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地下水位监测方案(终)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监测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监测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监测地下水位测量和监测是地质水文学领域中的一项核心任务。

它不仅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地质灾害预警、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必要数据支持。

然而,由于地下水位隐蔽性和复杂性,如何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监测一直是一个挑战。

1.地下水位测量的传统方法传统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井筒法、读数管法和波浪水平仪法。

井筒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在井口或井筒中放置水位计来测量地下水位。

读数管法则是利用读数管的液面变化来测量水位。

波浪水平仪法则是利用水平仪测量孔眼的高差变化来计算出地下水位。

虽然传统方法可以提供一定的测量数据,但它们在精确度和实时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井筒法需要人工操作,且受到井口和井底沉积物的影响,可能存在误差。

读数管法的测量范围较窄,且无法进行实时监测。

波浪水平仪法需要对孔眼进行装置,操作相对繁琐。

2.地下水位测量的新技术与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地下水位测量和监测也得到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和方法的支持,使测量更加精确和实时。

2.1 激光测距技术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下水位是一种较为精确和便捷的方法。

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从发射到返回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光速计算出距离。

结合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地下水位的实时测量和监测。

2.2气泡法气泡法是一种利用气泡的浮力来测量地下水位的方法。

利用气泡的上升速度与水位的高度成正比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气泡的上升速度来反推地下水位。

这种方法不受井筒影响,更适用于确定地下水位。

2.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和地下水位的相关数据,利用光、电、热等特征来提取地下水位信息。

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大范围地下水位的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精确测量得到的地下水位数据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与应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3.1 数据处理地下水位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质控、异常判定和数据分析等。

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方案

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方案

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农业用水的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问题。

因此,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我公司拟实施一项地下水监测工程,旨在对目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全面监测,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地下水资源特点,开展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目标1. 建立目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网络,实现对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多方面的实时监测;2. 分析目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 提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促进目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方案1. 调查与设计(1) 调查范围:本地下水监测工程调查范围为目标地区内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 调查内容:围绕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多方面的调查工作,获取准确的地下水资源信息。

(3)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方案,设计地下水监测网络。

2. 布设监测点(1) 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监测点的布设位置。

(2) 监测参数:主要监测参数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和水量,通过监测这些参数,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3) 监测设备:采用先进的地下水监测设备,包括水位计、水质分析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实施监测(1) 监测方法: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地下水位、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是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下水位的准确监测是确保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步骤,对于灾害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地下水位的意义。

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的高度,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准确地知道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对保障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合理的地下水位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水体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是利用井点或者钻孔打通到地下水层,直接观测水位的高度。

在进行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勘察过程中,通常会设立一系列的监测井点或者钻孔,以覆盖整个工程区域。

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可以通过静止水位和波动水位的观测来获得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除了利用井点或者钻孔进行直接观测外,也可以使用压力式水位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压力式水位监测仪器通过感应地下水位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水位的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且不需要打井或者钻孔,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监测的工作流程。

此外,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间接监测地下水位。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航空或者卫星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地下水位变化的表面迹象,如地表植被的变化、水文气象参数的变化等。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测量地下水位的高度,但可以通过间接的观测来推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是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井点或者钻孔直接观测、压力式水位监测仪器以及遥感技术等方法,可以准确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连续地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地下水位变化的数据信息。

地下水位监测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了解地下水系统的动力变化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1.井钻探法井钻探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之一、通过井孔钻进直接观测井轴孔的井底水位,即可获得地下水位的观测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孔径较小、高度较浅的监测井,在浅层地下水位监测中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2.压力传感器法压力传感器法是一种基于压力变化实现地下水位监测的方法。

通过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与地下水相连的孔洞内,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压力变化。

压力传感器可以利用压电效应或电势薄膜传感原理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各种孔洞类型的地下水位监测。

3.雷达测深法雷达测深法是一种基于雷达波的反射原理实现地下水位测量的方法。

通过将雷达波发射到地下,通过测量雷达波从地下反射回来的时间和强度来确定地下水位。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孔径的孔洞以及砂砾层、粗砂层等介质的地下水位监测,具有非接触式、无损伤等特点。

