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纪录片《大医精诚》有感

合集下载

《精诚大医》观后感(5篇材料)

《精诚大医》观后感(5篇材料)

《精诚大医》观后感(5篇材料)第一篇:《精诚大医》观后感《精诚大医》观后感“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这是这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一生的真实的写照,也是他一生践行医者至高的品性。

《精诚大医》这部电影以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为原型,同时集众多名老中医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于一体,向我们展示了“国医大师”李振华的精彩人生,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本片以一个女生“哒哒……”的脚步声为开场,真实的表现出了病人在求医时的急迫心理。

然后又以倒叙的手法叙述了李老的一生。

端坐在医堂中,双眼微闭,神色平静,望闻问切,及其符合中医在人们印象中的形象。

李老在平静中又给予患者亲切的关怀,这大概就是病人信任他的原因吧。

那后面排起的长长的队伍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那个人人都食不果腹的年代,李老深知患者的经济情况,他不仅向病人免费提供药物,更是向病人提供饮食,所谓医者父母心,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影片中罗县发生瘟疫,万千民众,一夜之间,痛失子女,看到这里,实在是让人揪心。

李老面对瘟疫,亲自奔赴前线,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以一颗普济众生之心,竭尽所能救助患者。

这让我想到了本次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奋不顾身的精神,原来这种精神从来都不是哪个时代的特殊产物,而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代代传承的优秀品质。

童颜鹤发翁,端坐医堂中,带着一颗悬壶济世之心,用那双回春之手,抚平万千病患的伤痛,这是年迈的他,愈发平静淡然。

身后紧跟的是深深崇拜信任他的学生们——他的希望。

看到这里,我就突然想起了竹,他就是那株高高挺立的竹,当春雨拂过,春笋都嗖嗖的冒了出来,长啊长,长成一片竹林。

那是他的学生,是新时代中医的希望。

孙思邈这样写到:“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3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1大医精诚,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

读了孙思邈先生的《大医精诚》方才了解到,所谓医者,乃智者、仁者、德者也。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具备的是“智”,是能力,治病救人的能力,否则其它都无从谈起。

要知道,学医这条路是永求无尽的,我们不可以把途中某个美景当作终点站,只能稍作停歇,继续向前。

这条路,你走的越多,你所懂得的才能更多。

曾经听老师说过,学医是没有尽头的,你只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拥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才有资格走上这条路。

一代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告诉我们:“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个医德高尚的仁者,应有五柳先生纵情山水、闲云野鹤般的隐士情怀,不求名利,不求闻达;又要有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满腔热血,一旦入世致用,则心系天下苍生。

而今医学界,用一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若寻心怀大仁者,寥若寒星。

治病求医,贫富之差、亲友之别、老幼之差早已不足为奇。

在患难之前,有几个医生能够做到不瞻前顾后、自虑凶吉。

医术精湛,很是重要,可为名医,但多一“仁”字,即为苍生大医!《大医精诚》不仅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展现了优秀的医者该有的精于医术,诚于患者,细心博爱,心系苍生的崇高品质,也向所有医务工作者传递着时代人们最强的呐喊:渴望获得平等而便捷的医疗。

《大医精诚》向世人昭示的那一片更为广阔的至精至诚、心系苍生的天空,那是一片真正属于医者的光明的天空,它驱散了迷失在黑暗中的阴霾,照亮了前方奏响起航号角的路。

作为医生的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肩上的重任又何止是扞卫人类的健康。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身份贵贱,只要我们是一名医务人员,只要我们铭记至精至诚的信念,只要我们保有同情慈爱苍生的心灵,我们就有义务推动医疗的公平和发展,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

《大医精诚》读书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大医精诚》读书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大医精诚》读书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给大家的《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慎重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假设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不管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根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开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典范。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那么,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2个是诚,要求医者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假设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并且要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第一篇:《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我想,如果您有念过《大医精诚》此文,自己心中,所想所愿、所作所为,都跟“苍生大医”完全沾不上边,甚至背道而驰的话,在此,我以病人的身份,向医人再三恳求一件事:只盼您别把《大医精诚》一文,作为“吸引很多病人上门的宣传广告”,就可以把患者们当成摇钱树,借着行医之名,一心就只知紧盯着病人的荷包,肆意榨尽患者们的钱财,使自己的财源滚滚而来,因为,不知有多少被病苦缠身的人,因此负债累累,承受着债权人,上门讨债的经济重担;不知有多少人得了病以后,因此不敢进医院治病,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您是这样,我想,我只是个病人,没资格过问医界,但是,您最后背上了“表里不一”的恶名之外,连《大医精诚》此文的作者,也受到了波及,成为被指责痛斥的对象!“余自幼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家产都因付医药费而荡尽了。

