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教学法

认知主义教学法
认知主义教学法

专题五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

1957年,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本书正式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后连续出版了《句法理论要略》(1965),《笛卡儿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这些作品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其语言理论之核心即语言的规则系统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因此,建立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教学法是听说法相对立的产物。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理论作了全盘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的最严厉的批判。乔姆斯基反对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类后天经过反复刺激一反应形成的习惯的产物,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能力,是人生下来大脑中就固有的能力,即主张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认知法在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形成。

2. 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产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伊(Jean Piaget)是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他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是

一种智力活动,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他提出的认知发生论强调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性;他把人的活动看成是具有智慧的人调整个体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外界刺激与反应关系,因为人无论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受到认知结构的支配。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

第一个提出认知法的是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oll)。他认为外语的学习就是通过分析理解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他的主张与听说法教学原则所不同的是,听说法主要通过模仿、反复操练形成习惯达到对结构的掌握,而卡鲁尔的认知法强调理解在教学语言体之间的研究视角,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形成与听说法理论针铎相对的观点。这是从学习者内部的研究视角出发,突破听说法从简单的外在刺激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教学法的发展迈向新的里程碑。

3.突出学生语言能力的创造性特征

认知法是听说法对立的产物。听说法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因此需要运用模仿、背诵、反复操练句型直到形成自动化的习惯为止,排斥母语教学等。认知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听说法的这些做法,采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作为其理论的基础。转换生成语法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语言的生产或创造性特征:“普通语言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不依赖刺激并具有创新性,一些数量非常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说话人不需要储存大量现成的句子在头脑中,他只需要根据有限的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然而,语言的创造性特征在听说法中没有地位,反而把机械的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理论作为其核心,导致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积

极性缺失,成为“鹦鹉学舌”般的人云亦云,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与程序分析

认知法是指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重视学生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培养全面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1964年,它第一次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鲁尔在《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一文中被提出来。

1. 认知法教学原则

认知法以认知心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在批评总结以往教学法,尤其是听说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教学原则:

(1)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强调有意义学习。认知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所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掌握规则的过程,借助规则可以听懂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说出从来没有学过的话。掌握规则的途径,一是发现规则;二是创造性的运用规则。发现规则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规则的能力。所以,认知法在进行中重视语法规则的理解,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活动。

(2)以学习者为中心。认知法认为在教学中,学习者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需要把有意义的学习和操

练摆在首位,通过认知,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学习。

(3)恰当地利用母语。各种语言的语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因此,在外语教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2. 认知法教学程序

认知法把外语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理解阶段、培养语言能力阶段、语言运用阶段。

(1)理解阶段:认知法强调理解是言语活动的基础。理解指学生理解教师教授或者所学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任何语言的学习活动都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如句型的操练、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等。理解是外语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是,语言规则的理解并非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2)培养语言能力阶段:认知法认为外语的学习不仅需要语言知识、结构的掌握,还要学会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练习获得。这个阶段既要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情况,又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语言运用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重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个阶段将前两个阶段学得的语言知识内容与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目的在于使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认知法追求的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而全面地运用外语的能力。在学习口语的同时,学习书面语。同时,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应该从开始学习外语起,就同时进行训练。

(5)对错误进行分析后加以纠正。认知法将语言的学习看作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上一页12下一页

三、从听说法到认知法:“钟摆现象”剖析

正如我们前面几节论述的那样,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是20世纪上半叶最显著的一对对立体,形成外语教学方法时代的“钟摆现象”的第一次摆动。时至20世纪中叶,认知法与听说法也形成了如同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一样的对立,出现了方法时代“钟摆现象”的第二次摆动。

认知法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认知法继承了语法翻译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系统,人们学习外语就是要学习这个规则系统,母语对外语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加以合理的运用。这些原则与听说法的“听说领先”,“排斥或者限制母语作为教学语言”,“有错必纠”,“反复实践,形成语言习惯”的原则形成截然不同的对立,如同钟摆运动一样,从听说法到认知法,它们的主张从一极摆向另一极。究其实质,听说法由于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其教学原则的提出与当时“科学的”理论密切联系。然而,实践证明,听说法在教学中不但不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以句型为中心的反复操练,鹦鹉学舌般的教学程序中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而不是机械性操练。

