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
浅析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个“ 金玉其 外 , 败絮其 中” 的美 丽躯壳 , 一个在 现实生 活中
微 不足道 的小人物 , 但在 盖茨 比的眼里 , 已经成 了一个 至 她
高无上 的美妙幻想 , 一个能使他重温旧情的纯洁少妇 。
作 者通过黛 西在处理 人与人 之间 的关 系 的态 度和方式 上来展现她 的形象。在盖茨 比为了她而举办的一个 盛大酒会 上, 盖茨 比向她和她傲慢 的丈夫汤姆介 绍了出席酒会 的公众 名人 , 是其 中十分 出众的一位 客人 : 特别 “ 也许你认识那位小姐” 盖茨 比指着一位如花似玉 、 。 正 端坐在一棵 自枸树下的大美人说 。汤 ……真的。 “ 她真美啊 ” 。黛西说 。
她除了在银屏 山的形象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段描写实际 上就是黛西对人生信仰的 自白, 她在这里宣告 了她对人 的感 情所持有的态度和对人的行为所奉行 的准则 : 感情上 的冷漠 和道德上的堕落 , 盖茨 比无任何 好感 。黛西在小说 中存在 对
的意义在于 : 她并不是盖 茨比的梦幻世界里所幻想 出的十全
“ 我告诉她 ” 黛西说 ,我觉得她美极了” “ 。 从表 面看上 去很美 , 西之所 以喜欢这位 影星 , 因为 黛 是
情 的战场上一败涂地 。然而 , 当他把金钱与爱情统 一起 来之 后, 他仍然失败了。对盖茨比来说 , 黛西已经成 了一个至高无 上的理想 , 一个代表着美好事物 的象征 。为 了追求黛西 , 为了 追求他理想 中的爱情 , 他耗 尽 了自己的感 情 和才智 , 甚至不 惜牺牲 自己的生命 , 然而现实 中的黛 西却 以享乐为人生 的最 高 目标 , 的真诚 已被金钱和地位所 取代 。盖茨 比以内感毕 她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doc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一小说深刻的表达出了美国一战后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在社会上引发了强大的反响。
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这种象征手法的应用有效的升华了作品主题,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为作品增加了艺术魅力,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
本文主要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象征意义;解读中国分类号:I106《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描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一战过后,主人翁盖茨比的经历,盖茨比在当兵期间认识了以为美丽的女富豪黛西,但是他实在是太贫困,没有能力迎娶她,在他从站场归来之后,黛西已经嫁作他人妻,为了与黛西重温旧梦,盖茨比利用非法手段取得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最终却被残酷的现实打败,这一小说深刻的表达出了美国一战后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在社会上引发了强大的反响。
在这一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这种象征手法有效的增加的作用的寓意。
1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多次应用到了“绿色”,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在文章中,有三次提到了绿色的灯,第一次是在盖茨比在月光下凝望黛西家的绿灯,那盏绿色的灯为盖茨比带来了希望,给予了他渴望与希望,同时,这盏灯也象征着盖茨比对爱情的渴望;第二次提到绿色的灯是在黛西参观盖茨比豪宅时提出的绿灯,这时虽然黛西就在盖茨比的眼前,但是当他用财富打动黛西后,他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黛西与梦中是不同的,此时,这盏绿色的灯象征着盖茨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三次就是在盖茨比死后尼克提到了绿灯,此时,信仰绿灯的主人已经不在,这就代表盖茨比美国梦的彻底破灭。
黄色代表这财富、金钱与奢侈,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盖茨比黄色的车与纯黄金的梳子,这时盖茨比富有的想象,面对这盖茨比的富有,黛西哭了,她享受着盖茨比的爱意与金钱,但是却未付出回报。
学英语的奥斯卡经典电影推荐

学英语的奥斯卡经典电影推荐1.《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电影,通过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学府的经历,表达了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可以用执著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
风雨哈佛路也被评选为最励志的电影。
一句话影评:When there was nothing to believe in, she believed in herself.2.《奔腾年代》,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真实故事。
查尔斯·霍华德(杰夫·布里吉斯饰)以前是个自行车修理工,因将汽车引进美国西部而大发横财。
