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Ke y wor : S e ily o c a i a n e tia n e r to ds p cat fMe h n c la d Elcrc lI t ga in;lb r tr o sr to a o ao y c n tucin;lb r tr a a e n ;r fr a o ao y m n g me t eo m
g a u ts, t e o sr ci n c e e f h ee to c a ia s e il a o ao y s r vd d Th n w c nc p o r d ae h c n tu t s h m o t e l cr me h n c l p c a l b r t r i p o i e . o e e o et f e pe i n a e c i g r fr x rme t lt a h n e o m a d l b r tr a a e n eh d i n r d c d S me i e s nd p a tc e p re c n a o ao m n g me tm t o s s i to u e . o d a a r c ie x e in e y p o o e n t i a e a e u e o ee e c n t o tu to fee to e ha i a p ca a o ao i s i ih r r p s d i h s p p rc n b s d fr r fr n e i he c nsr c in o lcr m c n c ls e ill b r t re n h g e
情 况 统计分 析得 知 , 电一 体化 专 业 人 才 主要 的就 业 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1.1 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培养复合型机电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2 意义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学校的学科竞争力,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目标2.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2 学科目标•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建设内容3.1 课程设置•确定核心课程,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技术》等•设置拓展课程,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3.2 实践教学•搭建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开展工程实践和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3 课程评价•设计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建立评价体系,确保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四、实施计划4.1 课程建设•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4.2 实践教学•完善实验室建设,配备实验设备和工具•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训4.3 师资队伍•培训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招聘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指导老师五、保障措施5.1 资金支持•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用于设备购置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5.2 管理与督导•设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管理机构,负责全程跟进和督导•开展课程评估与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建设方案六、预期效果6.1 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2 学科•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增强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6.3 学校•提高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声誉和竞争力•增加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特殊应用场合 1:国际化教学培养计划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将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融入国际化教育培养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
咱现在这社会啊,就像个超级复杂又超级酷的大机器,到处都是机械和电子设备在协同工作。
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啊,就像是专门培养能玩转这些机械和电子结合玩意儿的高手的地方。
不管是工厂里那些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家电,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的技术。
可是呢,目前我们学校或者说整个行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嗷嗷待哺啊,所以我们得好好建设这个专业,给社会输送更多厉害的机电一体化大侠。
二、建设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咱先得把这个专业的基础打牢实喽。
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我们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们一开始就对机电一体化有个清晰的概念,知道机械和电子到底咋回事儿,它们结合起来能产生什么奇妙的反应。
在这期间呢,我们要建立几个校内的实训小基地,哪怕规模不大,但得能让学生亲手摸一摸那些机电设备,感受下它们的魅力。
2. 中期目标(3 5年)这时候就得把专业的名声打响啦。
我们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就像给武林高手找更厉害的师父一样。
让老师们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也超强。
还要和一些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把企业的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们做的东西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正正能用到实际生产中的。
而且啊,我们的实训基地得扩大规模,设备也得更新换代,跟上行业发展的潮流。
咱们这个专业得成为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摇篮,在整个地区甚至全国都有影响力。
要出一批在这个领域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能够自己搞研发,解决那些让企业头疼的技术难题。
还要有一套成熟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可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
三、建设内容。
1. 课程体系建设。
(1)基础课程。
这就像是练武之前要先练基本功一样。
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得学好,这样才能理解后面复杂的机电知识。
然后再加上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这些基础专业课程,让学生们对机电一体化有个初步的认识。
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得有趣味性,不能光让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得有实际的案例分析,有小实验让学生参与。
