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69例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作者:郭庆华吴在龙刘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

方法分析我院外科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6例患者,分析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入院择期手术63例,急诊手术22例;Ⅰ期切除吻合20例,分期手术11例,短路手术2例,结肠造口3例;手术死亡1例,肠瘘2例。

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完善围手术期处理,Ⅰ期手术切除是完全可行的,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分期手术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作者单位:513000 英德,武警总队医院英德分院(郭庆华);山东武警直属支队(吴在龙);山东武警医院(刘洋)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肠梗阻的20%[1],而左半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占结肠梗阻的一半,行I期切除吻合术可能有一定风险。

我们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分别采取I期切除吻合,以及Hartman术式。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6岁,平均54.6岁,其中60岁以上14例,病程8 h~6 d。

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弥漫性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

以肠梗阻收住入院。

28例患者有便血及黏液便史,15例患者体重明显消瘦。

肿瘤部位:癌肿位于结肠脾曲5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上端9例。

按Dukes分期:B期5例,C 期14例,C2期15例,D期2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给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0例行Ⅰ期手术切除:术中严格无菌技术,常规切除阑尾,从阑尾根部插入18 F的Foley管入盲肠,用荷包线扎紧固定。

然后经Foley管灌洗,一般灌洗5000~6000 ml生理盐水,待流出液基本清洁无粪渣。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高龄化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率也在显著提升。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死亡率很高,而且预后的效果不尽人意。

医疗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治疗的水平质量得到迅速提升,腹腔镜下切除术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在治疗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具有很高的安全可行性,能满足与开腹手术一致根治性的需求。

本文对50例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探讨获得令人满意临床疗效的途径。

关键词:左侧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根治手术;临床治疗;进展;探讨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29-021 一般资料对50例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50例患者中有22例男性,28例女性。

其年龄范围在31至73岁之间,17例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占总数的34%。

患者的发病时间是6h,伴有腹胀、腹痛、肛门无法排气排便等症状。

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发现存在横结肠扩张、积气升结肠等症状。

2 治疗方法使用纤维结肠镜对18例患者进行检查,12例在结肠脾区域发现病变,6例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相交处。

选择低压钡剂灌肠造影的方式对剩余32例患者进行检查,8例病变部位在结肠脾区域,14例在乙状结肠发现梗阻段,10例在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相交的地方。

对患者左半结肠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乙状结肠侧端与横结肠施行吻合术共28例,对患者乙状结肠施行根治性切除术,直肠侧端与降结肠施行吻合术22例,所有患者都选择运用国产32圆形吻合器来作为吻合的工具。

手术顺利完成之后再对50例患者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得出以下结果:18例黏液腺癌,32例腺癌。

3 肠道清洁方法在根治术的基本原则下顺利施行左侧结肠游离之后,把纱条放置在与肿瘤距离为十厘米的肠管上,将系膜缘的肠壁切开一个小口,从切开的小口把直径大约为30mm,已经消过毒的螺纹放入管肠腔里面,放入的长度在5至10em之间,把一端螺纹管放入手术之前准备好的杂物垃圾桶中,再使用纱条把螺纹管与肠管捆扎起来,并保证结实牢固。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后 视 网膜脱 离 ] 。
1 9 8-1 9 9.
综上所述 ,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 的临床
[ 5 】 陈放 , 庄朝荣 , 赵明 , 等. 玻璃体手 术治疗严 重眼外伤影 响治 疗 效 果 因素 分 析 【 J 】 . 眼 外 伤 职 业 眼病 杂 志 ,
效果明显 ,能够尽快给予 网脱复位 以挽救眼球 , 并 2 0 0 9 , 3 1 ( 5 ) : 3 2 4 — 3 2 7 . 有效 地改 善和恢 复视 力 , 术后并 发 症 与远期 并 发症 [ 6 ] 李春 敏. 眼外伤 2 1 8例 临床 分析[ J 】 . 国际 医药 卫生导报 , 较少 , 安全可靠 , 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病情使用。 2 0 1 0 , 1 6 ( 1 ) : 4 2 — 4 5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l e t f c o l o n c a n c e r w i t h a c u t e o b s t r u c t i o n
s t ge a I o p e r a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 o d s 7 6 p a t i e n t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i t h a c u t e o b s t r u c t i o n o f l e t f c o l o n c a n c e r c h o —
[ 7 ] 张赞 , 沈丽君 , 王勤美 , 等. 影 响复杂性外伤性 视 网膜 脱

