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大数四则运算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c语言编程

四则运算c语言编程

四则运算c语言编程四则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运算,也是编程语言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C语言中,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个基本运算。

本文将介绍C语言中四则运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C语言中使用“+”符号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和,可以使用以下代码:int a = 5;int b = 3;int sum = a + b;printf("sum = %d\n", sum);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数a和b,并将它们相加得到sum变量的值。

最后使用printf函数将sum的值输出到屏幕上。

减法运算减法运算也是常见的运算之一,C语言中使用“-”符号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差,可以使用以下代码:int a = 5;int b = 3;int diff = a - b;printf("diff = %d\n", diff);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数a和b,并将它们相减得到diff变量的值。

最后使用printf函数将diff的值输出到屏幕上。

乘法运算乘法运算也是常见的运算之一,C语言中使用“*”符号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积,可以使用以下代码:int a = 5;int b = 3;int product = a * b;printf("product = %d\n", product);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数a和b,并将它们相乘得到product变量的值。

最后使用printf函数将product的值输出到屏幕上。

除法运算除法运算也是常见的运算之一,C语言中使用“/”符号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商,可以使用以下代码:int a = 5;int b = 3;int quotient = a / b;printf("quotient = %d\n", quotient);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数a和b,并将它们相除得到quotient变量的值。

大数四则运算之减法运算-----c语言版

大数四则运算之减法运算-----c语言版

⼤数四则运算之减法运算-----c语⾔版/*分三种情况:1.减数长度⼤于被减数交换减数与被减数,输出负号,⽅便减2.减数长度等于被减数(分三种情况)a.减数⼤于被减数,类似1情况1b.减数等于被减数,两数相等,直接输出0,完成。

c.减数⼩于被减数3.减数长度⼩于被减数*/#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t main() {char ch1[1000], ch2[1000];int num1[1000], num2[1000], num[1000];int i, j, flag1 = 1, max, flag2 = 0;scanf("%s", ch1);scanf("%s", ch2);max = strlen(ch1);if (strlen(ch1)<strlen(ch2)) {//减数长度⼤于被减数,必定为负数flag1 = -1;max = strlen(ch2);printf("-");}if (strlen(ch1) == strlen(ch2))flag1 = 0;//确定输⼊数字的长度⽐较结果。

便于采⽤合理的运算⽅式for (i = 0; i<max; i++) {//初始化num[i] = 0;num1[i] = 0;num2[i] = 0;}for (i = strlen(ch1) - 1, j = 0; i >= 0; i--)num1[j++] = ch1[i] - '0';//将字符数组元素所对应数字存⼊整形数组for (i = strlen(ch2) - 1, j = 0; i >= 0; i--)num2[j++] = ch2[i] - '0';//分情况对数字进⾏减法运算if (flag1 == 1) {//第三种情况for (i = 0; i<strlen(ch1); i++) {num[i] = num1[i] - num2[i];if (num[i]<0) {num[i] += 10;num1[i + 1]--;}}}else if (flag1 == 0) {//第⼆种情况for (i = strlen(ch1) - 1; i <= 0; i--) {//循环结束的情况有两种 1.ch1[i]!=ch2[i] 2.遍历完数组中所有元素if (ch1[i] != ch2[i])break;}if (ch1[i]>ch2[i]) {//ch1[i]>ch2[i],⾃然相减for (i = 0; i<strlen(ch1); i++) {num[i] = num1[i] - num2[i];if (num[i]<0) {num[i] += 10;num1[i + 1]--;}}}else if (ch1[i] == ch2[i]) {//相等为0printf("0");}else {//输出负号,交换减数被减数printf("-");for (i = 0; i<strlen(ch1); i++) {num[i] = num2[i] - num1[i];if (num[i]<0) {num[i] += 10;num2[i + 1]--;}}}}else {//第⼀种情况for (i = 0; i<strlen(ch2); i++) {num[i] = num2[i] - num1[i];if (num[i]<0) {num[i] += 10;num2[i + 1]--;}}}for (i = max; i >= 0; i--) {if (num[i] <= 0 && flag2 == 0)continue;flag2 = 1;printf("%d", num[i]);}return0;}。

c语言四则运算连续计算

c语言四则运算连续计算

c语言四则运算连续计算在现代编程领域中,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它以其简洁、灵活和高效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数据库、游戏开发等领域。

