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用字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大家好!我是小小调查员,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
前几天,我在家里无意中看到爸爸写的一封便条,上面写着"已經把蔬菓买回来了"。
我顿时觉得很奇怪,piàn既不是"菜"也不是"果",怎么就拼成这个字了呢?难道爸爸文化水平不行,连个"蔬菜"都写不好吗?我心里盘算着,于是就决定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看看别人在生活中用字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二天一到学校,我就四处打听、观察同学们在作业本、书包、水杯上书写的文字。
果然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奇葩"字!比如有人把"刚才"写成"刚菜",把"口渴"写成"扣渴"。
还有人把"饭团"写成"飪糰","并"写成"谁"。
我看到这些字时都被弄糊涂了,既想笑又有点心疼他们的语文水平啊!下课的时候,我去告诉了老师这些发现。
谁知老师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反而说这很常见。
她说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经常出现在一些小学生身上,这不仅显示他们的汉字认知能力较差,也说明写字习惯不太好。
我顿时对这个现象更感兴趣了,于是下定决心要继续深入调查。
回到家里,我开始盯上了手机和电视里出现的文字。
果然,用字不规范的情况也屡屡出现!比如新闻里说到一些"權威人士"、"爲民謹慎"之类的词语;广告中写着"賞櫻團"、"保茲灵"这样的产品名称。
连我最喜欢的网络小说里也有"紅襖"、"發脾气"这种奇怪的写法!看到这些,我啧啧称奇,感觉就像遇到了一群"外星文字"!就在我被这些"奇葩"字折腾得晕头转向时,妈妈突然说:"孩子,你发现这些用字不当的情况了?其实很多人生活中习惯了一些与规范文字不符的写法,以至于哪怕出现在公共场合,也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20篇)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20篇)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1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作业本调查目的: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学会规范用字调查原因: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性学习仓颉造字。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汉字的历史。
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在意汉字的规范性,都不会规范用字。
于是我决定,对身边的错别字进行调查,开展一次“规范用字”的调查活动,以便更好的了解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
调查过程和内容:首先,我走上街头,统计街上所看到的商店的名称。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每一个招牌,生怕有一个错别字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走。
可找了老半天,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
我心里好高兴呀,大家都很规范的用字,可一想我的作文就又失落起来,万一没有一个错别字我可怎么写文章呢?!于是,我更加细致的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忽然,我眼前一亮,一个服装店的招牌出现在我的眼前——“布依布舍”。
估计是服装店为了招揽生意,所以才把“不依不舍”写成了“布衣布舍”。
意思是对那里的衣服很留恋。
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卖祖传止咳药的小广告,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意思是它配置的祖传止咳药很神奇,有药到病除之效。
天啊,原来错别字真是无处不在呀。
最后,我又回到家翻了翻我的作业本。
结果,又看到了许多错别字。
把“磨蹭”写成了“磨曾”,把“钢琴”的“琴”字多写了一点……看着一个个写错的`字,我心里惭愧极了,羞愧的低下了头。
调查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错别字大概有以下几种。
1、同音字,形近字:如“食不果腹”误写为“食不裹腹”,把“感慨”写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凑合”写成“凑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
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战国时期的人物。
调查后建议:1、规范用字,正确掌握汉字的含义和规范书写。
2、宣传汉字的规范使用,纠正身边的错别字。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汉字的规范使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在街上,我曾很多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
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状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办法1、查找资料。
2、咨询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状况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觉了有些商家是有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重,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
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由于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
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敬重。
四、调查结论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有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1、在街头传扬一些汉字学问,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好玩,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须要的棘手。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2时光:2002年11月19日星期三前言:生活中到处有错别字,让大家多多发觉,并改正。
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学生们留心观看,发觉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那边有公厕”写成“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罕”,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希奇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依赖什么都顺从,现在却改成所有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样就形成“错别字”。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调查报告》的作文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调查报告》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到处都是"乱写乱画"的汉字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明。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到处都有人不规范地使用汉字!先从我家说起吧。