)我很盼望天下的医师,了解重症病人的痛苦实况。

我知道,医师们,要靠赚病人的钱过生活,病人们,也要付出必要的医药成本,但是,“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道理,也但愿所有的“医人”记得!在现代,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很多人付不出庞大的医药费而欠债、缴不出费用而不敢进医院治病,以致最近台湾要设中央健保局,以全国每人每月缴六百元的方式,分担患者的庞大医药费。

看到这样的情况,使我很期待能以最小的“必要性医药成本”,让医药费降低下来,减轻患者的经济重担,重症病人在付“必要性医疗成本”,所花费的费用,经济重担尚且如此!更何况,如果重病患者还碰上了,“一心紧盯着患者的荷包,有意榨尽病人们的钱财,使自己的财源滚滚!”,漠视病人痛苦的医师,那么,重症患者身心痛苦的加剧,就可想而知了!无疑地,是在痛不欲生的重症病人心头,无形地打了一针“致命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慈悲之心,拥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的淑世情怀,相信世间苦难一定会大大减少。

有人说:劳而不获,是一件不能长远的事,当然相对于苦行僧一类理想的人,自当别论.一个好医生的出现,是要读很多很多的书,做很多很多的临床,也有可能出很多很多的医疗事故或偏差,还要本质聪明善悟,还要有人出资给他读书买书或出外就教之类.这样过了二三十年之后,一个大好医生才能出现,这时候,你不让他收费,我不知这算不算过份?我想:出现一个,真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存救苦之心”从事医药的人员,是天下,绝大多数病患,由衷的殷切盼望!请注意,我当初引用的文句,我没有把原文“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之“无欲无求”写出来,就是因为,我早就知道,“医生”要靠病人的钱来维生,换句话说,如果世间没有病人,医生就无法生存了!要达到“无欲无求”,实在是不太可能,除非,医生不收医药费,纯以“义诊”来医疗病患。

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

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

I don't like robbing others in my life, but I won't let what I get.(页眉可删)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1古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医者悬壶济世,造福世人,是世间不可缺少的职业之一。

大医精诚,学医贵在学精,贵在真诚。

孙思邈先生幼时多病,为治病散尽家产而致家道中落,这为他日后从医奠定了基础。

古时,医者乃是一个卑贱的职业,即使它能救人于苦难之中。

与仕途相比,学医远没有做官那样具有诱惑力。

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孙思邈的父亲希望他踏上仕途,然而孙思邈意在从医,将借来的医书藏于经典之下偷偷阅读,悉心钻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生的真诚。

先生由自己的身世想到了全天下的疾苦百姓,因此他放弃了仕途而选择从医,放弃了荣华富贵而选择了贫贱卑微。

在先生的从医生涯中,先生四处搜集医药典籍,学习民间医术,著有《千金要方》,先生全身心的投入医学事业,不断精化自己的医术,先生的事迹让人敬佩。

大医精诚,学医贵在追求极致。

这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从医的根本“修身,明德”。

医者医术固然重要,凭此可救人于痛苦之中,而医者的德行则更为值得关注。

一位好医生不仅仅要拥有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德行也不可缺少。

每一位医术都应该守住自己的底线,做一位纯粹的医生,做一位孙思邈先生一样的医者。

大医精诚,医学是博大的。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他们都是医学的范畴,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中医所强调望闻问切,于西医同样有所体现,就比如说我所选择的影像学,说白了就是中医中的“望,闻”,不过更加直观,更加方便。

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人们的医学误区,打破人们总要给中医西医分出个高下的观点,中医西医本属同源,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并无高下贵贱之分。

韩非曾有言:“人处疾则贵医”。

这句话是十分真实的,健康时无人会关注医生,只有疾病出现时人们才会求助医生。

其实人们并不一定只有在生病时才能求助医生,医生也不仅仅只会治病那么简单,医者可以对你的生活习惯提出有利意见,帮助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读后感1我的学医生活生计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熟悉。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扞卫者。

今年冷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枢纽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实在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着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知名的医师与羽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知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凸起地夸大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需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涵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逐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涵养的绳尺。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遥。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病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须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线人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仍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仍是梗阻,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放到当今医学就是说不能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做全面细致必要的检查。