在驯马师汤姆·史密斯的推荐下,霍华德买了一匹个头矮小、名为“海饼干”(Seabiscuit)的小马,并与一心想成为职业骑师的瑞德·波拉德携手将“海饼干”变成全国最强的赛马。
“海饼干”和它的三人小组开始了传奇之旅,他们以坚韧、热情和毅力创造出一个奇迹。
一句话影评:观众将在影片中体会到《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式的温情。
(阿波罗导报)3.《铁拳男人》:是又一部讲述大萧条时期的励志影片,类型是奥斯卡一直最喜欢的传记片,而拳击电影更是奥斯卡一直青睐的题材,加上影片采用如此强大的奥斯卡导演和演员阵容,考虑影片近2个半小时的片长,这的确是一部为奥斯卡评委准备的电影。
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男人为了生计参加拳击比赛,以获得奖金,最终竟获得了拳王称号的故事。
一句话影评:When America was on its knees, he brought us to our feet.4.《听见天堂》是根据意大利闻名盲眼电影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经历改编而成。
米可在八岁时因意外而逐渐失去了视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寻找出他对声音独特的敏锐天赋,逐渐引领他在以炫丽的视觉艺术著称的电影产业里,成为一位专业的音效师与音乐家。
美国梦与美国文化

论美国梦与美国文化美国梦(American dream ),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然而这也是美国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美国梦的由来与发展跟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及美国精神是分不开的。
正是在种种美国特色下,美国梦才能绽放其魅力。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1] 他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也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为此努力付出,你终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
正是这一点,吸引了许多欧洲人踏上美国这片处女地,实践自己的美国梦。
“ 美国梦” 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美国梦的源起自1620 年11 月11 日在科德角集体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美利坚民族的起点就此开始。
他们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他们国王与国家的荣誉,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的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并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
[2] 踏上美洲大陆的,多为英国受压迫的清教徒以及欧洲大陆的弱势者诸如德国破产的小农。
他们所在原来的欧洲国家大多社会等级森严、财富分配不公、宗教歧视严重,而他们正是第一批抱有“美国梦”的,并移民到美洲新大陆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在新大陆,他们可以不再忍受原先的不公与压迫,可以奉行新教教义,勤劳节俭,节制欲望,即抱有这些最原始的资本主义精神,开始融入这片新土地,并同时把这种精神也灌输进来。
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自认为是“上帝选中的人们”,上帝让他们在这片新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让他们来管理整个世界,维持世界秩序。
围城外的边缘人:《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解析

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第1卷第11期2016年11月Vol.1No.11Nov.2016[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11.007《推销员之死》是犹太裔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经典之作,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该剧讲述了美国社会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威利·洛曼在执著追求美国梦道路上陨落的故事,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纠结的小人物形象。
《推销员之死》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为读者们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空间,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但概括地说,评论家们大多把《推销员之死》的悲剧归因于威利·洛曼狭隘偏激的美国梦,“‘金钱至上’的美国梦是美国社会判断人的价值的唯一取向,这种不正常的价值观导致了威利的精神崩溃和自杀”〔1〕,并探讨在这种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下普通人在事业、婚姻、家庭各个方面所遭受的挫败。
围城效应是钱钟书在其著名小说《围城》中所提出的一种探讨人生和文学的新理念。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2〕。
