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结构

合集下载

应用文的“五要素”之结构

应用文的“五要素”之结构

应用文的“五要素”之结构什么是结构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

确立了主题, 选择好真实而典型的材料,就该“谋篇布局”了,即把材料组织起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那么,什么是应用文的结构?它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是对其内容进行组织安排,构建出观点与材料、内容与形式有机组合的骨架。

有了严密的结构,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应用文结构的特点是模式性。

所谓模式性,是指应用文的结构或是有其规定,或是约定俗成。

在应用文中,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生活文书的模式有所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公文的模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具有规范的格式。

这是由国务院规定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二是抛开行政公文的眉首、版记部分,其正文的结构也有一定的惯例。

有的是一段式,既无开头,又无结尾;有的是两段式,即只有开头和主体,或只有主体和结尾;有的则是三段式,即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2. 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生活文书的模式性,与行政公文略有不同。

国务院对这类文书没有进行规范,它们也没有眉首、版记部分,只有正文,而正文部分的模式,是约定俗成的。

比如,事务文书中的总结、调查报告往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简报一般采用消息的结构方法。

就是由于应用文结构的这种模式性特点,使之不能像文学作品的结构那样灵活自由。

应用文结构安排的原则应用文结构安排的原则与文学作品类似。

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比如年终总结,如果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这份总结很可能就是在记流水账。

因为一年的工作头绪很多,如果不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文章结构,就不能较好地突出主题。

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文体不同,结构也不一样。

就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相比较而言,结构差异很大;就应用文本身而言,各类文体在结构上也有所区别。

如写市场调查报告,要写基本情况、分析评价和建议。

如写规章制度,则一般要用条款式来写。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掌握应用文各类文体的结构特征,这样才能做到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

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

四、应用文书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式
❖ 5. 篇段合一式 正文全文内容包容在一个完整的自然段内,即一个 段落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用这种形式的应用文书一般都内容单一。
❖ 6.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书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 态。表格式应用文书通常有两种形式:
(1)事先编制成表格式文书。 (2)临时撰制的表格式文书。
第四节 应用文的结构
❖ 一、应用文结构的概念

❖ 三、应用文体结构的要求 ❖ 四、应用文书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式
一、应用文结构的概念
❖ 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也就是指 为了表现主旨而把各种材料组织起来构成篇 章形式的手段。
❖ 文章的结构从实质上讲正是作者认识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的“思路”在文章里有层次的 反映
四、应用文书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式
结论式开头的优点在于结论在前,吸引读者重 视下文,阅读下文,从而达到行文的目的
❖ 当然,在实际写作中,开头方式灵活多样。 开头部分在全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写作时 究竟用什么方法,要根据文章内容和体式来 决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紧扣文章 的正文部分,所以,落笔就要生辉,不能东 拉西扯,其间着墨不要太多。
四、应用文书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式
(3)非法规文书式 非法规文书,通常不采用“第×条”的写法,标法形
如: “ 一、 ” —————— 第一层 “ ⒈ ” —————— 第三层 “ (1) ” —————— 第四层 只有一个层次,则以“一、” “二”这类数码为序数。
四、应用文书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式
❖ 4.总分式 开头先对全文的内容作简要的概述,然后依次分别 对其展开论述。如“总结”,先对全年生产完成的 情况作简要介绍,而后对各方面生产情况作具体论 述。总分式类型:先总后分式、先分后总式、先总 后分再总式。 总分总式通常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如“调 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文书”、“经济论文” 等。

