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共104页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使用及备课要点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内容筛选主题展开一、内容筛选原则机制(一)原则立足本班幼儿考虑可用资源基于教材内容灵活选择运用幼儿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小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小班宜开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小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90-144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小班上学期活动数:154个。
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后续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中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班8-10次。
”按18周计算,中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44-18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中班上学期活动数:194个。
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后续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大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大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80-27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上学期活动数:206个。
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后续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二)机制县或区层面幼儿园层面年级组层面教师个人层面1、县或区层面县、区级教研室组织县内园长及骨干教师,根据县、区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县、区内各幼儿园使用。
2、幼儿园层面幼儿园园长组织全园骨干教师,根据幼儿园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幼儿园教师使用。
3、年级组层面年级组长组织教师筛选课程内容4、教师个人层面教师个人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筛选课程内容二、主题展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如何开展这个主题(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必要性:经验基础、时间背景、教育价值可行性:教育资源获取、教师自身条件必要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经验基础:幼儿正经历着“我上幼儿园了”。
11秋幼儿教材征订通知

11秋幼儿教材征订目录的通知
全省各连锁店:
11秋幼儿教材征订活动即将开始,现在我们将11秋幼儿教材征订目录的相关报订目录情况通知各连锁店:
1.11秋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教材目录,目录号1665-1121,供货商为:新时代出版社。
此目录的纸质订单正在印制中,到时会全部下发给各连锁店,连锁店可以按纸质订单去学校征订。
2.学前班幼儿教材11秋推荐图书,征订目录为1665-1122,供货商为:杭州华学图书有限公司。
该目录省店不下发纸质订单,各连锁店可根据各地需求按电子目录下载征订。
3.华东师大版11秋《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征订目录为1665-1123,供货商为:杭州华学图书有限公司。
该目录省店不下发纸质订单,各连锁店如有需求按电子目录下载征订。
4.浙江教育版11秋《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征订目录为1665-1124,供货商为: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幼儿读物项目部。
该目录省店不下发纸质订单,各连锁店如有需求按电子目录下载征订。
上述目录的电子目录前期均已发布,请各连锁店注意按各地幼儿教材使用版本情况按不同目录分别上报订数。
集团公司采购部
2011-03-30。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

可任选 其一
三
多彩的秋天 秋天在哪里
14 29 必选 4周
丰收了
15
后续
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
序号 大主题
小主题
我的动物客人
四
我的动物 狮子王 朋友
牛伯伯你好
数合 量计 11
10 32
11
选择
必选
可调 整
时间 3周
热闹的大街
五
我们去游 玩
马路上的车
有趣的滚动
迎新年
12
必选
12 33 任选 3周
主题目标:以“手拉手做朋友”为例
➢ 认识小朋友,乐意与同伴交往和亲近。 ➢ 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 在玩玩具和游戏中学习等待、轮流与分享。
主题内容:以“手拉手做朋友”为例
➢ 围绕“如何与同伴成为好朋友”展开,从认识班里同伴 开始,到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最终成为好朋友。
➢ 11个活动:“见到你呀真高兴”、“谁躲起来了”、 “好朋友”、“手拉手”、“朋友树”、“朋友,你 好”、“小兔找朋友”、“找朋友”、“碰一碰”、 “胖熊分气球”、“快乐摇”。
数量 12 11 8 7 7 6 7 9 13
合计 31 27 22
选择
任选 若干 活动
必选
任选 若干 主题
必选
时间 2-3 周
2-3 周
3周
中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
➢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 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班8-10次。”
➢ 按18周计算,中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 144-180个。
3、年级组层面
年级组长组织教师筛选课程内容
4、教师个人层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二章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行为动词 编写情感学习目标行为动词 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行为动词
.
第一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幼儿园教 育活动目 标表述的
形式
若从教育活动的主体看,主要有两种方式: 表述教师的行为 表述幼儿的行为
具体表述儿童的学习变化又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的童年
.
第一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幼儿园 目标体 系的结 构框架
幼儿园各 领域目标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 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
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
.
第一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义的理解
.
第二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内容分析
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
加涅
直线编排 教育活动
内容
加涅从学习层级论的观点出发,把 教育活动内容转化为一系列习得 能力目标,然后按这些目标之间的 心理学关系,即从较简单的辨别技 能的学习到复杂的问题解决技能 的学习,把全部教育活动内容按等
级排列
.
第二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内容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与指导 (第2版)
.