机电实训室建设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机电实训室建设方案# 机电实训室建设方案## 1. 引言机电实训室是培养机电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供学生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设备,本文提出了机电实训室建设的方案。
## 2. 设计目标机电实训室的设计目标如下:- 提供全面的机电实验设备,包括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备;- 提供合理的实验台和仪器设备布局,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包括通风、照明等方面的需求;- 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 3. 实验设备机电实训室需要配备各种机电实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机械实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数控机床、车床等;- 电子实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 自动控制实验设备:如PLC控制器、传感器等。
这些实验设备应当保证品质过硬,性能稳定可靠,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 4. 实验台和仪器设备布局实验台和仪器设备的布局是机电实训室设计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学生操作的困难度。
在机械实训区域,应当设立独立的机床区和焊接区,以便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操作。
在电子实训区域,应当设立示波器台、逻辑分析仪台等专门的实验台,方便学生进行电路调试和测量。
实验台的高度和宽度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5. 实验环境机电实训室的实验环境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5.1 通风系统机电实训室应当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进入。
通风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过滤和排出有害气体的功能,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 5.2 照明系统机电实训室的照明系统应当满足明亮、均匀、不刺眼的要求,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照明设备应当选用高效能、低能耗的LED灯具,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维护成本。
### 5.3 温度和湿度控制机电实训室应当配备恒温恒湿系统,以确保实验设备和学生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宗旨
本次的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打造一支具有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学习
能力强、创新能力出色的精英团队,带领学生走向自主创新之路,能够满
足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建设目标
1、建立专业知识结构的规范化体系,使学生获得紧密、完整、权威
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技术;
2、建立机械电子集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为基础,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
3、夯实专业基础理论,强化专业实践,围绕机械电子集成技术,拓
展学科边界,提升学科竞争力;
4、振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新模式,以类似工程研究
的方式融入理论和实践,发展新的教学模式;
5、丰富机械电子集成技术方面的教学资源,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并配备理想的实验仪器仪表,以便更好地推动专业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
1、强化理论知识,加强教学科研。
加强教材和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优化和完善“工程数学”、“机械原理”、“机械电子集成技术”等核心
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系统、权威的教学指导,确保存与专业核心能力相
匹配的教学质量,形成专属于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二、项目目标1.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创新实验的场所和设备。
2.建立优秀师资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环境。
3.开展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项目内容1.硬件平台建设:(1)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提供学生实践教学和科研实验的场所和条件。
(2)实验室建设:建立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等,提供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实验的平台。
(3)软件系统支持:建立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师资团队建设:(1)招聘优秀教师:招聘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
(2)教师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科研支持: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3.学科交流与合作:(1)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2)学术期刊发表: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合作研究项目: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科研水平。
四、项目计划1.第一年:(1)硬件平台建设:购买实验设备,建设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2)师资团队建设:招聘优秀教师,组织教师培训。
(3)学科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
2.第二年:(1)硬件平台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建设。
(2)师资团队建设:提供科研支持,开展科研项目。
(3)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第三年:(1)硬件平台建设: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设施和条件。
(2)师资团队建设:继续提供科研支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3)学科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2024年新版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24年新版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嘿,各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套全新的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这就带你一起领略一下这个过程。
咱们得明确一个目标:这个课程体系得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好,就正式开聊。