应用文的结构.ppt

应用文的结构.ppt
• 公文的文头、正文和文尾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项 目内容和区域位置,都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安排。
• 公文程式图展示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 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 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 要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 • 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维缜密,统一和谐
返回
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 如:下面是XXX工作队2005年度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的提纲
• 点评:这是一份上报市里的专题总 结。开篇概括基本情况,主体内容 共有四部分:一是叙述一年的主要 工作及其效果;二是论述思想上对 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三是 简略点明工作的不足;四是概述今 后工作的打算。这种工作式的结构 方式,层次清楚、内容丰富,反映 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返回
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返回
要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
• 不同体式的文种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返回
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维缜密,统一和谐
• 范文:《我们是如何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
• 点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的 经验介绍则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将全 文的材料统一和谐地结构在一起,张显 了作者整体思维、系统思考,组织文章 结构的能力。
• 请看赵启正先生在“感知中国”文化周之际写给巴西朋 友的演讲词《中巴合作前程似锦》中的结构安排,尤其 开头与结尾的突出表现
• 点评:赵启正是一位演讲大师,他找到了最佳
的切入点展开演讲的话题,融洽与受众之间的感 情。以中国茶农将“中文‘茶’的发音融入到巴 西的葡萄牙语中”为发端,自然引起关于中巴两 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回顾。继而洋溢出“茶是 媒介,茶是线索,茶是象征,茶是纽带与桥梁” 的演讲内容。在结尾时又以茶和咖啡为题,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充满了安逸、闲适情调的美景画图, 她象征着中巴友谊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既回应了 开篇,又突出升华了演讲主旨。

作文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

作文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

作文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作文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

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

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

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1)使文章言之有体。

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

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

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

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

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

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是指围绕特定话题,采用书面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对特定对象按一定顺序表达思想和意见的文体,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调动读者行动的文章。

应用文的结构特点如下:
一、开头部分要紧扣主题,明确表达主旨或要求。

开头部分需要突出主题思想,把重点放在通知或要求上,明确提出主旨,以便清楚表达其要求,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内容的重点。

二、正文部分要明确表达要求或意图。

正文部分应该明确说明具体内容,阐明重点,并要使读者对文章的主旨和意图有清楚的认识,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文章的重点和要求。

三、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表达明确的建议或要求。

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明确提出建议,使读者能够迅速明白,并能行动起来。

写作过程要将思路清晰明确,形象生动,层次清楚,语句流畅,使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总之,应用文写作需要注意其结构的特点:紧扣主题,明确表达主旨;明确表达要求或意图;简明扼要,表达明确的建议或要求,以便使文章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达到其要求。

- 1 -。

应用文常见的结构模式和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常见的结构模式和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常见的结构模式和应用文的特点
1. 总分总结构模式,就像搭积木一样,先有个整体框架,然后一块一块往上放,最后再完美收工。

比如说写一篇活动策划,先总体说明活动目的,然后详细列出各个环节,最后再总结强调下重要点。

2. 并列式结构模式,如同几条平行线,各自精彩又相互关联。

像介绍几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单独描述,但又共同组成了整体的介绍。

3. 递进式结构模式,哇,这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往上升,越来越深入。

比如分析一个问题,从表面现象到深层原因逐步深入。

4. 条文式结构模式,类似于一个清单,清晰明了。

像规章制度,一条一条列得很清楚明白。

5. 应用文的特点有实用性,那可太重要了!这不就像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必需嘛,比如求职信就是为了找工作呀!
6. 真实性也是关键啊,可不能瞎编乱造!就像说真话一样,得实实在在的,不然怎么让人信任呢?财务报表就得真实反映情况呀。

7. 规范性也不能少,好比跳舞得按舞步来,不能乱跳啊。

公文的格式就得规范,不然多不严肃!
8. 简明性更是应用文的魅力所在呀!别啰嗦,直接说重点,跟朋友聊天时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多好呀。

像通知,简短有力地把事情说清楚就行啦!
我的观点是:了解这些结构模式和特点,能让我们更好地写应用文,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服务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结构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结构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结构导读: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结构】1. 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①使文章言之有体。