卜鲁尔提出的理解先于操练的认知法与奥苏贝尔(DR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如出一辙。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中表述了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积累下来经过反复加工组织的以符号和语言表述出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了找出有效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奥苏伯尔根据两种不同的标准把学生的学习分成两类。第一种分类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而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另一种是接受学习,即理解教师呈现的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组织到自己己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便将来可以运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的学习。第二种分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不理解学习内容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则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性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二是学习材料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并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比机械学习的功效大得多。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能够将有潜在意义的材料同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联系,与此同

时,学习者把自己有效的知识作为理解接收和固定新知识的基础,学习材料被同化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相应部分中去,获取新的意义。这样,学习者既容易获得知识,而且习得的知识也更容易保持。有意义学习通过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克服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和储存的机械性。

认知法在吸纳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听说法针锋相对的观点和独特的教学原则。

四、认知法的时代贡献与局限性

(一)认知法的主要贡献

1. 语法翻译法形式的再现

卡鲁尔的《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宣告认知法开始迈向外语教学法历史舞台。仅仅从这部专著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认知法的中心内容。它用现代的理论解释掌握语法规则对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试图用新的方法进行语言系统知识的教学,从而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发展完满的语言能力。它与语法翻译法所不同的是:认为语言活动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基础上,有意义地学习外语,才能有效学习语言规则;外语的学习既要学习口语,又要学习书面语,同时重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错误,要首先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进行纠正,不是有错必纠。可见认知法的“现代性”就表现在“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有意义学习”、“四项技能的全面发展”以及“针对性地纠正错误”这几点。究其实质,认知法是在承认语法翻译法的合理内核的条件下,运用现代心理学、教育

学、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改造创生而成的新方法。它克服了语法翻译法的极端、片面性,摒弃了语法翻译法以机械地、呆板的教学程序将语法知识强压给学习者的做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主动的理解语言教学活动和有意义地学习语言知识入手,解放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力,从而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2. 对学生的关注

认知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成功来源于对学习者的关注。首先,认知法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重视理解,着力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关注。其次,认知法直接继承乔姆斯基从语法知识的角度抽象地解释人的语言能力,认为语言能力就是语法规则在人身上的“内在化”体现,因而能制造出符合规则的正确词句。从语言使用者的大脑机制内部探究语言的工作机制,从而寻找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并以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逻辑符号记录语法),理解和生成句子。这与韩礼德采用了他称为“生物,母语的渗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应该有意识地、恰当地利用母语与外语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语言信息的形式转移。

(二)认知法的主要局限性

1. 教学实践中过分关注语言“结构”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虽然宏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表现平平。究其原因,乔姆斯基的语法转换理论仅仅代表了语言研究目标的一场革命。由于人们认识到结构的目标分类是残缺的,语言学家开始致力于发展可以解释而不仅仅是描写一种语言结构的多种可能性的系统。然而,转换生成理论与结构主义有一个根本性的相同点,它仍然是语言结构的研究。正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过分强调形式忽视了意义研究而受到批评,认知法也受到同样的批评。直接以乔氏理论为基础的认知法即以句法结构教学为中心,虽然强调的内容和目标改变了许多,但对句法结构的关注却如出一辙。因此,认知法和听说法一样是关注的是语言结构的教学。这一点也许解释了乔姆斯基誉满全球的理论却对外语教学法的改进没有多少贡献的原因。它只能改进教学语法的策略,而不能创造外语教学的奇迹。

2. 理论基础尚不完善

由于认知法主要是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而这些理论基础尚处在形成和初步的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这些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仍然有待于摸索、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熟起来。因此,在认知法理论基础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希望它能创造多少奇迹。正是这些原因,儿乎在同时,外语教学和语言学两个领域都掀起了反对过分强调结构的作法,反对将语言只看作结构系统,而认为语言的交际、意义与语言的使用无论在语言教学还是在语言学研究中都应该占主要地位。在外语教学领域,这些反对的呼声和建议最终凝结成“交际法”。

随着西方势力的相对衰退和亚非拉世界的崛起,在新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仅仅用西方人的视角来解释世界历史便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西方中心论必定会因为不合时宜而受到种种批