一、课程体系总体框架1.基础课程这一块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加入计算机编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学科的同时,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专业课程这部分可是重头戏,咱们要围绕机电一体化的核心知识来设置课程。
包括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技术、技术等。
每个课程都要深入浅出,让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实践。
3.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机电一体专业也不例外。
咱们要设置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室实践、企业实习、创新项目等。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4.跨学科课程现代社会,跨学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咱们要鼓励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具体内容1.基础课程(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物理:力学、电磁学、光学(3)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4)计算机编程:C语言、Python、Java(5)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2.专业课程(1)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2)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3)自动化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PLC编程与应用(4)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应用、传感器系统设计(5)技术:原理、编程、控制系统3.实践课程(1)实验室实践:机械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2)企业实习: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实际需求(3)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4.跨学科课程(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管理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3)其他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设其他跨学科课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
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
”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意义: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
他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
这些实践包括操作与维护设备、熟悉生产工艺和业务程序、为顾客服务和与同行交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建设目标本实验室建成后,能够满足:机床结构设计、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床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等核心专业课程相关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项目的需要。
配置方案和预算序号模块、部件名称主要技术参数数量小计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平台型材桌面,尺寸:1000m m×800mm电气安装板,尺寸:700m m×600mm四个移动滚轮,整体平台尺寸:1000m m×800mm×800mm(高)122 直线运动模块组装套件滚珠丝杠1根,滚动导轨2根,安装基座1个,挡块2个,电机安装法兰、步进电机1套,电磁感应限位开关2个,相应的安装工具和配件等123 开放式单轴直线运动模块行程200mm,配施耐德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1套,成型铝材基座和滚动导轨等124 一体化单轴直线运动模块行程200mm,配直流伺服电机,成型铝材基座,滑动导轨125 带视觉检测功能的直线传送带变频调速功能、交流电机传动,皮带输送线等,USB视觉检测功能、电机分拣装置126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机械手三坐标步进电机驱动、智能控制与驱动器、气动手爪等67 PLC控制器施耐德品牌 128 智能控制与驱动器 48V5A,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可调,自动参数整定,独立运行模式和主控模式可选,过流、多热和过压保护等功能。
129 PCI总线运动控制器(数字量)四轴DSP运动控制器、数字量输出 610 数控装置华中或者广数的车床数控系统 6可开设的实验1.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直线传动精度计算和测量(采用直线运动模块组装套件)●皮带传动速度的计算和测量●步进电机控制与驱动实验(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完成)●交流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驱动器参数调整实验●直流伺服电机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控制与参数调整2.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PLC控制步进电机实验●PLC控制交流伺服电机实验●PLC控制变频器的实验●PLC控制直线传送带进行视觉分拣的实验3.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实验●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电气组成实验●普及型数控系统的电气组成实验●数控插补技术与实验●数控G代码编程实验等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机电一体化开环控制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半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应用系统设计实验可承担的课程设计项目1.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不同速度、精度和承载能力要求的直线运动模块设计,包括传动方式的选择、电机的选择、支承方式的选择和计算等●不同传输速度的直线或者环形输送线的设计,包括传动方式和电机的选择等2.