目录
幼儿园教育活动 设计概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 设计中的目标和
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 设计中的环境与
资源
幼儿园教育活动 设计的基本模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 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 评价
幼儿园区角活动 的设计与指导
.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和 内容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

家长参与评价的机制
家长会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发展状况,共同讨 论评价标准和方式。鼓励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家园 合作,共同推动幼儿的发展。
家长评价表
设计家长评价表,让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家园互动平台
建立家园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方便家长和教 师随时交流幼儿的发展情况。鼓励家长分享幼儿在家庭中 的成长点滴,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04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01 02
过程性评价
关注幼儿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 创造力等方面。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对幼 儿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估。
结果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品展 示、表演等方式,评估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3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既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又重视
幼儿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为教
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建立
1
多元智能理论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幼儿 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评价时应充分 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评价方 式,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各个领域中的表 现。
因材施教
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 要。
个性化教育
鼓励教师关注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 力,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儿童 的全面发展。
02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使用及备课要点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内容筛选主题展开一、内容筛选原则机制(一)原则立足本班幼儿考虑可用资源基于教材内容灵活选择运用幼儿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小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小班宜开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小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90-144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小班上学期活动数:154个。
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后续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中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班8-10次。
”按18周计算,中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44-18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中班上学期活动数:194个。
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后续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大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大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80-27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上学期活动数:206个。
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后续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二)机制县或区层面幼儿园层面年级组层面教师个人层面1、县或区层面县、区级教研室组织县内园长及骨干教师,根据县、区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县、区内各幼儿园使用。
2、幼儿园层面幼儿园园长组织全园骨干教师,根据幼儿园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幼儿园教师使用。
3、年级组层面年级组长组织教师筛选课程内容4、教师个人层面教师个人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筛选课程内容二、主题展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如何开展这个主题(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必要性:经验基础、时间背景、教育价值可行性:教育资源获取、教师自身条件必要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经验基础:幼儿正经历着“我上幼儿园了”。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

每一个孩子都有快和慢的体验,快的生活节奏和慢的生活节奏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行动太慢会怎么样?生活中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应该慢?怎样安排生活节 奏才合理?围绕这些去体验活动是可以的。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
有24个活动:
快快国和慢慢国、慢吞吞的小熊、泡茶、拔苗助长、小小赛车手、雨天的车要慢慢 开、最快的车、鼓点声声、拍球、金龙狂舞、划龙船、船沉了、小船飞上天、画 笔飞扬、直直和弯弯、马儿跑得快、争分夺秒、一分钟有多长、小小赛车手、降 落伞、小伞兵、日月山、写汉字、钟老头买钟。
(2)儿童必须有相关经验支撑才可以建构。(儿童的建构与互动能力本 身需要培养,这对教师指导提出了能力上的挑战)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研究分析
在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 强调目标生态、内容生态、活动生态、人际生态等
理念。 强调儿童的体验、探究、交往活动。
学习中的启发
活动比较多的让幼儿听一听、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做一 做。
• 第三步:思考 • 确立课程修订基础理念
思考的主要问题:
幼儿园课程变革的新趋势是什么? 幼儿课程变革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中有没有一些最为基本的范畴? 幼儿园领域内容如何与主题协调?活动内容如何与主题契合?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线索如何呈现?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梯度如何把握?
学习中的启发:
1、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学习的理论,而不是课程的理论,它更多说明的 是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进行才更为有效。这固然是课程建构的一个 重要基础,但仅以一个学习理论来支撑一个课程体系仍有局限。
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的是学习时的建构和互动,但有效的建构互动 是需要条件的:
(1)以师生互动来说,对师生比有一定要求;我国许多幼儿园很难达到 这样的要求。(一个班最好不超过15个孩子)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点
多样性、生活性、地方性、文化性、开放性。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幼儿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 建立资源库 • 人力库 • 物质材料库 • 信息库 • 资源管理策略 • 充分使用策略 • 适时更新策略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 高专业素养。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与标准
01
教学内容
评估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
是否具有科学性、适宜性和启蒙性。
02
教学过程
评估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认知特点
04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改 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幼儿发展
通过对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 情况,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 二版
contents
目录
• 幼儿科学教育概述 •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资源 •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 幼儿科学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幼儿科学教育概述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个孩子都有快和慢的体验,快的生活节奏和慢的生活节奏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行动太慢会怎么样?生活中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应该慢?怎样安排生活节 奏才合理?围绕这些去体验活动是可以的。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
有24个活动:
快快国和慢慢国、慢吞吞的小熊、泡茶、拔苗助长、小小赛车手、雨天的车要慢慢 开、最快的车、鼓点声声、拍球、金龙狂舞、划龙船、船沉了、小船飞上天、画 笔飞扬、直直和弯弯、马儿跑得快、争分夺秒、一分钟有多长、小小赛车手、降 落伞、小伞兵、日月山、写汉字、钟老头买钟。
活动比较多的让幼儿听一听、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做一 做。
• 第三步:思考 • 确立课程修订基础理念
思考的主要问题:
➢ 幼儿园课程变革的新趋势是什么? ➢ 幼儿课程变革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 ➢ 幼儿园课程中有没有一些最为基本的范畴? ➢ 幼儿园领域内容如何与主题协调?活动内容如何与主题契合? ➢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线索如何呈现?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梯度如何把握?