判。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全球各地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更让人们意识到西方文明并不是世界的唯一,更不是胜过所有其他文明的中心,必须用一种更宽广的历史观来解释本就十分宽广复杂的世界。当代的全球史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1955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中,最先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全球史观的概念,后来,他又在1967年的《当代史导论》以及1978年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和《泰晤士历史地图集》中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念。巴勒克拉夫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不只是综合已知的事实,或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来排列的各个大洲的历史或各种文化的历史。相反,它是探索超越政治和文化界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这种世界历史……关心各个地方的人类所面临的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反应。”在这里,巴勒克拉夫所澄清的全球史的概念,正是要突破包括西方中心论在内的各种以狭隘地域观来阐释历史,或者简单叠加地域史的世界史写作模式,而着意于探究那些属于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探究各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另一位比较早地进行全球史编纂的历史学家,他的名著《全球通史》很早就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考试命题工作中,都援引过《全球通史》中的文字。最能体现作者全球史观的,是这样一段话:“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犹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此,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截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是怎样观察地球的呢?在他的视野中,能够进入全球史写作范围的,是那些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历史运动,如农业的产生和传播,如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等等。1500年被看成是全球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随着西方的崛起及其所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世界真正地走向一体。应当注意的是,自《全球通史》初版以来,作者不断地修正这部著作,最终面世的是该书的第7版。为什么要不断修订呢?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晚近几十年来全球变化的速度太快了,全球史的作品应当尽可能及时地反映这种变化,因为“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在上述史家之外,另有一些倡导全球史观的学者及其作品应当引发中学历史教师的注意。这些史学家的作品在国内的译介相对较晚,但他们在西方史学界的地位却一点也不逊于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的史家。他们的一些观点,已经开始见诸于高考试卷。

第一位是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巴勒克拉夫曾评价道,用全球观点或相关史观写成的作品中,有两本书最值得一看,一本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另一本是威廉·麦克尼尔的初版于1963年的《西方的崛起》。正是凭借《西方的崛起》,麦克尼尔一举成名并逐渐被学界公认为世界史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

虽然书的标题为《西方的崛起》,但作者的视野却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西方的崛起并不是西方自身发展的结果,离开全球范围的复杂原因的综合分析,便不能理解西方崛起的真正原因与影响。麦克尼尔认为:如果将世界各文明及其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需要特别关注生态、战争以及技术进步等历史要素,因为这些事件的影响往往超越了地域局限,从而构成了文明间交往的巨大动力。

在上述全球史观指导下,麦克尼尔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3500年到前500年是首个阶段,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中东、印度、希腊、中国等四个文明核心地带,而归根溯源,四大文明皆可上溯于两河流域。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的第二个阶段,其显著特征

为“文明的均势”。也就是,最初的四大文明彼此实力相当,它们在这一时期充分巩固了自身的文明基础,强化了各自的文明特色。与四大文明相并立的,是生活在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的草原民族,它们经常南下冲击农耕文明世界。这种冲击,既促进了农耕世界四大文明区的变革,也使草原民族不断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四大文明之间的互动,及四大文明与北方草原民族的互动,构成了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公元1500年到1789年,四大文明之间的均势让位于西方对世界的主宰。这可谓是世界历史的第三阶段。紧跟着,1789年之后,世界历史迈入了走向全球一体化的第四个阶段。法国的民主制度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世界的领先发展,这种革命及其结果影响到了全世界,其他地区主动或被动地对西方世界的变革做出了回应,由此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从麦克尼尔对世界历史编纂体系的描绘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他没有用大家熟知的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等传统的历史分期方法,而是以文明的互动为线索重新划分了历史时段。其次,他的历史研究是文明,而不是具体的国家,由此可见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内在关联。再次,他将西方的崛起放置于世界历史的长程背景下来看待,刻意回避西方中心论,有时甚至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西方世界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过程本就具有的领跑者的地位,并未得以实事求是的强调。但全面衡量起来,麦克尼尔独到的世界历史演进路线图,将会启发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内容,以更睿智的视角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的结构。