围城是无法安于现状的人不自觉地束缚在自己身上的一副枷锁,总是无法满足的欲望禁锢了他们的身心自由,诱惑着人们走向自己想象的幻境进而走向绝望的深渊。
在围城视角下的《推销员之死》呈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理解氛围,威利·洛曼身上带有的阿瑟·米勒潜意识映射出的犹太文化欲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未果;威利·洛曼妄想运用“好人缘”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金钱社会中获得成功却惨遭失败;威利·洛曼内心极度渴望儿子的崇拜认可却在谎言和欺骗的阴影下与儿子的关系降到冰点。
欲求不得的围城心态折磨着威利·洛曼,无法解脱的他最终怀揣着带有诈骗性质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的死亡却成了他出售的最后一件毫无价值的商品,在寥寥无几的哀悼者见证下走完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2014年电影《夜行者》5篇观后感影评

2014年电影《夜行者》5篇观后感影评《夜行者》是由丹·吉尔罗伊执导,杰克·吉伦哈尔、比尔·帕克斯顿、蕾妮·罗素、安·库萨克领衔主演的美国犯罪惊悚片。
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夜行者》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下面是店铺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夜行者》观后感一有很多精彩的电影都只有一人独挑大梁,至少看上去是这样,《夜行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也许源自那带走亮堂大眼的独特面孔,杰克•吉伦哈尔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以至于在《断背山》、《源代码》、《夜行者》这些如此天差地别的故事中,不论在真爱还是卑劣之后,他始终散发着一种热情、单纯的气质。
总的来说,《夜行者》讲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当。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许也是美国梦的一个具象形式。
卢的出身一般、教育经历也平淡无奇,但凭借着上进与好学竟在自由摄影者这不入流的职业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尽管他并非那么光彩,有不少聪明而令人不耻的做法,甚至可以说罪行,然而他真的足够聪明,像《逍遥法外》和《剑鱼行动》中的主角一样,依旧可以我行我素,并且平步青云。
所以说有时候编剧和导演并不一定要怀揣怎样的道德评价标准并表现或灌输给观众,仅仅呈现出一个好故事也是成功。
试想,若给卢设定一个被捕入狱的结局,或是在其做事时搭配偏激而压抑的背景音乐,无疑就会赋予正统而批驳的色彩,但这样的意义是什么呢?太多太多人都以卢那样的准则活着,只是没他聪明和努力罢了,换言之,大概就像《艋舺》里那句台词:一阵风吹过,草全倒下来。
从前我以为自己是风,现在才发现自己只是草。
大部分人扮演的其实都是Rick的角色,因麻木懒散而身不由己,因有着与实力不符的野心而遭遇不幸。
想想片中被他拍摄和陷害的不幸之人,想想女主的纠结与警察的无奈,就不难理解: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但时刻都维系着公平。
《夜行者》观后感二这部由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惊悚电影,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荒原时代

“荒原时代”的美国梦国家的谛造者都有梦想,这源于宗教理想信念的根基,向往着平等、正义和自由。
然而就如同“瓜熟蒂落”一般过程极为漫长,“荒原时代”的美国梦就如同青涩的籽,金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取向,让哪个年代的美国沦为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国家。
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不幸成为那个年代的牺牲品。
虽然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社会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金钱至上的背景下使得他的美国梦发生了质变,有了崇尚物质的错位信仰。
而他与富农小姐黛西由于贫富差距不得分开,使得他的“美国梦”最终变质,也使他的理想殆尽。
为了再续前缘,他用了五年时间积累财富,沉浸在对黛西的幻想之中,使得他对“梦”的盲目追求决定了命运的悲剧性。
其实对盖茨比的“美国梦”简单剖析,不难发现他的矛盾性,这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真诚的盖茨比相比,黛西只是一个浮夸的败金女,她不具备同舟共济的精神,盖茨比悲剧性的根源在于他对爱情的鲁莽以及对阶级的浅薄认知,黛西属于世袭阶级,这注定了他们的堕落、自私。
她与盖茨比之间沟壑无可跨越,而盖茨比的空想主义则显得幼稚,使得他成为黛西的“替罪羊”,他的死说明了物质,使得人们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迷失方向。
作者的成功,体现了于他的象征手法,绿色是主人公一生的色调,绿色是希望和渴求的象征,同时也有虚幻的色彩。
而白色则是黛西的色调,白色表面看天真烂漫,但同时是浅薄空虚的,她是上流社会的代表,这也是她的实质,从而导致了盖茨比的死亡。
黄色也是不用忽视的。
