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一只眼睛看自己 一只眼睛看未来综述
湖南怀化中考作文

湖南怀化中考作文《那些奋斗的日子》在湖南怀化,有这么一段往事,那是充满汗水与希望的中考时光。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班里的学习氛围那叫一个紧张又奇妙。
每天早早地到学校,教室里就已经有好些同学在埋头苦学了。
我呢,也不甘示弱。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复习数学,几何图形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在我眼前晃悠。
有一道关于三角形全等证明的题目,可把我难住了。
那题目里的线条错综复杂,条件看起来也是模棱两可。
我咬着笔头,眼睛紧紧盯着那张试卷,感觉那些线条都要钻进我脑袋里了。
我不停地在草稿纸上画图、标记已知条件,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三角形怎么就不能好好听话全等一下呢?”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就像有一道光闪过,我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对顶角条件,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成功地解出了题目,那种成就感就像是打游戏通关了一样。
大家课间休息的时候也都不闲着。
有的同学还在互相提问背课文,那声音就跟菜市场讨价还价似的。
我和同桌呢,则喜欢比赛做那些物理的小实验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我们各自拿着一支笔当作杠杆,在课桌上比划着,模拟着实验的过程,嘴上还不停地念叨着那些原理。
为了中考,晚上回家也是不能松懈的。
我房间的灯光几乎每天晚上都亮到很晚。
爸妈总是会给我端来一些水果或者牛奶,然后悄悄地出去。
我就在那堆成小山的书本和试卷里奋斗着,像是一个在知识海洋里独自航行的船长。
每当我想丢下船桨休息一下的时候,一想到中考的压力,就又咬紧牙关继续划行。
就这样,在怀化中考前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像是一场战斗。
而这些日子真的像是我记忆中的宝藏,充满了奋斗与成长的印记。
《友情在中考期间》说起来湖南怀化中考那一年,我的友情那可经历了不少考验呢。
我的好朋友小志,他可是个大大咧咧的家伙。
临近中考,大家都紧张兮兮的,可他还有心思在课间搞怪。
有一回,我们正在为一道化学题愁眉苦脸,他呢,突然拿了个自制的小纸飞机在教室里乱飞。
那纸飞机晃晃悠悠地,最后落在了化学老师的脚边。
化学老师故作严肃地说:“小志啊,你这是要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好自己偷偷进步啊?”小志红着脸挠挠头,全班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缓解了。
2021初三生期中考试后须在茫茫题海中看清方向

2021初三生期中考试后须在茫茫题海中看清方向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长沙长春哈尔杭州合肥苏州太原天津徐州厦门郑州宁波青岛南京兰州昆明济南深圳沈阳鞍山大连福州佛山贵阳黄石荆州吉林内蒙洛阳宜昌湘潭襄樊新疆无锡唐山镇江河北南通株洲南宁南昌期中考试后,很多学生又投入题海,习题越做越多,头脑却越来越沉。
初三学习阶段,谁能在茫茫题海中看清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谁就能在中考中掌握主动权。
及时发现知识盲点期中考试后,同学们必须重新对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和分析,检验这阶段的复习是否有效,是否有一定的提高。
特别是对不会做的题目,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一般而言,不会做的或者感觉模棱两可的题目,都是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把握上有所欠缺的。
在最近的复习阶段,就是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的时候了。
反思错题克服思维定势人们常说:一个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但是恰恰相反,在初中化学学科学习中,对于一些概念模糊、理解含混不清的知识,同学们常常在同一问题上重复出错,这是思维定势造成的。
同学们可以将原来出错的习题再翻出来进行归类,把出错题分为化学用语、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图表题、流程图、实验装置的选择和作用、直角坐标图、化学计算等专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训练中查一查自己哪些知识点还有遗漏,专攻自己的薄弱环节,并不断修正,不断反思,切忌题海战术。
值得各位同学注意的是,在平时做题或者考试要仔细审题,务必仔细阅读一遍题目,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合理分配好理化考试时间,先做简单题,遇到难题,做好记号,最后突破!交卷前做三遍检查,一查有否漏做忘做的题目;二查有怀疑的题目;三查最有把握的题目,是否有笔误的情况发生。
分享五个中考必备经验备战中考必读学习方法轻松应对中考。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自然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