这就是为什么诊中断学要我们深刻的熟悉每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的原因。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个合格的正骨师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辩证论据原则,结合西医解剖,病理诊断。

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解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方法。

要有四心;细心,仁心,专心,静心。

一:细心;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的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的,一定要先诊脉来了解它。

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深浅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如果把极精细微妙的医学道理用粗略肤浅的思想去探求他难道不是很危险?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寒证却用寒凉药,热证却用温热药治疗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医术是难以精通的技艺。

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么深奥的道理?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的人,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了治病三年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

所以学医的人要广泛深入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医学原理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

二:仁心一直贯穿孙思邈的医徳阐述我觉得他的高尚来源于对生命最本质的敬畏,是行医各行的至高境界,“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能入眼的只有患者伤痛,牵动医者心灵就只有生命的延续,甚至对生命敬畏已经超越了人类延伸到了每一个生存这的生命体。

在面对患者时候要集中精神,让患者觉得重视他,怀有端正态度,给予患者力所能及支持。

2024年《大医精诚》读后感(三篇)

2024年《大医精诚》读后感(三篇)

2024年《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讲述了黎秀芳、章金嫒、李秋洁、叶欣、李淑君、姜云燕等一批批医疗战线楷模和非典战斗英雄的轶事,虽然她们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然而护士这份神圣的职业赋予她们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仁心仁术,在医术力求不断突破,在医德上要做到仁者仁爱。

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护士?护士是会打针,会处理伤口,会判断简单的疾病?这是护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我们理念中的护士。

不,这不是护士,这样的护士可能会被未来的机器人护士取代。

真正的护士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个人,她们胸腔里涌动的血液一部分是在千千万万的患者身上流动着的。

所以,当患者痛苦时他们的心也是痛的--这才是护士,所谓的仁者之心。

在法制社会日益健全的今天,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医院和医生来断的卷入到医疗纠纷当中,护士也不可避免与部分医疗事故纠缠上了,因而,医生和护士的职业道德问题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我们卫生行业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金钱的"魔爪"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医疗行业亦不能幸免。

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收受"回扣",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的不良现象。

这些不正之风,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给这个神圣的纯白职业抹上了一层阴影。

而患者则动则求诸于法律,让医生们行医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非来源于张孝骞的那种"以病人为本"的心情。

如此一来,即便是有再高的医术,在这种情况也不敢做出确定的诊断,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报着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

这是我们行业的悲哀,也是医者的无奈。

一场"非典"夺去了许多医护者的生命,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国家亦蒙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白色恐怖"中,反患者和护士的命运牢牢的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了护士的可贵,医魂在中华大地上再次绽放她的光彩。

也正是这次的浩劫,让我们国家领导们意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廉洁效能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观看纪录片《大医精诚》有感
11月29日,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全院职工300多人在大会议室观看了纪录片《大医精诚》。

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民营专科医院——广州复大医院的“大医精诚之心”先进事迹。

该院建院以来,秉承“厚德行医,医德共济”的办院理念,以过硬的医疗技术,良好的服务和“不收红包,不拿回扣,不接受吃请”的廉洁之风打动了一批前来就诊的患者。

在我们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今天,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的复大医院,在我省民营医院中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我们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之路谱写出新的篇章。

观看了该纪录片后,广大职工深为该院医务工作者的精诚之心所感动。

作为卫生人看了该纪录片后,广大职工扪心自问:复大医院作为一家民营医院,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大家认为,原因在于该院在抓好医疗技术质量的同时抓好医院文化建设。

医疗技术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家医院的发展如何;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一家医院的内涵建设。

两者相互相承,缺一不可。

医疗技术质量抓好得好,医院文化建设跟
不上,医院的发展就失去平衡。

单纯地追求医院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医院文化建设,结果只会遏制了医院的发展。

一家医院不管医术有多高,技术有多硬,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抓不好,一定失去病人的信赖。

失去病人的信赖是医院办院的大忌,失去病人的信赖,医院谈何发展?复大医院之所以在民营医院树立了一面旗帜,关键在于该院善于抓好医院文化建设,那就是决定于“厚德行医,医德共济”的办院理念。

当前,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了“感恩生命,传播健康;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院训,也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的一大举措。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倡行感恩、孝道教育,更是培养每位医护人员的仁德之心。

有了治病救人的医疗技术,没有仁德之心,何以救人?这就是“医者父母心”的最有力的佐证。

复大医院医护人员“不收红包,不拿回扣,不接受吃请”的廉洁之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只有心怀“大医精诚之心”,一切为病人着想,医者才谓是生命的保护神。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