妈妈总是在家里的便利贴上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买蕃茄""做红朝气汤"。
我经常问她:"妈妈,这是什么字啊?怎么写得这么奇怪?"她就笑着说:"哦,这没什么,就是我自己的一种速记方式而已。
"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的同学会把"很"字写成"핳",把"了"字写成"覀"。
写作业的时候,老师总是把这些字都圈起来,说这样写是不标准的。
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乱写乱画"呢?于是,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不规范使用汉字,是因为他们觉得用正确的汉字"太麻烦了"。
比如写"能"字,就会写成"ˋ能ˊ"或者"冫ㄖ"。
再比如写"吗",有的人干脆就写成"嘛"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乱写乱画"方式。
比如大人们经常把"的"字省略掉或写成" д"。
而我们小朋友则比较喜欢使用生僻字或者自创新字,比如把"很"字写成"헨"。
虽然"乱写乱画"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所有人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为了方便快捷地书写汉字。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任性地"乱写乱画",那么汉字就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将来就没人能够读懂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和规范使用汉字,这样才能让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篇1调查资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
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
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
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虽然我们小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铺的广告牌广告词却有增无减,希望那些写错别字的商家及时改正,这样,让世界上错别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篇2调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篇3今天,我和同学们专门去五马街检查用字情况,我们检查了100来家店,只找到了6家店是用字不规范的,有5家只不过是把成语换了字或采用了繁体字来做标题如(图1~5),只有1家把“有你不一样”,的“有”字写成了“由”字如(图6)。
我们商量了以后,感觉这是个商业街,错别字因该会少一点,所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水心的社区和解放北路看一下有没有错别字,而其他人留在了五马街继续寻找。
我到了解放北路,只走了20家商店,就已经检查到了2个错别字。
2023错别字调查报告(15篇)

2023错别字调查报告(15篇)错别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11月18日调查地点:万达柯桥金街调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希望这些店家写之前要翻看一下字典,以免写错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低。
2、同音字混淆。
3、形近字混淆。
4、字义分析错误。
5、多笔少画。
6、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活动小组。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3、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调查人:__x__月__日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人:田肖雄调查时间:11月18日调查地点:阳嘉龙购物中心调查目的: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对阳嘉龙购物中心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字用谐音字替代。
例如一个店铺将“有来有去”改为“友来友趣”,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奇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等。
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字,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字右边的“己”写成“已”等。
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字,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河饭”;水果店里的“拨萝”等。
关于最新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参考五篇

关于最新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参考五篇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精选(一)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调查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街头宣传文字、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规范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
调查人员:三山中学教师尧征根学生杨俊谢元红等九人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5日下午调查区域:三山街—伏石岗村11月25日,我们八年级的九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布置,来到三山街—伏石岗村路段参与不规范社会用字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是同学们的十分认真,兴致也很高,烈日下沿着三山—伏石岗村的水泥路搜寻着用字不规范的招牌、广告、宣传字等。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大量使用繁体字在此次搜寻不规范用字中,繁体字是发现最多的一类。
在一公里长的路上有12处因使用繁体字而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如新街中路105号店牌上的风味小吃,把”风”写为繁体字,伏石岗村村头的土地宣传文字中的”认”、”强”写为繁体字,在伏石岗村新农村建设点上,二栋楼房大门旁镶嵌在墙壁上的永久性瓷板对联中,”万”、”兴”、”风”、”创”、”业”、”广”、”气”等写为繁体,出现多处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现象。
二、部分手写招牌、标语使用错字、简化字甚至别字由于现在大多广告处牌都是通过电脑制作而成,而电脑根本就打不出错字、简化字,所以在沿街一百多个广告牌中,未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只找到了五处使用繁体字的情况,但一些手写的广告和标语中,错字、简化字还是不少。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推荐社会调查报告(精选9篇)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最后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写进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调查报告篇1调查时间:20xx.10.22-25调查地点:学校及附近调查目的: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
