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合集下载

夏商周的更替

夏商周的更替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家天下”: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业,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措施: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4.遗址: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群、墓葬和手工业作坊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出土了玉器、乐器、酒器、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灭亡: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
二、商汤灭夏
1.商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
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
影响: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相对稳定
3.武王伐纣
商朝亡: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周朝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三、西周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
3.对象:宗亲、功臣等
4.内容:①权利: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
内进行再分封②义务: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6.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7.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 国人暴动”,西周衰落
8.灭亡: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 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因其出土 大量的甲骨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商代宫殿(复原)殷墟来自马坑殷墟遗址盘龙城遗址被誉为武汉“城 市之根”,遗址出土的大玉 戈,是商代玉质礼器,长94 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 米,堪称“玉戈之王”。
按照多人数熟悉的历史观,夏王朝、商王朝、 周王朝皆始于英明神武的真命天子,最终毁 于昏庸无道的亡国之君。
商纣王
商汤
——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周幽王
周武王
思考:夏、商、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 同点?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与教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天灾+人祸
2018/11/22
西周第十二代王为周幽王。 幽王即位第二年,关中发生强 烈地震,渭水、泾水、洛水一 度断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 巨大财产损失,加重了西周的 社会危机。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
周幽王像
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
束。
分一分,下列人物中哪些英明神武,哪些昏庸无道?
夏禹 夏桀
盘龙城遗址,是以一支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 融合本地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而 形成的一支新的商文化类型。
——武汉博物馆《南土遗珍》解说词
商朝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展,国家得到发展。
西周利簋,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你知道利簋铭文描写的 是哪场战争吗?
牧野之战
商纣王的暴政
酒池肉林
暴殄天物
恶贯满盈
2018/11/22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氏族贵族 贫富分化
早期奴隶主
战俘 罪犯 平民 早期奴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 国进入奴隶社会。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等级顺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 是千万家……”这是新中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 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B ) A.黄炎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2. 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B )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诸侯割据混战,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西周灭亡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防止民众议 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 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 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 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
周厉王
西周第十位国王(前 878年—前841年在位), 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 子。在位37年 。
桀的暴政
夏桀,又名癸,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文武双全,赤 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在位52年(前 1818—前1766),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 君。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桀 把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夏桀 (残暴荒淫无度
3.右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
里( B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历史
正确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周初实行分封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影 响。西周初期,为了巩固政权,有效统治国家,周天子根 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进行大规模的分封。故选C。
历史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 C )1.(2018湖南)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 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是 A.周朝 B.商朝 C.夏朝 D.秦朝
历史
( B )9.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 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 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 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历史
( B )1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 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奴隶制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根据图示简述这一制度 的内容。
制度: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 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 和人民的权力。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觐、拱 卫王室,诸侯可以将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王室封邦建国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周王朝为稳定政局,扩大和巩固统治。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 作用。
历史
知识要点
一、夏朝
1.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2.建立者: 禹
;都城:阳城。
3.家天下:指 世袭 制代替了 禅让 制。
4.意义: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1.其实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出现早期国家了,比如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一般认为是尧都平阳)。

2.本单元的早期国家指的是中国大陆早期奴隶制王朝,上一单元介绍的是原始社会,本单元开始介绍奴隶制社会。

3.历史实践证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都不能挽救中国,挽救文明,因为这些制度都是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而少数人出现坏的统治者的可能性就很高,所以只有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中国社会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史,其实一直伴随着好人和坏人在不停地进行斗争,在斗争的同时也在发展进步,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的文明彻底战胜错误思想了,也许共产主义就实现了,我们也就可以实现没有阻力地全速发展了。

4.原始社会最高领袖叫部落联盟首领,奴隶制社会最高统治者叫夏王、商王、周天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叫皇帝,资本主义社会最高统治者叫总统,社会主义社会最高领袖叫主席。

原始社会阶级分化不明显,末期也存在阶级分化;奴隶社会分奴隶主阶级、平民和奴隶;封建社会分地主阶级、官僚阶级、百姓;资本主义社会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对人民的民主和对少数敌人的专政。

5.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考古学者在登封王城岗发现城址,被认为是传说中禹的都城阳城。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从此中国历史由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进入到有历史记载的奴隶制社会。

这是因为自从开始有了正式的国家,也就开始设立史官对历史进行记载了,这是当时的统治者很容易就会想到的。

6.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集中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一带。

7.禹在位期间,征服南方三苗,扩大疆域,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在禹的治理下,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阶级分化愈发严重。

