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复习教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复习教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复习教案(含练习题及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的复习课。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如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责任的认识仍较模糊,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还不够明确。

此外,部分学生对不负责任的后果认识不足,缺乏自我约束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明确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并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使学生明白不负责任的后果,提高自我约束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责任与角色的关系2.如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3.不负责任的后果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责任和角色的关系。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教师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并提出问题:“案例中的人物有哪些角色?他们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6.2《做负责任的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6.2《做负责任的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同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增强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2.通过了解社会中积极承担责任的事例,认识到责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理念的认同。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和积极面对责任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坚韧、自信的人格品质。

4.引导学生在面对责任时,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5.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内涵,包括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增强学生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和敏感度。

6.激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提高学生履行责任的能力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和选择责任。

2. 掌握面对不同类型责任(自愿选择和非自愿选择)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难点: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判断责任的性质,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和承担责任。

2.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积极承担责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桥,存在安全隐患。

镇政府发出通知,希望有人能承担起维修这座桥的责任。

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人站出来。

提问学生: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呢?因为人们可能会考虑到承担这个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

2.接着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责任时的态度和可能的选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负责任的人。

(二)讲授新课1.责任的代价与回报(1)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一位志愿者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时的忙碌身影,一位医生在深夜还在医院值班的情景,以及一位运动员在艰苦训练的画面。

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能看出这些人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这些人付出了时间、精力,可能志愿者还需要自己支付一些费用用于帮助他人,医生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运动员要承受艰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等。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八上道法 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之情。

2、能够对自己负责,也能够对他人负责。

3、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主问题设计】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2、2、责任和角色的关系?3、认清角色、承担责任的意义?4、4、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意义?5、他人对自己负责的意义?表现?【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2020年,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让世界趋于静止和疏离,人人谈“毒”色变,避之而不及,但仍有一群人逆行而上,用生命勇担责任,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新课讲授出示学习目标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2、责任和角色的关系?3、认清角色、承担责任的意义?4、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意义?5、他人对自己负责的意义?表现?板块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一)探究与分享笔记1 责任的含义及来源?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来源:①来自对他人的承诺②职业要求③道德规范④法律规定等(二)现在的我们VS将来的我们我们扮演着哪些角色?【主问题处理过程】是什么驱使他们逆行而上,无怨无悔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付出努力?学生根据出示的目标自读文本,浏览重要内容,熟悉知识。

下面这些责任来自哪里?笔记2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什么?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笔记3 认清角色、承担责任的意义?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版块二责任你我他(三)探究与分享笔记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表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尊重和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4.激发学生爱心和正能量,促进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内容:第一节:理解责任1.什么是责任?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责任?2.责任与义务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第二节:社会责任感1.为什么要培养社会责任感?2.如何认识和感受社会责任?3.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第三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1.什么是社会公共事务?为什么要积极参与?2.如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3.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性。

2.对话交流法: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责任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责任的理解。

4.互动游戏法:设计互动游戏和竞赛,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节:理解责任1.教师引入责任的概念,让学生讨论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介绍责任与义务的区别,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如何通过行动来履行责任。

第二节:社会责任感1.教师介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和感受社会责任,鼓励他们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3.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第三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1.教师介绍社会公共事务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公共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和方法。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叶县仙台镇初级中学杨进群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叶县仙台镇初级中学杨进群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具有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怀。

(2)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3)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

3.知识目标(1)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2)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教学重点】公民必须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多媒体展示:第一框体《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知识框架。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承担责任,首先要学会承担集体的责任。

当然,仅仅学会承担集体的责任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学会承担社会、国家的责任,尤其是在国家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默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板书)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板书)第一环节: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1、李文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深切地感受到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于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

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九年级(4)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问题设置:(1)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点拨、评价。

教师归纳: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2. 培养学生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提高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1. 责任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2. 如何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会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责任的认识和体会。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承担责任的情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责任意识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程度。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责任故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责任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责任是对他人和自己的承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责任案例,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责任行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负责任的人和事,以及他们是如何承担责任的。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承担不同责任的情景,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发放责任意识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进行自我评估。

2. 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学生在责任意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责任意识。

八、总结提升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2.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行动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步骤。

2. 要求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按照计划执行,并将自己的体会和成果进行分享。

十、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班社会责任感的教案

大班社会责任感的教案

大班社会责任感的教案一、认知目标: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三)探讨明责任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

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

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玉山县冰溪中学叶培伟设计理念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全过程。

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根本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区域的发展。

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二框题内容。

本框题是在学生探讨了“我与集体”的关系后,继续引导学生探讨“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以达到教育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课标要求。

它承接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之后,也为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好了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两目内容组成。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来源、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承担的责任。

但学生接触社会较少,社会责任意识较模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尽一份责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维护国家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能力目标:1、具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能力。