作者处处营造黄色的氛围来象征拜金主义的腐化堕落,作者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单纯堆积在一起,而是灵活变化的,让读者深入其中。
本文滴水成海的悲剧色彩,也让我们由为触动。
浅析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0职校论坛0
S 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 N O MA I N I
21 年 01
第 3 期 3
浅析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韩 冰 ( 鹤壁职 业 技术 学院 河南 鹤壁
【 摘
4 83 ) 5 0 0
要】 了不起 的盖 茨比》1e r t a b) 美国二十年代著 名小说 家司各特 ・ 《 (1 e t y是 1G a G s 菲茨杰拉 德(ctFze l,86 14 ) s0 igrd 19—90 的杰作 , t t a 它以
在小说 中, 汤姆和盖茨比是对立 . 两人在思想观念 、 性格特征和成 长经历 等方面都形成 了鲜 明的对 比. 汤姆“ 这种人 二十一岁就在 …… 已经遭人非议” 他“ 嘴也略带狠相并且高傲” “ .是一个力大无 比的身 躯, 一个残 暴的身躯” “ .给人 一种 永远盛气凌人 的形象 ” 甚至连他的 . 身体 “ 隐藏着 巨大的体力” “ 都 .他说话 的时候 , 又粗幽 大的男 高音 . 增 添 了他个人性情暴戾 的印象 ” 他使读者感到他就是那些在美 国早期 的历史 中通过无情的杀戮而聚敛了无数财富的先辈们的后裔 . 此刻拿 着前人 留下的财富上盛气凌人地尽情地挥霍着 盖茨 比与汤姆所代表的既是两种完全对立 . 又有必然的联系的美 国生活 观和价值观 .盖茨 比的最终 毁灭正是汤姆 的暗算 和陷害的结 果. 他是杀害盖茨比的真正 的凶手 但是汤姆所代表的上层社会所犯 下 的这一罪行只是一种表象 . 其更深刻的涵义是它象征着上层社会对 盖茨 比的美好幻 想所进行 的精神摧残。 盖茨 比 在他对社会价值观和 错 人生观的天真淳朴 的理解 .看不透汤姆和他所痴情 的黛西也一样 . 毫 无真诚可言 , 的 自 、 他们 私 残忍 、 虚伪 、 奸诈 ,他们砸 碎了东西 , “ 毁灭了 人. 然后就退缩 到 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 么能使他们留 有一起 的东西 之中. 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 就在盖茨 比在担心 。 汤姆南恼羞成怒 而危 及黛西 的安全 而痴情 地彻夜守侯在汤姆 的屋前 时 .黛西和汤姆 面对面坐在厨房的桌子两边……一 同阴谋 策划” “ 这 样. 就在盖茨 比天真而又执著地认 为 . 一定 能凭借着 自己的努力 , 他 在 汤姆所代表 的上层社 会横行 的美 国社会 中营造一座真正 的 “ 间天 人 堂” . 毫无知觉的落人了社会邪恶势力为他设下的圈套 是 他 盖茨比在 临终之前似乎也 已明 白.他 已失去 了那 个……在东飘西荡着 ……” “ 这样使 盖茨比的失败成 了“ 美国梦” 的破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摘要电影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而“美国梦”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它渗透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
虽然美国电影有着丰富的题材,但是毫无疑问美国梦是一个主要题材。
本文从电影的角度分析美国梦这个核心价值观在影响美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本文会介绍美国梦的含义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沿革,着重介绍美国梦的成功影响和消极影响,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以及当今国产电影的痛点。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电影种族歧视勤奋拜金主义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美国梦的含义: (3)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 (3)三.美国梦的历史沿革 (3)四.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成:积极影响 (4)五.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败:消极影响 (5)六.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和国产电影的痛点 (6)参考文献 (6)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一.美国梦的含义: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
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着特征。
○1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1620年的《“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美国法治的基础,勾勒出立法的总体框架,这是美国梦的启蒙。
1776年《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梦的象征。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句话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来到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独立宣言》之后制定的宪法等各种法律为美国梦提供了法治保障,法治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2三.美国梦的历史沿革原始淘金梦这时候的美国梦使欧洲移民的梦,这个美梦背后也是血淋淋的,大量被屠杀的印第安人,从非洲劫掠来的黑奴,西进掘金的华人苦工。