4.潜水压力传感器法潜水压力传感器法是一种直接监测井底水位的方法,通过将潜水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研究井内,将传感器下端与井底连接,观测井底水压变化来反映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深的井孔以及需要长时间监测的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5.水位计法水位计法是一种使用水位计实时测量地下水位的方法。

通过将水位计放置在地下水埋存区域,通过观察水位计内的液位高度来判断地下水位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地下水位波动变化较慢、测点较少的情况,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除了上述方法外,地下水位监测还可以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遥测传输、自动记录等技术手段进行实现,以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总的来说,地下水位监测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监测孔洞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地下室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施工方案

地下室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施工方案

地下室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工程的增加,地下室已成为常见的建筑结构。

然而,地下室常常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特别是在低洼地区。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或无法控制,地下室会面临严重的水浸风险和结构安全问题。

因此,地下室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方案为了有效监测地下室地下水位,我们将采用以下监测方案:1. 安装水位监测井:在地下室附近选取若干个合适位置,钻探并安装水位监测井。

监测井应位于地下水位可能影响到地下室的位置,如附近河道、湖泊、地下蓄水池等。

2. 使用水位监测仪器:在每个水位监测井中安装水位监测仪器,确保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监测仪器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强的特点,并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3. 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测仪器将实时监测到的地下水位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中央控制室应具备数据存储、分析和报警功能,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三、控制方案基于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排水系统的设计: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合理设计地下室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雨水收集装置和排水泵等。

确保地下室的排水系统能够及时将积水引导出地下室,避免水浸风险。

2. 密封措施的实施:在地下室的墙体和地面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地下水渗漏入室内。

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地下室的防水处理,确保地下室能够有效地抵御地下水位的压力。

3. 泵浦系统的设置:如果地下室面临着高地下水位的问题,将设置抽水泵组。

抽水泵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确保能够将地下水泵出地下室,维护地下室的安全。

四、安全保障在地下室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确保以下安全措施的实施:1. 专业施工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地下室工程施工队伍负责监测与控制施工。

他们将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2. 安全设备的使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以确保施工安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地下水位监测与排水措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地下水位监测与排水措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地下水位监测与排水措施地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稳定和安全,必须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和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本文将介绍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关于地下水位监测与排水措施的要求及实施方法。

一、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是地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实时的水文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要求,地下水位监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监测点的布置在地下工程施工区域内,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布置地下水位监测点。

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能够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并应考虑地下水位变动的规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监测设备的选择地下水位的监测可采用多种设备,如水位计、压力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要和工程条件,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并保证其性能和准确度。

3. 监测方法和频率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定点监测和连续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定点监测可根据施工工序和工程变动情况,选取特定时间进行水位测量;连续监测可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

监测频率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进行合理确定,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

二、排水措施地下水位的监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排水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要求,地下水位高位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水措施:1. 抽水排水当地下水位超过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抽水排水的方式来控制地下水位。

抽水排水可通过设置地下井和抽水泵来实现。

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和施工进度合理确定抽水的时机和抽水量。

2. 压力泄放排水当地下工程采用密植或岩石开挖时,地下水位较高会对施工造成较大的压力。

此时可采用压力泄放排水的方法来减轻地下水的压力。

具体操作上,可以设置泄放孔或凿洞,在地下水位超过一定高度时,自动释放地下水的压力。

3. 支撑结构排水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支撑结构排水是常用的排水措施之一。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的方法与要点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的方法与要点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的方法与要点地下水位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它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地监测和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也能够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的方法与要点。

一、地下水位监测的方法地下水位监测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1. 钻孔法监测钻孔法是一种传统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通过在地下钻孔中设置水位计或水位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的优点,适用于研究区域较小且需要高精度的地下水位监测。

2. 井管法监测井管法是通过在建立的井管中安装水位计或水位传感器,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井管法监测地下水位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地下水位变化较大而需要频繁监测的情况。