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
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眼看”“手画”“脑思”——高考的审题策略六字诀

( ) 子 从 第二 次 离开 磁 场 到 再 3粒
次进入 电场 时 所 用 的时 间 。
y
“ 眼看 ” 前 提 : 眼看 ” 是 “ 是从 题 目
磁 场 其 上 边 界 与 电 场 边 界 重 叠 、 右
中获 取信 息 的 最直 接 的方 法 . 一 步 这
一
边界 为 、 边 界 为 图 中平行 于 轴 轴 左
存 的 知识 信 息 , 准确 思 考 、 面思 考 、 全
快 速 思 考 .分 析 出 解 题 的思 路 和 方
法。
,
求:
( ) 子 经 过A点 时速 度 的 方 向 和 1粒
角度 对 信 息进 行 筛 选 . 取 - 题 有 提 9解 关 的有 效 信 息 . 准解 题 突破 点。 抓
的 虚 线 . 场 的 磁 感 应 强 度 大 小 为B. 磁
: X (
定 要全 面 、 心 。 “ 看 ” 细 眼 时对 思 考 ,搞 清 含
义 . 特 殊 字 、 、 件 可 以用着 重 符 对 句 条 号 批 注 : 面 分 析 出 已 知 、 知 的 物 全 未
口 山东 省苍 山县 东苑 高 级 中学 孙 秀 琴 目中 出现 的物 理情 景 、 理模 型 画一 物 些 必要 的草 图 和变 化 的过 程 。 画 图 草 形. 搞清 物 理 过 程 , 原 物 理 模 型 , 还 找 出题 目的关 键 之 处 . 是 解 题 中很重 这 要 的一 环 . 也是 解 题 的突 破 口 “ 思 ”是 关 键 :做 到 以上 两 点 脑 后 . 面 就 是 充 分挖 掘 大 脑 中所 有 储 下
T 赛
“ 良好 的开 端是 成功 的一 半 ” 审 .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方程式》名师讲义及答案

化学方程式【考纲要求】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 本单元内容是化 【考点探究】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例1】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8 g 碳和32 g 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1 g 二氧化碳 B .6 g 碳和16 g 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2 g 二氧化碳 C .6 g 碳和20 g 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6 g 二氧化碳 D .32 g 碳和12 g 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 二氧化碳解析: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C +O 2=====点燃CO 2,质量比为12∶32∶44,只有B 选项符合这一关系。
如选项C 错在20 g 氧气中按比例关系,实际只有16 g 氧气参加反应,还剩余4 g 氧气,这4 g 氧气不能计算在反应物内。
答案:B方法总结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用于解释化学变化;②反应物的质量应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质量比。
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例2】物质R 在0.96 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 +3O 2点燃,XO 2+2SO 2,测得XO 2和SO 2的质量分别为0.44 g 和1.28 g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0.86 gB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R 中含有X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XO 2和SO 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解析:抓住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求出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0.44 g +1.28 g -0.96 g =0.76 g ,然后根据题给反应进而求出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以及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推知X 为碳元素,则XO 2为CO 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抓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则来确定R 的元素组成为C 、S 。
写自己努力学习的中考满分作文

写自己努力学习的中考满分作文篇一《向着梦想努力》我呀,一直有个中考的小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考出个漂亮成绩。
为了这个目标,我可是像个小战士一样在学习的战场上奋力拼搏呢。
就说学英语这事儿吧,单词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老是和我作对。