在后来的作品中,麦克尼尔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全球史观。他与另一位历史学家约翰·麦克尼尔合著的《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表述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曾经作为人与人之间、种群之间、地域之间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之媒介的“网络”,是世界历史得以形成的重要载体,换言之,“人类之网”承载了太多的关于世界历史的丰富信息,它是一面可以反观人类如何由分散走向整体这一历史进程的镜子,研究世界历史者不可不重视这些网络。该书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一个网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把人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的关系。这些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邂逅之交,亲属,朋友,群体敬拜,对手,敌人,经济交往,生态交流,政治合作,甚至还有军事竞争,等等。通过上述这些联系,人们彼此交换信息,并且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他们下一步的行动。他们也彼此交换或传输各种有益的技术、物品、农作物、观念等等。更进一步,人们还可能在无意间交换着各种疾病、无用的废物,以及那些看似无用但是却关系到他们生存(或死亡)的种种事物。塑造人类历史的,正是这些信息、事物、发明的交换与传播,以及人类对此所做出的各种反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王晋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人类之网”思想对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启示呢?其实,让学生领会全球史观思想并不总是需要反复强调世界历史的宏观结构,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一讲到全球史观就需要学生把所有的教材都拿出来比较串线。全球史观思想的贯彻,亦可以通过对于个别历史事物与现象的微观细描化讲解中得以实现。影响人们交往的各种“网络”,就是极好的教学案例载体。比如,我们的家常便饭,土豆和玉米,是如何来到中国人的餐桌上的呢?再比如,中国特产茶叶,又是如何周游世界,从而有一天成为某个英国贵族消遣的饮料呢?追溯土豆、玉米、茶叶的历史,它们的培育与传播史,实际上也就是在重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张文明交往网络。这张网络说小就小,说大也大,因为这些微小但却地位重要的人类日常用品在漫长岁月中于各地域和文明间的穿梭旅行,正反应了人类交往的一个侧面,正可谓世界历史形成的一个缩影。水滴虽小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开动脑筋,充分注意这些具有世界历史大意义的小事物、小现象,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理解这些小事物、小事件所反应出的人类文明交往活动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体会全球史观的深刻内涵。

作为处于接受历史启蒙教育阶段的中学生,为什么要给他们讲一些全球史观思想呢?麦克尼尔在1985年就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有段话似可回答这一问题:“历史学家按照民族的愿望所描述的历史是神话般的虚构。除了这样理解历史之外,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全人类具有共通性,历史学家能够理解这种共通性。历史能使一个民族团结起来,也一定能使规模更大的整个人类团结起来。一部透彻的世界史,能够培养个人与整个人类休戚与共的感情,降低各人类集团毁灭性冲突的风险。而狭隘的史学观将不可避免地加剧冲突。这种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专业的道德责任,确实深深打动着我。”(麦克奈尔:《神话-历史——真理、神话、历史和历史学家》,王加丰译)

这不仅让我们深刻反思全球史观的历史教育价值,那就是让学生养成平等、开放和自信的世界观,引导其尊重世界上其他地区文明成果,汲取各国人民在历史创造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而逐步摈弃狭隘、自私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摈弃像欧洲中心论那样的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中心论,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当下世界的复杂变化,参与日益频繁的世界交往,在竞争中汲取外域的文明成果,同时培养一种更为宽广的世界主义情怀。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是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全球史学者。他的代表作已在2007年翻译成中文,中文书名为《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魏凤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特利强调,全球史应当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关注各区域与民族之间的互动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在全球史进程中,有三个因素特别值得注意: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密切的交往。在这种历史观念的指引下,本特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全球交往的历史长卷,很多以前我们所一度忽视的历史现象,在本特利笔下焕发出异彩,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这些历史现象原本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比如:跨越国家与种族的经济互动和技术交流,移民浪潮、疾病传播、信仰传播,推动文明交往的自然环境因素,等等。以往,我们在讲授15世纪兴起的大航海运动时,多关注其制度、经济与文化层面的意义,即西方殖民者以此为标志性的起点,将西方以往的世界其他地区一点一点地纳入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中。可是,按照本特利的提示,哥伦布等航海家登上陌生的美洲土地,同时也意味着欧洲和美洲两块失去直接联系已久的大陆,重新开始了物种与疾病的相互交流,其意义非凡,但我们却关注不够。如果我们在讲授相关章节时适时提到这一点,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

除了麦克尼尔和本特利之外,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所表述的前工业时代世界市场的“中国中心观”都秉承了全球史观的传统,无论其观点存在怎样的不足,都不妨予以参考。

