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医学超声考点

医学超声考点

医学超声考点
医学超声(ultrasound)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应
用于临床诊断、疾病跟踪和手术引导等方面。

以下是医学超声的一些常见考点:
1. 超声基本原理:了解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本原理,包括声速、频率、波长等概念。

2. 超声图像解剖学:掌握人体各个部位的超声图像解剖学,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胎儿等。

3. 超声影像评价:能够根据超声图像评价器官结构、形态、大小、位置和运动等特征,识别正常和异常表现。

4. 超声诊断技术:熟悉常用的超声诊断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弹性成像等。

5. 常见超声检查:了解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方法和特点,包括妇科超声、儿科超声、心脏超声、肝脏超声等。

6.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操作:掌握使用超声技术进行引导下的各种介入操作,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引导射频消融等。

7. 超声图像质量控制:了解超声图像的常见伪影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能够进行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8. 安全和急救应用:了解超声的安全性和应用于急救情况下的
特点,如快速评估创伤、心肺复苏等。

以上是医学超声的一些常见考点,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考点,可以更好地应对医学超声的相关考试和实际应用。

超声的知识点

超声的知识点

超声的知识点超声波(Ultrasound)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超过了人类能听到的范围。

超声波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逐步介绍超声的基本原理、成像技术和应用领域。

1.超声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通常大于20kHz。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是通过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体的震动来实现的。

当这些物质受到电场或磁场的激励时,它们会以特定频率振动并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在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中的超声成像技术,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影像。

2.超声的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来获取影像。

它通过探头发射超声波并记录超声波从不同组织反射回来的时间和强度差异来构建图像。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的速度取决于组织的密度和弹性。

由于不同组织的密度和弹性差异,超声波在组织间的传播速度也不同,从而使得超声波在不同组织间发生反射。

通过测量反射的时间和强度,超声成像设备可以重建出组织的形状、结构和运动状态。

3.超声的应用领域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超声检查:超声成像可用于检查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和血管等,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超声治疗:超声波的热效应可以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关节炎和肿瘤等疾病。

•超声聚焦:超声聚焦技术可以通过聚焦超声波的能量来精确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超声清洗:超声波的辐射和震荡效应可以用于清洁和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工业应用:超声波可以用于测量距离、液位和材料的厚度等工业应用,如无损检测和材料研究。

总结: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由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体震动产生。

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来获取影像。

超声技术在医学、工业和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超声检查、超声治疗、超声聚焦、超声清洗和工业应用等。

这些应用使得超声波成为一种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测和治疗工具。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 kHz的声波,它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超声技术非常安全、无创且无辐射,因此成为医疗影像学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超声基本知识及其操作。

一、超声的原理超声波是由发射器产生的机械振动,通过介质中的传播而形成,它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当超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或器官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形成图像。

二、超声的应用1. 临床诊断: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器官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常用于妇科、肝胆、泌尿、心脏等方面的诊断。

2. 孕产妇保健: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胎盘情况等,对胎儿健康的评估和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3. 超声治疗:超声波能够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化学效应,可以用于肿瘤治疗、消融治疗、溶栓治疗等。

三、超声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保持放松,涂抹适量的超声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2. 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常见的有线性探头、凸面探头、阴道探头等。

3. 调节超声机参数:根据具体检查需要调节超声机参数,包括增益、深度、频率、动态范围等。

4. 探头放置和移动: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检查区域上,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通过移动探头可以观察不同角度和位置的组织结构。

5. 图像获取和保存:根据需要获取图像,可以通过冻结图像、保存图像或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

6. 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图像特征和临床病史进行结果解读,并撰写相应的超声报告。

四、超声的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遵守医疗伦理规范。

2. 操作前要熟悉超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基本操作技巧。

3. 注意超声探头的消毒和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4. 操作时要耐心细致,避免漏检或误诊。

5. 结果解读时要结合临床资料,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6.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一、基本原理超声检查( ultrasound examination)是根据声像图特征对疾病作出诊断。

超声波为一种机械波,具有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通过各种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分界面时,将发生反射或散射形成回声,这些携带信息的回声信号经过接收,放大和处理后,以不同形式将图像显示于荧光屏上,即为声像图(ultrasonaogram 或echopram ) ,观察分析声像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可对疾病作出诊断。

二、相关概念(一)超声波超声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即大于20000Hz的声波。

能传播声波的物质叫介质。

临床上常用的超声顿率在2~10MHz之间。

(二)反射与折射声波在人体组织内按一定方向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分界面,即产生反射与折射,可利用超声波的这一特性来显示不同组织界面.轮廓,分辨其相对密度。