“体”指体裁。

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

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

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

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①严谨自然。

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

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

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

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②完整匀称。

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

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

此如下通告”“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为此,特制
定本条例”等作过渡。
意思转折不大的情况下,多用关联词,如“因
为”“所以”“但是”等作为过渡词。
13
A
五、应用文结构安排的模式
(二)过渡与照应 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 章结构周密严谨,浑然一体,还能使某些关键内容得 到强调,突出主题。 (1)首尾照应,即在文章的结尾处,把开头交待 的事或提出的问题再次提起,有的进一步加以概括、 归纳、补充,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文题照应,即指在行文中时时照应标题,对 主题加以强调、提示。如大多数公文标题中都包含着 “事由”,文章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照应。 (3)文中照应,即文章自身前后内容间的照应, 如某些细节和问题在行文中14不断被提起,这样能强化 A
11
A
五、应用文结构安排的模式
(一)段落与层次 2.横式结构
即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方式。各层次之间互不交 织、平等并列,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共同揭示了事物的
整体面貌和主旨,或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或按照材 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按照问题的不同侧面等。这 种结构形式,在应用写作中运用很广泛,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总结等均可采用。
出号召,展望未来,以鼓舞斗志。
(5)专门结尾用语式。就是在结尾处,采用特定
的用语结束全文。
20
A
16
A
五、应用文结构安排的模式
(三)开头与结尾 1.开头的模式 (1)目的式。就是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直接说明。 一些公文常用这种方式,常用介词“为”“为了”领 起。 (2)根据式。就是开头阐明撰文的根据,或引据 政策法令和规定指示,或引述全文,或引据事实和道 理,常用“根据”“按照”“遵照”等领起下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几种形式
• 并列式结构 • 总分式结构 • 递进式结构 • 纵横结合式结构 • 条目贯通式结构
返回
并列式结构
• 并列式结构也称横向结构,即在开篇,概括阐明 行文的依据目的后,直接展开各部分内容,各部 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并列关系。
• 如:《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锦江农机大修厂申请宣告破 产的公告》一文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内容
• 标题 • 开头 • 结尾 • 层次与段落 • 过渡与照应 • 应用文结构的要求
返回
• 公文式标题 • 新闻式标题
• 文章式标题
标题
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组成 经常采用双行标题(正副标题形式, 正题揭示作者观点和看法,副题以公 文标题出现)和单行标题。 以问题式和内容式两种形式为主
返回
纵横结合式结构
• 纵横结合式结构是在纵式、横式结构的基础上,将二 者很好融合,形成纵中有横、横中有纵,彼此交错的 结构方式。
• 一般内容比较丰富的工作总结、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工作研究等运用这种结构形式较多。
• 如:《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调查报以条目的结构形式串联起来的。这种结 构形式适用于规章性的应用文。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 教学内容 • 课上小结 • 思考练习
教学内容
• 范文展示新课-应用文结构 •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 应用文结构的几种形式 • 应用文结构的内容 • 范例及点评
返回
• 范文展示:工作研究,刘谦祥的《四川平昌公推直选 乡镇党委班子的探索》
• 应用文结构的含义与内容 • 应用文的结构和公文格式的区别
过渡与照应
•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 •一使用过渡词、二使用过渡句、三使用 过渡段。
• 照应
•是指文章中的不相邻的层次、段落之间 内容的关照、呼应。 •一是首尾照应、二是前后照应、三是题 文照应。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要求
• 应当是严谨的——严丝合缝,精当 周全;
• 应当是自然的——顺理成章,行止 自如;
• 采用并列式结构的公文较多,内容较多的通告、 公告,部署性及事项性通知、意见、会议纪要等。
• 马德秀《在庆祝2005年教师节暨教学成果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节
选)则采用了并列结构的方法,在正文的主体将讲 话内容按性质横向组合起来,突出了讲话的主题。
返回
• 先总后分 • 先分后总
总分式结构
开篇部分对全文进行总括,明确全文 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总体评价, 然后以此为中心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 。这种结构形式比较容易把握。
返回
要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
• 不同体式的文种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返回
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维缜密,统一和谐
• 范文:《我们是如何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
• 点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的 经验介绍则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将全 文的材料统一和谐地结构在一起,张显 了作者整体思维、系统思考,组织文章 结构的能力。
• 公文的文头、正文和文尾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项 目内容和区域位置,都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安排。