电影《西部往事》就是讲述这样的故事。
个人成功梦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出现了大分工,每个人成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时候美国梦被高度强调,很多的人在这时候都实现了功成名就。
比如《阿甘正传》,讲述的就是一个有智障的儿童如何成功的故事。
投资移民梦美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它成为渴望成功的人的天堂,许多外国人移民到美国。
许多人为美国绿卡争得头破血流。
四.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成:积极影响美国梦体现出一种乐观、勤奋、进取的精神,激励一批批人追求成功。
○3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的盖茨比就是一个美国梦的典型追随者。
盖茨比是乐观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出身寒门,但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在被心爱的女孩子黛西因为贫穷抛弃之后也不自暴自弃,任然相信爱情的存在,把黛西看为他心中的完美的女神,还是把并且以重获黛西的芳心为动力,最终成为富豪。
在成为富豪之后,希望通过举行盛大晚会来吸取黛西的注意力,希望重新赢回黛西的心。
在盖茨比的心中,他坚信只要自己对未来抱有信心就一定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盖茨比还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出身低贱的人想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盖茨比在成为一代富豪之前做过各种工作,流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正是这些汗水换来的盖茨比的成功。
除此之外,盖茨比更是一个进取的人,他不安于现状,出身贫困却想获得安逸生活,想要娶富豪的千金小姐黛西为妻,他心里的所思所想都是超越他的身份和现实的。
如果完全使安于现状、原步踏地,怎么会有机会去获得成功呢。
同时,美国梦中的乐观、勤奋、进取强调的是个人的伟大精神,换句话说美国梦是一个个人成功梦。
盖茨比的成功也反映出美国梦是一个个人成功的梦,社会赞美那些通过自己勤奋获得成功的人,比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前任CEO乔布斯。
盖茨比的辛苦换来的是他个人的成功,并且盖茨比享受别人对他的称赞,他为自己的辛苦付出而感到自豪。
但是同时美国梦并没有解决个人成功和世袭富豪之间的矛盾。
人们虽然称赞个人的成功事迹,但是更多的美国人希望自己生来富有、地位优越,所以盖茨比会掩饰自己的身世,并声称他是哈佛大学毕业,当他的身世被揭穿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愤怒,所以美国梦是一个个人成功梦也带有世俗的色彩。
因为个人成功和世袭富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美国梦也是一个不稳定的梦,美国社会强调社会的流动性,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的重要特征。
如果你止于现状你就会被淘汰,你就会受到惩罚,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流动性使更多人觉得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同时也会有人成为流动性的牺牲品。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斯嘉丽出生在南方种植园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南北战争爆发导致斯嘉丽流离失所。
从斯嘉丽的角度出发,南北战争是它痛苦的来源,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南北战争后废除了黑奴制度实现了美国的长远发展,南北战争体现着美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所以在美国梦实现的过程当中满足一大部分人的进步需求,但是也有人成为美国梦的牺牲者。
同时美国梦的不稳定因素也造就了美国精神当中的刚强与坚韧。
斯嘉丽原本是一个千金小姐,生活中最大的部分就是参加舞会,无忧无虑,当别人说到南北战争的时候,她坚信战争不会爆发,等到战争真的爆发的时候她无所适从,想要逃避想要远离,但是战争的残酷迫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
刚开始她显得很脆弱,但是在现实面前一步一步的她变得十分刚强与坚韧,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战争的残酷无法扼杀斯嘉丽活下去的欲望,为了家人的生存她可牺牲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心爱的阿什林和一个半老头子肯尼迪结婚。
在她的心中如果不能生存,爱情又有何用呢,在生存面前斯嘉丽体现出的坚韧无人能及。
在生存下去的同时她也努力寻求更好的生活,她是一个追求幸福的女人,只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道鸿沟,因为她太过强烈的欲望,她与幸福绝缘。