(三)分辨力与穿透力超声波具有纵向和横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与超声顿率有关,频率越高,纵向分辨力越高;横向分辨力与声束的宽窄有关,声束变窄.可提高横向分辨力。

(四)声能的吸收与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其声能逐渐减少,称为减。

在人体组织中衰减的一般规律是:骨组织>肝组织>脂肪>血液>纯液体。

其裟减对特定介质来说是常数,超声通过液体几乎无衰减,而致密的骨化.钙化和结石,衰减值特别大,其后方减弱以致消失,出现声影。

(五)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使局部升温,并向周围组织传导。

另外,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还有空化作用和机械作用。

超剂·声波照射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超卢波照射的剂量和时间,根据不同个体和检查器官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也可有目的地利用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如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肿瘤。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Daoppler effert )是指发射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因运动而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

超声基础知识介绍

超声基础知识介绍

频谱多普勒
多普勒波包括以下含义(数据) -速度 -速度范围(宽度) -血血流量大大小小 -血血流方方向
一一个心心跳周期
宽的速度范围
快 迎向 基准线 逆流 快 最高高峰 时间 慢 背向
收缩 舒张 舒张结束
脉冲波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
脉冲波多普勒(PW) Pulse Wave
Ø 发射和接收是同一一个晶片片 Ø 卓越的距离分辨率 (Range Resolution) Ø 流速测量上限值受奈奎斯特频率限制 Ø 脉冲重复频率(PRF)决定流速的测量 范围,极限约 5 ~ 7m/s
无无法显示示图像。您的计算机可能因内存不足足而而无无法打开图 像,或图像已遭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次打开 该文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示红色色 x ,则可能需要删除此图像, 然后重新插入入该图像。
潜艇
5. 超声诊断的优点
• 安全、无无辐射。适用用于胎儿儿诊断。 • 设备可移动,成本低。 • 实时成像 • 通过扫描角角度变化,获得更佳的图像。 • 多普勒-检测血血流量信息。
彩色色多普勒
受角角度影响、受其他运动影响、易混迭
能量多普勒及与彩色色多普勒的区别
能量多普勒基本原理:
是取其红细胞的能量总积分,配以红色色成为血血流 信息的图像显示示。彩色色亮度表示示多普勒信号能量的大大小小。 血血流信号显示示与血血流方方向无无关
二二者的区别:
• 彩色色多普勒—速度信息,能量多普勒—能量信息。 • 显示示与血血流方方向的关系: 彩色色多普勒—有关(红迎蓝离),能量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勒—无无关 显示示与角角度及混叠的关系 彩色色多普勒—有关, 能量多普勒—无无关
超声原理
超声波仪器的成像原理
• 探头发射声波 • 不同组织界面面反射声波 • • • 探头接收声波 信号处理(主机) 显示示图像(显示示器)

超声基础知识部分

超声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单元超声波检测的物理基础1、机械振动:有些物体在某一固定的位置(即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形式被称为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2、自由振动:做振动的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离开平衡位置以后就能自行按其固有频率振动,而不再需要外力的作用,这种不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3、无阻尼自由振动:理想情况下的自由振动叫无阻尼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时的周期叫固有周期,自由振动时的频率叫固有频率,它们由振动系统自身条件所决定,与振幅无关。

4、简谐振动: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无阻尼自由振动称为简谐振动,简称谐振。

5、在周期性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个周期性的外力称为策动力。

6、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机械振动振源和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7、波长: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即一个“波”的长度),用符号λ表示。

波长的常用单位是毫米(mm)或米(m)。

8、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动通过某一位置的完整波的数目,称为波动频率,也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用符号f表示。

频率的常用单位是赫兹(Hz),即(次)/秒。

波的频率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9、周期:周期在数值上等于频率的倒数,它是波动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

周期的常用单位有秒(s)。

10、波速:在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振动相位)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用c表示,其常用单位为米/秒(m/s)。

波速的影响因素有:(1)介质的弹性模量和密度;(2)波的类型;(3)传播过程中的温度。

11、惠更斯原理:媒质中波动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决定新的波阵面。

惠更斯原理对任何波动过程都适用,不论是机械波或电磁波,不论这些波动经过的媒质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确定波前的几何形状和波的传播方向。