C语言的设计思想既可以满足底层硬件操作的需求,又能提供高级程序设计的功能。

在C语言中,四则运算是一项基本且常见的操作,可以利用其进行数值计算、表达式求解等。

本文将探讨C语言中四则运算的连续计算。

C语言中,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是基本运算,也是程序员最常使用的运算操作。

通过使用C语言提供的运算符和表达式,我们可以在程序中灵活地使用四则运算。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C 语言有一定的运算优先级规则,按照规定的优先级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C语言中,我们使用运算符+、-、*、/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这些运算符可以用于整数和浮点数类型的操作数,使得我们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类型的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int a = 10;int b = 5;int c = a + b; // 加法运算int d = a - b; // 减法运算int e = a * b; // 乘法运算int f = a / b; // 除法运算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得到变量c、d、e和f的值,分别代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当进行除法运算时,C语言会进行整数除法,将结果取整数部分。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浮点数的结果,可以将操作数中至少一个转换为浮点数类型。

除了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C语言还提供了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如取余运算符(%),用于求取两个整数相除的余数。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进行取余运算:int a = 10;int b = 3;int c = a % b; // 取余运算在以上代码中,变量c的值为1,代表了10除以3所得的余数。

取余运算常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或奇数,可以通过判断余数是否为0来进行判断。

在实际的程序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多个四则运算的连续计算。

c语言四则运算程序

c语言四则运算程序

c语言四则运算程序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开发软件和操作系统等工程项目。

C语言的语法简洁,可以编写出高效的代码,因此在编写四则运算程序中被广泛应用。

四则运算指的是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基本的算术运算符来进行四则运算,例如“+”表示加法,“-”表示减法,“*”表示乘法,“/”表示除法。

在程序中使用scanf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数字,然后通过计算输出运算结果。

下面展示一个简单的加法程序,用户输入两个数字,程序通过相加运算输出结果:#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b,c;printf("Please enter two numbers:");scanf("%d %d",&a,&b);c=a+b;printf("%d + %d = %d\n",a,b,c);return 0;}以上程序展示了如何使用scanf函数获取用户的输入。

scanf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格式化字符串,指定要读取的类型及其数量,例如“%d”表示整数,“%f”表示浮点数。

第二个参数是存储输入值的变量名或指针,它们必须与格式化字符串中要读取的类型相匹配。

当用户输入两个整数后,程序将它们相加并输出结果。

输出语句中使用了占位符“%d”,它们对应的是printf函数中的后三个参数,分别是a,b,c的值。

除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处理也很相似。

下面展示一个利用switch语句实现四则运算的程序:#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b,c;char op;printf("Please enter two numbers:");scanf("%d %d",&a,&b);printf("Please enter the operator:");scanf(" %c",&op);switch(op){case '+': c=a+b;break;case '-': c=a-b;break;case '*': c=a*b;break;case '/': c=a/b;break;default: printf("Invalid operator!");return1;break;}printf("%d %c %d = %d\n",a,op,b,c);return 0;}这个程序通过switch语句根据输入的运算符选择相应的操作。

c语言四则运算要求,输入两个数每行加减乘除

c语言四则运算要求,输入两个数每行加减乘除

c语言四则运算要求,输入两个数每行加减乘除C语言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其中,四则运算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C语言中实现四则运算的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的声明和赋值、输入输出语句以及运算符的使用。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int类型的变量来存储整数,使用float或double类型的变量来存储浮点数。

对于加法运算,我们可以使用加号“+”来实现。

例如,如果我们想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和,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cint a, b, sum;a = 10;b = 20;sum = a + b;printf("两数之和为:%d\n", sum);```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声明了三个变量a、b和sum,其中sum用来存储a和b的和。

然后,我们分别给a和b赋值,并使用加号运算符将它们相加。

最后,我们使用printf函数将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类似地,减法运算可以使用减号“-”来实现。

例如,我们想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差,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cint a, b, difference;a = 10;b = 20;difference = a - b;printf("两数之差为:%d\n", difference);```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将a和b相减,并将结果存储在difference 变量中,然后输出结果到屏幕上。

