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诗词

合集下载

元明清诗词精选

元明清诗词精选

元明清诗词精选原文:《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衍生注释:“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石非常艰难。

“若等闲”意思是好像很平常。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描绘,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不怕艰险、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以石灰历经千辛万苦却毫不畏惧,来类比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充满了力量和坚定。

三、作者介绍:作者于谦是明朝的名臣、民族英雄。

他为人正直,忧国忧民,在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有杰出贡献。

四、运用片段: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我想起了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不就像我们的人生吗?有时候要经历磨难,但只要坚守心中的那份清白和信念,又有什么能打倒我们呢?原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衍生注释:“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二、赏析: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烘托出凄凉的氛围,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哀愁。

三、作者介绍: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

四、运用片段:当我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漂泊,眼前的景象仿佛就是那“古道西风瘦马”。

难道我不就是那个“断肠人在天涯”吗?那种孤独和思念,如影随形。

原文:《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衍生注释:“九州”指中国。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喑”哑,无声。

二、赏析: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期待社会变革、呼唤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以风雷比喻变革的力量,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沉闷和压抑。

三、作者介绍: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四、运用片段:在当今社会,我们难道不应该像龚自珍呼吁的那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吗?只有广纳贤才,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不是吗?。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一、元明清诗歌概述元明清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晚期,总体上不能与唐宋时代盛期相比,但也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元代散曲1.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即散曲。

由词发展而来,同时结合当时北方流行的民间乐曲。

分为小令和套数。

2.散曲与词的区别:曲比词更为灵活,可以增加衬字;曲比词更为通俗。

通俗质朴是散曲的正宗;曲以酣畅通彻为主要特征。

3.元散曲发展过程:以大德年间为标志分前后两期。

前期作家兼作杂剧,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雎景臣等,可分为关汉卿为首的本色派和白朴、马致远为首的文采派。

后期作家大多专写散曲,风格典雅华美,代表作家张可久、徐再思。

4.整个元散曲发展基本上是由俗到雅的过程。

(二)明代诗歌总体特征:流派众多、思想活跃、一流作家少。

1.元末明初作家,关心民生疾苦,渴望天下统一,作品内容充实、风格遒劲,代表作家陶安、刘基、高启。

2.明代中期复古派,代表人物是前后七子。

追求汉魏盛唐诗风,作品含蓄古朴。

代表作家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等。

3.明后期性灵派,追求性灵,主张表现自我,不受形式格律限制,风格自然清新。

代表人物李贽。

(三)清代诗歌清代诗词曲都具有较高水平。

以词创作为最高。

1.清诗: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袁枚、龚自珍、秋瑾等。

2.清词: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等。

二、作品介绍:(一)关汉卿《四块玉·别情》(p410)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 作者介绍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约生于金末,大都人(今北京)。

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号已斋叟。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唐宋元明清所有诗人简介

唐宋元明清所有诗人简介

唐宋元明清所有诗人简介【一、唐宋元明清诗人简介概述】在中国诗歌史上,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诗人,他们各具特色,丰富了我国的诗歌艺术宝库。

从唐诗的雄浑大气到宋词的婉约豪放,再到元曲的生动形象,明清诗词的韵味独特,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诗人。

【二、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著名诗人共同铸就了唐诗的辉煌。

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王之涣等。

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三、宋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宋词是我国诗歌的又一瑰宝,著名诗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

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展示了宋词的魅力。

【四、元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元代诗歌受戏曲影响较大,著名诗人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

关汉卿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天净沙·夜泊牛渚怀古》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明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明代诗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著名诗人有杨慎、辛弃疾、文天祥等。

杨慎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清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清代诗词创作繁荣,著名诗人有纳兰性德、纪晓岚、黄景仁等。

纳兰性德的《金缕衣》、纪晓岚的《浣溪沙》、黄景仁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七、总结】从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诗人简介可以看出,我国诗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每一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介绍唐、宋、元、明、清五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五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词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五个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杰出的诗人。

本文将对唐宋元明清五代的诗词进行比较与欣赏,探讨它们在主题、风格和技巧上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唐代诗词主题唐代的诗词主要以咏史、山水田园、爱情和离别为主题。

唐代诗人从乐府民歌中吸取灵感,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以抒发民间疾苦和情感。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大量出现,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情感和哲理。

爱情诗和离别诗成为唐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悲伤。

风格唐代诗词的风格多样,既有古朴自然的风格,也有华丽辞藻的风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一个融汇了古朴和华丽的杰作。