3. 水压法监测水压法是通过设置水压计或水压传感器,测量地下水位对应的水压值来进行监测。

水压法监测的优点在于感应器安装相对简单,适用于地下水位变化较小且需要长期连续监测的情况。

4. 遥感监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表信息,进而推断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大范围地下水位监测。

二、地下水位监测的要点在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的设置是地下水位监测的关键,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

监测点应选择在地下水位变化相对敏感的区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安装根据监测要求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安装牢固可靠。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监测范围、监测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3.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地下水位监测的数据采集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方案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方案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方案1. 引言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是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以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2. 方案综述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布设水位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水位监测点位置。

2.安装水位监测仪器设备。

3.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

4.分析和评估监测数据。

3. 选择水位监测点位置选择合适的水位监测点位置对于准确监测基坑地下水位非常关键。

在选择水位监测点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基坑的地理情况和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

•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合适的监测点位置,并进行准确的测量。

4. 安装水位监测仪器设备选择合适的水位监测仪器设备对于准确监测地下水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安装水位监测仪器设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适当选择合适的监测深度和时间间隔。

•确保监测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稳定。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和校准设备,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5. 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在安装完成水位监测仪器设备后,可以开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并确保与监测设备的连接正常。

2.设置合适的数据采集参数,包括采集时间间隔和数据存储方式等。

3.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并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4.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过程中要及时保存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质量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对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制作水位变化曲线和趋势图,并进行图表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铁15号线7标段车站及附属构筑物
地下水位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勤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9月7日
联系电话:88123128/88435669 传真号码:88435669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517 电子邮箱:
1、编写说明
此监测项目系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由止水帷幕方案改为井点降水方案后,应委托方要求增加项目;并编写此专项方案。

2、编制依据
委托方合同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
3、观测井的布设
3.1观测井施工
3.1.1、井位选择
观测井原则上布设在基坑的四角及基坑的长短边中部的土层中,鉴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如围挡内有井位,井位应距围护桩墙 1.5~2.0m左右;如围挡内无井位,可在围挡外对应位置的绿地中设置,距围护桩墙5.0~10.0m左右。

3.1.2、观测井深度
观测井深度为基坑设计深度加 2.0m(从自然地面起计);应接近降水井的降水曲线最低处。

3.1.3观测井结构与施工
观测井结构见图1和图2,施工流程:成孔----下管---洗井—井室保护。

⑴成孔
采用勘探钻机,地层自造浆护壁,孔径保持圆整垂直。

图1:观测井结构平面图图2:观测井结构剖面示意图⑵下管、回填
塑料花管开孔率15%,滤管外包一层40目尼龙网;外填3-5mm石屑或中粗砂作为滤料,管外回填至进水段上方300mm(见图1和图2)。

⑶洗井
借助空压机清洗孔内砂浆至出清水为至。

再用泵进行恢复性抽洗,次数不少于6次。

⑷井室保护
管口埋设DN150mm,长500钢管,并配置钢盖予以保护。

3.2观测井质量
孔径圆整垂直,孔深与设计深度误差<500mm;孔深>设计深度300-500mm。

4、监测方法、频次、精度
4.1监测方法
4.1.1采用常州金土木工程仪器有限公司SWJ-90型钢尺水位计,量程:50m,最小读数:1mm。

4.2监测频率
基坑开挖初期,1次/3天;施工过程中,1次/2天;开挖后期,1次/7天。

经数据分析确认达到基本稳定后,1次/月。

出现异常情况时,增大监测频率。

4.3监测精度
4.3.1位观测数值以m为单位,测记至小数点后两位即mm。

4.3.2每次观测水位应应重复两次测量,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min。

4.3.3取两次水位的平均值,两次测量允许偏差应小于10mm。

5、工作量预算
依据规范规定,顺义站设6个观测井(布置图见附图3),俸伯站设7个观测井(布置图见附图2);俸后区间设8个观测井(布置图见附图1),总计21个井。

附图1
附图1 俸伯站后区间监测井布置图
附图2
附图2 俸伯站监测井布置图
附图3
附图3 顺义站监测井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