乘法运算可以使用星号“*”来实现。

例如,我们想计算两个整数a和b的积,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cint a, b, product;a = 10;b = 20;product = a * b;printf("两数之积为:%d\n", product);```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将a和b相乘,然后将结果存储在product 变量中,并将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大一c语言编程四则运算

大一c语言编程四则运算

大一c语言编程四则运算在学习C语言过程中,四则运算是我们最常接触的基础知识之一。

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本文将以大一C语言编程四则运算为主题,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实现方法和注意点。

一、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最简单的运算之一,只需要使用“+”符号即可实现。

例如,将两个整数a和b相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int a = 10;int b = 20;int c = a + b;其中,a和b为要相加的两个整数,c为保存结果的变量。

二、减法运算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类似,只需要使用“-”符号即可实现。

例如,将两个整数a和b相减,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int a = 20;int b = 10;int c = a - b;其中,a和b为要相减的两个整数,c为保存结果的变量。

三、乘法运算乘法运算需要使用“*”符号。

例如,将两个整数a和b相乘,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int a = 10;int b = 20;int c = a * b;其中,a和b为要相乘的两个整数,c为保存结果的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a和b中有一个是浮点数,那么结果也会是浮点数。

四、除法运算除法运算需要使用“/”符号。

例如,将两个整数a和b相除,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int a = 20;int b = 10;int c = a / b;其中,a和b为要相除的两个整数,c为保存结果的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a和b中有一个是浮点数,那么结果也会是浮点数。

此外,如果b为0,程序将会出现除0错误。

五、复合运算除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外,还有一些复合运算,例如加等于和减等于运算。

例如,将变量a加上10,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int a = 10;a += 10;其中,a += 10等价于a = a + 10。

减等于运算同理。

六、小数运算除了整数运算外,C语言还支持小数运算。

小数运算需要使用浮点型变量,例如:float a = 1.23;float b = 4.56;float c = a + b;其中,a和b为要相加的两个浮点数,c为保存结果的变量。

大数四则运算c语言 stm32f10

大数四则运算c语言 stm32f10

大数四则运算C语言(stm32f10)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C语言中如何实现大数的四则运算。

大数指的是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的数,例如超过了int或long的表示范围。

在嵌入式系统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大数运算的情况,比如在STM32F10系列的开发中。

实现大数的四则运算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大数的表示方法,然后讨论在C语言中如何实现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我们将以STM32F10系列的单片机为例,给出具体的代码实现并进行性能测试。

一、大数的表示方法大数可以通过数组或链表来表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数组来表示大数。

假设我们要表示一个非负整数,那么可以用一个数组来存储该整数的每一位数字,其中数组的每一位对应该整数的一位数字。

要表示xxx,我们可以用一个数组a[10]来存储这个数,即a[9]=1,a[8]=2, ..., a[0]=9。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个大数进行各种运算操作。

二、加法大数的加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我们只需要按照十进制加法的规则,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相加,并且处理进位即可。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实现大数的加法:1. 定义一个数组sum来存储相加的结果,数组大小为max(m,n)+1,其中m和n分别为两个加数的位数。

2. 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相加,并且处理进位。

3. 将结果存入数组sum中,注意最高位可能还需要进位,因此需要判断并且处理这种情况。

4. 将数组sum转换为我们需要的形式,如字符串、数组等。

三、减法大数的减法实现方法与加法类似,只不过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借位的处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实现大数的减法:1. 定义一个数组diff来存储相减的结果,数组大小为max(m,n),其中m和n分别为被减数和减数的位数。

