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信息与描述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报告1. 引言食品工艺是指将食物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转化为成品食品的过程。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验证不同食品工艺的基本原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理。
2. 实验目的1. 理解食品工艺的基本原理;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实验方法;3. 培养对食品加工过程的观察能力;4. 探索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3. 实验材料和仪器3.1 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例如:小麦粉、蛋黄、牛奶等);2. 相关食品添加剂(例如:糖、盐、发酵剂等);3. 实验用水;4. 实验材料的相关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2 实验仪器1. 称量器具;2. 温度计;3. 定时器;4. 测量器具(例如:比色皿、PH试纸等);5. 主要实验设备(例如:烤箱、发酵箱、搅拌机等)。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前准备1. 清洗实验仪器和容器;2.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实验样品;3. 准备实验所需的添加剂;4. 配置实验用水。
4.2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和方法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添加剂浓度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食物品质的影响;2. 温度控制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对食物加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3. 发酵时间实验:观察不同时间长度对食物发酵效果的影响;4. 搅拌时间实验:比较不同搅拌时间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参数的变化和食物品质的观察结果;2. 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相关图表;3.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5.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例如,我们发现在小麦粉制作中,增加糖的浓度可以提高面团的甜度和质地。
此外,我们还发现发酵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糕点口感和体积有明显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显著改变食物的品质;2. 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口味。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它是一种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准备、自行设计,制造各种罐头、饮料、乳制品、蛋糕、面包等食品,并进行品尝评价,应用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总结各项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的。
该教学环节重点抓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熟悉常用食品设备的性能,并能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即通过食品工艺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实验教学弥补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迎接全球经济发展的挑战。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是本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它是食品工艺学的配套课程,在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学理论部分为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为该课程后置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食品工艺学实验》这门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食品加工工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理解食品制作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主要产品的制作技术;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分第五、六两学期完成。
第五学期9周后每周安排实验教学3课时;第六学期9周后每周安排实验教学3课时。
或第五、六学期各停课二周,集中完成食品工艺实验课程。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试验作品:椰丝黄金丸团队名称:第一小组班级:食工0802团队成员:张巧芸2008309203535 (组长)王雅群2008309203527陈刚2008309204558指导老师:徐晓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实验原理:本产品主要利用糯米面遇水后能较好成型,得到柔软、韧滑、香糯的口感的成品。
加入红薯泥与糯米粉共揉之后不仅可使之口感风味呈现红薯特有的香味,更可使之呈现使人食欲大增的天然金黄的色泽。
加之在丸子中心包上不同口味的花生和红豆沙馅,使之入口时口感风味更丰富。
将包好馅的丸子半成品搓圆后,放入烧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再滚上椰丝即成为美味的成品。
二、实验目的:1.制作口感佳,风味好,外形美观,天然美味的健康营养小吃零食。
2.通过试验不断探索改进,得到制作工艺最佳,成品感官质量较好的产品。
3.培养实验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集体的劳动力量得到成果。
三、实验材料:红薯500g、糯米粉300g、白砂糖100g、红豆适量、奶油花生适量,椰丝适量四、实验仪器:小刀,称,蒸锅,纱布,压泥器,不锈钢盆,电磁炉,煮锅,玻璃容器若干,冰箱五、实验步骤及关键工艺(图片):1、红薯原料处理:将500g红薯洗净削皮,切成较薄的片状后,放入蒸锅上的纱布上,在红薯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砂糖,盖上盖子后蒸熟,熟后待其稍凉,用压泥器捣烂压成红薯泥;2、糯米面揉面成型:分次向捣成泥的红薯中加入糯米粉,加入总量为300g,因为红薯含水量的不同所需糯米粉的分量也会有些稍小的差异,最终将糯米红薯面混合物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3、面团分割:用称称量定量,将面团分割成约20克的等量剂子;4、揉搓成型:将剂子搓圆,用大拇指按在中间慢慢旋转,使之形成一个小碗状,以适于放置馅于其中;5、红豆馅处理:将适量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加适量白砂糖后用压泥器将其捣碎,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6、奶油花生馅处理:将100g奶油花生粒去皮,再用压泥器将其捣碎呈粉粒状,放于玻璃碗中备用7、包馅成形:将不同的红豆馅和花生馅分别包适量于揉搓成型的剂子中,捏拢碗口后滚圆,将红薯圆子全部做好,放置在撒了些干糯米粉的案板上防粘;8、煮制:煮锅里放清水烧开,将红薯圆子一个一个放入,用勺子轻轻推一下以防粘锅,用中火煮至丸子浮上水面即可;9、冷却:将煮熟的丸子捞出,放在一个盛有凉开水的碗里使之冷却;10、滚椰丝成型:等丸子凉后捞出,在椰丝里滚一下,使之周身都过上了椰丝即可,成品的椰丝黄金丸子呈金黄色泽,外层为雪白的椰丝,外观使人食欲大增;11、成品保藏:做好的成品可放入保鲜盒保藏,夏天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食品工艺学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2. 理解食品工艺中各个环节的原理和作用;3. 学习和掌握部分食品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热水槽、搅拌机、温度计等实验设备;2. 牛奶、面粉、砂糖等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1. 热处理实验:a. 将一定量的牛奶倒入热水槽中,使其温度升至80°C;b. 在80°C时加入适量的砂糖并搅拌均匀;c. 继续加热至90°C,并保持一段时间;d. 关闭加热装置,待温度降至60°C左右时,将牛奶倒入容器中待用。