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普通数控车床的PLC控制电气设计●普通数控铣床的PLC控制电气设计●三坐标加工中心的PLC控制电气设计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项目(可作为综合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内容)●基于PC的两坐标数控钻床设计●基于PC的三坐标数控雕铣床设计●数控火焰切割机系统设计●PCB钻孔机设计●PCB贴片机系统设计●直角坐标机器人系统设计●不同承载能力和速度要求的AGV系统设计●小型柔性制造单元的设计等配套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陈泽宇、秦志强编著数控机床的装配与调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大纲目录:第一讲数控机床概述 (1)数控机床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1)任务1 数控机床的构成 (1)HNC-21M数控系统界面 (4)Lexium 23伺服电机和驱动系统 (6)OT-XYZ小型数控钻铣床本体组装套件 (8)任务2 数控机床的装调过程 (8)第二讲进给传动系统的装调 (11)进给传动系统的作用 (11)任务1 进给传动系统的机械装调 (11)Z轴进给直线运动模块的机械装调 (11)拓展知识与技能——滚珠丝杠、滚动导轨和贴塑导轨 (16)底座和立柱装调 (21)三坐标进给传动机构总装 (24)数控铣床进给传动机构的几何精度要求 (25)几何精度的检测方法 (25)任务2 进给传动系统的电气装调 (26)Lexium 23伺服驱动器与BCH伺服电机的安装、连接与调试 (27)HNC-21M与Lexium 23 C伺服驱动的电气连接 (36)HNC-21M与辅助电气控制回路的连接 (44)拓展知识与技能—— 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和传感器 (46)任务3 进给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49)Lexium 23 C伺服驱动位置模式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50)Lexium 23 C驱动器速度模式的设置和调整 (55)Lexium 23 C驱动器其他重要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62)HNC-21M数控装置进给系统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63)拓展知识与技能—— 电磁兼容问题 (68)工程素质和技能归纳 (71)第三讲主轴传动系统的装调 (73)主轴传动系统 (73)任务1 主轴传动系统的机械装调 (73)主轴传动系统的机械装调 (73)拓展知识与技能—— 电机主轴的结构和特点 (76)数控铣床主轴精度要求及其检测方法 (78)任务2 主轴传动系统电气装调 (79)主轴传动系统的电气装调 (79)拓展知识与技能—— 机床主轴调速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83)任务3 主轴传动系统的参数设定与调试 (84)主轴变频器装调 (84)工程素质和技能归纳 (87)第四讲自动换刀系统的装调 (89)自动换刀系统 (89)任务1 自动换刀系统的机械装调 (89)立式四方刀架的机械装调 (89)工程素质和技能归纳 (98)第五讲整机装调和精度测量 (99)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和精度要求 (99)任务1 整机联调和功能测试 (99)数控铣床PLC的调试 (99)任务2 整机位置精度检测 (101)数控机床位置精度常用的测量方法及评定标准 (101)定位精度测量工具和方法 (102)任务3 整机试切加工 (103)数控代码编程 (103)HNC-21M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 (105)机床手动操作 (108)坐标系数据的设置 (111)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12)程序运行 (112)工程素质和技能归纳 (113)鸥鹏科技编著机械电子工程基础教学与实训,深圳市鸥鹏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9月方案的简要说明机械电子工程涉及的系统部件和相关课程示意图机床构造与设计步进驱动变频器PLC数控装PC或者工直线运动模块机床电气与模块技术参数和简要说明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平台●采用型材拼装面板,便于将各种模块和部件安装到工作台面上,而且便于扩展。
●标准化制作,美观耐用。
●带有四个全向滚轮,便于移动和重组。
●工业级电气安装板。
●工作台面尺寸:1000m m×800mm●电气安装板尺寸:700m m×600mm●总体尺寸:1000m m×800mm×800mm(高)直线运动模块组装套件零部件清单如下表:零件名称数量端盖板 1轴端螺栓 1角接触球轴承 2轴承座 2滚珠丝杆副 1感应磁铁 1螺母座 1滑台 1直线导轨副 2电磁感应开关 2限位块 2底板 1隔套 1自锁螺母 1联轴器 1电机法兰 1步进电机 1黑内六角螺钉 60黑内六角螺钉 10黑内六角螺钉 20组装工具 1开放式直线运动模块● 工业铝材一次成型底座 ● 工业级滚动导轨 ● 工业级滚珠丝杠●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配各种步进/直流伺服/交流伺服电机和安装法兰● 适合轻载和快速运动的场合 ● 运动平台标准尺寸: ● 底座截面尺寸:开放式直线运动模块机械技术参数 (单位:mm ) 行程 长度宽度高度 台面尺寸 型号 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 间隙导轨安装平行度S L W H La Wa OT-X05 ±0.005 0.025 ∕ ∕ 50 305 75 68 100 100 OT-X10 ±0.005 0.025 ∕ 0.020 100 355 75 68 100 100 OT-X15 ∕ 0.040 ∕ ∕ 150 405 75 68 120 120 OT-X20 ±0.007 0.040 0.005∕ 200 455 100 78 120 120 OT-X25 ∕ 0.060 ∕ 0.030 250 505 100 78 120 120 OT-X30 ∕ 0.060 ∕ 0.030 300 555 100 78 120 120 OT-X40 ±0.009 0.070 ∕ ∕ 400 655 100 78 120 120 OT-X50 ±0.009 0.070 ∕ 0.040 500 755 100 78 120 120 OT-X60∕∕∕∕60085510078120120一体化直线运动模块● 底座、上盖等主要结构件由工业铝材一次成型 ● 工业级滑动动导轨 ● 工业级滚珠丝杠●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配各种步进/直流伺服/交流伺服电机和安装法兰● 适合轻载和快速运动的场合 ● 根据用户要求确定行程 ● 运动平台尺寸: ● 底座截面尺寸:带视觉检测功能的直线传送带根据视觉检测功能的不同,可将每个传送带定义为:颜色识别工作站、形状识别工作站和尺寸检测工作站等,每个工作站的工作原理一样,通过摄像机完成对工件图像的采集,通过工业图像处理识别物料颜色、形状和尺寸等特征,将其特征存入档案,并确定相应的动作,区分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形状或者不同尺寸的物品。
一个带PLC控制器的直线传送带构成一个主站,一个主站可以带多个从站。
从站不另配PLC 或者其它控制器。
主站主要设备清单和技术参数:货物 品牌 型号 参数说明 数量PLC 施耐德 一体型设备,230V AC,24 路输入 (24V DC),2 个晶体管 (24V DC),14 路继电器 (2A) 输出,嵌入式 RTC,100Base Tx 以太网1触摸屏 彩色 1HUB TP-Link TL-HP8MU 8个10/100M自适应RJ45端口,支持端口自动翻转1摄像头 500万像素专业数码相机镀膜金属大镜头;高速USB2.0接口1输送线 定制(1000X230X180)mm 1 减速电机 1 阻挡机构 电磁控制 1 继电器 1 传感器 1 开关电源 1 附件 1一个主站和三个从站示意图主站示意图三自由度圆柱坐标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平台采用智能驱动控制一体运动控制器与步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性价比高●开放传动系统,结构清晰,便于教学示范。
●转动坐标选用高精度一体化转台,控制精度高。
●机器人本体集成了执行工具的电、气线路,工具扩展方便快捷●控制系统软件平台采用Labview平台,软件全面开放,提供源代码,方便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机器人专用系统的开发●机器人提供了控制器的VC,Labview接口函数,为机器人的控制研究体提供了全开放的开发环境●工业传动结构设计,可同时兼顾教学和实训●工具配备气动手抓工具,也可以可扩展其他执行工具●机械手可以通过在线示教编程,并回放重复作业,并能够与输送线配合操作●配套智能控制其培训使用手册,开展十多项电机控制和机械手操作编程实验,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名称性能参数臂长X: 400mm Y:210mmZ轴旋转角度范围270度手爪形式气动手抓运动控制方式基于DSP嵌入式智能驱动控制一体化运动控制器上下位通讯方式RS232通讯方式重复定位精度0.5mm最大运动速度50mm/s, Z: 50°/s电源220V AC负载(kg) 0.5kg重量(kg) 15kg安装环境温度:0~45°c,湿度:20~80%RH(不能结露)其它:避免易燃,腐蚀性气体、液体;勿近水、油、粉尘等远离电气噪声源施耐德PLCOpenCS5A运动控制器OpenCS系列智能控制与驱动器是基于最新DSP控制器技术的智能控制与数字伺服驱动器,集单轴控制与驱动于一体。