五、中国学者的思考

鉴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强劲和世界史学科的发展需要,中国学者也对全球史和世界史体系问题进行了宝贵的独立思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的序言系由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所撰。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全球史观的认识成果。序言中称: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围绕全球史观展开专题研究,推出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该

校世界史专业刘新成教授总结了全球史观的若干特点:超越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历史思维模式,重视全球人口增长、技术进步与传播及不同社会之间日趋活跃的交流等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重视不同种族与区域之间的跨文化互动过,摈弃西方中心论,以全球为背景来思考具体的历史事件,等等。相信上述归纳会为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全球史观带来新的灵感。如何通过比较方法认识到世界各地区与各文明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如何认识1500年之前的世界历史,如何通过具有典型世界史意义的具体事件来解读全球交往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有待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历史教学实践来予以解答的问题。

上一页12 下一页

70、80、90后的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教育7页word文档

70、80、90后的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教育 摘要:当今,70、80、90后正是国家的一支有生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三代人接受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如何加强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教育将成为我国当前的首要教育任务。只有加强马克思人本主义教育,才能使我国有生力量集于一体并齐心协力的建设国家,使我国在国际文化的舞台上展现民族特色。 导言 时代的发展牵引着青少年思想的浪潮,10月革命的炮声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旗帜插在辽阔的国土上激励着热血青年为国、为民谋取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1]。 老一代人用热血谱写着保家卫国的历史,用脊骨搭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门,用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哺育着下一代。我们新一代人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脚步发展本国经济建设。我们用实践证明了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我们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我们走在了小康的大道上,农民扬鞭高歌祖国颂,工人开仓喜迎新产品,学生彩妆舞起了中华复兴之歌。 当然,黄莹唱的再好,嗓音也有不适的时候。百川汇集大海的路径也有冲没的时候,国家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有负面发展的情形。70后、80后、90后正是当今国家发展的栋梁支柱,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思想的发展道路上,70后、80后、90后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在时代发展中认识自己的世界观,如何评定自己的人生观,如何判断自身价值呢? 一、70、80、90后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教育之比较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是我国极力宣传的主流文化。青少年从小就接受着这一思想的洗礼。但是,经济诉求全球一同发展,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把青少年推向了国际化的舞台,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固守的阵地。这样,演示出了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在70、80、90后中递减式的发展状态。让我们看看网络中对70、80、90后的流传语: 1.70后: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的。 80后:拒绝加班! 90后:拒绝上班! 2.70后:他们喜欢穿七匹狼或者猛龙牌子的衣服。 80后:喜欢D&G、G-Star之类的。 90后: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一个洞时尚,两个洞潮流,三个洞个性... 3.70后:他们如果有笔记本,会喜欢到公众场合用。 80后:我们才不会背那么重的东西在身上。 90后:只要苹果笔记本,而且不止一台。 4.70后:他们喜欢喝红酒,一般是长城或者张裕。

认知法

认知法 一、定义: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它强调人能够进行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关于认知法的理论来源,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派的理论,而是几种理论的汇合,例如,60 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P iaget )创立的“发生认知论”及另一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 B runer)提出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对其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皮亚杰认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认知结构。无论是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即指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的知识。随后,乔姆斯基(NoamChom sky)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 P. A u subel)也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学习,它与机械性实习中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同,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本规则和概念理解,了解其内在联系, 促进记忆, 认识是学习的开始, 并以理解为目的。他反对外语学习中的模仿的操练, 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 受到了上述几种思潮的影响, 认知法认为,成千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相比,有不同的特点:1.缺乏幼儿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学习的;2.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3.学习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根据这些特点,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4.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我校于上学期期末放假之前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现就我个人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 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 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 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 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 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 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三疑三探”教学模 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一)自然人性论 认为人性来自自然,人生来不具有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等各种不同的基本需要,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人性。 (二)自我实现人格理论 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追求自我潜能得以实现和发挥的欲望和倾向,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疾病患者往往形成了歪曲的、消极的自我概念,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自由地实现自我潜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无条件的积极关注(2)真诚一致(3)移情的理解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一)学习的目的与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授知识或谋生技能,更为重要