每次背单词的时候,那些单词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刚记了这个就把那个给忘了。
但是我可没被它们打败,我想了个绝招。
我把单词写在小卡片上,正面写英语,反面写汉语。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我就像抽签一样,抽一张看一眼,然后试着去读、去想它的意思。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旁边的人一直好奇地看我,我也顾不上了,正忙着和单词“战斗”呢。
我全神贯注地盯着卡片看,嘴里还念念有词,差点坐过站。
不过那又咋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的单词量慢慢增大了,那些小怪兽开始一个个被我收服。
数学也是我的一大“劲敌”,那些复杂的公式啊,像乱麻一样缠在我脑子里。
但我可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我每天都找好多数学题来做,就盼着把这些公式用熟。
做几何题的时候,为了证明一个小小的结论,我又是画图,又是标记角度的。
草稿纸被我画得乱七八糟的,就像一幅抽象画。
有时候做题做到深夜,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但一想到中考的目标,我就给自己加油打气。
咬咬牙继续攻克那一道又一道题。
最后我的数学成绩也慢慢地上升,这就像在战场上升官一样,每一点进步都是我的勋章。
我朝着中考全力以赴,像是在酿造一坛绝世美酒,只要我持续努力下去,那这坛美酒最终必定香醇可口,我的中考成果也一定不会差。
篇二《努力的汗水不会白流》我下定决心要让自己在中考赛场上一鸣惊人,所以我开启了努力学习之旅。
语文对我来说,阅读分析就像是一个迷宫,那些文章有时候复杂得让我头疼。
我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做各种各样古怪的题目。
比如说,理解某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我经常对着一句话看好久,就像是和它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谈判。
有一回,我做一道阅读理解,文章讲的是一个小孩和老人之间关于信任的故事。
那篇文章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乍一看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精选23篇)

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精选2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篇1早晨,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瞟了黑板一眼,上面挂着:“艰苦奋斗13天,优异成绩在眼前。
”“唉,离考试只剩13天了。
”快哉,快哉,我心里琢磨着。
刚坐下,板凳还没坐热,同桌便凑到我眼前,无奈地问:“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想了半天,说:“六一儿童节过了吧!”同桌差点儿没晕过去!“今天是‘倒霉’日,你看黑板上写的‘13’,谐音‘哆咪’,也就相当于‘倒霉’啦!”“哟,思维这么敏捷,做几何题时,没见你这么厉害过。
”我不屑地说了句,继续看我的书。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剩下写字的沙沙声和哗哗翻书的声音。
同桌仍然在嘴里嘀咕着什么。
他又突然问道:“你若考不上高中怎么办?”我听后,身上“刷”的一下,好紧张。
我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细琢磨还真有点儿怕,不过我还是打肿脸充胖子,用一惯自信的口吻说道:“我怎么会考不上呢?”同桌这时也故作朗诵状,说道:“考不上不要紧,只要成绩真,落了我一个,还有很多人!”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又带有阿Q 精神似的语气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看看周围的同学,仍旧低着头,看着书,写着什么,他没趣地停住了话。
我此时的心情被他的这番话搅得乱糟糟的。
考不上,怎么对得起父母、老师……正想着心事,班主任老师进了教室,说:“从今天起我们开始第四轮复习,请同学们克服天热,战胜疲劳,努力再努力,取得好成绩,等到发榜那一天,我们开一次庆功会。
”同学们雀跃着欢呼起来。
外面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知了也来凑热闹,它们仿佛也在说:好好复习迎接考试。
迎战中考感悟作文600字篇2中考,一个多么难熬的字眼,它使我的成长和学业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
猜猜我是谁——中考化学推断题的三个题眼

一 、 化 学反应 中特殊 的现 象 ,是 推 断题最 有 效 的题眼
从 广义上分 析化 学反 应都 伴 随着 一定 的现 象 ,这 些
现 象可以分为 ,无 明显现象 和有 明显 现象 ,有 明显现 象里 有放热 、有颜 色变 化 、有沉淀生 成 、有 气泡生成 等.特别 是 有 明显现象 里 的这些 现象 ,我们 称之 为 特殊 现象 ,因为 , 在初 中化学 中有 现象 的化 学反 应是 比较 少 的 ,而且 一 种 现象往往会 对应 一种 化学 反应 ,这种 化学 反应 可 以判定 一 种物质 ,譬如在一个化学反应里 ,如果有蓝色絮状沉淀生 成 ,基本上可 以确定是氢氧化铜了.所 以只要抓住这些特殊 现象,推断题就迎刃而解 了.