2、具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无私奉献,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2、勇于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体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快乐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当堂训练】(单选)
(2009·重庆潼南)今年4月,又一批优秀大学毕业
生通过选拔到我县农村基层担任‘‘村官",对大
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做法,你认为下列理解错误
的是 ( )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A
C.他们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他们既支援了农村建设,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
会责任感的是 ( ) ①“保姆”民警李海峰情系百姓,尽职尽责 做好本职工作 ②由于家庭贫困,浙江传媒学 院学生巫小宾带着一万斤自家种的柑橘来到 学校卖了凑学费 ③著名演员濮存昕担任预防 艾滋病形象大使 ④菜农捐菜,明星送水,全 国各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抗旱救灾募捐活 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第三环节:热点回顾
7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 应尽的责任。
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 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 家的荣誉和利益。
8
2008年汶川大地震
9
10
11
(1)什么时候最能考验公 民的责任意识? (2)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 为国家分忧,承担社会责 任?
12
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 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 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2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
二、学习任务:
1.怎样承担(如何履行)对社会的责任? 2.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重任是什么? 3.青少年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4.青少年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意义?)
2
3
现在和平时期我们不再面临 枪炮的袭击,此时我国的国家尊 严是否得到了尊重呢?
示我们 ( )
A.参加公益活动是维护集体荣誉的最高表现
B.要积极为社会多作贡献 C.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D.参加志愿者活动比学习更重要
BC
27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 愿。他们这样做说明了
A.他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C
A.①④ C.①②③
B.②④ D.①②③④
31
5、作为公民,我们在做好自己本
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
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
的是:( )
A参加义务植树
B
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D无偿支助爱滋病孤儿 32
6、2008年5月,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某
38
12、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三位大学
C 生为救2位落水少年,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
命。三位大学生的行为( ) ①是正确的,只有舍身去奉献社会,才能承 担社会责任 ②具有较强的个人荣誉感和 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 ③体现了高尚的思想 道德觉悟,弘扬了见义勇为的社会主义道德 风尚 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 的崇高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中得以提升
26
难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当堂训练】
(2009·广东湛江)(双项)2008 年11月13日至15
日,广东省第五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
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在湛江市
举行。“山洽会"期间,共青团湛江市委精选出来
的志愿者们发挥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
志愿者精神,出色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任务。这启
校九年级的团员,尽管学习很紧张,但他们仍然主动
利用星期天开展公益活动,擦洗街道上的栏杆。有的
同学不理解,认为就要期中考试了,应该珍惜时间好
好学习。对此你的观点是( )
①作为公民,我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关
爱社会的责任
②奥运会是北京市的大事,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
氛围
③北京是我家,开展公益活动靠国家
17
校园植树 18
中国青年志愿者防沙治沙绿色行动 19
无偿献血
20
3.青少年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1)参加义务植树
(2)向居民宣传防火(禁毒、环保、法 律)知识等
(3)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4)节假日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慰 问、演出、打扫卫生等
······
21
4.青少年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意义?)
13
国家兴亡 我的责任
❖ 作为青少年,我们肩 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4
四、自学效果检测:
1.怎样承担(如何履行)对社会的责任?【重点】
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 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人心齐,泰山移
B
D.他们自觉地服从集体的安排
28
2.构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你我
齐参与,为此,当代青少年的社
会责任( )
A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升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就读
C.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D.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29
3、广州市某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因病重住
进了医院,但家庭贫寒没钱医治,同学们
❖ 2010年9月7 日上午,15 名
中国渔民正用自己的拖网渔
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捕捞海
产品。10 点15 分刚过,日
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突
然出现,与在此正当捕鱼的
中国渔船发生碰撞事故。随
即,这一事件引发了中日两
国之间的激烈外交摩擦与民
意对抗。
4
2005年4月,当时,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历
史,加上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此前多次公然参拜
靖国神社,极大地惹怒了中国老百姓,全国多地都掀
起了反日浪潮。
5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
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这一公然践踏中国主权的行为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极大不满。国
内又一次爆发了大规模反日游行。
22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 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年龄大小、时 间早晚、精力投入多少,而在于参 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和实际 行动,这样社会生活才会变 得更加美好。
23
(提升)我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面临就业压力、家庭收入低、住房就 医困难、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自然环 境被污染、权力腐败和社会犯罪等。
面对我国的社会现实,我们青 少年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C.国家利益、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

D.热心奉献,从不索取
35
9、下列行为中,能够体现公民正确承
C 担责任的是 ( )
A.未经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
希望工程
B.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没
有报警
C.小华制止同学在公园的草坪上踢足

D.小刚的爸爸让正在读八年级的小刚
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36
10、每一年,我国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
识 16
热热心心公公益益 服服务务社会社会
什么是社会公益行为?
社会公益行为就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 围里做一些利于他人、利于社会的好事, 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保护一些需要保 护的事物。当你为贫困者捐助时,当你不 乱丢垃圾时,当你捡起公园草地上的易拉 罐时,当你为一次公共活动工作时,就是 在行社会公益。
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走向西部,服务
西部,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做法,你认为下列
理解正确的是 ( )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是“曲线就业”的无奈
D
C.他们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D.他们既支援了西部建设,又使自身价
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7
D 11、下列属于热心公益事业,体现强烈的社
(1)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
会。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
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 以提升。
(2)有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知识,培
养社会责任感和各种能力。【对个人】
补充知识点: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有利于构建互助和谐的社会。【对社会】
24
❖(拓展)关注社会问题,树立忧患意 识①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关注这些 社会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②激励自己做好准备,积累知识,锻 炼能力,在未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 献的人
❖③积极回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当别人 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去帮 助救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5
知道后,都纷纷为他捐款看病。这一行动
说明( )
A.社会需要关爱,人们需要互帮互助
B.为国分忧,勇挑重担是公民义不容辞的
责任 C.个人离不开集体 D.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
A
30
4.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应做到( )
①胸怀天下,勇于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②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

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④ “舍大家,保小家”
④檫洗街道上的栏杆是环卫工人的工作,中学生没有
必要去檫洗 A 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④
C
33
7、人民网载文指出,近年来,在全国各地,
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热心公益事
业,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公益事业
和志愿性活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为越来
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参与志愿者活动 ( )
A.有利于保护个人的利益 B.是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 C.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