唐代的诗词注重音韵的优美和表达的清晰,形式上多采用五言和七言的句式,以及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技巧唐代诗词的技巧非常纯熟,诗人们擅长运用象征、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唐代诗词中也融入了许多音乐元素,如平仄、声调等,使诗词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唐代诗人还善于以小见大,以简写繁,使用简练而意味深远的表达方式。

宋代诗词主题宋代的诗词主题更加多元化,除了承袭唐代的山水田园和离别之外,还出现了更多关于政治、社会和哲理的作品。

宋代的诗人不再局限于美丽的自然风景,而是更加关注人与社会、人与政治的关系。

风格宋代的诗词风格相对于唐代来说更为细腻和内敛。

宋代诗人追求文人的雅致和内涵,他们更加重视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抒发。

性情豪迈的诗人苏轼也曾表达过对于这种细腻风格的批评,他说:“奸雄断腕两毛诗,奇士矫蹻半卷诗”。

可见宋代诗人对细腻风格的批评和反思。

技巧宋代诗词的技巧也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宋代诗人更加注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技巧被广泛应用。

宋代诗人还注重对词语的挑选和运用,尽可能使用修辞更为丰富的词语,以达到更精确的表达。

元明清诗词

元明清诗词

元明清诗词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图帖睦尔《途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明《琵琶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李开先《宝剑记》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警世通言》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

古诗词1000首

古诗词1000首

古诗词1000首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既是文学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笔耕墨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古诗词作品。

下面,为大家介绍古诗词领域中的1000首经典之作。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花非花》—李清照此花开尽更无花,眼底须教放不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接下去以此类推,写出1000首古诗词)如上所述,这里列举了1000首精美的古诗词作品。

这些诗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准确而传神,而且在意境描写上优美动人。

它们记录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悟,抒发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这1000首古诗词涵盖了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文学成果,涉及到人物、景物、离别、爱情、哲理、怀古等不同主题。

无论是李白的豪放激昂,还是杜甫的忧国忧民,抑或是辛弃疾的豪情壮志,都在这1000首古诗词中得以展示。

这些古诗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切思考和独特见解。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艺术体验,一种文化传承。

它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将我们带入了古人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在当代社会,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入的影响和启发。

当我们沉浸在这些古人笔下的优美语言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种共通的情感和对美的共同追求。

总之,这1000首古诗词作品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元明清古诗文

元明清古诗文

1.《窦娥冤》 [正宫][滚绣球]关汉卿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单刀会》【驻马听】关汉卿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3.《西厢记》【端正好】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4.《汉宫秋》【梅花酒】马致远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5.《一枝花·不服老》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翫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口燕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6.[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护穆远航】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归帆》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元明清诗词文

元明清诗词文

2.性灵派:袁枚创立,強調“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 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作诗不可以无我”,反对沈德潜一味 强调“温柔敦厚”之说,主张各种风格的诗歌争奇斗妍。这种诗论, 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儒家“诗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思想 解放的意义。