超声基础知识.doc1

超声基础知识.doc1

超声基础知识.doc1第⼀章、超声诊断物理基础第⼀节超声波的概念⼀、超声波的基本概念1、声波的性质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听觉范围(20~20000HZ)的⾼频声波,即:频率>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的振态在固体中有纵波、横波、表⾯波、瑞利波、板波等多种振态,⽽在液体和⽓体中只有纵波振态,在超声诊断中主要应⽤超声纵波。

2、诊断常⽤的超声频率范围2~10MHZ(1MHZ=106HZ)3、超声波属于声波范畴它具有声波的共同物理性质①⽅式------必须通过弹性介质进⾏传播在液体、⽓体和⼈体软组织中的传播⽅式为纵波(疏密波) 具有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特性,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空⽓、⽔、软组织、⾻骼)分别具有不同的声速和不同的衰减等②声速------在不同介质中,声速有很⼤差别:空⽓(20℃)344m/s,⽔(37℃)1524m/s,肝1570m/s,脂肪1476m/s,颅⾻3360m/s⼈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的声速相近。

⾻骼的声速最⾼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基本物理量声学基本物理量波长、频率、声速及三者的关系λ=С/f 声速:不同介质的声速空⽓(20℃)344m/s、⽔(37℃)1524m/s、肝脏\⾎液1570m/s、脂肪组织1476m/s、颅⾻3360m/s。

⼈体软组织平均声速掌握1540m/s 三、声场(⼀)超声场概念超声场是指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

超声场简称声场,⼜可称为声束。

(⼆)声场特性1、①扫描声束的形状、⼤⼩(粗细)及声束本⾝的能量分布,随所⽤探头的形状、⼤⼩、阵元数及其排列、⼯作频率(超声波长)、有⽆聚焦以及聚焦的⽅式不同⽽有很⼤的不同②声束还受⼈体组织不同程度吸收衰减、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影响即超声与⼈体组之间相互作⽤的影响。

2、声束由⼀个⼤的主瓣和⼀些⼩的旁瓣组成超声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向总有偏差,容易产⽣伪像。

超声基础知识ppt课件

超声基础知识ppt课件

18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亮度/辉度 brightness) 图像
B模式表现为亮度指示模式。B模式是一种组合成像模式,它可以把人体内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界面在图像上显示出来。
19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0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1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2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3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4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5
当超声波遇到朝相同方向运动的目标时, 反射回波是以相对较低的频率返回的
当超声波遇到静止目标时,反射的回波是以相同的频率返回的
当超声波遇到朝相反方向运动的目标时, 反射回波是以相对较高的频率返回的
2. 超声成像模式 – 彩色多普勒效应
35
这幅图象是用彩色来表示平均速率。
通常情况下的超声波束
此区域为 红色, 所以流向超声波束的方向, 方向从左到右
此区域为 蓝色, 所以背向超声波束的方向, 方向从右到左
2. 超声成像模式 – 彩色多普勒效应
36
使用强度来代替速率标识血流的信息。我们称之为能量多普勒 (PDI)。彩色血流是没有角度依赖性的, 而且不会产生混叠。
吸收是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或反射的过程中,由于体内组织的特性使声能耗失,耗失的能量转换为热能的现象。
1. 超声基础知识
12
频率与灵敏度和衰减性是相关的
能量/声强与灵敏度和衰减性是相关的
回声强度
cm深度
噪声
回声强度
cm深度
无TGC
有TGC
TGC
TGC - Time Gain Compensation 时间增益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探头频率的降低, 穿透力增加,但光点增 粗,分辨力下降。
(箭头所示)
动态范围(Dynamic Control):
是指接收不失真回声信号的最大信号电压 与最小信号电压之比。单位是分贝(dB), 分贝是个对数单位,采用它可以把相当大 的电压比值用相当小的数值来描述信号比 值。
保持较大的信号动态范围而不失真, 图像信息量则丰富,反差则小;若信 号动态范围较小,图像信息量相对减 少,反差增大。
超声的基本知识
陈仓区中医医院 B超室 朱浩峰
一、超声的概念:其本质为高频变化的压力
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超过成年人听觉阈值的 上限,在20千赫兹以上。
二、频率: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医学诊断用超声
频率一般在
1MHz---20MHz间。
三、超声的传播速度:超声在人体软组织
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 1540m/s。
彩色多普勒多功能超 声诊断仪组成:
主要由探头(换能器)、
主机(信号处理系统)、
显示器及记录打印装置等组成。
八、超声检查的 准备工作
机器的准备:
校对电源及仪表 —— 操作面板使用 —— 选择合适的探头及频率 ——Βιβλιοθήκη 超 声受检者的准备:

上腹部检查 ——
盆腔检查——

其他检查 ——

检查者的准备:
了解病史,明确检查目的要求 —— 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做好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
B型:显示与超声束扫描的切面回声 图像,界面回声强弱由明暗度(灰阶) 表示,属于亮度调制型的二维图像。
M型:可用于显示脏器各层次的运 动回声曲线,属于辉度调制型。
D型:脉冲波多普勒(PW)
D型:连续波多普勒(CW)
CDFI型:用色彩编码不同方向流动的血 细胞,并将色彩叠加在二维扫描图像上。
七、超声诊断仪的组成
动态范围
适当
过小
过大
聚焦(Focus):
通过聚焦可使聚焦区超声束变细,减少远场声束 扩散,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可调节聚焦的位置(Focus Position)及聚焦点 的数目(Focus Number)。
一般使聚焦点置于感兴趣区。
聚焦点的数目越多聚焦效果越好,但时 间分辨率(帧频)降低。
从一点到多点聚焦
一点聚焦
适当
过深
两点聚焦
适当
过深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头 面 部 的 应 用
腮腺炎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颈 部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胸 部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腹 部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腹 部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妇 科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加大增益,可使回声放大倍数提高,图像 亮度增加。但增益过大,图像则出现噪音, 分辨力下降。增益过小,又可使某些有效 的信号显示不清或丢失。
增益偏低 增益过低
增益适当 增益过高
增益调节
增益过低
增益适当 增益过高
探头频率 (Frequency) :
现在超声探头多为宽频可调探头, 使用时应根据需要调节探头频率。 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但穿透 率减低,反之亦然。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WFUMB(世界医学生物学超声联合会) 在1996年4月会议上提出: TI(热指数)
一般脏器≤1.0 胚胎<0.3 眼<0.2
MI(机械指数)
一般脏器≤1.0 胚胎<0.3 眼<0.1
六、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A型:显示单声束回声幅度,称为 振幅调制型,以脉冲波形的幅度 显示回声的强与弱。
增益(Gain) 探头频率 (Frequency) 聚焦(Focus) 动态范围 (Dynamic Control)
增益(Gain)
包括总增益(Gain)和分段增益(也称时 间补偿增益TCG或距离补偿增益DCG)
其作用是调节超声诊断仪对接收信号的放 大倍数,决定接收到的回声信号用什么亮 度显示。
在 产 科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产 科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四 肢 血 管 的 应 用
B超的临床应用
在 临 床 治 疗 中 的 应 用
彩色多普勒基本知识
一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当振源(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出现相对 运动时,接收到的振动(声波)频率与 振源(声源)的发射频率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这个频率的 变化称为频移(fd)
四、超声的特性: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使人们利用超声波成为可能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随距离增大逐渐衰减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散 射、绕射、干涉等现象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会在界面 产生冲击和空化现象;在人体组织中传播 时可产生热效应。
聪明的人类充分利用超声波对人们有用的 特性,尽最大能力减小其负面的特性
具体到超声检查过程中,若目 标物朝向探头运动时,回声频率 高于发射频率,称为正频移;若 界面背离探头运动时,回声频率 低于发射频率,称为负频移。
准 备
九、超声探头的选用
➢高频探头: ➢低频探头:
低频探头
应用于腹部脏器
高频探头
应用于浅表器官
十、超声仪器的调节
目的与途径
要用好仪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 的功能,就必须对自己的仪器设 备有一个深入透彻的了解,对其 性能要有熟练的掌握。
建议使用新的仪器前要详细阅读 使用说明书。
调节仪器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伪 像,使图像更清晰,便于鉴别诊 断。
五、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WFUMB(世界医学生物学超声联合会)
1992年发表的关于超声热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声明
中提到
目前使用的简单的B型超声成像设备的声功率, 不可能产生有害的温度升高作用。因此它在至热 方面无禁忌证,包括经阴道、经腹壁及内镜超声 的应用
某些Doppler诊断仪在无血流灌注的实 验条件下,可引起生物学作用的升温效 应。将声束照射时间减少,可是升温降 至最小。输出功率也可调节,应采用最 低输出功率。动物实验研究清楚表明, <38.5 0C可以广泛的使用,包括产科
它是奥地利学者JC·Doppler 于1842年发现的,故名。
彩色多普勒基本知识
在弹性介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当声源以一定速 度接近接受体时,接受体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周 波数就多于声源发出的周波数,即探测到的频率 增高。当声源以一定速度远离接受体时,接受体 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周波数就少于声源发出的周 波数,即探测的频率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