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件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40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40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 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 帝,凯撒的归凯撒。”) (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4.影响 (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 文派和英国国教。 (2)政治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 ___人_文__主_义_____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的堕落和腐 朽,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徒。这导致文艺 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注重人性的因素又不忽视神性的内 容,既讲究世俗的文化又不背弃基督教精神。 (2)他们创造性地阐发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用 以解释其新型的人本观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神观就 是神与人、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的和谐统一。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 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_赎_罪__券__。 2.概况 (1)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___九_十__五_条__论_纲________”。 (2) 扩 展 : 形 成 了 不 受 罗 马 教 皇 控 制 的 新 教 , 如 路 德 派 、 __加_尔__文_派______和英国国教等。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的性质及核心内容 史料一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 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 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 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 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高中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品课件PPT32 〔人教课标版〕

高中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品课件PPT32 〔人教课标版〕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 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物理研究到了 尽头就是哲学,而 哲学研究到了尽头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就是宗教。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杨振宁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 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 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欧洲 文学史上第一部 现实主义著作。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 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 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 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城,儿子见到了皇 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 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 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 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 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们的思想解放。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 式,矛头指向教会的神 学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矛头 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开始;思想 文化领域
德国开始;政治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天主教权威 受到挑战。
教会对人们控制逐渐 减弱;为以后资产阶 级革命开辟道路。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兴起地点
意大利
德意志
涉及领域
——《哈姆雷特》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人的评价, 他肯定了人的价值,突出了人的作用,赞美了人性,提升了 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十二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6-
对点训练 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考试一,33)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 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 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 现象说明( )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关闭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抨击教会的腐败,但仍然信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仰宗教 ,故A项错误;材料中圣像画前后形成对比,“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第十二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4-
【思路指导】
材料一 材料一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 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 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 材料二中“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 力”“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 去研究它吧”说明文艺复兴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 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
第十二单元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8-
教材补遗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1473—1543,波兰),提出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 奠基人。 (2)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提出宇宙无限论。 (3)培根(1561—1626,英国),提倡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4)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是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5)开普勒(1571—1630,德国),认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牛顿(1643—1727,英国),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和宗教改革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2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课件】(60张)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2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课件】(60张)

3.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但丁 《 神曲 》 代表作及思想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文学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拉 斐尔、米开朗 琪罗
《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 学问”,彼特拉克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 《 十日谈 》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对启蒙思想内容及其评析相对考查较多。 2.教材空白点:(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2)宗教改革的原因。(3)卢梭思想主张的特点。 3.备考策略:复习过程中注意三个综合。 (1)从纵向上看,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源头(古希腊先哲 思想)、兴起(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成熟(启蒙 思想)的发展历程,注意理解人文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 内涵的差异。(2)从横向上看,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产 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联系起来,理解其相互之间的内在 联系,从整体上理解17、18世纪西欧社会转型的表现。 (3)中西进行对比:将西方的启蒙思想与中国近代的维新 思想进行比较,认识两者的异同。认识启蒙思想对中国 近代化的推动。
第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以来世 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复兴、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程。 【主要表现】 (1)人文主义思想 ①起源:古希腊先哲肯定了人的价值,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②湮灭:中世纪基督教垄断社会各领域,一切以神为中心,人文精神湮灭。 ③复兴:14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在文学和艺术领 域展开反封建斗争。 ④发展: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⑤顶峰: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将斗争的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和封建君 主,宣扬理性、自由、平等、人权等主张,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规划了蓝图,推动人文精神发展到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一轮复习PPT课件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一轮复习PPT课件