2. 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相减,并且处理借位。

3. 将结果存入数组diff中,注意可能会出现负数的情况,需要做相应的处理。

C语言简单计算器实现四则运算可带括号

C语言简单计算器实现四则运算可带括号

C语言简单计算器实现四则运算可带括号```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priority(char op)if (op == '+' , op == '-')return 1;else if (op == '*' , op == '/')return 2;else if (op == '(')return 0;elsereturn -1;void calculate(char op, int *numStack, int *top, char *opStack, int *opTop)int num2 = numStack[(*top)--];int num1 = numStack[(*top)--];switch (op)case '+':numStack[++(*top)] = num1 + num2; break;case '-':numStack[++(*top)] = num1 - num2; break;case '*':numStack[++(*top)] = num1 * num2; break;case '/':numStack[++(*top)] = num1 / num2; break;}int eval(char *expr)int numStack[100];char opStack[100];int numTop = -1;int opTop = -1;int num = 0;int sign = 1;while (*expr != '\0')if (*expr >= '0' && *expr <= '9')num = num * 10 + (*expr - '0');} else if (*expr == '+' , *expr == '-')numStack[++numTop] = num * sign;num = 0;sign = (*expr == '+') ? 1 : -1;} else if (*expr == '*' , *expr == '/')while (opTop >= 0 && priority(*expr) <=priority(opStack[opTop]))calculate(opStack[opTop--], numStack, &numTop, opStack, &opTop);}opStack[++opTop] = *expr;} else if (*expr == '(')opStack[++opTop] = '(';} else if (*expr == ')')while (opStack[opTop] != '(')calculate(opStack[opTop--], numStack, &numTop, opStack, &opTop);}opTop--;}expr++;}numStack[++numTop] = num * sign;while (opTop >= 0)calculate(opStack[opTop--], numStack, &numTop, opStack, &opTop);}return numStack[0];int maichar expr[100];printf("请输入表达式:");scanf("%s", expr);int result = eval(expr);printf("计算结果:%d\n", result);return 0;```以上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四则运算计算器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接下来算4×5。此处4×5 的结果代表20 个10, 因此要 aResult[1]+=20,变为:
1. 再下来算4×3。此处4×3 的结果代表12 个 100,因此要 aResult[2]+= 12,变为:
2. 最后算 4×8。此处4×8 的结果代表 32 个 1000,因此要 aResult[3]&的实现
❖幂的实现是最为简单的了,国为有了前面 的算法做铺垫,就是调用乘法函数,来循 环去自乘,幂指数相应减1,直到幂指数变 为0时结束。
减法运算的实现
- 减数 7 6 8 7 6 5 4 3 2 0 被减数 8 9 7 5 4 3 4 3 2 0
9 1、借位为1 初始化借位为0,各对应 6 2、借位为1 位相减后再减上借位数 0 3、借位为0 2 4、借位为0
由低位向高位相加计算,直至所有运算结束
处理中注意问题:
如果被减数大于减数时 1 ,交换两个数再相减,
num1[i] -= 10; num1[i+1] ++; } }
for (i = M-1; (i >= 0)&&(num1[i] == 0); i --) ;//找到第一个不是 0的数的位置
if (i >= 0) //从高位到低位输出每个数 for (; i >= 0; i --) printf ("%d",num1[i]);
主要内容
1
数字存储的实现
2
加法运算的实现
3
减法运算的实现
4
乘法运算的实现
5
除法运算的实现
6
幂运算的实现
数字存储的实现
❖大数计算的因数和结果精度一般是少则数 十位,多则几万位。在C/C++语言中定义 的类型中精度最多只有二十多位。一般我 们称这种基本数据类型无法表示的整数为 大整数。如何表示和存放大整数呢?基本 的思想就是:用数组存放和表示大整数。 一个数组元素,存放大整数中的一位。
else printf ("0\n");
}
减法运算的实现
❖算法也是从低位开始减。先要判断减数和被减 数那一个位数长,减数位数长是正常减;被减 数位数长,则被减数减减数,最后还要加上负 号;两数位数长度相等时,最好比那一个数字 大,否则负号处理会很繁琐;处理每一项时要 ,如果前一位相减有借位,就先减去上一位的 借位,无则不减,再去判断是否能够减开被减 数,如果减不开,就要借位后再去减,同时置 借位为1,否则置借位为0。