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使他们能在知识、情感、动机诸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康人格。学习的目的和结果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也就是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变化和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即培养学会学习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自觉挖掘其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二)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学习可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指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的学习,是一种“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整的人的成长无关。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对未来行为方针选择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四个特征:(1)全身心投入(2)自我发起(3)渗透性(4)自我评价 三、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师观 (一)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罗杰斯强调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相信学生自己的潜能。为此他建立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理论,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信任学生,并同时感受到被学生信任。 (二)人本主义教师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

认知主义教学法

专题五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 1957年,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本书正式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后连续出版了《句法理论要略》(1965),《笛卡儿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这些作品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其语言理论之核心即语言的规则系统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因此,建立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教学法是听说法相对立的产物。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理论作了全盘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的最严厉的批判。乔姆斯基反对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类后天经过反复刺激一反应形成的习惯的产物,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能力,是人生下来大脑中就固有的能力,即主张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认知法在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形成。 2. 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产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伊(Jean Piaget)是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他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是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第二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1、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即批判地继承了中西方千百年来人本思想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诉求。其内涵比以往任何人本主义思想更丰富、更深刻、更科学。 2、简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以人为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历史弥新的重要思想,是人类文化遗产中值得关注和珍惜的精华之一。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智者学派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18世纪,反对封建神权专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19世纪20年代,提倡以人为中心,提倡个性的解放,宣扬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在我国古代,以人为本首先是从治国理政角度提出来的,以儒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在人类文教历史上开创了最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启发式,对话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 3、西方有哪些人本主义学者,他们分别提出了哪些观点? 答:(1)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式拉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2)被马克思誉为“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的伊壁鸠鲁提出了一种“个人快乐主义”的教育思想。 4、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答: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同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我与你”,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作物看待,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己主动探索,而不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对象,需要外在得导引和灌注知识,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答:(1)在教学目标中突出以人为本。(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3)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4)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5)为学生提供宽松、友爱、理解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6、简述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 答:(1)真诚一致;(2)无条件积极关注;(3)同理心。 7、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的师生交往有哪些特点? 答:(1)多向性。(2)主动性。(3)发散性。(4)多样性。(5)怀疑性。(6)综合性 第三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形成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答:创始人,皮尔士;推广者,詹姆斯;集大成者,杜威。 2.实用主义教育的本质官包括哪些内容? 答: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以归纳为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一: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 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方案》,促 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 面和谐发展,落实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高效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校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启动“有效 教学”模式培训,对上海一师附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武汉常青实验 小学、南京行知实验小学的四种现代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经过这 几周的学习,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 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 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 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 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 构来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 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 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 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 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 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 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方法

一、马斯洛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㈠、自我实现的含义 在心理学上,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的人“更真实地成为了他自己,更完美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所谓完满人性,是指人类共性的潜能,包括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浩等特性或潜能。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是指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所谓个人潜能是指个人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也就是个人特性。 自我实现有两个标准:①承认并表述了内部核心或自我实现,即那些天赋能力、潜能、完善的机能、人类和个人实质有效性的现实化;②他们全部意味着极少出现不健康、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人类和个人基本能力的缩减或丧失。 自我实现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健康型自我实现,这种人务实、能干,他们往往是实践家,而不是思想家。另一种自我实现者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这种人具有强烈的内在体验,更关注精神生活,他们往往是一些思想家和理论家。 (二)、自我实现的三大理论支柱 1.性善论 性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人性观。马斯洛认为,人作为生物进化的产物,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发展,人已成为富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动物,人性基本上是建设性的,破坏和侵犯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遭受挫折后而引起的。因此,人性中具有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性是善的,至少是中性的。 2.潜能论 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表现。所谓潜能就是指个人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马斯洛认为任何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以便于维持和增强机体活动的方式,发展自身潜能。潜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有。 人除了有一般的生物潜能外,人还有特殊的心理潜能,这种心理潜能称之为似本能。所谓似本能,就是指人类天生的但却是微弱的基本需要的本性,它极易被环境条件所改造。也就是说,似本能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所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似本能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要或冲动。马斯洛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公正、好奇等需要,这种需要不像生理需要那么强烈,但作为一种内在潜能,只要环境条件适当,它就有可能发展到可能达到的程度。 似本能是人所特有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似本能是人固有的趋势、内在本质、内在天性,或者说是人性的内核和集中表现;②似本能是一种类似于本能又不同于本能的东西;③似本能是人的一些潜能,但并不是最终实现物;④似本能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东西; ⑤似本能一方面是一种非常微弱的本能,文化教育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改变;⑥似本能的需要和理性是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⑦似本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⑧似本能的需要是人性发展的内在依据。因此教育和社会影响对人发展的关系重大。 3.动机论 动机论也称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力观。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人类的似本能的基本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后天的。与它们有关的行为、能力等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性善论和潜能论规定了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的性质、导向和发展的可能性,而需要层