2. 理化指标测定:a. 测定热处理后牛奶的酸度、黏度、颜色等理化指标;b. 比较热处理前后的差异,分析加热对牛奶性质的影响。
3. 面团制作实验:a. 将一定量的面粉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b. 逐渐加入剩余的面粉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面团;c. 在工作台上揉搓面团,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d. 将面团分割成适量的小块,并按照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4. 面团发酵实验:a. 将部分制作好的面团置于恒温箱中,温度设置在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内;b. 观察面团的发酵情况,记录发酵时间、体积变化等指标;c. 比较发酵前后面团的差异,分析发酵对面团性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1. 经过热处理后,牛奶的酸度通常会降低,黏度会增加,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加热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会发生糊化反应和脱水反应,使牛奶的性质发生改变。
2. 制作面团时,加入适量的水可以使面粉充分悬浮,形成糊状物质。
随着继续加入面粉,面糊逐渐变得黏稠,最终形成具有弹性的面团。
3. 发酵过程中,面团中的酵母会分解面团中的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导致面团体积增大。
此外,发酵还可以改善面团的质地和口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了部分食品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热处理、面团制作和面团发酵等过程对食品性质的影响。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面包制作(1)实验原理:面包是通过酵母发酵、面团调制、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
(3)实验步骤:a. 面团调制:将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b. 发酵:将面团放入温暖处发酵,待面团膨胀至原来体积的2倍左右。
c. 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分割成小块,整形为面包形状。
d. 烘烤:将整形好的面包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15-20分钟。
2. 实验二:糖水桔子罐头制作(1)实验原理:糖水桔子罐头是通过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桔子、白砂糖、盐酸、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3)实验步骤:a. 选果分级:按果实横径每隔10mm分成一级。
b. 热烫:将桔子放入95-100℃的水中浸烫25-45秒。
c. 去皮、去络分瓣:趁热剥去橘皮、橘络,并按大小瓣分放。
d. 去囊衣:采用酸碱处理法,全去囊衣用0.15-0.2%HCL溶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再用0.05%的NaOH30-58浸泡5分钟,以清水漂洗2小时。
e. 漂洗整理:将去囊衣后的桔子进行漂洗,去除杂质。
f. 配汤装罐:将漂洗整理好的桔子放入罐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CMC,搅拌均匀。
g. 排气、密封:将罐头封口,放入排气箱中排气,密封。
h. 杀菌:将密封好的罐头放入高压杀菌锅中杀菌,杀菌时间为15分钟。
i. 冷却:将杀菌后的罐头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包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面团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面包口感良好,外观完整。
2. 糖水桔子罐头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糖水桔子罐头口感甜润,色泽鲜艳。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导言: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的加工、生产和改良方法的学科,它涵盖了食品的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关键环节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食品工艺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过程记录和结果分析,总结出对食品加工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和结论。
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学习食品加工中的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3. 掌握食品工艺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食品原料(如面粉、糖等)、添加剂(如酵母、香精等)、试剂(如乙醇、酸碱指示剂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试管、比色皿、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面团发酵实验:a. 将200g的面粉、5g的酵母和适量的水混合,制作成面团;b. 将制作好的面团分为两组,一组放置在常温下,另一组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c. 记录每组面团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膨胀情况,使用电子天平测量膨胀量。
2. 糖溶解度实验:a. 准备不同重量比例的糖水溶液;b. 在相同温度下,加热、搅拌并记录每种糖水溶液的溶解时间;c. 使用比色皿和比色计检测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吸光值与浓度的曲线图;d. 分析曲线图,探讨糖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
3. 酸碱中和实验:a.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记录初始酸碱度;b. 逐滴加入酸碱滴定液,每滴都要充分搅拌,直至试管中的酸碱溶液呈中性;c. 记录滴定液滴加的体积,计算出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差值;d. 分析结果,讨论酸碱滴定过程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平衡。
4. 酶解过程实验:a. 准备酶解液和待酶解的食品样品;b. 将食品样品与酶解液混合,放置一段时间;c. 过滤混合液,收集上清液,并记录透明度和颜色的变化;d. 根据透明度和颜色的变化程度,评估食品样品的酶解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团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放置在温暖环境下的面团膨胀量明显大于常温下的面团。