禹最初想通过禅让制传位,最佳人选是刑法司法官皋陶,但是皋陶是尧舜时就年岁很大了,在禹即位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后期禹提出传位给德高望重的大臣伯益,结果公元前1973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有扈之变”杀死了伯益,篡夺了王位,成为了夏朝的新王,从此禅让制的“公天下”转变为了王位世袭制的“家天下”。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5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5张PPT)

三、武王伐纣
1.下图是商纣王,他在位期间实施了哪些暴政?
(1)设置监狱,制定酷刑。 (2)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3)修筑豪华宫殿。 (4)赋税繁重,施用酷刑。
商朝灭亡。
三、武王伐纣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 镐京(今西安) 4、战役:牧野之战
读图,讲故事。 牧野之战
盘庚迁都: 殷
二、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末代国 王桀统治时,后起的商部落在首 领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朝,建 立了商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夏 桀的失败?汤又是怎样建立起商 朝的呢?
·桀的暴政招致了夏的灭亡。 ·商汤的讨伐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夏桀
盘庚迁殷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读下图,说说商朝为什么又称 “殷朝”或“殷商”?
3.夏桀、商纣暴虐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 与反抗。 经验:统治者要勤政爱民,重用贤臣, 并重视发展生产,勤俭节约。
四、西周的分封制
1.读下图《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与商朝疆域相比,西周疆域有什么变化? 西周是如何管理如此辽阔的国土的?
分封制
2.阅读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为什么要确立分封 制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 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夏传子,家天下。”——《三字经》
“夏传子,家天下”是指什么现象?这一 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炎帝 黄帝

舜禹

禅让制
世袭制
34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共26张PPT)

西周是怎么灭亡的?
(1)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周厉王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
(2)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西周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烽 火 戏 诸 侯
本课小结
早 夏朝 期 国 家 商朝 的 产 生 和 西周 发 展
夏朝建立 夏朝的社会状况 桀的残暴统治 商朝建立:汤、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约公元前1300年 纣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1046年, 西周建立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目的: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实质: 国人暴动,西周衰落 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内容 目的 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分封 对象 主要 封国 诸侯 权力 诸侯 义务
作用
分封制的对象: 宗亲、功臣
内容 目的 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分封 宗亲、功臣 对象 主要 齐、鲁、燕、卫、晋、宋 封国 诸侯 ①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权力 ②受封者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
再分封
禹;公元前2070年 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 的产生
内容
作用
目的 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巩固统治, 巩固疆土 分封 使西周成为一 宗亲、功臣 对象 个强盛的国家 诸侯 ①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权力 ②受封者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
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侯强大起来后, 镇守疆土、朝觐述职 会威胁到周天子 的统治地位。
(4)都城概貌
夏朝的灭亡
夏朝历经400多年,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 被汤所灭。最后一个国君是桀。
导入新课
人口 疆域
土地
军队
二、商汤灭夏及商的建立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商朝 汤
约公元前 1600年 亳
早期国家得 到了发展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习目标】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和西周的分封制 一、自主学习: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其他夏朝禹建夏标志: 产生 社会转变为 社会启继父位标志: 代替了变成了商朝商王 时迁都到 ,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西周公元前 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 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 ”。

公元前771年 时朝政腐败,西周王朝被 所灭。

公元前770年, 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内容 结果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 形势,巩固 。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

等级分为 、 、 、 。

依据 根据 关系和 大小,将 和 等分封各地,授予他们管理 和 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作用 保证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 。

受封者需要向周王进纳 ,并服从周王 。

【合作探究】王朝的兴衰更替有何共性?【练习反馈】(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国家是A .黄帝部落B .夏朝C .商朝D .西周( )2.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A .禹B .启C .桀D .汤( )3.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4.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到A.阳城B.亳C.殷D.镐京()5.《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6.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1.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
B.启继禹位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2.史学界一般称商朝为殷商,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D.平王东迁
3.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
A.阳城B.镐京
C.洛邑D.牧野
4.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5.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如果你是一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
①周天子②士③诸侯④平民⑤奴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6.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7.小飞若穿越时空,成功成为西周时期的一位诸侯王,则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有可能是
①世袭继承②选举产生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荀子》一书中写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周初最受周天子信赖的人是
A.先代贵族后裔B.周王宗亲
C.有功之臣D.旧邦首领
9.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奴隶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10.(2018年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11.(2018年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一制度是
A.奴隶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12.(2017年黑龙江牡丹江)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13.(2017年山东潍坊)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14.(2017年甘肃庆阳)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15.(2017年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16.(2017年湖南怀化)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见下图),其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

(1)说出材料一中的“王武征商”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材料二如下图。

(2)材料二所示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尚书·洛诰篇》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
——司马迁《史记》(3)材料三、四反映了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分封制已见颓势。

西周最终于哪一年灭亡?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2)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4)公元前77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