认知教学法-(英语)

认知法 一、Brief introduction 认知教学法,又称认知-符号法,或认知-符号学习理论,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二、Basic theory Like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the Cognitive Approach looks for a rationale in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he Cognitive Approach seeks in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a basi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1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Chomsky maintained that language is an intricate rule-based system;Every normal human being is born with a 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It is competence that a child gradually acquires, and it is this language competence that allows the child to be creative as a language user. 2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emphasis on the various mental processes used in thinking, remembering, perceiving, recognizing, classifying, etc.The Cognitive Psychologist hold that learning must involve organization of material and learning should be structured.Structure has given meaning to parts previously incomprehensible. 三、characteristics 1)认知法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而不应让 教师主宰课堂。采取直接法和听说法的教师往往主观设计各种教学环节, 认知法却要求教师的备课建立在学生认知的特点上,根据学生认知过程 进行教学。 2)认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对机械模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鼓励学习和使用外语中的创新精神。为此,认知法要求让学生明 确每堂课甚至每一练习的教学目的,无论是学习语言知识还是技能训练 都强调理解其中的内容,使学生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学习。 3) 认知法的教学重视语法,必要时可用母语进行教学。然而,认知 法的语法教学又与语法翻译法不同,它要求通过有意义的练习达此目的。 同时,认知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学生已知,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一: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先进经验纷纷亮相,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亮丽风景。在改革中,我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1 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放在了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味的采取压制、强迫的手段,常常适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变了我错误的认识,学生被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教学时能够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但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知识的难度适当教会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3.小组合作的优势 传统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小组合作,有利于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感,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并发挥小组的作用不可忽视。 4.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 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早将目标定位下来。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与否,也需要对照目标。目标的展示,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明确。 5.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永无止境,而教师教学不能仅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动脑、动手、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中总结了三自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预习课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内容的初步感知;阅读课侧重于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培养;复习课则侧重于知识的落实。课堂设计上,以理念引领教学,体现学

《教育心理学》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60年代和70年代有迅速的发展,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许多持有相近似观点的心理学家和学派联合发起的一种学术思想运动,其主要发起者是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性本能倾向,又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化倾向。他们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富有进步意义的问题。 当前,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他是心理咨询家和教育改革家。从30年代起,他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40年代初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公开提出“患者中心疗法”。在个性理论方面,30年代初,他就提出人格及其变化的理论,即“自我理论”。从60年代以来,他把他的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出版了《学习的自由》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学习和教学观点。 罗杰斯的学习观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在对学习过程本质的看法上,罗杰斯的观点是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根本对立的。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总和,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罗杰斯曾举例说明,具有不同经验的两个人在知觉同一事物时,其反应是不一致的。罗杰斯认为两个人因对知觉的解释不同,所以他们所认识的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了解一个人,要考察一种学习过程,只了解外界情境或外界刺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习者对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释或看法。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属于现象学派的思想范畴,虽然他注意到认识的主观能动性,但他对知觉的解释完全不同于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对知觉的解释。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为基础的认识,而并非由自己的主观世界来决定客观世界。罗杰斯对知觉的解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倾向,这是需要澄清的。 (二)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在对学习的起因和学习动机的看法上,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因此,在教学中,罗杰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而不应该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那样,用安排好的各种强化去控制或塑造学生的行为。罗杰斯还认为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在教学中不应把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观点是可以接受的。但罗杰斯认为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来源于人的本能或所谓内在的潜能,这种本能主义的观点我们不能苟同。我们认为,人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要在于外界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离开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在罗杰斯的观点中特别强调人的自然发展,而否定环境和教育的重要决定作用。这种否定环境作用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我们固然要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合理地运用奖励和惩罚,但完全放弃对学生学习的约束和要求,而任其自然发展是不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的。