圣母像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 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 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 辉体现。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体现上述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人 文主义思想?
1、时间地点: 公元16世纪 德国到欧洲 2、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德国经济分散、四分五裂;遭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的剥削压迫最 重,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 教皇出售“赎罪券”
3、开始标志: 《九十五条论纲》
教皇派红衣主教台彻尔来到德国售卖赎罪券
阅读薄伽丘《十日谈》中《一对父子的故事》, 为什么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
高潮时期代表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身 于英国中部一富裕市民家庭。他的作品深刻 反映了英国由封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起的新矛盾,塑造了一系列在世界文学史 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他一生共写了 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两首 叙事长诗。他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文主 义世界观。
★局限方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
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的内容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 三杰
但丁 (1265-1321)
彼特拉克 (1304-1374)
薄伽丘 (1313-1375)
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 原来只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 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 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 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一轮复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PPT课件

一轮复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PPT课件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 穷信徒的钱呢?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直接原因: 教皇出售“ 赎罪券 ”(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简化宗教仪式。 (3)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4.拓(4展)君:权新高教于教教派出权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16世纪以后 扩展到西欧 文学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称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4、文艺复兴的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宗教 神学
人文 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5、实质: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神的起源
张、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2016年卷III第32题.考查西方人文 精神的起源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近6年未作考查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14—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意大利 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打 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所以被称之为“文艺复 兴”。
斗争矛头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与古典文 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化的关系 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与统治者 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 的关系 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
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不同点
人的问题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7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辨析比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
启蒙运动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1.教会认为,人们要获救,只有通过教会。

因此教会规定了许多所谓教徒获救必经的手续和仪式,这些仪式统称为“圣事”。

对此,马丁·路德提出( )
A.信仰教会即可得救
B.简化宗教仪式
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高中历史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文艺复兴 (1)兴起的背景:中世纪西 欧的社会状况、西欧社会 经济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 ①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 品 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 内涵、对人文主义的评价 (3)历史影响 2.宗教改革 (1)背景:教会对西欧的控 制、德国社会各阶层与教 会矛盾的激化 (2)概况:马丁· 路德领导的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扩 展 (3)历史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扩展:16 世纪之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7-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 二 三
知识点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要求改革教会 的愿望日趋强烈。 (2)16 世纪,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 富,德意志与天主教会的矛盾最为尖锐。 (3)1517 年,罗马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 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概况 (1)马丁· 路德的改革: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到拯救; 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2)其他地区:形成了路德教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教派。 3.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 一步传播和发展。
-5-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 二 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扩展:16 世纪以后,从 □07 意大利 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成就最大 的是英国的剧作家 □08 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
6.意义 二 宗教改革 1.含义:16~17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三 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说明文艺复兴运 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史料二 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 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史料 三中中世纪的圣母呆板,宗教色彩浓厚;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慈祥,散发着母 爱的光芒,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第4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 文艺复兴
1.背景
(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2)经济: □01 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 (3)文化:意大利的 □02 古希腊罗马文化 遗存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
兴的重要条件。
(4)思想: □03 教会神学 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叶廷芳《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 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 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 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 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 志。
对 □01 罗马教会 的政治运动。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3.背景
(1)政治: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 □02 文艺复兴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4)导火线:教皇出售 □03 赎罪券 。
4.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 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指出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不同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 实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巧识记]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
(2)特点:在教义的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 素,适应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
6.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以外,还有
□06 加尔文教 和英国国教。
7.影响
(1)形成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等新教。
(2)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07 人文主义 得到进一步的
(5)外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2.实质:是一场 □04 资产阶级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05 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1)“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其代表作《 □06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3)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 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根据史料二、三论证这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 阶级思想。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 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
提示
[问题探究 2] 马丁·路德反对宗教迷信吗? 提示:不反对。马丁·路德不否定宗教信仰,只是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提示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 信仰宗教的。
②但丁:其代表作《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③彼特拉克:其代表作《歌集》,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美术三杰(岳麓版)
①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②米开朗琪罗:他的塑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③拉斐尔:擅长画圣母。
传播和发展。
[图解历史] 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1 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
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 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 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5.马丁·路德的主张和特点 (1)主张
[问题探究 1]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 因有哪些?
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