3.肌理派:翁方纲创立,认为:“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 肌理为准。”; “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这 是一种经学家、考据学家的诗论,在乾嘉之学盛行时,较有影响, 并影响到近代宋诗运动。 4.郑燮、黄景仁
(四)归有光和“唐宋派” 1.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王慎中、 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其中以归有光成就最高。他们 力矫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既推尊三代 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他们批评 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 本色面目。但他们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道盛则文盛。这 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着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力 2.归有光: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之。归有光善于 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 然。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思子亭记》、《见树楼记》、《女二二圹志》等。
(三)、清中叶散文 1.桐城派:是一个形成于清中叶,影响有清一代,以学习唐宋 古文相号 召的散文流派。其创始人方苞、刘大魁、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 ,故名。方、刘、姚三人师弟相传,形成了以“义法说”、“神 气说” 为核心,“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义理、考据、辞章 ”为标准的散文创作理论。 2.骈文:汪中
元明清诗词文
元代
(一)元前期诗文 1.北方诗人:契丹族诗人耶律楚材诗、 理学家刘因诗文 2.南方诗文(由宋入元):方回、戴 表元 、袁桷、赵孟頫 (二)元代中期的诗文 1.“雅正”的文学思潮 2.元诗四大家: 虞集、范椁、杨载、 揭奚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
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鉴赏】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鉴赏】
【鉴赏】
托物言志,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
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拟人化手法,把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人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
祝允明——书法冠世,绘画一般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明代书法家。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 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文征明——书画皆精,大器晚成
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
城区)人。 在当时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 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释:出自《入京》,闾,闾阎,指里巷。两袖清风返回京城,以免百 姓们说长道短。
2.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释:出自《秋意》,芙蓉花的颜色很好看,可惜禁不住霜的打击。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鉴赏】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 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淡”和“满”,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 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墨香与梅香仿佛扑面而 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融合在一起
清代中期 —> 袁枚与性灵说,属于性灵派还有赵翼、张问陶、舒位、王昙和孙原湘,乾嘉诗坛上,吟唱盛世悲歌; —> 袁枚的诗论主张如下:
(1)“性情”就是“性灵”,诗人的心声,诗的根本在于表现真性情; (2)诗歌既可抒发伦常德行之情,也可抒发男女、山水之情; (3)反对复古,否定仿唐模宋、大谈格律、以诗书考据作诗、用僻韵与古人韵作文字游戏的种种束缚性 灵的形式主义诗风。 (4)表现性灵手法不必定于一尊,既可含蓄委婉,亦可锋芒尽露。
5.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释:出自《立春日感怀》,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 身在他乡, 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
【名句鉴赏】 6.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释:出自《望雨》,我要把天上银河之水导引下来,洒泼成及时 雨润泽全闷大地。
7.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释:出自《示冕》,我给你寄这首诗不是没有用意的,希望你不 要辜负了大好时光,免得将来自己感到惭愧。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鉴赏】 “托物言志”,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高
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高格远志; “对比烘托”,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 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 花的素雅高洁。
明代诗词概述
主要特点: 明代是词的中衰时期,明词成就不如明诗。清代是词的中兴期,出现了陈维崧、纳 兰性德等著名的词人以及多个影响巨大的词派。
全诗语言简洁,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
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
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
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
坚强意志和决心。
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明代诗词.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
《月夜断桥独坐》: 一轮月,一个我,半夜断桥相对坐。湖光照月月增清,月色当湖湖更大。满湖烟起将山蒸, 山容若睡晚不应,我亦桥下觅归路,紧认僧庵一点灯。
清代诗词.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 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 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 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8.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释:出自《无题》,名节比泰山还要重,对于利益的欲望比鸿毛 还要轻。
9.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释:语出《观书》,书中的知识像活水源流一样取之不尽,又像 东风里的红花绿柳,意境随时翻新。比喻读书的益处与乐趣。
10.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释:出自《静夜思》,年年春风秋月、时光流转匆匆,一刻也不 会等待人,忽然间脸色红润、容貌俊俏的年轻人已变成为白发老 翁。诗句强烈地感叹韶光易逝、时不我待。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鉴赏】
答人问道
“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
[明] 王阳明
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
3.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
释:语出《静夜思》,只要名誉气节没有堕落于地上,那些功名利禄 又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4.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释:宇宙间的所有物质都有产生、兴盛、灭亡的过程,没有只兴盛不 衰败的事物,人生也一样,也有出生、少年、老年直到死亡的过程, 人生哪可能一直活在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呢?
城区)人。 在当时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
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咏煤炭
石灰吟
[明] 于谦
[明]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鉴赏】 上片:纵观古人反思历史,发出是非成败转眼成空,惟
有青山依旧、宇宙永恒的慨叹; 下片:通过白发渔樵在春风秋月中从容不迫笑谈古今的
自画像,表达诗人超然物外、不计荣辱的旷达之情; 特写镜头是一个“笑”,他的睿智与博学,使他能够从
容不迫指点江山,屈指英才,评说是非。
明代诗词.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博闻广识,《明史》称其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
后人辑有《升庵集》。词有《杨慎词曲集》,“藻丽于外,凄咽于内”,被誉为“明代词 宗”。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诗词.江南四才子
江南四才子:也称吴中四才子,是明朝吴中(今江苏苏州)地区才华出众的四大杰出人物,即唐
寅、祝允明、文征明和徐祯卿。
唐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唐寅: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 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其认为“理”
就在心中,主张加强自己内心的修养
清代诗词概述
清代初期
—> 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或抒发至死不屈的高昂
斗志,或表达故国山河的怀念,或凭吊死难同志师友,或揭露清兵血洗江南的惨绝人寰,慷慨 悲凉,不假雕饰,具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明代诗词.王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
元 明 清串

诗 词
元代诗词概述
元代初期
—> 北方作家有刘因、耶律楚材、郝经、卢挚等,较多反映剧烈的民族斗争、 残酷的社会现实,记录知识分子精神深层创伤,风格偏于豪迈清放; 元代中期 —>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元诗四大家”最为活跃,多承平之声与盛世 之音,体现平和雅正的时代风气。 元代后期:“奇材益出”, —>作家有萨都剌、杨维桢(铁崖体)、顾瑛、王冕等,一度中断的干预社会、讽 谕时政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弘扬。
徐祯卿——诗格高雅,号称“文雄”
徐祯卿: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 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