部分:47分,占物理总分42.7%12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13年必考力学部分:50分,占物理总分45.5%14年必考力学部分:49分,占物理总分44.5%(2)电磁部分:09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57分,占物理总分51.8%10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3分,占物理总分的48.2%。

11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8分,占物理总分43.6%12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7分,占物理总分的51.8%。

13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5分,占物理总分40.9%14年必考力学部分: 46分,占物理总分41.8%(3)选修部分:每年选考部分:15分,占物理总分13.6%。

2、整体内容分析:(1)必考部分:从所占分值来看,主要是以选修3-1为主,必修1、必修2共在42分左右,而选修3-2通常只考2个左右选择题。

09年、10、12、13年高考都出现物理学史方面的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要引起重视。

万有引力部分在这五年中,每年都考了1道选择题,牛顿定律、机械能和电场、磁场总是高考的考查重点。

实验题通常是考1道力学和1道电学题,一大一小,共15分,通常会以电学实验为大题,但11年就是以测加速度为大实验,12年全部为电学实验,所以还是不能一概而论。

计算题在这五年中,09、10、11、13都是1道直线运动和1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或单纯的磁场)中运动题,尽管09年的直线运动题中会用到动能定理。

而12年却出了一道关于力的平衡的计算题。

(2)选考部分:选修3-5:选择题在五年中有两年考了光电效应(09年和11年),考了一次氢原子能级(10年),考了两次原子核(12年和14年),考了一次结合能(13年),考了一次而计算题都是考的动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7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物理部分考点总结
年份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5
2011
动力学
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
考查功和能 的关系
弹簧(蹦极)
考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考查安培力和动能定理(电磁轨道炮)
万有引力和航天考查
开普勒第三定律
考查电场力方向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功能关系
动能定理
摩擦力做功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临界问题
电磁感应、涡流及其相关知识
动力学、受力分析、v-t运动图像 牛顿运动定律
天体的运动
平衡条件、机械
能守恒、绕月运动
动力学(创新型实验 考查圆周运动)
电学(电流表的改装
安培力和力的平衡问题 胡可定律
(12分
牛顿运动定律—板块模型
(轻弹簧+斜面+光滑圆弧轨道)平抛运动、牛
顿定律、动能定理
光电效应
喷泉为载体的动量定理考察
2017
场中的运动
核聚变质能方程
感应电流
安培力
电场能的性质
力的动态平衡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功能关系
带电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
分子速率随温度的分布+双气体理想状态方程
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的运动 运动和力关系
电磁感应 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电磁感应(图像) 感应电流变化情况
万有引力近视等于重力
球体公式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5分)
电学(测量动摩擦因素)
(10分)
动力学
(14分)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电场、磁场)中的运动
(18分)
(1)填空题(核反应方程、能量的计算)
(2)计算题(动量和能量的合)
电场能的性质
点电荷的等势面
动力学(验证牛
顿第二定律模
型)
(6分)
电学(测量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电阻)
(9分)
动力学
(12分)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电场、重力场)中的运动
(20分)
(1)选择题(天然放射现象)
(2)计算题(运动学、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2015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圆周运动、半径变化
电场能的性质 电势、等势面、电场力做功及其相关知识
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考查摩擦力和牛
顿第二定律
替代法
测量微安表的内阻
(5分)
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10分)
运动学
(13分)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9分
(1)填空题
光电效应
(2)计算题
(动量和
能量的综合)
2012
运动和力学关系
(惯性)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静力学
(动态平衡)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2013
动力学
伽利略研究匀变速运动
电场力的性质
求电场强度
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的运动
(动能定理)
电磁感应(图像)
感应电流变化情况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运动学(图像)
X-t图像
天体的运动 变轨问题
动力学(与功率
结合)
动力学(测量动摩擦因素)(7分)
电学(测量多用电表内
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8分)
运动学
(13分)
电磁感应
(动力学)
(19分)
(1)填空题(核反应方程、能量的计算)
(2)计算题(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2014
电磁感应
(定性)
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安培力
(定性)
大小和方向
带电粒子在匀强
磁场中的运动
(穿铝板)
动力学
橡皮条拉小球
平衡和非平衡
电磁感应(图像)
感应电流变化情况
天体的运动 开普勒第三定律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
(20分)
(1)填空题
光电效应
(2)计算题
弹性碰撞、动量
2016
平行板电容器
质谱仪应用
理想变压器
地球同步卫星通讯
牛顿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加速度定义
动态平衡、力的正交分解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v-t图像
追击和相遇问题
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
(双棒模型+三角体)电磁感应定律应用、力的平衡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