这说明温度是影响面团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面团中酵母的生长繁殖,从而使面团更好地发酵;2. 糖溶解度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糖水的浓度增加,溶解时间逐渐延长。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案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案一、实验概述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理解。
2. 实验内容:(1)食品的原料处理与配方设计;(2)食品的加工工艺及操作;(3)食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实验材料与设备:(1)食品原料:面粉、酵母、糖、盐等;(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和面机、发酵箱、烤箱、食品加工机械等;(3)实验仪器:PH计、滴定仪、折光仪、显微镜等。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实验原理:(2)食品加工工艺:掌握各种食品的加工工艺,了解其影响因素,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口感;(3)食品质量检测: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价,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和口感要求;(4)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优化食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2. 实验方法:(1)食品原料的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原料进行处理,如清洗、切割、浸泡等;(2)食品加工工艺:按照实验方案,进行食品加工,如混合、发酵、烹饪等;(3)食品质量检测: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品的色泽、口感、PH值等指标进行检测;(4)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1.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2)按照实验方案进行食品加工;(3)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4)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 操作要点:(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2)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和卫生;(3)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误差;(4)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评价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如食品的色泽、口感、PH值等指标。
2. 实验评价:(1)评价食品的质量和口感是否符合要求;(2)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和原理;(2)实验材料和设备;(3)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4)实验结果和评价;(5)实验总结和展望。
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简述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在完成食品工艺学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对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食品工艺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实际生产情况,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与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训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均质工艺实习-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均质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柱塞泵的作用,物料在高压低速下经过阀座和阀杆之间的空间,形成气泡,引起气泡炸裂物料颗粒,利用空穴效应产生强大的剪切力,实现物料的细化。
均质工艺在食品加工中尤为重要,如奶制品加工中,均质机可以使牛奶中的脂肪破碎更细小,使产品体系更加稳定。
2. 喷雾干燥工艺实习- 在喷雾干燥工艺实习中,我们了解了空气经过滤和加热后进入干燥器顶部空气分配器的流程。
料液通过高速离心雾化器喷雾成极细微的雾状液珠,与热空气并流接触,在极短的时间内干燥成成品。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掌握了喷雾干燥工艺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3. 参观饮料生产车间-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饮料生产车间,了解了各种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配料、混合、过滤、均质、灌装、杀菌等环节。
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我们对饮料生产的全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4. 苹果汁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制作了苹果汁。
从挑选苹果、清洗、压榨、过滤、调配到灌装,我们亲身体验了果汁饮料的生产过程,深刻理解了果汁饮料的制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的食品工艺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食品加工工艺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习,我们对食品加工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实验
学分数: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课程边界描述: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
学》、《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产品设计与开发》、《食品感
官科学》、《专业认知实习》。
课程重要知识点描述:
序号
主题模块 描述
重要知识点
1 肉 类 软 罐 热力杀菌的原理 头制作
罐头保藏原理
对应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式
如何按 pH 划分食品类型, 各类食品杀菌的根据
掌握抽真空、封口操作
课堂讲授 操作练习
2 烟 熏 灌 肠 肉类腌制的原理、 掌握亚硝酸盐的作用机理、 操作练习
制作
作用
使用方法、用量
烟熏的作用
掌握烟熏的方法、条件
油脂起酥性
操作练习
5 果 蔬 汁 饮 均值原理 料制作
掌握均质机使用方法、条件 自主设计 操作练习
计算糖酸比
能够利用实验室材料调配 自主设计
糖酸比
操作练习
微 生 物 的 耐 热 特 选择合适的热力杀菌条件 性
操作练习
6 冰 淇 淋 制 老化 作
老化与冰淇淋品质的关系、 自主设计
老化的条件
操作练习
凝冻
冰淇淋物理体系的形成
操作练习
乳化剂的使用
正确调配、添加乳化剂
操作练习
7 曲 奇 饼 干 合 适 的 原 料 与 成 掌握选择原料的根据
制作
品的关系
面团的调制
用水量、水温、乳化液调制 操作练习
烘烤
掌握选择温度、时间的依据 操作练习
使用教材:统编教材 □
英文教材及影印版 □
文献资料(含标准)□
自编教材 √
操作练习
3 面包制作 面包酵母的特点 掌握活化酵母的方法
操作练习
面包面团的调制
了解不同面粉的特性、确定 操作练习 加水量的根据、判断搅拌的 终点
面团发酵
了解发酵过程的变化、学习 操作练习 判断发酵固体” 自主设计
状,掌握影响因素
操作练习
油脂起酥的机理 学会利用蛋液起泡能力和 自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