• 公文程式图展示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 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 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 要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 • 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维缜密,统一和谐
返回
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 如:下面是XXX工作队2005年度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的提纲
返回
• 点评:这是一份上报市里的专题总 结。开篇概括基本情况,主体内容 共有四部分:一是叙述一年的主要 工作及其效果;二是论述思想上对 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三是 简略点明工作的不足;四是概述今 后工作的打算。这种工作式的结构 方式,层次清楚、内容丰富,反映 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返回
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 建议同学们加强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文, 点评分析其结构方法,尽快提高、熟练把握结 构能力。
返回
1 • 结构应用文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2 • 应用文大致的结构组成包含哪些内容? 3 • 应用文的并列式结构与递进式结构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4 • 写作经验性总结通常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 5 • 结构应用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 • 你在进行应用写作时喜欢哪几种开头结尾的形式?
返回
开头
• 概括提要 • 交代情况 • 说明原因 • 提出依据 • 反映问题 • 阐发意义 • 开启作结 • 礼貌祝福
返回
概括提要
• 也称综合概括式。用概括的语言将全文主要内 容、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有开门见山、先 声夺人之效。
返回
交代情况
• 首先交代写作动机、写作对象的背景情况等, 在引出正文。
返回
礼貌祝福
• 片言点题,情深意长。适用于信函、电报、致 辞和演讲等文种。
返回
• 祁使式
• 惯用式 • 总括式 • 强调式 • 寄语式
结尾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出要求,表达行文意图。请批
示、敬请光临、以上规定希遵照办理等。
•用习惯语或短语终止全文。此复、特此报告、特此 函达等。
•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概括。
• 应当是完整的——均匀饱满,首尾 圆通;
• 应当是统一的——统筹兼顾,主次 分明,从而给读者以整体感、匀称 感和稳定感。
返回
范例及点评
• 《胡耀邦同志在沈雁冰追悼大会上的悼词》及点评 • 《××市政协委员视察报告》及点评
返回
课上小结
• 本节重点讲授了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包括主体结构的五种类型、开篇、结尾的不同 方式以及结构全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不同 教学案例,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学生明确与掌握了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和 组合应用文时应具备的能力。
先进行分述,最后进行总结。 工作总结、工作要点、重要决定、 典型经验、规章性应用文、调研性 应用文经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如:《我的述职报告》
返回
递进式结构
• 递进式结构也称纵向式结构,是指以时间或空间为线 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将其结 构安排得循序渐进,层递有序,在叙述论理的过程中, 不断将主旨确立、深化。
• 请看赵启正先生在“感知中国”文化周之际写给巴西朋 友的演讲词《中巴合作前程似锦》中的结构安排,尤其 开头与结尾的突出表现
• 点评:赵启正是一位演讲大师,他找到了最佳
的切入点展开演讲的话题,融洽与受众之间的感 情。以中国茶农将“中文‘茶’的发音融入到巴 西的葡萄牙语中”为发端,自然引起关于中巴两 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回顾。继而洋溢出“茶是 媒介,茶是线索,茶是象征,茶是纽带与桥梁” 的演讲内容。在结尾时又以茶和咖啡为题,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充满了安逸、闲适情调的美景画图, 她象征着中巴友谊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既回应了 开篇,又突出升华了演讲主旨。
•对公文的主旨和意义或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强 调说明。 •也称希望号召式结语。重要的决议、领导讲话、 规划等长采用这种结尾形式。
返回
层次与段落
• 层次的划分用好小标题 和主题句;段落的划分 要掌握好三条原则(注 意单一性和完整性,注 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整体匀称与表达一 致)。
返回
• • 过渡
• 请示、通报、专题性报告、调查报告、演讲辞等常采 用递进式结构。
• 《我们是如何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就可借鉴
• 再如江泽民在上海市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
实际,开创上海理论工作的新局面》的正文主体采用的则是纵 向结构:三个层次以三个小标题作为标志将讲话主要 内容串联起来,层递有序,有条不紊,清晰合理,自 然顺畅。
返回
应用文结构的含义与内容
• 结构是应用文的组织形式 与内部构造。应用文结构 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从总 体上看,是指文章总的构 思、大的框架;从具体上 讲,是指文章的层次与段 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 照应,以及主次、详略的 组织安排。
返回
应用文的结构和公文格式的区别
• 应用文包括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两大类,公务文书 有其较为固定的格式。公文的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 形式。包括公文的纸张尺寸、规格、书写形式和公 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区域划分、字体字号等。 国家有关机关以法规、规章等形式对其加以规范。 规范的公文格式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方便对 其进行阅读与传递、处理,有利于应用各种现代化 信息技术处理与管理公文。
返回
说明原因
• 也称目的式开篇。开篇伊始直接说明发文缘由。
返回
提出依据
• 一般援引下级来文、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 法规作为写作依据。
返回
反映问题
两种情况
直接叙述问题
单刀直入 提出问题
返回
阐发意义
•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发文机关发布文件的重要意 义。
返回
开启作结
• 将全文的主旨或结论置于开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