高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高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高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有高效的老师才有高效的课堂。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习目标是学习中的主攻方向,其作用是明确学生学什么。指定好目标,整节课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学习目标要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目标制定要表述得当,具有可操作性。着力于学生基础,要从课堂实际出发,做到少而精,不能多而杂,否则,会造成目标的达成肤皮潦草,只抓住了边缘, 而没有抓住根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单指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面应是高考成绩的提升。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结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还要结合高考的考点。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在教学目标设定时,与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结合,我确定这样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并分析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2、总结概括出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考虑好一节课的目标后,还要考虑它的语言表述,因为不同的表述会

影响语文课教学任务的设计与落实,也就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有效度。比如某一《我与地坛》的“德育目标”“体悟珍爱生命,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教学中无法操作,更不便检测;不如修改为:“找出最能表明主人公人生追求与精神世界的句子,作一点评价。”语文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至关重要,打造高效课堂,从目标做起,就会事半功倍。 “先学”和课前预习有很大的差别。语文如果布置课前预习只 会增加学生负担并且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课前预习很多时候得到的反馈是不真实的。既然是预习,第二天老师就要检查。老师一提问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什么都不会,因为他没有时间去预习。一是大家都知道!那这些问题还有讲的必要吗?课本上干干净净而答案却完全正确。相信老师心里有数,会可能也是假会。因为他的答案有问题。表面上是做出来了,但实际上懂吗?是为了应付老师。所以“先学”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在老师开讲之前,学生在老师积极地引导下,紧紧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拟定好的自学指导题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学习的高效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拟定好自学指导题,清楚表达自学指导要求。在进行自学指导时应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所以,在教授《祝福》时我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列出本文的情节提纲,并且思考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采用了何种顺序,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胡丽芳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 1、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智商高达 194的天才 ,伟大的先知。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 ,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 ,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 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与被爱, 归属与领导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实现自身潜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 2、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长期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闻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潜能和整体性,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倡导人本化的课程和注重人际关系的教学方式,它对当代美国的教育实践以及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为: (1)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2)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师生观。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合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的特点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2.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发展 3.课程内容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4.自由心理气氛 5.表现为多方面的教育 代表人物 马斯洛 层次需要理论 基本观点是人总是有需要(或需求)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就自动产生。 当所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以后,人就会去追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现实。 达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象触电一样的感觉,一种难于言表的超然物我、极度愉悦、无限满足、飘飘欲仙的心灵状态 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应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人一旦达到“高峰体验” 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 按马斯洛的这个意思,教育首先要不断地去满足学生的低层次需要,最终引导学生达到“高峰体验”。前者是很实际的,后者是理想化的。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他认为,人本化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他相信人的内部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就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潜能的不断实现,同时也指个人寻找自我同一性,寻找最适合自己本性的独特性,并以此作为奉献毕生的圣坛。

思维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物理课堂“思维导学”教学实践心得体会自2015年4月开始,我校为加快新课程的研究步伐,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所 倡导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大力推广“思维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作为新教师的我收获很多,我也对“思维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思维导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思维导学案——物理学科最需要的“导航仪” “思维导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培养学生对知识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思维方法。再充分了解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小组讨论解疑释惑,课堂上也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我发现在导学案设计编写时,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清楚的知识点总结,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完成导学案,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充满激情。设计的物理问题要有层次,这样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精心编写的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使教与学协调同步、教学合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学案组织学习时,要从说话指挥——点拨指导——激励评价——关注细节入手。教师作为导学案教学的组织者,要在学前、学中、学后运用知识点拨、学法总结性的话语来指导全班作环节性推动,安排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安排小组发言,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在贯穿于整节课各环节的学习探究中,教师都应适时地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在课堂上根据学情作练前、连中、练后的点拨性评价,在学生板演时作点拨评价补充。对学生点拨评价时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二、“思维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不再那么怕物理,不会再“云里雾里”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大部分同学反映:“物理太难学,但是又不得不学,所以很痛苦”.感觉上物理课就是云里雾里,只看得见物理老师嘴巴在动,自己觉得云里雾里。当学习变成一种痛苦,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中学上学习物理困难在于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所以物理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学科。而“思维导学”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