1、生命是基础
生命是一切的源头。对幼儿生命的滋养与呵护是幼儿教 育的基础工作,只有当幼儿有活泼与健康的生命力,他 的智力、情感、社会性才能健康的发展。因而,我们强 调深刻的理解与尊重儿童生命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 幼儿生命的基本特点: • 在身体、心灵和精神上幼儿都还是一个未
完成的生命。
• 四肢活跃,用整个身体去体验与感受世界 • 还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 • 还不能进行大量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思考
➢1、课程内容的建构突显了“我自己”的发 展线索,但对我与自然“、“我与社会” 的内容关注不够。
年龄班
主题名称
小班(上) 哭哭笑笑;和水果宝宝一起玩;镜子里的我;瓶瓶罐罐;拔萝卜
小班(下) 我们吃什么;青青小草;宝宝和妈妈;小兔儿乖乖;奇妙的水
中班(上) 鼻子和气味;爬呀爬;软和硬;会跳舞的树叶;小花布
采众长。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研究分析 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编写的课程 特色: ➢ 第一,强调学习是积极、自觉的活动过程,是建构的实践 。 ➢ 第二,强调互动(师幼、幼幼等)及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主题介绍,尤其是主题说明语言亲切。
学习中的启发:
报告内容:
• 课程修订的缘起 • 课程修订的思路 • 课程修订后的特点与特色
课程修订的缘起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1版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9.
• 依据: • 新纲要精神 • 陈鹤琴先生的课程组织思想 • 主题式课程
• 突破与贡献: • 是国内较早的一套主题式幼儿园课程 • 促进了新纲要的贯彻与实施 • 促进幼儿教师课程观的更新(分科到整合) • 改变幼儿园课程学科化、小学化倾向
(2)儿童必须有相关经验支撑才可以建构。(儿童的建构与互动能力本 身需要培养,这对教师指导提出了能力上的挑战)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研究分析
➢ 在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 ➢ 强调目标生态、内容生态、活动生态、人际生态等
理念。 ➢ 强调儿童的体验、探究、交往活动。
➢学习中的启发
基本观点: ➢生命是基础 ➢实践是通道 ➢智慧是目标
智慧生命:唤醒与培养
实 践 自然生命:滋养与呵护
课程理念:幼儿园生命·实践·智慧课程 是从对儿童的生命理解出发,以关注儿童独特生命的价值 为宗旨的课程。 这一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的生命发展逻辑,以儿童生命的现 实活动与可能活动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能促进儿童生命 生长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儿童智慧的生成。
• 3-4岁孩子生命特点描述:
是幻想与想象的黄金时期,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花很多时间去看、观察和模仿。他们 整天忙于探索自己的世界,常游离于集体 活动之外。对完善运动技能很感兴趣。 他
们喜欢重复的活动,如反复听一个故事, 一首歌曲。喜欢不断完成又破坏,比如把 堆在一起又散开。这些对于将来他们对变 化和稳定的理解非常重要。
➢ 1、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学习的理论,而不是课程的理论,它更多说明的 是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进行才更为有效。这固然是课程建构的一个 重要基础,但仅以一个学习理论来支撑一个课程体系仍有局限。
➢ 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的是学习时的建构和互动,但有效的建构互动 是需要条件的:
(1)以师生互动来说,对师生比有一定要求;我国许多幼儿园很难达到 这样的要求。(一个班最好不超过15个孩子)
• 4-5岁孩子生命特点描述:
• “精力充沛”和“想象力丰富” ,喜欢扮演各种社会角 色,喜欢和人交流,开始有幽默感。他们的语言可能包括 一些傻乎乎的词儿,也可能有一些不敬的话。他们的话还 常伴随着喧闹的大笑声。对他们来说想象突然变得比现实 生活还重要,这使他们常常感到迷惑,分不清现实和“想 象中的现实”。讲一些颠三倒四的故事和说话夸张也是常 有的事。他们对自己能做的事感觉良好,表现出自信,并 愿意尝试新的冒险。他们会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拐弯跑, 蹬着小三轮车或踏板车猛冲一气。往往不能正确估计自己 的实力而尝试一些危险、出格的事,常常缺乏耐心。
中班(下) 我真能干;桥这一家子;花花朵朵;我想飞;花木兰
大班(上) 我的故事;看海去;城市风景;谢谢你;旋转总动员 大班(下) 白天黑夜;绿野仙踪;房子的秘密;快和慢;你快乐,我快乐
总计 30个主题
2、主题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但具体活动与主题核心经验
相关的内容逻辑链接需要加强。(每学期5个主题)
……
• 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基本趋势: 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生活本位——生命本位来自• 课程变革的基本立足点:
为儿童的一生幸福奠基 (纲要精神)
• 幼儿园课程中最为基本的范畴: 生命 ·实践 ·智慧
• 为何将其立为基本范畴:
• 生命与生活、主体、儿童 • 实践与体验、活动、探究 • 智慧与知识、能力、智力
学习
• 第一步:反省 • 反省分析第一版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听取专家
意见、教研员意见、一线教师意见) ➢ 如:主题语言不够亲切,主题名称不够新颖,主题
内容需要更新,横向主题与纵向领域之间的协调
问题,关于数学内容的安排,主题内容的普适性、
教材资源的经典性问题等等。
• 第二步:学习 • 研究分析其他一些使用较广泛的教材,博
• 不足与局限: • 关注了主题整合对领域的连续性关注不够 • 主题内容的新颖性与普适性不足 • 教材资源的经典性不够(如音乐、故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理解的不断深 入,这套课程资源在使用中暴露出的局 限,使修订完善成为必须。
课程修订思路
行动
反省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