由低位向高位相加计算,直至所有运算结束
理中注意问题:
1. 判断最后数组的长度. 2. 去掉前导零
大数加法
void Add(char s1[],char s2[])//参数为两个字符串数组 {
int num1[M],num2[M]; int i,j; len1 = strlen (s1); len2 = strlen (s2); for (i = len1-1,j = 0; i >= 0; i --)//num1[0]保存的是低位
超大数的四则运算
各类型的范围
❖int (16位) -32768~32767 (注:现在大多数的编译器的int型是32位的 也就
是说跟long型的大小一样) ❖long long或__int64(64位)
-9223372036854775808~ 9223372036854775807 ❖float(32位) 精确到小数点后6~7位 ❖double (64位) 精确到小数点后15~16位 (注:平时做题时 都把浮点型数据定义为double 型 避免精度不够出错)
请计算: 1、 2 的 1000次幂 2、 2 的 10000次幂 3、 1234567890123456789123456789034 53434534534535345434543
乘上 9387429387492873492873402803482 0938479288374892733453453534
for(i=0; i<MAX*2; i++)//循环统一处理进位问题 if(c[i]>=10) { c[i+1]+=c[i]/10; c[i]%=10; }
for(i=MAX*2; (c[i]==0)&&(i>=0); i--);//跳过高位的0 if(i>=0)
for(; i>=0; i--) printf("%d", c[i]);
❖ans[i+j] = a[i]*b[j];
处理中注意问题:
另外进位时要处理,当前的值加 1 上进位的值再看本位数字是否又
有进位;前导清零。
大数乘法
void Multi(char str1[],char str2[]) {
int len1,len2,i,j; int a[MAX+10],b[MAX+10],c[MAX*2+10]; memset (a,0,sizeof(a)); memset (b,0,sizeof(b)); memset (c,0,sizeof(c)); len1=strlen(str1); for(j=0,i=len1-1; i>=0; i--)//把数字倒过来
1. 乘法过程完毕。接下来从 aResult[0]开始向高 位逐位处理进位问题。aResult[0]留下5,把4 加到aResult[1]上,aResult[1]变为51 后,应 留下1,把5 加到aResult[2]上……最终使得 aResult 里的每个元素都是1 位数,结果就算出 来了:
❖总结一个规律:即一个数的第i 位和另一个数的第j 位相乘所得的数,一定是要累加到结果的第i+j 位上。这里i, j 都是从右往左,从0 开始数。
a[j++]=str1[i]-'0'; len2=strlen(str2); for(j=0,i=len2-1; i>=0; i--)//倒转第二个整数
b[j++]=str2[i]-'0'; for(i=0; i<len2; i++)//用第二个数乘以第一个数,每次一位
for(j=0; j<len1; j++) c[i+j]+= b[i]*a[j]; //先乘起来,后面统一进位
比如:1664434318
下标 0 1 2 3 4 5 6 7 8 9 1664434318
加法运算的实现
+加数 9 9 8 7 6 5 4 3 2 0 被加数 1 6 6 4 4 3 4 3 0 0 0 1、进位为1 初始化进位为0,各对应 6 2、进位为1 位相加后再加上进位数 5 3、进位为1 2 4、进位为1
else printf("0");
pritnf("\n"); }
除法运算的实现
❖首先说一下我们所要的结果,当除数除 不开被子除数时,不用除到小数,当除 数小于被除数时,除数作为余数既可, 不用再向下除了。
基本思路
❖ 基本的思想是反复做减法,看看从被除数里最多 能减去多少个除数,商就是多少。一个一个减显 然太慢,如何减得更快一些呢?以7546 除以 23 为例来看一下:开始商为0。先减去23 的 100 倍,就是2300,发现够减3 次,余下646 。于是商的值就增加300。然后用646减去230 ,发现够减2 次,余下186,于是商的值增加 20。最后用186 减去23,够减8 次,因此最终 商就是328。
❖ 计算的过程基本上和小学生列竖式做乘法相同。 为编程方便,并不急于处理进位,而将进位问题 留待最后统一处理。
❖ans[i+j] = a[i]*b[j];
现以 835×49 为例来说明程序的计算过。
1. 先算835×9。5×9 得到45 个1,3×9 得到27 个10,8×9 得到72 个100。由于不急于处理进 位,所以835×9 算完后,aResult 如下:
最后加个“-”号即可
结果可能会出现前面是 2 一堆0的情况,要处理好
,如当减数为112,而被 减数为111时,会出现 001
乘法运算的实现
❖首先说一下乘法计算的算法,从低位向高 位乘,在竖式计算中,我们是将乘数第一 位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记录结果,之 后,用第二位相乘,记录结果并且左移一 位,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完最后一位,再 将各项结果相加。得出最后结果。
num1[j++] = s1[i] - '0'; for (i = len2-1,j = 0; i >= 0; i --)
num2[j++] = s2[i] - '0'; for (i = 0; i < M; i ++) {
num1[i] += num2[i]; if (num1[i] >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