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
没有了汉字,不可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这种现象不仅会损坏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写成了“珍稀”。
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
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
我们小组共十个人,有九个人的日记里都有用错这三个字的问题。
二、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
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三、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
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
在我们学校门口,有个卖蛋卷的,他就把八笔的“卷”写成了九笔,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字。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很严重。
所以我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
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这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希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社会调查报告篇2一、调查主题:通过对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了解“白色污染”对地球与人类的危害,以便对环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范用字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不规范用字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
调查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街头宣传文字、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规范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
调查人员:三山中学教师尧征根
学生杨俊谢元红等九人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5日下午
调查区域:三山街—伏石岗村
11月25日,我们八年级的九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布置,来到三山街—伏石岗村路段参与不规范社会用字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是同学们的十分认真,兴致也很高,烈日下沿着三山—伏石岗村的水泥路搜寻着用字不规范的招牌、广告、宣传字等。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
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大量使用繁体字
在此次搜寻不规范用字中,繁体字是发现最多的一类。
在一公里长的路上有12处因使用繁体字而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如新街中路105号店牌上的风味小吃,把“风”写为繁体字,伏石岗村村头的土地宣传文字中的“认”、“强”写为繁体字,在伏石岗村新农村建设点上,二栋楼房大门旁镶嵌在墙壁上的永久性瓷板对联中,“万”、“兴”、“风”、“创”、“业”、“广”、“气”等写为繁体,出现多处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现象。
二、部分手写招牌、标语使用错字、简化字甚至别字
由于现在大多广告处牌都是通过电脑制作而成,而电脑根本就打不出错字、简化字,所以在沿街一百多个广告牌中,未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只找到了五处使用繁体字的情况,但一些手写的广告和标语中,错字、简化字还是不少。
如将“乐队”、“花圈”中的“队”、“花”写成错字,将“停车住宿”的“停”,“餐厅”的“餐”写成简化字。
这么一改变,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特别扭。
如果这些错字、简字继
续下去,那么以后的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随意变形文字
除了以上所举的不规字,一些店铺业主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眼球的目的,对文字进行随意变形,或中英文并用。
如将“欢迎光临”变为自己创造的异体字,千奇百怪。
四、语法错误
虽然不属于不规字,但让人感觉更加别扭。
如“星期八服饰”,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还较严重,而这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带来不便。
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通过一个下午的调查活动,同学们收获颇多: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经过调查研究,学生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二:不规范用字社会调查报告
我家门前原来什么都没有,可现在新开张了理发店、小卖部、超市。
等门店,我心里可真高兴!可仔细一看,
发现许多门店的招牌使用了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商店的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刚好学校开展了一个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宣传“人人要说普通话,人人要写规范字”,于是,老师就组织我们去调查门店招牌的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
调查
我们首先进入了红湘路,刚过了条马路,就看见有家门店上面挂了四个大字“麦鞋”和“麦衣”。
我们班的李子刚自高奋勇去问店主,店主回答:“我的店里既卖鞋又卖衣服,首先,‘麦’字寓意了生意兴隆的意思,其次,‘麦’和‘卖’同音,为了吸引顾客,我就用了这个‘麦’字。
”
当我们走到红湘路和常胜路交界的位置时,发现新华书店的“华”字和“书”字都是繁体字。
这回,大家都有了胆量,争先恐后地问工作人员原因,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用繁体字的原因,唉,只能是失败而归了。
另外,我们还看到“布三布四”这样的招牌和“饰全饰美”这样的名字,虽然很有创意,但毕竟破坏了中国的文化。
分析
通常这些门店卖什么就写什么,如“E*贝”,一看就知道是卖宝宝的生活用品,“布三布四”那就不用我说了,招牌上用一些谐音字是用来吸引顾客的。
新华书店招牌上用的繁体字,我觉得是取材于一幅书法作品,作品里用的是繁体字,所以招牌上也不好改为简体字。
结论
经过分析,综合店主给出的解释,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招牌上的谐音字是为了吸引顾客,让客人感觉到新奇,只要顾客进了门店,那生意上的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
二、招牌里部分字用繁体字,主要是因为招牌取材于名人的书法作品,用名人的作品作招牌,也可以提高门店的知名度,并且用上繁体字,整体美感会好些。
三、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招牌上用错别字的情况目前较少。
建议
门店上用不规范字作招牌,目的就是吸引客人。
但这不仅误导了小朋友,还对不认识繁体字的人竖起了一道屏障。
为此,我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立法,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作为招牌。
同时,加强工商登记、税务注册、环保评估等行政审批环节对不规字的监管。
二、加强个体工商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培训,提高他们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