关键词 :推 断题 ;题眼 ;初 中化 学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18)14—0083—02
中考化学 中推 断题 是有 一定 难度 的 ,因为推 断题 是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 ,因此是 学生拉 分的项 目,同 样 也是学生 的失 分 点 ,而 中考试 题里 推 断题都 占有一 定 的分量 ,教师有必要研究推 断题 ,并对 学生解 推断题 进行 一 定 的 技 巧 辅 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备考:一只眼睛看自己 一只眼睛看未来杭州高级中学化学组 陈英豪日本近代有一个著名的练剑故事:宫本武藏是当时的剑术大师,柳生义寿郎向他拜师学艺,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条件和现在的这种练剑方法,您认为我需要多少年可以成长为一流的击剑手?” 师傅回答:“需要10年。
”“那我如果用现在两倍的时间练剑呢?”师傅回答: “那就要20年了。
”柳生一脸狐疑,又问:“那我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练剑呢?”宫本答道:“那你一辈子都成不了一流的剑客。
”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因为你的两只眼睛只顾盯着前方的目标,已经没有时间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了。
”柳生听了恍然大悟,最终也成了一名一流的剑客。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迪十分深刻,作为有志于报考一流重点高中的优秀初三同学,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除了紧跟老师的复习安排、不断弥补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之外,还必须留出一只眼睛,提前思考初高中知识衔接点。
从近几年初中自然科学中考命题来看,提前接触一些相关的衔接知识,对备战中考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进入高中后迅速适应高中学习也很有帮助。
下面举几个初高中的化学知识衔接作为说明:一、元素化合物知识衔接●内容一: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初中化学对物质的分类主要是一种限于物质成分是否单一或组成元素有什么不同而进行的表面形式上的分类,便于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物质,如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高中化学则更侧重于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因为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工作方法之一,使学生在学习分类的过程中,感受和掌握学习的方法,认识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如:人教版教材介绍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等。
因此,我们在高中看待物质的类别时要注意多尺度,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同时注意补充初中未介绍的知识。
初高中知识要求比较盐的各种分类要求的降低,建议补充以下内容进行衔接。
知识链接(一)分类体系(二)各类无机物的分类 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1)依据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物 质 混合物 纯净物酸 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单质无机物 有机物含氧酸(如HNO 3、H 2SO 4、H 2CO 3…)(2)依据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3)依据溶解性 (4)依据电离能力(5)依据酸根离子的氧化性(提示:氧化性酸与酸的氧化性是有区别的。
) 2.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1)依据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数目(2)依据溶解性 (3)依据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能力3.盐(1)依据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 (2)依据盐所对应的酸、碱的电离能力 (3)其他4.氧化物(1)不成盐氧化物:不跟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盐(如:NO 、CO )(2)成盐氧化物(提示: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5.氢化物(1)气态氢化物:气态、共价化合物、氢为正价(如HCl 、H 2S 、NH 3…) (2)固态氢化物:固态、常见的为离子化合物、氢为负价(如NaH 、CaH 2…) 6.单质 一元酸(如HCl 、HNO 3…)二元酸(如H 2SO 4、H 2CO 3…)三元酸(如H 3PO 4…) … 多元酸 可溶性酸(如HCl 、H 2SO 4、H 2CO 3…)难溶性酸(如H 2SiO 3…) 强酸(如HCl 、H 2SO 4、HNO 3…) 弱酸(如H 2CO 3、HF 、H 2SiO 3…) 氧化性酸(如浓H 2SO 4、HNO 3…) 非氧化性酸(如HCl 、稀H 2SO 4…) 一元碱(如NaOH 、NH 3·H 2O …) 多元碱(如Ba(OH)2、Fe(OH)3…)可溶性碱(如NaOH 、Ba(OH)2…) 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强碱(如NaOH 、Ba(OH)2…)弱碱(如NH 3·H 2O 、Fe(OH)3…) 正盐(如NaCl 、CaCO 3、Na 2SO 4…) 碱式盐(如Cu 2(OH)2CO 3、Mg(OH)Cl …)酸式盐(如NaHSO 4、NaHCO 3…)强碱强酸盐(如NaCl 、Ba(NO 3)2…)弱碱强酸盐(如NH 4Cl 、Cu(NO 3)2…)强碱弱酸盐(如Na 2CO 3、KF 、CH 3COONa …)弱碱弱酸盐(如NH 4F 、NH 4HCO 3…)复盐: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KAl(SO 4)2、(NH 4)2Fe(SO 4)2·6H 2O …)络盐:由外界和内界构成的络合物(如K 3[Fe(CN)6]、Na 3AlF 6…)混盐: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CaOCl 2、Ca(NO 3)Cl …)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如Na 2O 、Ca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BeO …)酸性氧化物:部分为非金属氧化物(如SO 3、CO 2…)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 复杂氧化物(如Fe 3O 4、Pb 3O 4…)金属单质(如Na 、Mg 、Fe 、Cu …)非金属单质(如O 2、H 2、Cl 2、C …)●内容二: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等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是学习的重点之一,这部分内容在初中主要表现为物质种类多、化学反应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
而它恰恰又是认识和进一步研究各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基石。
新课程中,由于对酸、碱、盐等的概念的弱化,对物质在水中的电离知识和能力要求的降低,对习惯于把初中化学知识在通晓一些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理解其反应的规律,加强实际运用,在运用中理解其重要意义的教学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有的老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没有理解新课程要求的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化学物质人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没有认真研究和处理化学教材,没有做到全面理解其内容,在学和教中,体现教材的内在特征,分析并设计落实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的教学纲要。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知识的记忆,忽视过程、方法和能力。