63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的外科治疗体会

63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的外科治疗体会

【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 肠梗阻 ; 一期切除吻合术
【 中图分类号1R 2 【 7 6 文献标识码1A 【 文章编号117 — 7 12 0 )5 10 0 6 3 9 0 (0 8 1— 7 — 2
Sur i a e m e 3 Ca e i h c e Obs r tve Le t Col g c 1Tr at nt of 6 s s w t A ut t uc i f oni c Car i・ c・
法为尽可能将扩张的肠管提出腹腔 外。先用粗穿刺针抽肠腔内
气体 , 必要时用带有侧孔 的吸引器头再进行彻底的减压 。如减压
仍不彻底 ,可 以切开肠壁用将梗阻部位近侧肠管置于大容器边 缘, 戳孔或切 口, 捋挤近段肠管排 出肠 内容物 。灌洗具体操作方 法 : 除阑尾 , 切 于其残端用 吸引器吸净结肠 内气体 , 吸引时注意 保护好术野 , 避免污染。肠气排空后 , 于阑尾残端插 入一根 2 4号 Fl oe y氏导管插入盲肠 , 扩张气囊后将一输液瓶与导管连接 , 于 再 梗阻近端结肠 腔 内距肿瘤 5 1c 处放置一 直径约 3 c ~ 0m . m塑料 5 管, 用丝线缚 紧 , 塑料管远端接消毒盆 , 形成一灌洗 系统 。灌洗液 为生理盐水 2 0 m +庆大霉 素 4 00 L 8万 U, 将温盐水配制好的灌洗
【 y Wo d 】 L f c ln c c r i o ;I ts n b t c in r r e c lc o Ke r s e oo i acn ma n e t a o sr t ;P may h mioe tmy t il u o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 ,在保守治疗效 果不明显而又无法进行必要 的术前准 备情况下 ,急诊行剖腹手 术, 争取一期切除 吻合 , 能减 轻患者痛苦 和经济负担 , 但在术 中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80例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80例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80例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情况。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患者8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中高分化管状腺癌30例(37.5%),低分化腺癌23例(28.75%),绒毛状腺癌27例(33.75%)。

本组80例患者全部经ⅰ期手术治疗痊愈,没有肠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伤口均为甲级愈合。

结论选择适宜病例进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大肠癌为临床最常见的恶性消化性肿瘤,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导致肠腔狭窄,进而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发生。

左半结肠癌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大肠癌性梗阻[1],常规临床手术需要分期进行[2]。

为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情况。

本文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患者8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患者80例。

其中男性56例(70%),女性34例(42.5%),男女比例为1.65:1;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50.21±1.21)岁;梗阻位置直肠上段21例(26.25%),结肠脾曲34例(42.5%),降结肠18例(22.5%),乙状结肠7例(8.75%);所有患者均经本院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

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均符合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指征。

1.2方法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体征检查,完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会诊,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前进行胃肠减压,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补充体液预防电解质失衡。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根治手术治疗分析进展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高龄化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率也在显著提升。

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死亡率很高,而且预后的效果不尽人意。

医疗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治疗的水平质量得到迅速提升,腹腔镜下切除术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在治疗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具有很高的安全可行性,能满足与开腹手术一致根治性的需求。

本文对50例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探讨获得令人满意临床疗效的途径。

关键词:左侧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根治手术;临床治疗;进展;探讨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29-021 一般资料对50例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50例患者中有22例男性,28例女性。

其年龄范围在31至73岁之间,17例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占总数的34%。

患者的发病时间是6h,伴有腹胀、腹痛、肛门无法排气排便等症状。

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发现存在横结肠扩张、积气升结肠等症状。

2 治疗方法使用纤维结肠镜对18例患者进行检查,12例在结肠脾区域发现病变,6例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相交处。

选择低压钡剂灌肠造影的方式对剩余32例患者进行检查,8例病变部位在结肠脾区域,14例在乙状结肠发现梗阻段,10例在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相交的地方。

对患者左半结肠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乙状结肠侧端与横结肠施行吻合术共28例,对患者乙状结肠施行根治性切除术,直肠侧端与降结肠施行吻合术22例,所有患者都选择运用国产32圆形吻合器来作为吻合的工具。

手术顺利完成之后再对50例患者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得出以下结果:18例黏液腺癌,32例腺癌。