五.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败:消极影响“美国梦”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什么?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就是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
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指出:“对金钱的追求,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
然而,“恰恰是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美国梦’也在变味,逐步丧失了对世界各地人们的吸引力。
”○4正是美国梦中的金钱因素造成美国梦的消极影响,在美国梦之下许多人变得自私、纵欲,成为拜金主义的执念信奉者。
○5《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为了聚敛财富达到个人目的,与黑社会勾结走私、逃税、唯利是图,黛西则唯财富至上,放弃爱情,当盖茨比离开不久就攀高枝嫁给了富豪布坎南。
在盖茨比的豪奢公馆中,那些花天酒地的吃客在享用一切的同时,根本不在乎盖茨比的财富来源。
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真爱泯灭、道德沦丧。
在拜金思潮的驱使下,美国人变得自私自利,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本不在乎别人的利益,甚至连自己的亲情、爱情、友情也可出卖、也可放弃,当黛西嫁给布坎南时,她何曾考虑过盖茨比。
当意外地碾死丈夫的情妇时,黛西逃避责任不说,还夫唱妇随地嫁祸给盖茨比,只要自己的欲望能满足,自己的罪行能逃脱,她才不会在乎是否受到良心的谴责。
对金钱的迷恋也使美国梦有一股虚荣的色彩,《乱世佳人》当中的斯嘉丽当心爱的阿什林娶了梅兰妮时,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就嫁给一个倾慕者查理,就这样她结了第一婚。
第二次财富带来的虚荣又使她嫁给了一个半老头子肯尼迪,之后她变成了富有的寡妇。
第三次与瑞德结婚,斯嘉丽也是看中了瑞德的财富,虽然和瑞德结婚时候斯嘉丽心中并没有很抵触,她心中也有对瑞德的一点点喜欢,但是她对财富的迷恋使她并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导致她再一次错过了幸福。
斯嘉丽的一生当中,有自己与生俱来的虚荣心,对财富的迷恋,这些都是最后她与幸福绝缘的原因,这也体现出美国梦当中的悲剧。
美国梦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缩影。
对于白人来说,美国梦就是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
这种对个人价值和成功高度肯定的观念集中体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白人至高无上的利益,白人的极端个人价值观也造就了美国社会中严重的种族歧视,电影《相助》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艾碧林是一位典型的优秀黑人女仆,她的性情平和而稳重,照看过17个白人小孩,但是却被不断的解雇和抛弃。
她对白人雇主的孩子付出了自己的母爱并全心全意给予照顾,但是她唯一的儿子却在车祸后因为白人医院拒绝抢救最终死在一张沙发上。
在种族歧视下,美国宪法中强调自由平等毫无价值,连生命都不值钱,所以艾碧林的儿子才会死去。
种族歧视在当今美国得到了很大的解决,奥巴马,美国梦的典型代表着,成为了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但是从美国的就业、收入水平等的数据当中任然可以看出解决种族歧视任重道远。
六.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和国产电影的痛点王家卫曾经指出,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
电影的重要价值就是他要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痛析社会痛点,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未来发展做出思考。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要对得起“好看”这个词,“好看”不只是画面的精美、高水平的特效、高颜值高人气的明星,更是经得起大家的回味,观众应该能从电影中获得精神的提高,并且要引起观众对生活的思考。
这一点美国电影做得很好,拍一部电影的意义不光是高票房高人气,更要是有一个有启示意义的主题。
美国许多电影之所以被称为大片,我想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电影对美国现实的反映。
反观国产电影,很多电影都缺少现实性,像《百鸟朝凤》这样值得我们深思的电影真是太少了。
电影成为了淘金的手段,电影行业缺少有深度的艺术家,有的只是充满铜臭味的商人。
在中国似乎人人都可以当导演,黄晓明经纪人、郭敬明、苏有朋、何炅等等,不管是否专业都可以当导演,反正只要请来高人气的演员加上高强度的营销票房总不是问题。
《美国往事》这部大片花了14年的心血,中国上哪里去寻找这样的艺术家?参考文献○1○2引自于美国梦百度百科○3○5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价值观/link?url=KUSbgi3wBTY9fSGdAETw_VMI36z0pT-mh _KN5P08t8qYJBwgJutBd767XngPBnFKMfSZ4dUHFBzgiPqvOHcplO8w8QpzplQVsCuhbw 0mo6_○4互动百科/wiki/%E7%BE%8E%E5%9B%BD%E6%A2%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