而高中化学除了要积累更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外,还要做到敞开思维,勇于接受一个个可能与自己原有知识发生冲突的事实,如在初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生成”,到高中则要扩展为“有弱电解质生成”,换句话就是不一定要有水生成,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等等。
知识链接(一)酸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非氧化性酸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Zn +H 2SO 4 ZnSO 4+H 2↑)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uO +2HCl CuCl 2+H 2O ) 4.与碱的中和反应(如:Cu(OH)2+2HCl CuCl 2+2H 2O )5.与盐的反应(二)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2NaOH +CO 2 Na 2CO 3+H 2O )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如:NaOH +HCl NaCl+H 2O ) 4.与盐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溶性的碱与可溶性的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盐(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为难溶或难电离物) (如:2NaOH+CuSO 4 Cu(OH)2↓+Na 2SO 4) (三)盐的性质1.某些盐与某些金属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规律) (如:Fe +CuSO 4 FeSO 4+Cu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如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难挥发性酸易与挥发性酸的盐反应生成挥发性酸和难挥发性酸的盐(如2NaCl +H 2SO 4 (浓) Na 2SO 4+2HCl ↑)△2.某些盐与某些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如:Cl2+2KI 2KCl+I2)3.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2NaOH+CuSO4Cu(OH)2↓+Na2SO4;NH4Cl NH3↑+HCl↑)4.某些盐与某些酸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CaCO3+2HCl CaCl2+H2O+CO2↑)注:多元弱酸盐可以与过量的该弱酸反应生成酸式盐。
CaCO3+CO2+H2O Ca(HCO3)25.盐与盐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CaCl2+Na2CO3CaCO3↓+2NaCl)(四)氧化物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1)与碱反应(如:CO2+2NaOH Na2CO3+H2O)(2)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如:CO2+Na2O 2NaOH)(3)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如:Na2CO3+CO2+H2O 2NaHCO3)2.碱性氧化物(1)与酸的反应(如:CuO+2HCl CuCl2+H2O)(2)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如:CaO+SO2CaSO3)(3)某些碱性氧化物与氢气的置换反应(如:CuO+H2Cu+H2O)3.两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强酸的反应(如:Al2O3+6HCl 2AlCl3+3H2O)(2)与强碱的反应(如:Al2O3+2NaOH 2NaAlO2+H2O)(五)金属单质的性质(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1)某些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置换反应(如:Zn+2HCl ZnCl2+H2↑)(2)某些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如:Cu+2AgNO32Ag+Cu(NO3)2)(3)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如:2Na+Cl22NaCl;2Mg+O22MgO)(注:非金属单质性质,此处暂不涉及太多)(六)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特别要从电离的角度探讨酸为什么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入手,认清本质,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注重在方法和能力上的衔接。
●内容三: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存在形式初中化学认识物质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的物质,认识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的巨大贡献,初步认识到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主要学法有,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注重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注重让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去体验化学美。
高中化学认识物质主要是,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对分散系及其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作为整个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模块的学习基础。
学法上,高中化学对物质的认识比初中化学对物质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不仅仅要对现有的具体的物质世界能好奇、感知、感悟、体验,而且要能对自然物质世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升对化学物质学习的科学素养,感受到高中化学物质世界知识链接1.物质存在的形式学习情景素材(1)物质的三态及变化:水的三态;干冰的形成和升华;空气的压缩(2)同种元素的不同形态:金刚石、石墨和C60;白磷和红磷(3)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酒精与醋酸;甲烷与乙炔;水与双氧水(4)同种元素存在的不同价态: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5)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方式:无水硫酸铜、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溶液(6)自然界元素的存在形式游离态及化合态存在及原因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学习情景素材(1)物质的粒子性:分子、原子和离子;合金;纳米材料(2)粒子的运动性:布朗运动;“空中生烟”;氨的扩散;盐酸的挥发(3)粒子的可分性:原子结构的发现;质子、中子的可分性(夸克理论)(4)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粒子:CH4、NH3、H2O、HF、NeNH2-、OH-、NH4+、H3O+Na+、Mg2+、Al3+、O2-、F-(5)基本粒子之间的转变及实质: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分子的;原子与简单阴阳离子之间的转变,复杂阴阳离子(如NH4+、H3O+)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