3 肠道清洁方法在根治术的基本原则下顺利施行左侧结肠游离之后,把纱条放置在与肿瘤距离为十厘米的肠管上,将系膜缘的肠壁切开一个小口,从切开的小口把直径大约为30mm,已经消过毒的螺纹放入管肠腔里面,放入的长度在5至10em之间,把一端螺纹管放入手术之前准备好的杂物垃圾桶中,再使用纱条把螺纹管与肠管捆扎起来,并保证结实牢固。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吻合临床分析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吻合临床分析

上缘 1c 为 肠 管预 切 吻 合 处 , 0m处 置肠 钳 ; 肠 钳 与 肿 瘤 之 间切 开 在 肠壁 , .c 径 的 螺 纹 管 , 端 于肠 腔 , 布 带扎 紧 肠 管 于 螺 置2 5 m直 一 用
纹 管 。 纹 管 另 一 端 置 手 术 台 下 无 菌 塑料 袋 , 紧 袋 口 。 开 肠 螺 扎 松 钳, 将近 段肠 内容物 由近 及远 、 慢 挤压 , 缓 引入 塑料 袋( 如小 肠有 积 液、 积气 者 , 则将 其 挤 入盲 肠 )对 盲 肠稍 作 游 离后 , 除 阑 尾( 阑 。 切 如 尾 已切 除 者 , 可在 结 肠 带 处 切 开 盲肠 )经 阑尾 残 端 置 2 F , 4 气囊 ( 或
例, 直肠 上 段2 。 全 梗 阻3 例 , 完 全梗 阻2 例 。 病 前均 有 腹 例 完 8 不 4 发
3 .%, 中 并发 切 口感 染4 , 55 其 例 肺部 感 染 3 , 腔脓 肿4 , 对 例 腹 例 经 症 处理 后 均痊 愈 。 治疗 组 3 例5 l 年后 存活 1例 , 6 存活 率 为 5 .% 对 16 照组 3 例 5 l 年后 存 活 9 , 例 存活 率 2 .%。 90 3 讨 论
左 半结 肠 急症 手 术 , 传统 方法 主 张分 二 期 进行 , 这种 分期 手 但
胀 , 部 隐 痛 , 轻 时 重 , 都 以 急 性 腹 痛 人 院 , 典 型 的 肠 梗 阻 腹 时 全 有
症状 。4 不完 全 性梗 阻 中 ,例 因 钡灌 肠 例 因肠 镜检 查 后 造成 2例 7 2
生 率 为 1 . %, 中 并 发 切 口感 染 2 , 部 感 染 1 , 腔 脓 H 2 61 其 例 肺 例 腹 e
例 , 对症 处 理 后 均痊 愈 , 照 组术 后 出现 并 发 症 l 例 , 生率 为 经 对 1 发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I期手术治疗体会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I期手术治疗体会

例 .2 例吻合 口漏患者其 中 1 例 曾行 2 次手术 ,第 1 次 因误 诊 为 肠 套 叠 行 松 解 减 压 术 ,术 后 发 生肠
漏 ,1 月 后再 次 发生 急性 肠 梗 阻 ,第 2次手 术 时 发 现 乙状 结肠 癌 ,经仔 细松 解粘 连 ,术 中肠道灌 洗 和
I期肿 瘤切 除吻合 使 患 者痊 愈 ,随防 8 a 仍健在 .
1 3例 左半 结 肠癌 梗 阻 ,其 中 1 1 例行 I 期切 除吻 合 术 ,1 例行 H a r t m a n n手 术 .
2 结 果
本组 1 5例患 者 ,全部 好转 出院 ,无 死亡病 例 , 发 生并 发症 4例 ,其 中切 口感 染 2例 ,吻合 口漏 2
发急性肠梗阻 ,目前多主张行 I 期切除吻合术 .玉 溪 市第 三人 民 医 院 2 0 0 4年 5月 至 2 0 1 2年 4月 共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 1 5 例 ,现 回顾 分析 如 下 .
梗 阻表 现 ,全部 有 腹痛 、腹 胀 、呕 吐 ,肛 门停 止 排 气 、排便 ,部分 患 者可见 腹 部 闭袢性 肠 型 .腹 部 x 线 平 片 显 示 多 数 大小 不 等气 液 平 面 或 巨大 胀 气 肠 袢 .出现 急性 梗 阻症 状 至就 诊 时 间为 8 h~3 d .术 前 根据 患 者症 状 、体 征 、直 肠指 检 及 C T所 见 初 步
患 者入 院后 积 极完 善各 种术 前检 查 ,处 理并 存 疾 病 .作好 术前 准 备 ,立 即禁食 ,给予 持续 而有 效 的 胃肠 减 压 ,补 充 血容 量 ,纠正 水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失 衡 和休 克 ,应 用 抗 生 素 .保 守 治疗 2 4— 4 8 h后 症 状 未 见 好 转 行 急 诊 手 术 治疗 .1 5例 患 者 全 部 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69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提高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2月开始实施优化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治疗,术前注重患者进行手术的条件,加强控制手术中的不利因素,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预防措施。

选取措施改进前后进行ⅰ期手术的69例患者,将改进前的34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改进后的3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ⅰ期手术标准:(1)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病程短,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机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较长手术时间的治疗。

(2)发生梗阻的时间相对较短,患者肠壁水肿程度轻,肠管的色泽和血供均良好;利用肠道灌洗能去除固体粪便,并且细菌清除较为彻底;腹腔污染程度低,无过多的外渗液。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ⅰ期手术治疗。

术前进行胃肠减压,并用肥皂水进行灌肠,合理补液,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术中:游离肿瘤生长部位的近端结肠系膜,将梗阻断端放于腹腔以外,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和术野,用手术衣袖裹住断端,挤出结肠中的粪块,排
空后,将阑尾切除,在阑尾的断端植入气囊导尿管,充气固定,行结肠灌洗,灌肠结束后,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受牵连的组织;切除完成后,行断端吻合,并加固浆肌层的缝合;完成吻合后,另外冲洗腹腔,在腹腔内于吻合口下方放置引流管[3]。

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另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有异常,及时处理。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和改进以下措施。

(1)术前术后抗生素使用足量,通常进行头孢类+庆大霉素+甲哨唑的联合使用,术后使用抗生素因在腹腔引流通畅前提下使用,否则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肠道菌群失调,甚至真菌感染。

可根据引流液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

(2)结肠减压方式进行改进。

对梗阻部位拟定切除的肠段进行戳孔,将其中的粪汁进行抽吸减压,减少一部分污染物的堵塞,排空后,将阑尾切除,在阑尾的断端植入气囊导尿管,充气固定,行结肠灌洗,灌肠结束后再进行肠段的切除,避免在结肠灌洗过程中大量液体丢失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游离肠断和手术视野的充分显露,且在减压的速度和保证无污染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3)腹腔引流要彻底充分,使用引流管时,注意周围组织的保护,尽量使用较粗的导管,术后经肛门留置肠道减压管,这里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肠道减压管须超过吻合口平面,并在保证手术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加快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机体的伤害。

(4)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各项指标,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另外,
通过静脉给患者补充营养,输入白蛋白,以减轻吻合口水肿,促进吻合口愈合。

使用针灸以及药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尽早由静脉营养恢复为肠内营养,而肠内营养可由肠内营养液(瑞素)过渡,因肠内营养液经肠道吸收较为完全,形成粪便少,不会对吻合口造成大的张力。

(5)心理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术后患者痛苦、花费高,治疗期间患者需承受巨大痛苦、精神、经济压力,其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难免会出现消极心态甚至抱怨,此时主管医师应该更具有耐心,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让其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机制,充分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本研究通过仔细全面分析ⅰ期手术的治疗条件和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采用分段戳孔灌洗方式进行合理充分的灌洗,术后采用经肛门留置肠道减压管,促进患者肠道排气以及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及积极的心理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了患者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singhalr,hullp,budhoom.management of left side colorectal emergencies. results of postal
questionnaire[j].m-inervachir,2007,62(6):437-441.
[2]aysane,dincelo,bektas h,et al.polypropylenemesh covered colonicanastomosis. results of a new anastomosis tech-nique[j].int j surg, 2008,6(3):224-229.
[3]karliczeka,benaronda,zeebregtscj,et
al.intr-aoperativeischemiaof thedistalendof colon anastomosisasdetec-ted with visiblelight spectroscopy causes reduction of anastomoticstrength[j].j surg res,2008,152(2):288-295.
[4]schulerj g.proximal diversion for failed rectal anastomosis[j].operative techniques in general surgery,2008,10(1):11-20.
[5]parison of one-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of acutecompleteobstruction of left and right colon[j].amj surg,2005,189(4):384-387.
(编辑:韩珊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